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之文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周测之文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周测之文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周测之文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周测之文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周一测试之文言专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劝学》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

非加

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奉也,而闻者彰。俱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楫者,非能水也,而辇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珪步,不多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蜡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

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洪亮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参考答案:1Q[绝:横渡]

2.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相当

于"向"/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

示“……的人”……的事物”/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二)《鸿门宴》阅读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

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印。”项王

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

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

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

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

剑起舞,常以身善蔽沛公,庄不得击。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

B.令将军与臣有郤谷B:隔阂

C.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翅膀

4.对下列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倒装句)

B.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倒装句)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参考答案:3.P[像翅膀一样!

4.C[非倒装句。省略了主语的陈述句]

(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

孟子曰:"人皆有不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迨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

怵惕日除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孝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替也。由

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

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军俘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廖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

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於,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

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S.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容忍

8.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运:运转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怜悯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结交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

8.非恶其声而然也然:这样

C.若火之始然然:这样

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泗肢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贼者也贼:偷窃

B.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谦逊推让

C仁之端也端:发端

D.不足以事父母事:侍奉

参考答案:5A[忍:狠心对待]

6.C[然:燃烧]

7.7.A[贼:伤害]

(四)《屈原列传》阅读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衫军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

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

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博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

糟而啜其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西布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

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单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温蟆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8.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外貌,模样

8.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选出对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13.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工。.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通权达变适应

社会、顺应时代。

8.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

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耳贵

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

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

的高风亮节。

8.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

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

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

征。

参考答案:8.A[B刚洗过头;C随着…变化而变化D江水]

q.B[①什么;②为什么;③让;④而J

1O.C[A"过于清高、正直”“不能通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

D”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11.P["总结性评论”、对话中抒情、"爱国和正直1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四年正月,诏崇古(指传主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

通寇者深入为间。又檄①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

(节选自《明史•王崇古

传》)

①檄:即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1)上文中的"存"就是"”意。(工分)

(2)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工)慰问(安抚、抚慰)

(2)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

行安抚。(关键词2分:"劳"“存抚”;大意2分)

(二)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指传主宇文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

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

(节选自《周书》)

(3)上文中的"邀“就是""意。(2分)

(4)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3)拦击

(4)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又四处聚合,出兵半路拦击(宇文贵等人),宇文贵

每次都奋力反击,总是击破贼军。(关键词2分:“邀截”"辄";大意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S〜3题。

材料一:

壶遂日:"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

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

公日:"《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

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

盛德丕氯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丕述堕迷人所宣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

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缪绡。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

西伯拘差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

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

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

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缘细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

决,况仆之不得已乎?到个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

坏之理,上计行续,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

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毛,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

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S.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8.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C.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D.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缥继,是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汉代后以铁索代替缥继,称为“银铛”。

8.轩辕,指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也用于指中华民族,如“我以我血荐轩辕”。

C."所以隐忍苟活“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意义不同。

D."草创未就"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中的“就"字意义相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借回答壶遂问题阐明自己创作《史记》乘持的实录精神,行文中借鉴了“赋”

主客问答的传统方式,笔法灵活。

8.材料一对西伯、孔子、屈原等人的创作缘由加以分析,认为圣贤著作多由于“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可谓一语中的。

。材料二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同时表明了他勉励自我要仰慕

大义、不必为名节而死的生死观。

D.材料二中介绍了《史记》的创作目的、内容和体例,同时也流露出司马迁对著作的自信和

任安不能理解自己苦衷的担忧。

8.司马迁在“身毁不用”后仍然坚持创造《史记》的动力有哪些?请结合文本概括。(3分)

q.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4分)

(2)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4分)

参考答案:S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况且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废

弃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记载,埋没功臣、贵族、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丢弃先父

生前的殷勤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

0选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更强调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考生可利用课堂和自习,积累必备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能够准确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D“草创未就"的"就“为"完成",“辞不就职"的"就“为“担任”,二者意义不同。

7.选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流露出司马迁对著作的自信和任安

不能理解自己苦衷的担忧”错故选D。

8.①古代先贤发愤著书的激励;②完成先父遗愿的责任;③让著述成一家之言的志向;④让明

君贤陈事迹扬于后世的愿望。(评分细则:共3分,每条得1分,答出三条即可得满分。

只栗学生能把意思概括出来即可得分,如果学生照抄原文则不得分。)

【典型问题】2、摘抄原句,代替答案。2、分点作答,实为一点。3、思维肤浅,逻

辑混乱。

【问题分析】

1.许多同学缺乏对文言文的总体把握。本应按照材料一、材料二各段顺序分析整理出答案,这

些同学却凭阅读印象跳跃式勾画重点词句,造成答案不完整、答案混乱的错误。

2.部分同学对文言文不熟悉,理解错误,从而造成思维肤浅,逻辑不通的错误。例如:材料二

第一段,1-4行,都是在假设自己本应引决自裁的情况,部分同学却把它当做动力的来源。

3部分同学直接摘抄原句作为答案,缺少理解概括能力的训练。

【改进措施】

1.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能正确把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在组织答案时,避免出现视野

狭窄,

甚至逻辑混乱的错误。

9(1)我所说的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并不是所说的创作,而你却把它同《春

秋》相提并论,这就错了。

【评分细则:共4分,“故事、整齐、比、谬”,各工分。“故事",翻译为"过去的事情、

旧例、旧事”均可;“整齐",翻译为"整理“;"比",翻译为"等同、相提并论”均可,翻译成“与……

相比“不得分;"谬",翻译为"错误"。】

【典型问题】工、理解不准确,曲解文意。2、得分点翻译不准确。大部分将“比”翻译成

"相比故事”一词不翻译。3、语句表达不通顺,逻辑不通,甚至胡言乱语。

(2)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

【评分细则:共4分,"死”“焉",各工分。“死",翻译“为……而死々“焉"翻译为"我”。

大意2分】

材料一译文:

壶遂说:“孔子的时代,国家没有英明的国君,下层的贤才俊士得不到重用,孔子这才写作

《春秋》,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现在,您

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帝,下有自己的职守,万事已经具备,都按着适当的顺序进行着,太史

公所论述的,想要说明什么宗旨呢,太史公说:“《春秋》歌颂善人,贬斥恶人,推崇夏、商、

周三代的德政,颂扬周王朝,并非全是抨击和讥刺。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大臣百官尽力歌颂天

子的圣明功德,但还是不能把其中的意义阐述透彻。

况且,贤士不被任用,这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美德没能流传久远,这是史

官的过错。况且,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废弃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记载,埋没功

臣、贵族、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丢弃先父生前的殷勤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

我所说的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并不是所说的创作,而你却把它同《春秋》相

提并论,这就错了。”

于是编写《史记》。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于是喟然

长叹:“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摧毁了,不会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后又转而深

思:“《诗经》和《尚书》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