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认识中国人民挽救国家危机的努力及历史局限性。2.通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及瓜分中国的狂潮,认识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学习目标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不同人群为寻求国家出路而不断探索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西北、西南、东南等方位出现的边疆危机。2.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太平天国纲领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辩证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等史学原则的理解。3.通过横向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借此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及时空观念。【学习重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列强侵略的加剧的表现【学习难点】多角度的认识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一、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①原因: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根本)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3)自然灾害②标志:1851年1月,金田起义③历程1)初部建政权:1851年9月,永安建制2)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天京定都3)发展:北伐(失败)、西征、东征(夺取清朝半壁江山)4)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人丧生)5)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④治国方案:1)太平天国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未实施)内容◎土地分配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平均分配◎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目标:四有二无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但做法体现出绝对平均主义和空想成分,是行不通的。2)洪仁轩—《资政新篇》(1859年)内容◎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公众选举官吏◎文化: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性质: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结果:后期忙于军事防御战,无经济基础,得不到农民支持,未实施。⑤评价1)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战争2)失败原因: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中外势力联合绞杀(时代局限性)3)影响:沉痛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二、洋务派(只学技术,不变制度)①背景:内忧外患②人物: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张之洞—《劝学篇》③主张:中体西用(冯桂芬提出,张之洞完善)内涵:在不改变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④实践: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背景:A.主张利用和学习西方“长技”来强兵富国,挽救危局的洋务派出现B.清政府内忧外患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人物:恭亲王奕忻(中央)、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地方)4)内容:A.前期(19世纪60年代初,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厂(局)名时间所在地创办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1安庆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1865上海李鸿章、曾国藩金陵制造局1865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1866马尾左宗棠天津机器局1867天津崇厚◎创建新式海军(福建、南洋、北洋)B.后期(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民用企业创办(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因素)厂(局)名时间所在地创办人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开平矿务局1878唐山开平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上海李鸿章等电报总局1880天津—上海李鸿章◎设立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5)失败原因统治集团内部顽固派阻挠B.外国列强从多方面刁难C.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既分散又有限D.企图单纯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来实现国家富强(根本)影响A.积极◎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中国教育近代化开端)。B.消极◎最后以失败告终,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解放三、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1.西北边疆危机(1)俄英侵略:英国支持阿古柏趁机入侵,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2)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2.中法战争(1)爆发: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2)进程:1884年,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进攻台湾。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3)结果: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四、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①背景: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强盛2)日本实行“大陆政策”,对外扩张3)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中日出兵朝鲜②过程:丰岛海战(开端)、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半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③中日《马关条约》(割赔开设)内容:A.割辽东半岛(后因有损俄国利益,俄国出面干涉,清政府缴纳“赎辽费”后收回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澎湖列岛B.赔款2亿两白银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失败原因:清政府腐朽统治,避战求和五、瓜分中国的狂潮开端:《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表现:(1)争做中国债主(2)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习题巩固1.[2024·济南市高三一模]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一方面把传统的儒家经典斥之为“妖书”并禁止人民阅读,另一方面他又用儒家术语来解释他的拜上帝教教义。他的这一矛盾做法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中西文化融合B.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C.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遏制了西方文化侵略2.[2024·怀化市高三二模]清代漕运以跨区域调度粮食供应京师,用于发放军队、官员的俸饷之米。咸丰三年,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遵旨将所征漕粮按1.3两/石变价解京,随即河南也加入其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B.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白银货币化趋势的加强3.[2024·鄂州市高三二模]1855年以后,天京“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成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以上措施反映太平天国()A.丧失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B.奉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C.改变了中国古代主流经济形态D.采取灵活务实的经济举措4.[2024·葫芦岛市高三一模]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A.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解体B.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为发展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