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冲刺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冲刺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冲刺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冲刺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冲刺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中国古代史

(查补知识•通关练)

目录

01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

02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易混易错归纳

03知识通关演练

4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

1.(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

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可知”

尧舜禹“虽然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所代表的这个时代在考古学上已经证明是肯定存在的,由此说明历史

学说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C项正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甲骨文开始,

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项;题干并不是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是说明远

古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排除B项;夏朝建立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北京・中考真题)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

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

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表明农具促进农业生产,材料“开垦

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新兴阶

级的出现,根据材料“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水

利工程的发展,这些都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A项正确;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在材

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改进的原因,排除C项;水利工程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与

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山西・中考真题)《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

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

内涵相符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的意思是:

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

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体现的精神内涵是忠义与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所反映的思想与材料相符,C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民本思想,排除A项;“刑过

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体现了法治的思想,排除B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体现

了德治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甘肃・中考真题)汉武帝曾派著名农学家赵过到边疆地区传播农耕技术,他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

了代田法,还把“三犁共一牛”的耕作技术带到西北边疆。这做法()

A.清除了汉代民族之间的隔阂B.有助于推动西北边疆农业发展

C.实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D.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汉武帝曾派著名农学家赵过到边疆地区传播农耕技术,他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了代田法,

还把“三犁共一牛”的耕作技术带到西北边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先进的农

业耕作技术,有助于推动西北边疆农业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隔阂”问题,排除A项;材料

体现了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加强了朝廷对社

会经济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

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

业。这主要说明()

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

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说明少数民

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手工业技术;题干“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

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说明汉人喜欢少数民族的东西,向他们学习。因此题干主要说明是各

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排除A项;题干说明各民族

之间经济上密切交往,但不能体现空前发展,排除C项;“胡”“汉”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排除D项。故选

B项。

6.(2023・湖北•中考真题)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

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据题干“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可知,科举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从而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D项正确;科举制度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科举制增强了选

官用人的严肃性,排除B项;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并非唯一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

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

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

的弊端,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

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

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

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宋代的火箭,图二是元代的火铳,从图一到图二,火器威力更强了,c项

正确;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唐朝末年,排除A项;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排除B项;材料

中体现的是中国的火器,并不能得出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

是()

朝代措施

秦朝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B.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D.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

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可知,材料措施都强化了皇权,反映了皇帝权力不断加强,D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强化皇权的措施,排除A项;材料反映相权不断被削弱,明朝时期废除丞相,排除

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枢机构办事效率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表是清朝治理边疆的部分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

1684年1686年1727年1762年

清朝设台湾府,隶属清军取得雅克萨反击战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

福建省的胜利地方政务个新疆

A.导致了国家官彳素机构的臃肿B.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

【答案】C

【解析】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

福建省;1686年,清军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

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这些政策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C项正确;题干没有

涉及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巩固边疆的措施与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排除B项;

题干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规范,排除D项。

故选C项。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G)考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设丞相掌管行政事务、

太尉掌管军事事务、

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分化事权,设中书省、枢废丞相、

决断权由,皇帝掌控三省小部制削弱,相权密院、,御史台设削阁设军训处

秦朝西汉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确立)(巩固)(完善)(发展)(发展)(强化)(顶峰)

4111

郡县制罢黜百家,尊崇科举制设通判、行省制度设“三司”设驻藏大

儒术;“推恩令”;转运使臣、伊犁

刺史制度;盐铁将军等

官营、专卖

G)考点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出现南南宋时,

[W1开始南移

1重心1移趋势南移完成

।铁制农具和牛|SW]江南地区曲辕犁、秧马的使用;占玉米、甘薯、

I耕使甫淬推广11槌用|农业发展筒车的使用城稻得到推广等马铃薯等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宋朝明清时期

-考点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中原的“诸华”北北击匈北方游牧实行开明的战和并存,形成新的通过册封、

“诸夏”同周边匈奴,加强民族内迁,民族政策,汉和是主流;民族----回设置机构等

的戎、狄、蛮、与西域北魏孝文族和一些北民族政权族;大规模方式加强与

夷等民族出现各地方帝改革,北方少数民族并立,民族的人口流少数民族的

了大规模的民政权的方出现民杂居、通婚,交融趋势动促进了联系

族交融联系族大交融民族关系和睦加强民族交融

1111111.

春秋时期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时期

,考点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对外

陆路为主=>海陆并举।>海路为主

交通

势主动对外开放।^=>闭关自守

式和平交往反抗外来侵略

E-------八----------------------------------------------------------------------------------------------------------------------XX-----------------

促进丝加强了促进了1进一步推11开创中增进了中国同使东南沿使台湾维护了国使中国逐渐落

塾绸之路中印文中日文动海外贸外交通亚非国家和地海的倭患重回祖家主权和伍于世界历史

的开通化交流化交流1易的繁荣11新局面区的友好往来基本解除国怀抱领土完整的发展进程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号朝

需开:始I>活;跃,>发达:=>渐趋衰落

I认识:对外开放推动国家发展,封闭保守导致国家落后;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

I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D考点5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工程战国:都江堰;秦朝:灵渠、秦长城;

建筑隋朝:大运河;明朝:明长城、北京城

|佛教传入、道教产至

H宗教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

r[W~麻沸散、五禽戏;

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颜氏家庙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等-4W-

中国古代

科技东汉:《九章算术》;

科技文化

成就-4W-南北朝:祖冲之精确圆周率、《缀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席利■的发展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康科神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著作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天工开物》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宋朝:《清明上河图》《货郎图》;卜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轩

明朝:《皇都积胜图》;发明

清朝:《盛世滋生图》等q戏剧卜I元杂剧、昆曲、京剧等

㈢考点6中国古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发展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

儒家一

主要思想:民本、仁政和礼治作用,对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了思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荣

是汉初的统治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发,

秋主要思想:顺其自然,“无为

展有启迪作用

而治”第

代表人物:韩非展

成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为

法家主要思想:以法治国,建立中,

对后世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中

诸央集权专制统治

代表人物:孙武定

家对后世军事、战争具有指导作用,至今

兵家—主要思想:灵活多变的战略、有

应用广泛后

战术思想分

代表人物:墨子

为统治者选拔优秀人才、创造和谐社会提

主要思想:“兼爱”“非攻”;

供理论基础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从武

穿

神儒学正统地位演变道家法家

我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的形成

>易混易错归纳

1.秦国是周朝时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朝是秦国国君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是由原来秦国商鞅变法开创的县制演变而来,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3.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

4.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欧洲、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

济文化交流。

5.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

辖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6.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7.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禁止。

4知识通关演练

1.(2024•广东•模拟预测)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发现了年代久远的“宫城”,其主殿坐北朝南,从主殿大堂后部

两个顶梁柱中间,向南到主殿中门、“宫城”南门,构成大致的中轴线,东西侧室和壕沟对称分布。这表明,

南佐遗址()

A.是商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是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典型代表

C.存在着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D.蕴含着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其主殿坐北朝南,从主殿大堂后部两个顶梁柱中间,向南到主殿中门、‘宫城'南门,

构成大致的中轴线,东西侧室和壕沟对称分布”可知,南佐遗址宫城的布局特点,蕴含着明显的中国传统建

筑风格。坐北朝南、对称格局是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特色,D项正确;南佐遗址是仰韶文化时期大型聚落

遗址,与商王朝无关,排除A项;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是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典型代表”说

法错误,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南佐遗址中的宫城格局,未涉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排除C项。故

选D项。

2.(2024•四川绵阳•一模)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北川县,北川禹穴沟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峡谷,

峡内岩崖陡峭,怪石嶙峋,桥头李太白书“禹穴”二字犹存。它是古代夏朝创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称为“神

离故里”。下列事件与大禹相关的是()

A,治理洪水泛滥B.教人们冶铁技术

C.主持修建都江堰D.主持修建惠泽堰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

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

戴,被尊称为“大禹”,A项正确;大禹并没有教人们冶铁技术,排除B项;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李冰,排

除C项;惠泽堰修建于清代,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广东•模拟预测)题图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生产力一直呈现上升趋势B.经济发展推动国家统一

C.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唐宋、明中叶、清前期时期社会稳定,社会生产力呈上升趋势,说明社会

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生产力有上升,也有下降,并非一直呈上升趋势,排除A

项;根据材料可知,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选项因果倒置,排除B项;材料只显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状况,无法得知商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广东珠海•一模)商鞅变法扩大了授爵范围,平民也可以授爵,按照军功依次晋升,据爵位高低

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这一举措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废除贵族世袭特权B.扶持地主阶级壮大

C.增强秦国兼并实力D.鼓励百姓农业生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商鞅变法扩大了授爵范围,平民也可以授爵,按照军功依次晋升,据爵位高低占有

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措施是奖励军功;这一改革措施的推行,使

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知,这一举措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增强秦国兼并实力,c项正确;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是商鞅变法中

政治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扶持地主阶级壮大,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鼓励百姓

农业生产,是商鞅变法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4・天津河东•一模)下面这件文物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标准”器一商鞅方升。它见证了中华民族

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右外侧刻: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

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底部刻: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维,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

A.铁犁牛耕的发展B.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商鞅方升”可知是战国时期秦国制造的量器。商鞅主持变法时,为推动经济的发展,统一

了度量衡,方升就是秦国计量标准统一的代表,当时规定“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

升“,这一度量标准的确立,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加强了秦国内部的联系,加快了秦国强

盛的步伐;底部铭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维,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证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的度量衡沿用了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标准,

方升从一国的标准转变为天下的标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见证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

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题干涉及的“商鞅方升”不符,排除A项;题干

强调的是商鞅方升,与“诸侯兼并战争不断”无关,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思想方面“百

家争鸣局面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山东济宁•一模)下图中一位帝王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干侍从僚属。帝王的对面,持笏板跪拜

者就是那名“凿空”西域、为国分忧的郎官。下列对该事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凿空”

B.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D.班超父子克服困难开辟此道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凿空’西域”及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C项正确;决定招募使者“凿空”的是西汉汉

武帝,并非东汉光武帝,排除A项;汉宣帝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B

项;开辟丝绸之路的是西汉张骞,东汉时期班超父子经营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4•广东珠海.一模)下图为“三兔共耳”图案,在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区不同时期多有发现。这反映

了()

中国敦煌莫高窟407窟埃及陶器碎片德国帕德博恩大教堂

A.中西方实现了审美统一B.丝绸之路推动文化传播

C.世界主要宗教开始融合D.欧亚民族推崇动物信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三兔共耳’图案,在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区不同时期多有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

兔共耳”出现在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如敦煌、埃及、德国等地方均有“三兔共耳”文化出现,这几个国家

与丝绸之路路线相同,反映了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传播,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亚、西亚和欧

洲等地区都出现了“三兔共耳”文化,但不代表中西方实现了审美统一,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

容主要强调了丝绸之路推动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没有强调宗教的融合现象,排除C项;“三兔共耳”的

文化出现了不同地区,说明这些地区有一定的文化交流和联系,但不能说明欧亚民族推崇动物信仰,排除D

项。故选B项。

8.(2024・广东珠海.一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在各地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如山西

地区纪念介子推,江浙一带纪念伍子胥。最终,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这说明()

A.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B.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动荡导致了文化纷争D.民族迁徙丰富社会习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江南地区的

开发,同时在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江南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因此题干所述“荆楚地区

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是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结果,说明这时期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