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公理化方法公里化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方法。公理方法既是整理已有知识的方法,又是构造新的知识系统的方法。公理化方法源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完美的自然科学体系,应该建立在少数第一公理基础上,经由演绎方法组织起来的概念体系。这就是后来称为公理化的方法。(ppt)就是指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公设,不证自明的命题)出发,按照演绎推理(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论文)高技术技术是指人们从现实到达(或者说实现)理想目的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两种文化这是由英国作家(科学家)斯诺提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是在注重人的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文学者中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科学文化是在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科学家中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由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在知识上、道德上和心理气质上”的差异,使得在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斯诺认为造成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在于过于专业化的教育,出路在于改革教育制度和变革教育方法。这其中包括让理工类学生学习一部分人文类课程。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辨证统一。【3、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有机体,整体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属性;自然界物质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层次结构组成,这种层次结构是无限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表现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要素的统一性。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系统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更具体地阐明了空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以及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揭示了自然界循环发展中的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辨证关系。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所谓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性的特征。】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总是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既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唯科学主义:所谓唯科学主义是指: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在唯科学主义者看来,科学方法是在四个原则上进行操作的:经验原则、数量原则、科学的机械性原则和通过科学而进步的原则。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引发的“反科学”倾向。其显著特征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求相冲突。一种是反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的思潮,一种是逆科学而动的行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的一种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组织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自然观的历史形态及其特点。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总是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既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历史形态:(1)原始神秘主义自然观:是经验形态的自然知识构成自然科学萌芽的最初形式。内容为原始的万物有灵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多是想象和虚构的内容,包含很多谬误东西,但与后来的神学自然观不同,它是原始人试图解释自然的一种努力。(2)古代朴素的自然观(3)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4)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说明)。(一)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二)科学的精确性(三)科学的可检验性(四)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五)科学的系统性(六)科学的主体际性什么是非科学和伪科学(并举例说明)。(一)非科学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可以是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和巫术的,这一切的形而上集合,构成“科学之外”,或曰非科学。科学和非科学构成认识论群体,它们在认识的作用上,无主次厚薄。我们把那些不满足科学命题必要条件的,即不可检验的知识理论体系,统称为非科学。也就是那些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理论,无法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评价的领域,如道德、哲学、宗教、神话、艺术等。有一类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客观上是不真实的。它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猜测,并且不能严格地被经验证实,更经不起实验论证。如热质说、燃素说、以太说和灾变论。须注意的事,科学与非科学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们只是标明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然而,科学的、艺术的、巫术的、形而上学的认识,与科学相安无事只是一种理想。伪科学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如永动机、灵魂学、超心理学、神秘数学、《易经》预测学、飞碟学、《圣经》考古学,“人类神秘起源”、“气功外气”和“人体特异功能”均属于伪科学理论。张宝胜的“特异功能”、严新的“科学实验”、王洪成的“水变油”周易“预测”、李洪志的“法轮功”,占星术等。我国伪科学从1979年“耳朵识字”以来的特异功能和伪气功,也属于这一列。主要特征在于假借科学名义招摇撞骗。特异功能是以“超心理学”、“灵学”和“魔术”为基础的伪科学。象邱氏鼠药,非自然增高的药物或鞋垫,百病可治的磁铁,用汞化物漂白脸皮的方法,包括鸡血疗法、自来水疗法、尿疗法在内的信仰疗法,辟谷疗法,气功外气疗法,把红外线疗法胡谄为频谱治疗的方法,用磁石、抽取脂肪或用肥皂减肥的方法,和各种冒称科学的巫术,“人生预测”和“电脑算命”等。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简述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关系伪科学与科学谬误、科学骗局的区别伪科学不同于科学中的谬误伪科学与人们对非科学的态度有关(不说非科学是科学,它不是伪科学,偏要把非科学说成是科学,那么它就转化成伪科学。)伪科学不同于科学骗局(搞假数据,假结论,假论文,或者把别人的成果说成是自己的,都属于科学骗局。)(一)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典型案例1、韩国:“黄禹锡事件”2、美国:“Poehlman案件”3、日本:“松本和子违法使用经费涉嫌捏造数据”4、中国:“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典型案例1、日本考古学造假案2、中国“王铭铭教授剽窃事件”反伪科学的基本对策:从理论上澄清一些错误认识。依法去伪治乱。民主监督领导干部介人伪科学活动状况。加强媒体管理。定期召开反对伪科学的全国性会议。加强彰显科学精神的全民科普教育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恢复和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天上”“地下”有着统一的客观运动规律。具有机械性的缺陷,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说明其他一切自然现象,甚至认为“运动是机器”,“人是机器”。具有形而上学的缺陷,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彼此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绝对不变”的,即使有动,也是外力的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外力所致。辩证唯物自然观基本内容: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系统;人化的自然的思想;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大自然的思想。基本特点:1.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所揭示的自然观包括了人化的自然界,体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3.将自然、人类与社会历史统一起来,将其看成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体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无限的和绝对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科学的基本含义:科学,经常是狭义地指自然科学。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2、作为人类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活动3、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科学:社会建制4、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科学生产力5、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论6、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文化7、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科学对话10、什么是宇宙热寂说?怎样看待这种观点。指出整个宇宙中的热运动,必然遵循熵增原理,宇宙中的熵总是只增不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会达到最大值,到那时,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不会发生,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此即所谓的宇宙热寂说。科学普及的内容科学思维方法有哪几种?形式思维方法和非形式思维方法。形式思维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具体为:(一)、归纳推理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发现方法。全称归纳法,即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述其归纳成果的一种归纳法。(二)、演绎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是从具有一般性的原理、原则中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三)、类比推理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现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断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思维方法。(四)、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非形式思维方法:主要有辩证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和直觉、灵感、顿悟等心理活动过程。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同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其思维的基本单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形象的意象,不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是一种心理体验,有时称为灵感。它是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直觉与灵感中还包含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注:请任选一题回答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2、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人生”3、谈辩证思维方法在专业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4、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将基因工程应用到人身上,其中有些国家还禁止降人的生殖细胞和动物生殖细胞结合起来进行基因繁殖研究。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你对此类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的看法?4.1高技术的定义技术是指人们从现实到达(或者说实现)理想目的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4.2高技术伦理问题是什么高技术伦理问题是指研究与开发高技术中产生的伦理问题①在防范高技术可能产生的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负面影响的伦理责任②高技术带来社会(阶层、地区、国家)利益重新调整方面遇到的伦理困难③高技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生理、心理、自我意识)影响的伦理难题④对高技术进行伦理评估的途径与方法4.3高技术伦理问题的产生高技术伦理问题的产生由其发展特点所决定。①不确定性后果、应用、发展走向②隐象性非直观、无征兆、非全局③系统复杂性④伦理滞后性高技术发展速度远超技术伦理变化速度4.4高技术伦理问题的处理原则①预防为主“责任伦理”德国哲学家尤纳斯和伦克②以人为本“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
- 【初中物理】密度(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 封塑料用电动装置包装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刮面石收敛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医用踝部支具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划艇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暑假基础练习
- 动物用维生素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卫生用消毒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仿写教学案例
- 《逻辑的力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XRD结构解析基础课件
- CW6180C卧式车床说明书
- 古诗词《秋词》课件
- (完整版)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表
- (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
- 未带有效居民身份证考生承诺书
- 除盐水站纯水设备调试实施方案
- 《大海》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