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世界现代史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二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沙皇俄国参加世界大战,企图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造成了政府统治危机,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2、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3、二月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彼得格勒召开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后,俄国大多数城市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苏维埃从一产生就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的活动表明,它已是新生政权的萌芽。4、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一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其中必有一方化为乌有。5、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和士兵进行了反对继续战争的人民运动。各地抗议示威此起彼伏,临时政府的统治陷于危机,史称“四月危机”。6、1917年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对待临时政府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大会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控制,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7、在苏维埃大会召开期间,50万群众走上街头,打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临时政府再次陷人危机。8、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召开第六次党的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提出“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选举出由列宁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9、1917年9月12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瓦解了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罗夫叛乱,广大士兵不再信任政府,转向了布尔什维克一边,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10、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劳动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已经忍无可忍,各地罢工和武装斗争的风潮此起彼伏。(二)名词解释:四月提纲: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因发表在俄历四月,故又称《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二、十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列宁于1917年10月20日秘密回到彼得格勒。23日,党中央通过了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指导方针。2、为了顺利开展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3、11月2日,军事革命委员会向卫戍部队派出近60名政治委员,这使得首都15万军队完全处于苏维埃指挥之下。4、11月6日,托洛茨基等11名中央委员在斯莫尔尼宫建立起义指挥中心。5、11月6日,临时政府的克伦斯基向预备国会发表演说,要求预备国会支持政府采取坚决行动对付布尔什维克暴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也害怕布尔什维克掌权引发国内战争,竭力与临时政府商议阻止革命的爆发。社会革命党中的左派则站在了革命的一边。6、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开始,当晚起义取得辉煌胜利。由于11月7日这一天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7、在武装起义的当晚,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会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恶意攻击武装起义,遭驳斥后退出大会,大会继续召开。8日晚,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大会还批准了苏维埃政府的组成,选举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8、11月7日晚,听到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莫斯科也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动武装起义,起义一度受挫。11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率领军队全面进攻,于16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截止1918年春,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二)名词解释1、和平法令: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列宁起草。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规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3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和平法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2、《土地法令》:苏维埃俄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法令。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于1917年11月9日凌晨通过。《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法令宣布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土地法令的实施使俄国农民无偿地得到1.5亿公顷土地。农民因赎地而欠下的30亿卢布债款也被取消。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主要知识点1、十月革命胜利(公历11月7日)当晚,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苏维埃政权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第二天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了这一建议,而同盟国处于减轻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意进行和谈。3、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6日,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列宁路线。会后,政府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左派革命党人因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宣布退出苏维埃政府。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但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为巩固政权赢得了时间。第二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一)主要知识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战胜国各自有着不同的掠夺要求和争霸计划。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膨胀的军事实力称霸世界;英国企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法国企图建立欧洲霸权;意大利企图建立在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地位;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2、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出席和会的有32个国家。中国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等人也参加了会议。苏俄和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被排斥于和会之外。会议完全被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所操纵,但起核心作用的是“三巨头”,即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3、1919年6月28日,与会各国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协约国与其他各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1919年9月儿日,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10日,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1923年7月24日,对土耳其的《洛桑条约》。4、《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责任。第二,重划德国疆界。第三,瓜分德国殖民地。第四,限制德国军备。第五,赔款与经济条款。5、美国在和会中的霸权计划遭到了失败,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1921年8月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二)名词解释1、《圣日耳曼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奥地利和约》,1919年9月11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合约。条约确认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与奥地利分立;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等。条约还对奥地利的军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支付赔款,财政由协约国加以监督。哈布斯堡王朝从此结束。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2、《纳伊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保加利亚和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条约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西部马其顿和蒂莫克河下游地区划给南斯拉夫;北部的南多布罗加划给罗马尼亚;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给希腊;保加利亚必须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限额为2万人,不得拥有海、空军。赔款22.5亿金法郎,37年内偿清。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3、《特里亚农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匈牙利和约》,1920年6月4日,在镇压了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后,协约国与匈牙利订立的条约。条约重申了对奥条约的主要条款,并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巴纳特西部划归南斯拉夫;巴纳特东部和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必须废除强迫普及兵役制;限制保留陆军3.5万人和巡逻艇3艘。赔款22亿金法郎。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4、《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土耳其的欧洲领土除伊斯坦布尔及附近地区外,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割给希腊,海峡地区为非军事区,由国际共管等。条约还规定恢复帝国主义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战胜国有权监督其财政经济和关税。其军队不得超过5万人,不得拥有空军和炮兵,海军仅能保留13艘轻型舰只。该条约使土耳其丧失了独立地位。由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凯末尔领导的大国民议会坚决拒绝承认这个条约,致使《色佛尔条约》从未生效。5、《洛桑条约》: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协约国与凯末尔政府于1923年7月24日签订的代替《色佛尔条约》的条约。条约规定将小亚细亚全部领土和东色雷斯归还土耳其;承认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赔款,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和关税自主等。但维持海峡地区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对其他地区的委任统治安排也来改变。《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的较为平等的条约,它使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战后近东最稳定的国家。(二)简答题:评价凡尔赛体系。答案要点:《凡尔赛和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条约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1)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其掠夺性骇人听闻,因此,必然会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加剧。(2)尽管战胜国一再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的利益来实行这一原则。因此,虽然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是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划定,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却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旅矛盾,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3)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最初以消灭苏俄为目的,继而以孤立苏俄为目标,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同时列强虽怯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的形式,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4)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列强继续争夺霸权的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索。二、国际联盟(一)主要知识点1、国际联盟的构想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的,其目的是先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然后在这个美国占优势地位的国际组织中讨论对战败国处理及其殖民地问题,从而使美国取得对世界事务的支配权。2、由于英法在战后初期的世界舞合上仍处于支配地位,国际联盟最终还是按照英法的意图建立起来。最后,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际联盟盟约》,美国也没有加入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3、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国联的核心组织,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大会和理事会的一切决议只有得到全体会员国的同意才能生效。国联会址设在瑞士的日内瓦。4、1934年9月18臼,苏联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国联曾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行动的协调组织,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英、法等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实际效果极为有限。二战爆发后,国联实际停止活动,1946年4月宣布解散。(二)名词解释: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瓜分和统治的形式。根据《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和属地以及奥斯曼帝国在近东的部分领土,由国联委任特定国家统治。受委任统治国有英、法、比、日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一些委任统治地获得独立,未获独立的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地。(三)简答题:简述《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会员国的主要义务和职责主要有:(1)裁减军备;(2)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3)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凡是各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相符合的条约均应作废;(4)盟约规定,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交由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评价: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世界。可是,国联虽然宣称“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但是由于国联盟约的漏洞和缺少必要的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力量,国联实际上成了英法操纵的工具,用于维护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主要知识点1、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有关国家发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邀请,11月12日,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9个国家。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第一,限制海军军备问题;第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2、华盛顿会议上各列强矛盾尖锐,各不相让,经过几个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通过了3个主要文件:《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名词解释1、英日同盟:英日两国为联合对付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同盟。第一次同盟条约于1902年签订,规定缔约国的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在第三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时,另一方则应提供军事援助。条约还保障了英国、日本在中国以及日本在朝鲜的利益。第二次同盟条约于1905年签订,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并规定在遭到任何第二国进攻时,另一方即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又签订了第三次盟约。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日同盟宣告终止,为《四国条约》所代替。2、《四国条约》:1921年美、英、日、法四国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果上述权利遭到威胁,彼此应该协商解决;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使美国无须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3、《五国海军条约》: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公约》。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还规定了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要维持现状等。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该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4、《九国公约》: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9个国家签订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于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等。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三)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1)材料中(1)上述材料中哪些规定是列强的真实意图,哪些是表面文章?为什么?(2)材料中所谓“机会均等”之原则是美围的什么政策?(3)从该条约中受益最大的是哪一国?为什么?答: 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材料选自《九国公约》,目的是考查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美日在中国的争夺。熟悉相关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答好本题。 2、参考答案: (1)第三条和第四条是列强的真实要求,第一条和第二条是表面文章。公约虽然宣称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但同时又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实际上处于被侵略的地位。 (2)门户开放政策。 (3)美国。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利用门户开放政策,扩大在中国的侵略。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一、“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一)主要知识点1、从1918年夏到1921年初,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把整个国家生活转入战时轨道。2、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二)名词解释1、《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918年3月3日,苏联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约。依约,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支付赔款。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府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从而能够恢复经济,建设红军,巩固政权,为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奠定了基础。2、远东共和国:苏俄政府在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由苏俄控制的共和国。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国家,1920年4月宣告成立。它接受俄共中央远东局的领导。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922年11月,该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三)简答题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主要内容有5点:(1)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农民手中的余粮全部收集到政府手中,并垄断粮食贸易,禁止一切私人交易;(2)对几乎全部工业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3)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生产资料由国家供应,全部产品也由国家直接分配;(4)推行义务劳动制;(5)实行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和实物工资,禁止市场交易。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得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保证前线的需要,为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奠定了物质基础,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随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中作用的发挥,加之受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俄共企图将这些战时的非常措施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错误。2、新经济政策有何重大意义?答案要点:从1921年开始,苏俄政府先后在农业、商业、工业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的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1)在实践上,新经济政策缓解了人们的不满情绪,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2)在理论上,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不存在商品交换的论述。(3)在政治上,新经济政策体现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使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逐渐消失,生产得到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需求,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德国十一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的水兵起义,打响了反对帝国主义政权的第一枪,德国十一月革命开始。2、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在斯巴达克派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由于无产阶级没有独立的革命政党,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右派社会民主党窃取,成立了以艾伯特为首相的临时政府。3、1918年,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召开。到会的有社会民主党、独立社会民族党和斯巴达克派。11月11日,斯巴达克团改组成斯巴达克联盟。12月,德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柏林举行。大会通过的党纲指出,必须“用无产阶级的革命暴力反对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暴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二)名词解释1、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4月,在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高潮中,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共和国采取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使德国革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5月初就被艾伯特政府扼杀在血泊之中,德国十一月革命至此结束。2、斯巴达克团: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始建于1916年1月,领导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斯巴达克团的力量十分薄弱,成员不足200人。它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政党,最初是社会民主党的左翼,1917年成为独立社会民族党的成员。1918年底,改组成为德国共产党。(三)简答题:评价德国十一月革命。答案要点: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一次规模巨大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众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按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革命过程中,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曾经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在局部地区出现过苏维埃政府,但是从总体上讲,十一月革命尚未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就被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扼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仍有其重大的历史功绩。它推翻了君主政体,使德国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群众也争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革命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并建立了德国共产党,使德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一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国际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成立;有力地阻止了德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援助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匈牙利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0月25日,匈牙利独立党、激进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组建国民会议。2、1918年11月16日,匈牙利正式宣布建立共和国,卡罗利当选为总统。3、匈牙利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后,卡罗利政府宣布实行普选制,保证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有限的土地改革。4、匈牙利共产党于1918年11月20日宣告成立。共产党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革命社会党人;另一部分是左翼社会民主党人;第三部分是共产主义者。匈牙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是库恩·贝拉。5、1918年11月21日,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决定两党合并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党。协议宣布:“实行合并的基础是两党共同参加对党和国家政权的领导。党以无产阶级的名义立即接管全部政权。工兵农苏维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6、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有自己的特点。列宁说:“匈牙利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与俄国截然不同:资产阶级政府自动辞职,工人阶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统一立刻在共产主义纲领上恢复起来。”(二)名词解释:库恩·贝拉(三)简答题:简述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灭亡的原因。答案要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33天,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国际上敌对势力强大。当时的匈牙利作为战败国处于被处置的地位。协约国在匈牙利派有驻军,并支持各邻国瓜分匈牙利的领土。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正是在协约国的军事入侵下灭亡的。(2)国内反革命势力没有被彻底肃清。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解除了旧军队的武装,但许多旧军官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他们同各地的地主势力勾结在一起,乘苏维埃共和国军队受挫之机在各地发动叛乱,使共和国腹背受敌。(3)苏维埃共和国采取的某些重要措施没有调动起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工商业国有化引起广大小资产阶级的不满。土地国有化没有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所以,在同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少群众都采取了消极态度。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外国的武装干涉下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下被颠覆。共和国一共存在了133天,就被帝国主义扼杀了。这场斗争是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牵制了协约国的力量,有效地支援了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四、共产国际(一)主要知识点1、1919年3月2—6日,第三国际成立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通过了成立共产国际的决议,通过了布哈林起草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托洛茨基起草的《共产国际致全世界无产者宣言》,选出了执行委员会和执行局作为国际的领导机构。共产国际的建立,标志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统治最终破产,世界无产阶级有了团结的核心和革命的战斗司令部。列宁指出,新国际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2、列宁指出:“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第二国际是为这个运动在许多国家范围的大规模的开展准备基础的时代。第三国际接受了第二国际的工作成果,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脏东西,并已开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3、1921年6月22日—7月12日,共产国际在奠斯科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论策略》的提纲,明确规定“共产国际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使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完全处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之下,吸引工人阶级中最积极的部分参加直接斗争”。4、1921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根据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通过了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提纲指出,一切原意参加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工人,不管属于哪个工会和党派,都应团结一致,统一行动。5、1922年11月5日—12月5日先在彼得格勒,后在莫斯科召开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列宁在大会上作了《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大会讨论了统一战线问题,提出了“工人政府”的口号。6、1943年共产国际完成了历史使命,自行解散。(二)名词解释:第二半国际:1921年在维也纳成立的中派社会党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为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因其标榜既有别于第二国际,也不同于第三国际的立场,因而称作第二半国际或维也纳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恢复的第二国际(伯尔尼国际)坚持同资产阶级合作的立场,引起许多中派社会党的不满。随着工人阶级革命情绪的高涨,中派社会党纷纷与伯尔尼国际断绝关系,并试图加入共产国际。1920年7—8月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中派社会党拒绝接受这些条件,决定建立新的采取中间立场的国际组织。1921年2月22—27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法国社会党等13个国家的中派社会党在维也纳举行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成立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奥地利的阿德勒为总书记。五、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主要知识点1、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印度国大党接受甘地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和领导了第一次(1919—1922年)和第二次(1930—1934年)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抗英非暴力运动。(二)名词解释1、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当局屠杀印度阿姆利则人民的血腥事件。1919年3月,阿姆利则市民不断举行反英斗争,抗议《罗拉特法案》。殖民当局派军进驻该市。4月13日,领军的将领下令向在阿姆利则市一个广场上集会的群众开枪,造成流血冲突。惨案的发生,激起了印度各地更大规模的反英浪潮。2、食盐长征:1930年3月12日,甘地带领80名非暴力反抗者,从阿默达巴德步行3周,到达丹地海滨,自取海水制盐,以示破坏英殖民当局的食盐专卖法。这次徒步前往西海岸,行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战,被称为“食盐长征”。3、《德里协定》:1931年3月初,印度总督欧文同甘地谈判签订的协定,又称《甘地—欧文协定》。协定宣布:国大党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国废除一切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实行保护关税。(三)简答题:简述甘地主义的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廿地在印度被誉为“圣雄甘地”。1893—1914年他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以非暴力抵抗方式进行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视制度的斗争,并形成了他的理论“甘地非暴力主义”,即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属于“宗教道德型”的民族主义,有的学者把甘地主义概括为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成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小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他把印度教传统与非暴力抵抗手段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从而使印度的民族运动真正奠基于群众运动之上,改变了原先那种脱离群众的上层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活动。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具有鲜明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以及一定的社会平等思想,这在民族民主运动时期,无疑具有革命性与进步性。但由于这种思想把非暴力看成唯一的、“宗教式的善”的真谛,因而它又具有限制群众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健康发展的局限性。(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l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意印度卑躬屈节、舍垢思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摘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2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返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材料3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竞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二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运动……那么非暴力的抵抗办法必然失败。”——摘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根据材料1,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2,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部门或领域?(3)根据材料3,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了哪些问题?(4)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看法。答: 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力要求涉及史论结合、观点评析和人物评价等。回答第一问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经济根源找“原因”。回答第二、三问,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回答最后一问,即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应坚持两点论,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客观的评价。 2、参考答案: (1)材料1中的理由是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真正的原因是:甘地认为,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到失败。另外印度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也是很突出的,因此适合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 (2)目标是争取自治。范围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业、税务等部门。 (3)国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非暴力抵抗的办法不适合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4)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范围和手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斗争方式和手段,它对于团结印度各个阶层的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不是逃避斗争,非暴力运动给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斗争的方式是由印度的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六、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一)主要知识点1919—1922年土耳其发生了革命,其领导人是凯末尔,史称“凯末尔革命”。(二)名词解释:凯末尔(三)简答题:简述凯末尔主义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凯末尔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之中,他综合了民族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通过新党纲,把凯末尔主义概括为六项原则,后来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凯末尔主义的六项原则是:(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它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其和国的国体原则;(2)民族主义,它体现了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3)平民主义,它体现了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4)国家主义,它体现了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它体现了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6)改革主义,它体现了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了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评价:改革的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七、卡德纳斯改革(了解)八、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一)主要知识点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发展时期及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调整时期。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1920—1922年经济危机。度过危机后,经济发展出现高涨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特征。3、经过战后初期的社会动荡,稳定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但是各国有自己的特点。4、1920年美国举行战后第一次总统选举时,哈定在竞选中提出了一个含糊的纲领和一个新的口号“恢复常态”,因而赢得了胜利。5、1924年柯立芝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柯立芝在哈定的“恢复常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所谓的“不干预”方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柯立芝繁荣”。6、英国于1926年10月召开了帝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自治领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宣布效忠于英王。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1926年帝国会议的决议。7、法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政局动荡不定,政府的频繁更替是两次大战间法国政府的显著特征。在外交上,法国将“安全”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加紧压迫德国支付战争赔偿,并在欧洲大陆上建立军事同盟体系,以巩固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优势地位。8、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法西斯党建立并夺取了政权。9、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了立宪会议的选举。社会民族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月6日,国民议会立宪会议在魏玛召开。立宪会议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定了第一宪法。7月31日,立宪会议批准宪法。这部宪法因立宪会议在魏玛召开而被称为“魏玛宪法”。10、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十万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11、1923年8月13日,德意志人民党领袖斯特来斯曼继任总理。为了防止德国经济崩溃,阻止革命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他于9月26日宣布停止“消极抵抗”。12、日本20世纪20年代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政党内阁的出现,以及在外交政策方面“协调外交”与“积极外交”的交替实施。13、1918年,政友会总裁原敬成为第一届政党内阁的首相。原敬内阁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殖民地长官和军部大臣必须有军人担任的制度,以次来加强政党的力量和影响。14、日本外务大臣币原任内推行所谓的“协调外交”,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与英美的妥协。日本政府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加紧武装扩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以及“田中奏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外交政策。(二)名词解释1、蒙德主义:1926年,英国发生工人总罢工,在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面前,工会领袖号召工人放弃斗争,公开鼓吹阶级合作。以化学及电力巨头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于1928年7月4日与工会签署协定,规定以“调节制度”代替罢工活动,开展所谓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资本主义。这种工会领袖同工业巨头为巩固英国资本主义而实行的合作政策,被称为“蒙德主义”。2、小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法国的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同盟,为别于战前英、法、俄等大国所组成的协约国,故名。三国分别缔结了三项双边同盟条约,在中欧和东南欧形成了一个同盟体系。法国同三国都缔结了军事条约,小协约国实际上成为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工具。3、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的德意志共和国。因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和制定《魏玛宪法》,故名。1919年2月,国民议会在魏玛开幕,7月通过了《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它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时期。魏玛共和国成立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为打破孤立局面,先后与美国和苏联签订条约,改善了国际地位。1926年加入国联,恢复了欧洲强国地位。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操纵国会通过授权法,魏玛共和国宣告解体。4、卡普暴动:1920年德国的反动军事政变。魏玛共和国成立不久,帝制派军人在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企图推翻共和政府,恢复君主制度,建立军事独裁。3月,反动的部队在柏林发动政变,组成了以官僚地主卡普为首的政府。德国工人在共产党的号召下立即奋起,粉碎了这次叛乱。5、啤酒馆暴动:1923年1月,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地区,德国发生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的时刻已经到来。1923年11月8日晚,他趁巴伐利亚邦长官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集会的时机,率领一批冲锋队员闯进会场,企图推翻政府。由于这时纳粹党的力量还很薄弱,大资产阶级和保守派势力也没有看重他们,这次暴动很快被平定下去。希特勒被捕入狱。6、亚文丁联盟:1924年,意大利国会议员统一党书记马泰奥蒂被法西斯分子暗杀。这一罪恶行径在意大利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民主派的150名议员集体退出议会,要求墨索里尼政府辞职,并呼吁国王解散议会。因古罗马平民为向贵族进行斗争曾退踞亚文丁山岗的行动而得名。7、《拉特兰协议》:1929年2月意大利政府同梵蒂冈教皇签订的协议。这是墨索里尼利用天主教的影响巩固其集团统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协议中,意大利政府承认梵蒂冈为罗马教廷绝对所有;承认天主教为意大利国教;同意赔偿意大利统一期间没收的教会财产;同意在中等学校推广宗教教育。敦皇则宣布承认意大利王国,同意意大利实行政教分离,允诺意大利主教在就任教职前须向意大利国家元首宣誓效忠。8、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赔款的矛盾,使德国难以按《凡尔赛和约》赔款。协约国成立了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两个专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赔款计划,故名。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保证其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28年德国声称濒于破产,无力执计划,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9、杨格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取代“道威斯计划”而实施的德国支付赔款方案。1929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英、法,比、意、日、美、德等国代表组成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打算“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的报告,故名。杨格计划的实施,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扩大了外国资本对德国经济的渗透。1932年洛桑会议决定,德国偿还30亿马克为最后赔偿,但德国从未偿还,杨格计划遂告结束。10、《洛桑协定》: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告急。6月在洛桑召开有关各国的会议再议赔款,7月9日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作为免除其赔款义务的补偿,但批准这个协定的前提条件是须妥善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定》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三)简答题:一战后到20世纪20年代末,协约国对德政策有何变化,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其具体表现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答案要点:协约国对德国由削弱政策转变为复兴政策,转变的标志为1924年道威斯计划的实施。(1)削弱政策表现: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其内容有: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2)复兴政策表现:1924年,协约国伦敦会议通过了新的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实行以后,法、比从鲁尔撤军。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这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渡7国代表在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洛迦诺公约》。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不久参加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洛迦诺公约》是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它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较大调整,暂时缓解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2、为了实现这个纲领,美国力图在西半球巩固并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欧洲保持德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较强大地位,使它成为抗衡英法的力量和反对苏俄的前沿阵地;在经济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避免产生使美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的连锁反应;它还希望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美国打算拆散英日同盟,要求列强承认“门户开放”原则,并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对手,3、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转移的原因:美国实力大大增强,欧洲实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俄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国际格局,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开始向两侧转移。(二)简答题:简述“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这个文件以及威尔逊的顾问们对该文件的注释,集中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它的主要内容是:(1)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成立一个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评价:这个文件涉及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问题。美国企图仰仗其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和“门户开放”幌子,抵消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国联获得美国对国际纠纷的仲裁权,控制战后国际局势。这个文件是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出的公开挑战,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十、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主要知识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始于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是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波及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3、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危机和工业危机同时发生,相互交织,成为这次危机的又一个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更加严重的一个原因和表现。4、富兰克林·罗斯福1932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1932年末,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5、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到1935年初为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方案和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集中克服大危机带来的紊乱状态;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内容侧重于社会改革。救济措施贯穿于新政的始终。因此,新政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了Recover复兴)、Relief下(救济)、Reform(改革)。6、1933年3月9日这一天被认为是进入一个特别时期的开端。从这一天起到6月16日国会应罗斯福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应急立法,被称为“百日新政”。(二)名词解释1、《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之一,1933年颁布。这是罗斯福试图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尝试。目的是限制生产,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经济地位。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农产品产量不可控制的局面,对农业的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2、《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期间为恢复工业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1933年颁布。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由它拟定公平竞争法规。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通过资本家作出的某些让步,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该法并没有完全达到复兴工业的目标,由于大企业在制定规约中起决定作用,引起了小企业主、工人和公众的不满。3、《全国劳工关系法》: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之一,1935年颁布,又称《华格纳法》。该法规定: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歧视工会会员。根据该法成立的劳资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主的申诉。该法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是美国工会运动赢得的一次空前胜利,也是以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中较有远见的那一部分人迫于大危机的压力,为挽救经济,稳定社会而作出的一项改革。(三)简答题: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经济根源和严重后果。答案要点:经济根源(1)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2)即使是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3)国际金融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化产品越积越多。(4)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5)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以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严重后果:这次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结束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在各国国内。首先,经济危机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反对资本主义的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其次,危机推动了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原有的法西斯组织迅速壮大,新的法西斯组织纷纷产生。其中,德国、日本的法西斯组织势力发展得最快,并先后控制了国家政权。最后,危机严重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危机打击下,各国统治阶级纷纷寻找出路,无论是以罗斯福新政为表现形式的民主型,还是以德日为代表的法西斯型,均是大规模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在国际关系领域。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所有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和更加尖锐化,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交织在一起,使资本主义各国统治阶级如临深渊,想方设法,寻找出路。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相互靠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充足的英、法、美在面临法西斯国家的争夺之际,逐渐捐弃前嫌,主动调节相互间的经济矛盾。2、评价罗斯福新政。答案要点:(1)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对付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而应急出台的。它的直接效果是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避免了经济崩溃,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2)新政的实施既保证了垄断资本安全有效地获取高额利润,又保证了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标准,有利于危机年代美国的社会稳定,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了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使美国人民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抑制了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3)新政本来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传统制度,但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上生产关系,把美国推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继承了美国进步主义的传统,并代表了改革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4)新政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验。(5)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与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现实,运用政权的力量局部调整了美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现代经济运转的环节,限制了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过程中的某些负面效应。但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顽症。十一、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2、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3、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4、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5、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意大利立刻宣布其“不参战”的态度。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名词解释1、国会纵火案:德国法西斯阴谋陷害共产党的案件。1933年2月27日夜间,纳粹分子焚烧国会大厦。纳粹党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纳粹政府通过紧急法令,取消结社和言论自由等宪法条文,取缔共产党和进步党派报刊,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当时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等人也被捕,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也被捕。2、《授权法》:1933年3月,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通称《授权法》。该法授予希特勒政府以为期四年的独裁权力,在此期间政府无须国会和参议院的同意就有权颁布法律。此后,国会名存实亡,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3、军财抱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亦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三)简答题1、20世纪30年代,美、德两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所选择的道路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试分析促进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答案要点:相同点:两国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调整经济政策度过了经济危机。不同点:(1)美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摆脱了危机;德国则通过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建立法西斯体制摆脱了危机。(2)美国的新政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体制,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德国则背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轨道,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原因:(1)美国拥有雄厚的财力,使国家有能力以自由经济手段干预,并且其控制西半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具有民主传统,其三权分立制度限制了专制独裁的出现;美国是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美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还与罗斯福个人作用有关。(2)德国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国资本和市场有严重的依赖性,加重了摆脱危机的难度;德国战后虽建立了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不健全,且有专制传统;德国受到凡尔赛体系压制;德国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也与希特勒个人影响有关。2、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答案要点: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两国法西斯夺权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取得政权而建立起来的。而日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像德国那样全国性的法西斯党,只有一些民间法西斯小团体,所以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军部取代政党内阁的过程,建立了以军部为主体的法西斯政体,具有军国主义色彩。(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是通过取缔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一切政党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一党专政。而日本法西斯政权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形成的,是在军部与政党内阁以及军部内部的斗争中实现的。(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首先针对的目标是国内的革命力量。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求,日本是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一)主要知识点1、1925年4月,俄共(布)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斯大林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2、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925年12月召开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将俄国共产党(布)更名为全联盟共产党(布),简称联共(布)。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讨论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大会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3、苏联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1926—1928年为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为工业化的全面开展作准备。1928—1933年为工业化的“一五计划”阶段。19331937年为工业化的“二五计划”阶段。“二五计划”期间,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由农业国完全转变为工业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4、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合理的工业布局,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名词解释:斯达汉诺夫运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以革新首创者、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而得名。斯达汉诺夫以忘我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改进劳动组织和采煤技术。事迹传遍全国各行各业。在苏联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发展为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群众运动。(三)简答题:简述“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答案要点: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七十余年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1)在经济上,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工商业企业全部归国家所有,农业归集体所有,凡不受国家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被消灭。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片面发展重工业,以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2)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中央不仅权力高于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徒具虚名。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内。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实行领导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制度。(3)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在社会主义建没的初期,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卫国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畸形的现代化:畸形的产业结构、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畸形的社会系统。因此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一)主要知识点1、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际联盟虽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却未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人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也继续供意大利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不向双方输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2、西班牙人民阵线是由共产党和各左派政党、左派团体参加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当人民阵线控制局势以后,德、意法西斯急忙侵入西班牙。3、在对待德、意法西斯入侵西班牙的问题上,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和态度,一种是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所谓的“不干涉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不干涉政策”的实质是“绥靖政策”。4、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8年,又吞并了奥地利。德国的这些扩张举动,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5、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6、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1939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苏联来说,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对德国方面来讲,也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二)名词解释::贝奈斯;张伯伦1、霍尔—赖伐尔协定: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密谋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阿战争,不惜出卖阿国的领土利益,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这显示当时绥靖政策的祸害。根据协定,意大利可以得到阿国的欧加登与提格雷,并且得到对该国南部经济的控制。墨索里尼已准备同意协定,但仍认为要等待数日,以期向国民交待此事。然而,在12月13日,一份法国报纸披露计划内容,并加以谴责。英国政府马上宣称它与协定毫无关联;负责议定协约的霍尔与皮埃尔则被迫下台。2、绥靖主义:对侵略者姑息、退让,牺牲别国利益以求暂时的和平与苟安的妥协政策,又称绥靖政策。其典型表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相继对外进行侵略,英、法两国为保护既得利益,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于1938年9月29日同德国签定《慕尼黑协定》。在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自食其果,遭到了法西斯的进攻。从此,绥靖主义便成为纵容侵略、姑息养奸的代名词。3、《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4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全称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等大祸之中”。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主要知识点1、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出动法西斯军队,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对波兰首都华沙发动突然袭击。英、法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高戴尔将军,此时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与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坚持斗争。3、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兵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4、194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提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妄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5、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二)名词解释:敦刻尔克大撤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设备销售合同模板
- 工人安装水电合同模板
- 2024年会计师事务所劳动合同
- 互联网旅游产业合作合同
- 墓园物业合同模板
- 2024年品牌授权包装袋生产购销协议
-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协议
- 挑战合同模板
- 小型工程招标合同模板
- 执照租赁合同模板
- CJJ207-2013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加答案(易错题)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00题-整除-有标准答案
- 办公室装修工程施工方案讲义
-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
- 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 MOOC 陶瓷装饰·彩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新课标版)
- 信访纠纷化解预案
- 硅晶圆缺陷的化学性质与影响
- 《布的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