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_第1页
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_第2页
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_第3页
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_第4页
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素材构建学习任务群,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

语文课程的学习在传统的认知中是“听、说、读、写”,是识字、阅读、写文章。常常让我们觉得一堂语文课学习后,学生只是认识了几个字,会读了一篇文章,多认识了一个作家。再看我们的数学课,美术课,音乐课,非常直观的是这些课程学习后学生学会了画一幅画,学会了唱一首歌,学会了做一道题。与这些课程相比,我们的语文课程学习成果没有那么凸显,一整堂课学生坐在教室里就是读一读,听一听,说一说。语言表达到底提升多少,写作能力是否在进步,我们用肉眼很难看清。直到教材的改编,统编教材的出现,语文要素的罗列,才正式直视语文学习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联系我们的生活,语文学习应为生活服务,我们的课标从2011版到2022版都没有改变的是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还需要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而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基于新课标理念,开展了八个单元的学习,接下来就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来谈谈单元整体教学。

一、案例背景

2022版《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新理念背景下,我们的语文学习目标就很明确了,就是要通过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一个个的任务中践行语文知识,实现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向动态的问题解决,从抽象的纸面学习回归鲜活的生活体验。而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把建立一个个任务群,让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最后完成相应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样的,《新课标》也提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这个学习任务群是根据具体真实的学习情景,把学习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生活、社会交流沟通的需要。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且能学习观察日记。安排了三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单元的学习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学生能够学习观察,学会表达,写观察日记。

表1: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编排要点

内容学习目标

《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观察

《爬山虎的脚》1.学习连续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2.学习做观察记录

《蟋蟀的住宅》1.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连续细致的观察2.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记录观察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学习观察生活和社会现象

习作:写观察日记学习写完整的观察日记

语文园地三梳理观察要点

从教材的安排上来看,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对观察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让学生总体有个印象,了解可以观察哪些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再学习准确的表达,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学习生动的表达,最后写成观察日记。可以说这个观察日记的撰写是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也是贯穿在整个单元之中的。那么,我们在教学安排中创设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整个任务群中开展课文的学习,每天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察记录。

那么,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其实这个题材非常好,因为农村学生经常在田野里奔跑,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地头干农活,他们能很快地发现大自然中能观察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变化。但是农村学生思维比较局限,眼界不高,除了动物植物,其他事物的变化可能很少会发现,所以拓宽农村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而且农村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班级里的后进生可能连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还写不清楚,因此如果马上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可能会无从下笔,有必要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沉浸式学习。所以《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新理念来得非常及时,创设真实情境,在学习任务群中开展学习,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让农村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学习。

二、案例描述

(一)单元整体架构

图1:第三单元整体架构

在这个架构中,核心任务是完成《我的十日观察日记》,设计了四个子任务,8个小活动。把原先割裂的一篇一篇的课文学习统整为一个整体,在单元大任务中开展学习,把所有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内容都涵盖在一个大框架之内,用个核心任务把他们都串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学习整个单元,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学会了撰写观察日记这个本领,课后能把这个本领拓展延伸到其他领域。

这个单元架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通过任务一来确定自己要观察的对象,再通过任务二来学习如何记录和表达,通过任务三撰写出完整的观察日记,最后在任务四中拓展延伸。可以说整个学习任务是有进阶性,一步一步带领学生走向终点。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启动课

在这样的单元架构下我们需要开设一堂单元启动课,在启动课中让学生整体了解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和单元任务。在本节启动课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确定自己的观察对象。在本节启动课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环节:

图2:启动课主要环节

在课堂中我把单元学习核心任务,即《我的十日观察日记》的日记本在课堂的伊始先拿出来,明确单元学习任务。班级里的学生一下子眼前一亮,十分兴奋,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自己的十日观察日记,那么在课堂的后续活动开展中就顺利多了,每个人的思维都被点亮,特别是思考观察对象时,由于是农村学生,所以想到的最多的就是田里的东西,比如西红柿、小青菜等,思维还是比较狭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班里13个同学的观察对象如下:

表2:学生观察对象罗列

序号观察对象是否符合序号观察对象是否符合

1苹果树×8喇叭花×

2蒲公英×9大蒜√

3牵牛花×10百合花√

4幼年小狗√11大蒜√

5芦苇×12水培富贵竹√

6苹果×13乌龟√

7香蕉√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观察的对象大部分是植物、动物、水果。而符合本次观察要求的只有一半的同学,还有一半的同学要么观察对象在十天内不会有变化,要么不是在相应季节开放的。说明对于四年级的农村学生来说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还是比较低,如果没有课前的布置,很难在课堂中一下子确定合适的观察对象,但是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没有轻易否定他们的观察对象,而是按照正常教学流程,启动课结束后让学生各自开展观察。

(三)观察植物,表达准确——《爬山虎的脚》

经过两天的观察,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察记录开启课文的学习,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学习中,我们集中力量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如何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学习爬山虎的叶子时,采用还原作家的观察记录,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填写完成表格。在第二课时中,通过观看视频,画爬山虎的脚,用爬山虎的口吻介绍自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叶圣陶观察的细致,表达的准确。在学习完课文后,我们安排了分享观察记录的环节:

学以致用,赏日记、乐分享

我们这几天也进行了连续观察,出示学生观察照片,记录照片。

拿出你的观察日记,同桌圈画。描写准确细致的地方画上波浪线,还不够的地方打上问号。

3.集体反馈。还有打问号的地方,同学们放学回家后可以继续去观察。

在集体反馈环节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观察对象选择的合适,但是描写地不够准确细致。第二种观察对象选择不合适,接下来的几天没有可观察的,自然也产生不了准确细致的语言,被同桌打了问号。因此,通过这样的一次反馈,学生明白了自己观察日记的问题,课后会再次去调整和修改。

表3:调整后的观察对象罗列

序号观察对象是否符合修改后序号观察对象是否符合修改后

1苹果树×黄豆芽8喇叭花×小青菜

2蒲公英×西红柿9大蒜√

3牵牛花×云朵10百合花√

4幼年小狗√11大蒜√

5芦苇×大蒜12水培富贵竹√

6苹果×桔子13乌龟√

7香蕉√

(四)动物似人,表达生动——《蟋蟀的住宅》

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我们着重让学生体会拟人化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在做观察记录中不仅要准确细致,还可以生动的描述。我们通过片段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感受到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让人还想再读下去。随之就是让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加上拟人的语言,让文章更生动。

图3:百合花观察日记___图4:小青菜观察日记

三、案例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新的实作和新的认识,在课课标理念下,我们从单元整体架构,设计核心任务,课堂教学等等全方位地开展了教学实践,让学生体验了全新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有几点思考:

(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1.建立与语文要素相关的学习情境

由于统编教材我们已经运用好几年了,而统编教材是有自己的语文要素体系的,每个单元都有学习的主要目标,比如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等等。但是2022版《新课标》的出台似乎不是以教材为前提编写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语文要素来创设真实的情境。这个单元创设的《我的十日观察日记》就是围绕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来创建的核心任务,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加深刻地学习到观察单元的知识与技能。

2.创建真实的情境场所

除了真实的任务驱动,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所,使创建的学习情境更加真实有效。否则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走走过场,没有场地进行这个活动,那么他们也不会重视这次任务。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角落用来给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把每天的观察记录放在这里,互相学习。

(二)观察记录贯穿整个单元,及时分享评价和修改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十日观察日记》必须贯穿始终的使用,每篇课文在学习中都要兼顾,否则观察日记的作用无法发挥。那么在学生每天完成观察记录后也需要开展及时的评价。在不同的阶段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通过这样三个阶段的评价,让学生一步步提升观察日记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搭建适合农村学生的学习支架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其实能一步步走到终点是不容易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为他们搭建很多支架,创设很多扶手,一步步将他们引导河对岸,但是形成的最终结果可能还是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是只要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能有所进步就是最大的成功。

创设课堂支架,关注学习基础

●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的脚的?

(2)自主学习圈画

(3)反馈(位置,形状,颜色)

(4)一生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爬山虎的脚。

(5)你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有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了呢?考考大家,想一想上面哪副图才是真正的爬山虎的脚?(理解枝状,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6)你们可真厉害!老师根据叶圣陶爷爷的描写,找到了爬山虎的脚,把它拍下来了,你们看——(照片展示)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描写得怎么样?(学生谈:准确地表达)

(7)齐读第三自然段

以《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为例,为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边读边想象,看图理解难理解的句意,一步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到叶圣陶观察的细致,表达的准确。如果让学生一下子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有难度了。

2.设计合适的观察记录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