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三《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三《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项脊轩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家境变化的感慨,体会作者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情感。

2.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加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刻苦学习、报答家人的精神。

3.体会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体现的多重悲情

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归有光的生平事迹,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文章的情感脉络。现在大家朗读《项脊轩志》,再次走进项脊轩,深刻地体会作者对这间老屋的深厚的情感。

二.把握作者情感

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作者在项脊轩生活的情感,大家觉得是哪一句呢?

明确并板书:“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情感探究

学习任务一:“喜”在何处?

归纳分析:1.项脊轩修葺之喜。项脊轩从之前的小、破、旧、暗的老屋变成明亮、幽雅、静谧的书房。作者在项脊轩中感受到自由、闲适,感受到读书人的喜悦和满足。2.妻子“凭几学书,从余问古事"则写出作者与妻子的情投意合、伉俪情深,这也是人生一大喜事。

学习任务二:探究《项脊轩志》的多重悲情

细读文本,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悲”体现在哪些方面?

(归纳:家道中落,亲人去世,功业未成)

学习任务三:探究文中多重悲情之间的联系

总结:多重悲情相互交织,互相影响,让这所小屋充满了悲情。引起了读者特别是士人的强烈共鸣,也铸就了千古名篇《项脊轩志》。

四.体会细节描写手法

学习任务四:作者居住在这间老屋里,“有喜亦有悲”,那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五.小结

细节描写手法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典型的细节进行具体、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寥寥数笔,就抒发了深挚的感情。如母亲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就深深地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嘘寒问暖,关心备至;祖母的自言自语以及持象笏的行为,又体现祖母对家族长期未能在科举上取得成绩的忧虑以及对作者振兴家族的期望;妻子“凭几学书,从余问古事"则写出作者与妻子的情投意合、伉俪情深。正如明朝文学家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评论的那样,归有光“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我们平常熟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六.寄语

一间屋子,几个亲人,悲喜交加。我们每个人都承受着压力,承担着使命。我们个人的命运与荣辱和家庭、家族紧密相连。家庭是我们的温馨的港湾,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家庭、从亲人中汲取动力,让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我们要刻苦学习,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像归有光那样不懈奋斗,克服种种磨难,实现凌云之志。

七.拓展迁移

项脊轩这间老屋记载了归有光对功名的不懈追求,对亲人的无限怀念。古往今来,老屋、书屋承载了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孝道亲情和乡土情怀。其实,老师我也有一间老屋,一间书屋。这间书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