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6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不同色光的光子能如下表所示,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射(江南博哥)出的光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颜色分别为______

A.红、蓝—靛B.红、紫C.橙、绿D.蓝—靛、紫正确答案:A[解析]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的光子的种类为这6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12.75eV、12.09eV、10.2eV、2.55eV、1.89eV、0.66eV,对照表格可知,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只有能量为2.55eV和1.89eV的光子,能量为2.55eV的光子颜色为蓝靛色,能量为1.89eV的光子颜色为红色。

2.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______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激光笔的高度不变,所以仅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会向右移动,A项错误;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则激光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变短,在水中运动的时间变长,当激光笔高度一定时,即在空气中运动的高度变小,在水中运动的高度变大,故光斑向左移动,B项正确;同理可得,C项错误;仅使激光入射角变大,则折射角同样变大,水平运动的位移变大,光斑向右移动,D项错误。

3.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无限大金属板面的法线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金属板两表面M、N的电荷面密度大小分别为盯σ1、σ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M带正电,N带负电,且σ1=σ2B.M带正电,N带负电,且σ1>σ2C.M带负电,N带正电,且σ1=σ2D.M带负电,N带正电,且σ1>σ2正确答案:C[解析]金属板外部电场方向为从左向右,则内部电场方向应为从右向左,所以M带负电,N带正电。又因为是匀强电场,所以电荷面密度相等。可知C项正确。

4.

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机械效率”一节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在教学中用于说明______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功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会增加额外功D.使用动滑轮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正确答案:C[解析]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第二次拉力做功反而要多一些,这说明,尽管使用动滑轮会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到的重力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就要做一部分额外功。

5.

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中安排了如下内容,该内容最适宜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看不见的光D.光的折射正确答案:B[解析]图示内容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6.

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1欧。现将它拉制成直径为的均匀细线后,它的电阻变为______A.10-3欧B.10-2欧C.102欧D.104欧正确答案:D[解析]将横截面直径为d的镍铬丝拉制成直径为的均匀细丝后,由公式得知,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镍铬丝的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100倍,由电阻定律分析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00×100=104倍,即为104Ω。

7.

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可用于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正确答案:C[解析]实验1使小铁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2使小铁球运动的快慢改变,实验3使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即三个实验都使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实心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若将甲、乙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关于它们静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若甲、乙的质量相同,则其所受浮力之比为1:4B.若甲、乙的质量相同,则其所受浮力之比为1:8C.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则其所受浮力之比为1:1D.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则其所受浮力之比为1:2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ρ=m/V,通过图像可知甲的密度ρ=4g/cm3,会沉在水底;乙的密度ρ'=0.5g/cm3,会浮在水面。当甲、乙质量相同时,设质量为m,甲沉底,所受浮力乙在水中漂浮,所以乙受到的浮力F'=mg,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当甲、乙体积相同时,设体积为V,甲沉底,所受浮力F=ρ水gV排=ρ水gV体,乙漂浮,所受浮力因此C、D两项错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操作和总结,简述这三个阶段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正确答案:学生在准备、操作和总结这三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分别为:

(1)准备阶段: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方法,认识实验仪器,做好操作与记录的准备工作。其核心是理解实验方案。

(2)操作阶段:安装和调整仪器,操作控制实验条件的变化,观察测量取得必要的数据和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

(3)总结阶段: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评估、交流。

2.

请结合实例,说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正确答案:首先,在物理教学中,能进行真实物理实验的,首选真实实验。如果真实实验难以进行或实际教学效果不好,才考虑选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的程序应符合物理规律,即仿真出的现象和过程应当具有科学性。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适合应用的情况有:

(1)当真实实验存在危险或者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展开真实的实验时,可以选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例如,为了避免水银中毒的风险,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2)在教学中,先展开真实实验,再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在学生通过真实实验探究得出规律后,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结合程序中的光路图,再一次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像的大小和性质随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

(3)在教学中,先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所了解,再进行真实的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真实实验的观察效果或操作效果。例如,在天平的使用的教学中,教师先通过仿真模拟,让学生了解天平的结构和使用过程,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避免了学生上来就动手的盲目性。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一课,上课铃响了,教师将教材“光的折射”一节的部分页面投影在屏幕上(如下图所示)。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将物理书翻到“光的折射”一节,我们一起来朗读。

教师和同学:“为什么装满水的盆看起来比未装水时更浅一些?……那么,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好,就读到这里。大家用笔把光的折射的定义画下来。现在都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甲同学:老师,我还是不懂光的折射是什么意思。

(其他同学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甲同学)

教师:乙同学,你说说什么是光的折射。

乙同学:(拿起教材读了起来)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教师:对。还有哪位同学知道?

丙同学: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断”为两截是光的折射。

教师:对。大家知道了吧,下面我们讲光的折射规律。

问题:1.

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正确答案:根据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要求,该教学环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学方式方面。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极其重要的,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方式应当转变为具有研究性、合作性、启发性的新模式。该教师使用读课本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记忆,没有引导和组织讨论环节,没有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理念。②教学效果方面。新课改中教学目标具有三个维度,而该课堂中没有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该教师只是进行简单提问,没有任何启发性,也没有设计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三维目标。③教学内容处理方面。人们往往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教师很少考虑怎样把教材用活,怎样联系生活实际。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折射这种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清晰、简明地讲解给学生,没有进行拓展。④教学评价方面。该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内容仅限于“对”,没有进行全面、发展的评价,也没有给学生有效反馈。学生无法得知自己对于该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2.

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片段等)。正确答案: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先自己阅读一下课本中光的折射这一节,同时思考什么是折射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折射有关呢?

生A: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超过了看到的深度,这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

师:嗯,A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生活经验很丰富,能举出这么棒的实例,非常好!还有谁能说一下?

生B:我们把筷子插在水杯里,发现筷子“断了”,这应该也是折射现象。

师:很好,B同学你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呢?

生B:(到讲桌前,将筷子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大家看,我说的没错,筷子“断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C:B同学你能说一下为什么筷子看起来“断了”吗?

生B:因为空气是一种介质,水是另一种介质,水中筷子反射的光通过水与空气界面时发生偏折,所以我们看到筷子在水面“断了”。

师:C同学你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C:我基本理解了,也就是说光透过不同介质,就会发生折射。

师: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折射现象。现在大家都理解了折射现象的定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题目:

在“科技小制作”活动中,小强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调光台灯。其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小灯泡L标有“8V,4W”字样。当开关S扳到触点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S扳到触点b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4A。若小灯泡的电阻和电源电压不变,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2)R的电阻值;

(3)开关扳到触点b时,通电100s电阻R产生的热量。

解:(1)设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L,

(2)电压为8V,电流为0.4A,由欧姆定律得

(3)由焦耳定律得Q=(0.4A)2×20Ω×100s=320J。

答:电阻RL是16Ω,R的电阻值是20Ω,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320J。

问题:3.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正确答案: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这两个知识点。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4.

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正确答案:正确解答:

解:①由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②当开关S扳到触点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U=UL=8V。当开关S扳到触点b时,R与L串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4A。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总电阻R=R总-RL=20Ω-16Ω=4Ω。

③由焦耳定律得Q=I2Rt=(0.4A)2×4Ω×100s=64J。

答: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是16Ω;R的电阻值是4Ω;开关扳到触点b时,通电100s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64J。

5.

针对该同学的作业,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他解决问题。正确答案:教学片段:

师:你这次做题还是非常不错的。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还有电功率等公式的运用非常熟练,值得表扬。你在解决这道题第二小问时的思路,能不能给老师说说?

生:老师,第二问比较简单。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根据第一小问可以知道电源电压为8V,只需要代入欧姆定律公式就可以得到电阻为20Ω。

师:你的反应非常快,看到电压和电流便能够想到应用欧姆定律解题。可是我们来仔细看看第二问,电路中,要求的是哪个物理量?

生:(再次读题)要求的物理量是R的电阻值。

师:当S扳到触点b时,此时电路中有几个电阻呢?

生:啊!电路中有两个电阻,一个是电阻R,另一个是小灯泡的电阻。

师:那么,你之前的解答中,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的电阻是哪个电阻呢?

生:求出的是总电阻。要求R的阻值,还需要用总电阻20Ω减去小灯泡的电阻16Ω,可得到R的电阻值为4Ω。

师: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不错,但是审题不够仔细。下次做题一定要仔细,把每个量都在图中标出来。最好能够画出等效电路,这样更直观,也便于理清思路。

生:谢谢老师,我知道了。由于第二问求解错误,第三问也出错了。以后我一定会仔细审题。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摩擦力”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摩擦力”一节,关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概念。

任务:1.

简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正确答案: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正确答案:教学设计如下: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力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问题的习惯。

(2)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双人滑冠军隋文静、韩聪的比赛录像片段,从录像引入教学的中心词——摩擦力。

问题:北京冬奥会双人滑冠军隋文静、韩聪比赛结束停止用力后将慢慢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比赛录像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摩擦力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1.摩擦力的产生

利用桌面上的木块,让学生推动桌面上的木块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讨论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同学们试举出生活中滑动摩擦力存在的例子。

(1)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停止滚动。

(2)自行车在水平路上滑行,最终停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推动桌面上的木块,切身体会摩擦力的存在,同时让学生举出生活当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2)猜想

学生根据问题积极猜想: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3)设计实验

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的正误,并记录数据。

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器材:木块、长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

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

(4)进行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个数,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研究问题相同条件不同条件拉力大小/N摩擦力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玻璃棉布木块……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木块+______个钧码木块+______个钩码木块+______个钧码木块+______个钩码

(5)分析与论证

让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6)评估与交流

实验设计中有无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拉木块运动是否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稳定?怎样进一步改进以减小误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知道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提高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三)巩固提高

让学生开阔视野,阅读“科学世界”栏目中的“摩擦与我们”,找出并讨论摩擦的作用和危害,如何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如何利用摩擦?

同学们已经成功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摩擦好不好呢?请同学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说说你的观点。

例: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是______的,走路时脚底与地面的摩擦是______的,推动箱子时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是对我们______的。

(答案:有益;有益;不利)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世界”这一栏目,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向同学们展示例题,更好地巩固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学生课下找出自行车上有哪些部分存在摩擦。哪些摩擦要增大,哪些摩擦要减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养成总结知识点的习惯,逐步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如图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象”一章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3.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正确答案: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该实验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演示实验中的手)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