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低段思辨阅读教学——以统编教材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为例小学低段思辨阅读教学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为例
【内容提要】思辨性阅读以积极主动、认真审思、理性批判和求真务实的思维历程,赋予“阅读”以“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具备“有理有据”的实证意识,克服主观臆断和依据经验判断,在阅读中通过质疑、审视、判断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理解层面走向认知结构与思维策略的建构。学生的思辨性阅读离不开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驱动性任务和教师显性化的阅读策略教学:在低段使用“提问、预测、推论"等阅读策略有目标地控制和调整的一连串心理步骤或方法,来帮学生解码、理解文本。在二年级“快乐读书吧”教学中,通过“提问·预测·推论"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提升思辨性阅读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积极的阅读者。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阅读策略提问预测推论
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作为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重要途径的阅读教学,要在低段就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人曾质疑过小学低段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连中国所著《语文思辨教学的人文指向》一文中,通过一年级《雨点儿》的课堂追问能有效推动学生的思辨、形成自我认知构建,来阐述小学一年级就要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狄马先生在《大数据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中指出:语文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是使人养成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思辨性阅读以积极主动、认真审思、理性批判和求真务实的思维历程,赋予“阅读"以“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具备“有理有据"的实证意识,克服主观臆断和依据经验判断,在阅读中通过质疑、审视、判断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理解层面走向认知结构与思维策略的建构。在思辨性阅读中,大脑通过分析、评价、推论、说明、自我审思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帮助学生超越文本内容的限制,这一新思想能力生成的联想力、推理力、领悟力带动学生超越所读文本内容,形成新的思维。学生的思辨性阅读离不开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驱动性任务和教师显性化的阅读策略教学。阅读策略是指读者有意识、有目标地控制和调整的一连串心理步骤或方法,来帮助自己解码、理解文本和词汇、对文本构建意义。在二年级“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提问、预测、推论阅读策略选择,帮助学生提升思辨性阅读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积极的阅读者。
一.学在问中,在质疑中求是。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才有行,激疑促思利行,学生结合自己阅读体验,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的目的是走向理解与运用,是不断超越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学生的质疑与探究中达成。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心,这里的好奇心不是仅仅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还能进行一系列探究:这件事有意思在何处?为什么能这么有意思呢?跟它类似的事情我还能列举或者找到吗?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呢?作者这样说一定说对的吗?作为读者的我可以怎么做?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在进行求知、思考、理性判断的过程。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开始出现“学习提问”阅读策略单元。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事实性提问"是有必要的。
借助提示提问:
学生主动阅读的表征之一就是自我提问,它是读者与文本互动,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建构意义的支架。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说明作者表达意图。借助提示来提问:
如二上“快乐读书吧”《骄傲的大公鸡》:抓住“主要人物+事件"提取信息,教师角度提供思考支架:为什么大公鸡会败给一只小蛐蛐?
《骄傲的大公鸡》提问方向自我提问(事实性问题)
谁是谁让大公鸡产生了骄傲的念头?
为什么大公鸡为什么骄傲?
怎么样大公鸡有哪些骄傲的表现?大公鸡后来怎么样?是否改正?
什么事什么事让大公鸡吸取了教训?
问题我的思考:
是谁让大公鸡产生了骄傲的念头?
大公鸡为什么骄傲?
大公鸡有哪些骄傲的表现?大公鸡后来怎么样?是否改正?
后来怎么样?是否改正?
什么事让大公鸡吸取了教训?
二上《小老虎粗尾巴》同样可以设计任务,借助提示提问:
任务:借助任务性格卡片,分析小老虎的性格特点。
借助提示提问:
《小老虎粗尾巴》提问方向自我提问(事实性问题)
谁小老虎跟哪些小伙伴发生了故事?
为什么小老虎为什么叫“粗尾巴”这个名字?是因为尾巴特别粗吗?
什么事小老虎跟小伙伴发生了哪些事?
怎么样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用“人物+事件"的表达方式交流自己找到的依据。
人物性格卡
谨慎勇敢粗鲁聪明宽容
自卑执着机智友好胆小
善良谦虚活泼体贴大方
小老虎是怎样的从文本找到的依据
勇敢小老虎为了救花花,不顾自己的安危。
友好
机智
善良
宽容
通过提问阅读策略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就主人公的行为和语言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从文本中找到事实依据。
借助“KWL”表进行提问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借助提示来提问,对低段学生来说,他们在提问中主要是提取核心事实性问题,还不具备有层次地提问,不能从事实性问题向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逐步升级,这时候可以借助“KWL"表格,有效整合新知和已知的问题、文本和生活的关联,进行提问。
“KWL”表
K=KNOW我已经知道的是W=WANT我想知道的是L=LEARN我所学到的是
阅读前阅读前阅读后
你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写几件你想知道的事情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找到依据。
当学生能有准备进入阅读,带着策略开始阅读,就能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提取主要情节。
二.有理有据,在预测中求证。
预测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活动,需要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者生活经验作为预测依据,在后续的阅读文本过程中验证并不断调整和监控自己的预测。思辨性阅读在于建构“我认为”,也就是基于文本的本真,形成自己阅读理解和理性判断。在学生说出“我的观点”、“我认为"之前,我们要为学生学习提供重要的支架性材料,厘清“它原本”,也就文本本身的客观事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来自于学生在厘清"它原本“这一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将其变为推动学生思辨内在的重要的学习资源,强调从“我认为”到"它原本”之间,学生的预测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辨析表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习惯。
(一)前期预测,激活思维。
二下“快乐读书吧"《小马过河》笔者设计的任务是:人物对话比一比,小马为什么能成功?根据题目、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预测故事内容。
问题我的预测预测依据
你觉得小马过河会遇到什么困难?
你认为小马会用什么办法战胜困难?
指导学生在预测的时候,联系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对比人物对话,验证预测。
人物建议是否能过
老牛
松鼠
妈妈
(二)读中预测,随时调整。
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点拨学生根据已知的阅读信息合理预测下一章节,并且随着对人物认识的不断更新,不断验证与调整自己的预测结果,对后面章节进行新的预测,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产生期待和兴趣。
二上“快乐读书吧”《恐龙鲁鲁》,笔者设计任务:分析人物,并学会在书中找到依据。根据章节小标题学习预测故事内容,并在验证过程中,学会调整预测。
预测依据预测结果
章节小标题预测标题“鲁鲁去看戏”,预测他对小兔会十分友善。
读中调整预测阅读中发现文中内容:“可是,小猫……小兔子等都站在河边急哭了……就在这时,鲁鲁来了。”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合理预测下一章节的情节内容。根据“鲁鲁去看戏"推论出鲁鲁是个乐于助人的,根据这一人物性格,下一章节“大棉鞋”,预测鲁鲁看到孩子们下雪不能上学时,会怎么做。点拨学生根据已知的阅读信息合理预测下一章节,并且随着对人物认识的不断更新,不断验证与调整自己的预测结果,对后面章节进行新的预测。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产生期待和兴趣。
三.建立联系,在推论中提升。
思辨性阅读以积极主动、认真审思、理性批判和求真务实的思维历程,赋予“阅读"以“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俱备“有理有据"的实证意识,客服主观臆断和依据经验判断,在阅读中通过质疑、审视、判断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理解层面走向认知结构与思维策略的建构。
(一)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是统编教材二上“快乐读书吧”内容,笔者设计的任务是:在未标明说话者的对话中,正确推断是谁在说话。
学生需要在阅读中发现丁丁在故事开始与结尾时性格上的不同,在书中找到相关情节证明自己的观点,准确判断是谁在说话。
分析人物性格举出文中的依据
开始丁丁是个胆小的女孩天黑不敢一个人到院子里去,害怕打针。
发展发现人物性格变化举出文中的依据
遇到谁丁丁怎么做
丁丁变得越来越勇敢红眉毛红眉毛落水时,丁丁不顾安危,跳下去救朋友。
马蜂丁丁抓住马蜂的翅膀,指挥马蜂载着自己和红眉毛飞过一座高山。
松树上的巨人丁丁和红眉毛听到巨人们的歌声,受到鼓励和启发,借助蒲公英的力量飞去北方。
发现人物性格变化举出文中的依据
最后丁丁获得了勇气和胆量丁丁找到了“什么都能知道"老师,其实,她已经在“旅行”中拥有了“勇气"。
有了这样“有理有据”的实证意识,学生就会在完成下面表格时,也有据可依。
开始:丁丁的性格是?
你通过哪些线索得出了这个结论?
发展:故事过程中,丁丁的性格是?
你通过哪些线索得出了这个结论?
结束:故事结束时,丁丁的性格是?
你通过哪些线索得出了这个结论?
再如二上“快乐读书吧"《狐狸打猎人》,笔者设计的任务是:给主人公年轻猎人提意见。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矛盾点,自我提问:为什么是狐狸打猎人?怎么样?什么事?
提问方向自我提问
为什么为什么是狐狸打猎人?
怎么样狐狸怎么打猎人?
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找到文中事实证据,给主人公年轻猎人提意见。
经过这两篇文本的推论策略学习,“快乐读书吧”中,《“歪脑袋"木头桩》学生就可以在自主阅读中学会使用人物性格分析表或者制定人物档案。
人物名字: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我认为有这样的性格是因为:
性格1:
性格2:
性格3:
(二)用事例证明观点
二上“快乐读书吧”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到支持的理由,“有理有据"地分析,到了二下,学生可以尝试用事例证明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神笔马良》学生学会运用推论的阅读策略,在生活情境中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文章中的马良,除了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你还能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出依据,填写“用事例证明观点"学习单。
用事例证明观点:
证据类型
证明“有志气”的事例语言行为
“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画笔,连画也不能学呢?我就是要学画画!"他看透了财主的坏心肠,任凭财主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
证明“”的事例
证明“"的事例
证明“”的事例
学生在《神笔马良》的阅读中,初步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这一阅读策略,习得是为了运用,力求学生通过一篇文章,触及一类文本的阅读:很多童话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很相似,读一读以下四篇童话尝试总结相似的主题,用事例证明观点,学以致用。
主题事例证明观点
《渔童》:
《勇敢的小裁缝》:
《小红帽》:
《拇指姑娘》:
我们可以合理使用阅读策略指导低段学生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走向思辨性阅读:通过任务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消品包装行业环保包装材料市场应用与推广报告
- 2024年中国氟硅混合树脂行业调查报告
- 社区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 2025年中国煤矸石烧结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甲状腺术后的饮食护理
-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方案
- 新高三班主任工作方案
- 学校生重阳节活动方案
- XX重阳节志愿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电子玻璃啊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2023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
-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课件
- -镇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
- 并网系统调试记录表
- 特种设备管理“332211”工作法
- GB∕T 19335-2022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鲁班尺尺寸对比表
- 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资计划及资金方案(模板范文)
- 九九乘法表清晰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