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不同B.分析可知,Na+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加入线粒体抑制剂,对a分子的跨膜运输没有影响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2.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反渗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原水一侧半透膜表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B.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C.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D.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所用半透膜上含有多种载体蛋白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C.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4.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两实验均设置了对照C.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D.两实验“黑暗”处理的目的不同5.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转化R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专一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少量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菌和R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可从培养液中提取,并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题干中转化过程只伴随着氢键的断裂和合成,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变化C.R型菌转变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R型菌的转化6.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措施作用A适当增大温室昼夜温差增强白天光合作用,降低夜晚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多B合理密植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C增施农家肥促进作物吸收有机营养物质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D适时适度松土促进作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并避免水土流失A.A B.B C.C D.D7.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8.(10分)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为一磷酸腺苷)A.Ub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问题。(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采摘的葡萄一般只需冲洗,晾干,不需要接种相应菌种,原因是_________。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_________。(2)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腐乳易被人体吸收是因为豆腐中的成分发生了如下变化:_______;腐乳的发酵过程中能起到防腐作用的物质有_________三类。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水______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3)在腌制泡菜过程中,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色物质。亚硝酸盐在定条件下还会转变为致癌物质_________。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10.(14分)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填“增强”或“减弱”)。(3)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个突触。11.(14分)血糖调节过程复杂,有许多独特之处,需要多种分泌腺、组织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参与,异常的激素分泌可导致体内血糖含量异常变化,引起一些病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血糖调节的腺体特殊: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与血糖变化有关的物质均具有_________(写出一点)的特点,某同学认为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在发挥作用后均会被灭活,该观点对吗?_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特殊:血糖浓度降低时,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糖调节中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还是_________(写出两个)等的调节中枢。若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刺激与该中枢连接的神经纤维上的A、B两点均能引起某区域兴奋,如果两个位点同时受到刺激,则引起该中枢兴奋的反应强度将___________(填“减弱”“加强”或“不变”)。12.药物A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________,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12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对H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浓度/µmol·L-1015101513细胞存活率/%1.02.213.853.124.874.12(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凋亡率统计结果如表,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浓度/µmol·L-1凋亡率/%对照组315.4106.3157.3(4)为进一步探究药物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①已知IL-2、TNF-α是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不同组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表:A药剂量/mg·kg-1IL-2TNF-α08.129.25510.1411.541012.3213.231514.5415.50②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图。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支持/不支持)药物A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结合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是一种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详解】A、根据图中a分子的浓度关系,可以推测a分子通过载体②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通过载体③运出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正确;B、细胞外Na+的浓度较细胞内高,因此Na+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B错误;C、a分子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加入线粒体抑制剂会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a分子的运输,C错误;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还受载体蛋白的限制,D错误;故选A。2、D【解析】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在渗透装置中,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中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多,从而使玻璃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可以推测,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才能迫使海水通过半透膜,B正确;C、植物的原生质层相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整个原生质层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C正确;D、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所用的是人工合成的半透膜,不含有载体蛋白,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设置反渗透作用的情景,考生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理解反渗透作用的原理,同时结合渗透作用进行分析。3、C【解析】

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2、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能将染色质(体)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溶液。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磷脂,磷脂的作用在每种细胞膜中是相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A正确;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是必修一中提到的,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是在必修二中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提到的,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C错误;D、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的有丝分裂前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D正确。故选C。4、C【解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A正确;B、两实验中均设置了对照实验,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形成对照,B正确;C、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C错误。D、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但萨克斯的实验是为了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而恩格尔曼的实验是为了用极微细的光束照射,D正确;故选C。5、C【解析】

1、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2、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R型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成分不同,故R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可从培养液中提取,不可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错误;B、题干中的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伴随着氢键的断裂和合成,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变化,B错误;C、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过程中,S型菌的DNA进入R型活菌,这种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由于转化过程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概率低,故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S型菌的增殖,D错误。故选C。6、C【解析】

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知道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因为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详解】A、适当增大温室昼夜温差可以增强白天光合作用,降低夜晚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积累,A正确;B、合理密植可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B正确;C、农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土壤里有机营养物质,C错误;D、适时适度松土可以促进作物根系有氧呼吸,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故选C。7、B【解析】

根据图示,该图表示的是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在纬度相同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而不同的生物其适合生存的温度也范围不同,因此不同的高度分布不同的生物。【详解】A、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错误;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正确;D、据图2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概念的掌握和原理的应用。8、D【解析】据图可知,Ub与靶蛋白的结合过程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靶蛋白水解过程需要消耗ATP,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细胞中的异常蛋白被水解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标签”的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发酵用的酵母菌是葡萄皮上附着的野生型酵母菌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酒、香辛料、盐碳源、氮源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亚硝胺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解析】

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泡菜的制作原理:(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附着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需要接种相应菌种。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反应式为:。(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眆酸,小分子更易被人体吸收;酒、香辛料、盐在腐乳的发酵过程都能起到防腐作用;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水、碳源、氮源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3)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物质。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点睛】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0、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感受器和效应器传入(感觉)增强7【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既能感受兴奋也能传递兴奋,肌梭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据图可知,A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因此,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由于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因此,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3)据图分析可知,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个突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再根据题意作答。11、微量、高效(特异性等,合理即可)不对胰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产生的与糖类等物质分解有关的酶可以反复利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具有发挥作用后被灭活的特点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促进机体通过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能源物质葡萄糖的产生,同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葡萄糖及时被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体温、水盐不变【解析】

血糖平衡调节: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g/L:低血糖症;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2、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血糖浓度过高,刺激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在低血糖的条件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此外下丘脑中存在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相应的神经控制激素的分泌。【详解】(1)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与血糖变化有关的物质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激素均具有微量、高效,由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等特点;胰腺中还有外分泌腺,外分泌腺产生的与糖类等物质分解有关的酶可以反复利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具有发挥作用后被灭活的特点,所以该观点不正确。(2)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发出神经的神经递质的信号和血糖浓度低的信号的刺激,所以信号是神经递质和血糖浓度;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所以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目的是机体通过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能源物质葡萄糖的产生,同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葡萄糖及时被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分解产生能量。(3)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其上还有水盐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由于中枢的兴奋是由离子的跨膜运输引起的,所以两个位点同时受到刺激,离子的进出量与单次刺激比较不会发生改变,则引起该中枢兴奋的反应强度将不变。【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血糖调节的过程,难点是(2)中分析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之间的关系,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12、细胞降低或不表达不同浓度的药物A与不加药物A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差异不明显③④;药物A能促进淋巴细胞对H的杀伤能力(使癌细胞凋亡),且浓度越高杀伤能力越强支持药物A一方面可以增加T细胞杀伤因子IL-2、TNF-α的释放量,增强对癌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