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篇(十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考前素材范文_第1页
故乡篇(十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考前素材范文_第2页
故乡篇(十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考前素材范文_第3页
故乡篇(十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考前素材范文_第4页
故乡篇(十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考前素材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Z0Z4牛中考语丈作丈

■考前施分操扳号必备素材必丈考淅

主题押题11;故乡篇

主题趋势

故乡,这一深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感源泉,历来都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它既是

人们情感的归宿,也是文化的根脉。在中考作文中,对故乡主题的考察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教育部门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期望。

一、对故乡情感的深入挖掘

近年来,中考作文对故乡主题的考察越来越注重情感的深入挖掘。不再是简单的描述故乡

的风景或人物,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乡的回忆、感受和思考,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

样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对故乡的直观认知,更要有对故乡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二、对故乡变迁的反思

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考作文也开始关注到这一点,要求学生通

过对故乡变迁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对故乡变化的态度和看法。这样的作文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关

注社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三、对故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故乡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作文在考察故乡主题时,也越来越注

重对学生对故乡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引导。通过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去挖掘和传承故乡的优秀传

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1

四、对故乡未来发展的展望

故乡的未来发展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中考作文也开始出现对故乡未来发展的展望类题

目。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为故乡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这

样的作文题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也激发了他们对故乡未来的美好期待。

综上所述,中考作文对故乡主题的考察趋势呈现出对故乡情感的深入挖掘、对故乡变迁的

反思、对故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故乡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特点。这些趋势不仅体现了教育

部门对学生情感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思考能力的平台。在

未来的中考作文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故乡的优秀作品,展现出学生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和无限创意。

题目猜想-

押题一

文题

家乡,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也是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

园”等。家乡给予我们归属感和安全感,这里有你无限的眷恋。假如你有非常神奇的听力,能够听懂家乡

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池榭河桥每一种事物的语言,你就能听到这里的一切似乎也在呼唤你。

请以“家乡的呼唤”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下面,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

师生姓名。

【答案】例文:

家乡的呼唤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家门口的小溪旁,听着溪水叮咚的歌唱,那时候的我无忧无虑,不知道什么

是烦恼,也不知道什么是离别。可是如今,我已经长大,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每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那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我无尽的眷恋和思念。

2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拥有了神奇的听力。我能听懂家乡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池榭河桥...

每一种事物的语言。它们都在呼唤我,呼唤我回到那个美好的地方。我听见了小溪的歌声,它告诉我那里

的水依然清澈见底;我听见了树木的呼唤,它告诉我那里的空气依然清新宜人;我听见了鸟儿的歌唱,它

告诉我那里的天空依然湛蓝高远。

于是,我决定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当我踏上那片土地时,我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破旧的小村庄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城镇,原本泥泞的小路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但是,这里依然

保留着我小时候的记忆和情感。我看见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看见了

家门口那棵古老的樟树,它依然屹立不倒;我看见了小溪旁那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它依然在微风中摇曳生

姿。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呼唤。这里的一切都像我一样,已经长大,但是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和美

好。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到家乡的呼唤,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去认真地聆听家乡的呼噢:,在这声声呼唤

里去寻找自己的根和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独立。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美好的地方吧!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题目“家乡的呼唉”明确指出要写关于家乡的事物和情感。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围绕家乡

展开,选取与家乡相关的素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神奇

听力”这一元素,通过这一元素来展开想象和创造,让文章具有奇幻色彩。

选材构思:在选材方面,可以从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入手。例如,可以写家乡的

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也可以写家乡的传统建筑、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通过描绘这

些景观的特点和价值,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同时,也可以通过“神奇听力”这一元素,让家

乡的各种事物开口说话,让读者感受到家乡的生机与活力。在写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手法来表达对家乡的

热爱和眷恋之情。例如,可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家乡的各种事物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

它们的呼唤和情感。同时,也可以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来突出家乡的变化和进步。

此外,还可以采用抒情的写法,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和赞美,来表达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押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大了,乡愁是一块小小的屏幕,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数字时代的乡愁)

小小的邮票,诉说着对故乡母亲的眷念;窄窄的船票,承载着对家乡新娘的牵挂……时光荏苒,如今,

3

人们的乡愁在一块小小的屏幕间传递。

请你结合材料以"在这头,在那头”为题目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讲述经历,可抒发真情,可展开议论。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

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范文:

在这头,在那头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印在我的记忆中,甚至隔着千山万水我都能闻到故乡泥土那淡淡的清香,闭上眼,

我像醉了一样,让思绪飘回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的故乡在豫东平原上,一个平凡而又美丽的小村庄。我的童年是在故乡度过的,留下了满满的回忆。

春天的时候,故乡的田野是那么的迷人,一望无际的麦田被城里的表哥称为韭菜园,直到现在想起来

还笑。五颜六色的野花各具形态,无处不在的长在田间地头,金黄的油菜花丛里少不了我们扮鬼脸的姿态。

香椿芽刚长出来就被摘,邻居家的槐花我们也没少采。

夏天的时候,和儿时的伙伴们在故乡的池塘边捉鱼,脱掉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挽起用蓝色布做的裤

管,两只眼睛盯着池塘边,听着烦人的蛙声等待鱼儿的到来,尽管有时候一上午也是白忙活,如果能捉到

几条小鱼的话,挂在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

在夏秋的傍晚,写完作业撒腿就往外跑,在皎洁的月光下捉迷藏,玩到母亲到处找,常常听见母亲喊:

“蛋,别玩了,回家吃饭了!”有时候藏到别人家的柴垛旁睡着了。回想起故乡的夜,它是那么的宁静,

时常被我们童年的咯咯笑声打破。

冬天下雪的时候,整个村庄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树在空中像披了白丝巾一样,毛茸茸亮晶晶的

银条是冬日里的一道风景线,房檐的凌冰被我们拿在手中玩耍,大人看不到的时候,还会偷偷的咬上几口,

堆雪人,打雪仗那是必练的科目。有时候雪下得很大,会没过小时候的膝盖,走去上学的路上都很费力!

火车头帽子和母亲用棉花做的小棉袄是必不可少的装备,真的好暖!

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而今,我却只能在屏幕上浏览儿时的家乡的美丽风光,唉!这剪不断理还乱

的乡愁!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在这头,在那头”指距离远,“这头”可以是近距离的,也可以指当下的时刻;“那

头”可以是远距离的,也可以指未来的时刻。所以在审题时,我们需要明确“这头”和“那头”分别指什

么。同时还需要明确“在这头”的是什么,“在那头”的是什么。如提示材料中的“乡愁”,“我”在这

头,“故乡"的一切在''那头",时间和空间上距离都很远,表达对故乡的回忆和怀念。当然我们也可进

4

行引申,比如“失败在这头,成功在那头”,用来写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如何克服失败等等。

第二,立意。可以和提示材料一样写乡愁;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写可以失败,追寻成功;也可以写与

友人的分隔等等,只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形成距离的都可以进行立意。

第三,选材。可以写回忆类的记叙文,写记忆中的美好生活或与亲人朋友的愉快相处,在回到现实表

达对过去的怀念;可以写成长类,写当下遇到的困境,再写对未来的展望,表达自己克服困境的决心等。

押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的剪刀,剪出上下经纬;岁月的年轮,走过春夏秋冬。那些留在心底的声音,总会一直久久不息。

心底的声音可以是“万物之声",禽鸟走兽、秋虫夏蝉、风雨雷电皆有声;谆谆教导、细细叮咛、哀哀别离都

难忘。时令有声,故乡有声……也可以说是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铿锵之音声动

新时代....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悟与联想?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答案】例文:

留在心底的声音

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翠色山峰,映带左右,金色麦田,蝉鸣鸟叫,一阵阵“吱嘎”声伴着微风传来,

这是奶奶家独有的打水声。

奶奶家在农村,红砖黑瓦白墙,在群山绿水中安静地看着岁月的流逝。暑假时我常去奶奶家玩,当时

自来水还未普及到农村,但乡下人自有自己打水的办法。水井离我家有一段距离,需要走一段小路。“孙

女儿,去打个水。”奶奶叫我。“好!”我应着,轻车熟路地从门后拿出一个大红桶,踏上了小路。“老

头子,快跟上,小心给摔了。"爷爷听到奶奶的催促,也默默跟上。

阳光,洒在我的脸上、身上,我边走边玩,时而停下摘摘花,时而去捡地上的松果,爷爷在后面跟着,

什么话也没说。

“吱嘎、吱嘎”的声音从小路的尽头传来,像是封闭生锈的铁门突然被推开,又像是多年未有人驻足

的阁楼地板,因突然有人闯入而发出的呻吟。我知道目的地快到了,一蹦一跳地前进,装作没听见爷爷那

句“慢点儿”。

越往前走,“吱嘎”声越是清楚,终于到达终点,那是一台压水机。

5

由红桶里舀出一勺水,倒入压水机的洞中,双手叠在压水机的把手上,往下压,一下,两下,“吱嘎、

吱嘎”的声音伴随着我手的起伏跳跃着,一声、两声……年幼的我没多少力气,支撑不了将水压出来。可

若是长久不压,便会功亏一簧。当我用尽全身力气压下最后一次时,汗水浸湿了衣服,水却还未出来。随

着最后一记“吱嘎”声消散在田野中,一双满是皱褶、苍老的手放在了我的手上。是爷爷!紧接着又是一

声声“吱嘎、吱嘎”不绝于耳,传遍了田野里的每一个角落。我开心地勾起了嘴角。

又是一个暑假,径直穿过小路,来到奶奶家,自来水早在几年前全面普及了,再也听不到那“吱嘎、

吱嘎”的打水声。打开水龙头,流水哗哗,我伸手努力了几次,尝试将装满水的桶提起,却总是在半空落

下。我又一次拼尽全力提起水桶,踉跄地走了几步,忽然感觉手中一轻,那是一双枯瘦苍老的手,是爷爷

的手。

“吱嘎”声已经不再,但爱一直都在。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标题。“声音”,可实写,用生动的文笔描写大自然中的

音响,小雨滴嗒声,轻风吹动树叶哗哗声,小溪流淌汩汩声,大海波涛汹涌的声音,林间鸟儿的声音……

从声音的角度描写大自然的美好,赞美大自然,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虚写,将人物某种语言比喻成“声

音”,家人、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怀的话语都是“声音”。“心底”,说明这种声音让自己印象深刻,

久久不能忘怀,即要求对这种“声音”表达自己的认识,可以诉说着情感责任、良知、道义……这样的声

音一定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锻炼你的思维。“留在心底的声音”是爱的声音,

是真诚的声音。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写好本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那“声音是谁的声音,声

音的来源决定了声音的特点,可以写自然界的声音:雨敲石板的叮咚声使人感受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

温柔或“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悲壮,从而让人洗去心灵的污垢,升华思想。黄河滚滚的波涛声,冰雪融化、

燕子呢喃、蜜蜂嗡嗡、小麦拔节、小草的萌动等春的声音。可以写校园里的声音,比如老师上课时神采飞

扬的讲解及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体味到老师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

比如老师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它如雨露般滋润着我茁壮成长;比如朋友的脚步声;比如同窗的梦吃声。

还可以写家庭的声音:比如父母的叹息声鞭答着我永不停息;父母的脚步声散发着浓浓的亲情;父母的叮

嘱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注意对声音的细节描写和听者的心理描写。予以赞美来凸显文章主题。

押题四

6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探访之中有深情。不远千里,迅哥儿重返故乡,探访儿时好友;漂洋过海,埃德加•斯诺穿越封锁,

探访红色中国;秋日寒林,刘长卿独访长沙,探访贾谊旧宅……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探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探访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

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

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阅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

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

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

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

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我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

形一样的何首乌?我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我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

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

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我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

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

方去。

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

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

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

是如此。

7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

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希望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

的,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

于无穷”。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请以“探访”为题,写一篇文章。探访:打听、侦察;看望、访问;搜寻、采访。

写作此文可以叙述你探访的经历、想象你探访某人的场景、叙述你想探访某人的理由。探访对象可以是身

边的人或事,可以是现在想探访的人,也可以是以前探访过的人。探访的对象范围很广,探访的理由也可

以很多。故可以写探访某位名人的故居,阐述探访的感受。

第二,构思选材。题目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广泛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和实践经历进行写作。怎样才能写

出彩?以“探访”为题,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探访”这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

思考。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打开脑洞。探访的核心可以是对话,可以与古人对话、与太空对话,不用拘泥

于时空的限制。故可以写探访某名人的故居,从而引发对名人的思想、功绩的评论。写作时扣住探访的过

程,联系现实,突出探访的意义。

押题五

按要求作文。

故乡的美景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故乡的滋味刻入了每一个人的DNA里成为记忆。这些场景也许很普

通,这些滋味在别人看来也很寻常,但是它与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联系起来之后,它就成为你心中那无

可替代的珍宝。

请以"故乡的记忆”为博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故乡的记忆

真的,简单朴实的味道,会留给同样纯真的童年。

■题记

8

“椽耙喽,又甜又糯的手打椽耙哟——”耳畔又传来熟悉的叫卖声。循着若即若离的香味走去,苍老

的叫卖声在阳光中调皮地翻了几个跟头,最后稳稳地落在了我的面前。

抬眼,一位身着深青布棉褂,脚蹬千层底布鞋的老奶奶,右臂挎一筐白糯糯的糕耙,正对着我一脸慈

祥的笑着。她的旁边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还有一口四四方方的锅,锅底一层黄油还在“滋遛滋遛”地冒

着热气。顿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记忆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被一点一点地抽离

出来,然后又逐渐拼凑起来...

童年,一个偏远的小镇,一个青石板小巷的深处,有一种我最爱的小吃手打慢耙。那时,只要过

年的喜气从巷子里各个角落冒出来时,我那颗小小的心就开始欢快地扑腾起来。没等悦耳的放学铃声响完,

我便拎着书包,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来到卖椽耙的地方。用稚嫩的小手从书包里掏出五毛钱递给卖椽

耙的老奶奶,然后蹲在一旁,两手托腮,静静地看老奶奶煎糕耙。

她先用油刷在锅底刷上油,再把糕耙放进去,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就煎另一面,直至两面都发出诱人

的金黄色,才罢休。然后把椽耙盛起来,再在上面撒上秘制的油辣椒,最后用宽大的菜叶包着给我。于是,

香气马上在空中弥漫开来,我用鼻子使劲地闻了又闻,这时,口水总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捧着椽杷,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啊!那粘稠的糯米,夹杂着菜油的醇香,松香脆软,吃在口中,香在

心底。一嚼,煎进糕耙里的油,便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每当这时,卖椽耙的奶奶,便会撩起她围裙最干净

的一个角,轻轻地为我拭擦嘴角的油渍,像对待自家孙子一样,爱怜地说:“孩子,慢点吃,奶奶自家种

的糯米,自家打的糕耙,你爱吃,奶奶多送一个。”金色的夕阳下,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一锅热气腾腾

的糕耙,组成了乡村一副最静谧最温馨的画面,那是任何丹青妙手都难以描画的和谐和美好,那是一种乡

情,那是一段故事,那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远处,小巷的尽头,翠竹掩映下一户人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一群汉子,光着膀子,挥舞着棒槌,

你一下,我一下,在打糕杷。旁边,一群孩子,拍着双手,一直欢喜的跑来跑去。而妈妈们,则橹起袖子,

勤快地帮这帮那,每个人脸上都溢满笑容。

画面定格,情感聚焦。任时光随风流逝,我知道,这辈子,无论我长多大,无论我走多远,都不会忘

记淳朴善良的故乡人,都不会忘记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故乡味道,而糕耙就是我永远的故乡情结。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记忆”,应理解为留存于自己记忆中的,一直难

以忘怀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故乡”是对“记忆”限定,表明了写作对象的范围,也就是这一人物、

事物、景物是出现在故乡的,或与故乡紧密相联的。题目点明了写作内容的重点,限定了文章的体裁应为

记叙文。立意上应表达对故乡的依恋、赞美、热爱之情。

9

第二,选材构思。在介绍为何对故乡难忘时,可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抒情和议论。选材方面,

可选择空间比较大,着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比较熟悉的美景、美食、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精神风貌,比

如,可写''故乡的老街”,写其年代久远,有些破败,但夕阳余晖下聚坐的老人们、奔跑嬉闹无拘无束的

孩童们、街角靠卖糖人为生的手艺人都彰显着老街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人们关于城市发展建造高楼大厦与

留存老街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考。写“故乡的风俗”,故乡的风俗往往是故乡文化的体现,寄托着故乡人的

特殊情感。在回忆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过程中,要巧妙融入自己的感受,或想念,或喜爱,或赞美,也可

以表达自己对这一风俗的看法。

押题六

校刊将出版一期"家国情"专刊,特面向全校师生征稿,请你为以下栏目,写一篇文章投稿。

栏目征稿要求

游子远走他乡,故乡是他的根;军人马革裹尸,祖国是他的根;

情系黄土地老师夙兴夜寐,奉献是他的根;民族生生不息,文化是她的根......

请你以《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

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例文: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莲花芳香迷人,荷叶碧青醉人,好一个人间仙境!可谁又想过这一片盛

景之下的荷花根一藕,没有根的支撑,何来赏莲这一风雅趣事呢?

日常生活中,藕也为人们的美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的家乡宝应,用全藕宴招待客人是

常有的事。

“藕本身作为食材并不惊艳,但全藕宴却是用食材应糯,藕饼酥脆可口,藕糕入口即化……”可惜,

人在他乡,无法品藕。

一天,偶遇一家小店,店名“藕食记”,很不起眼,在街边的一个小角落里,安安静静的。走进,点

了一份藕粉圆子。便坐下,只见店主大叔从冰箱中取出几个白白胖胖的大圆子裹上一层白中带灰的藕粉,

倒入沸水中,“咕嘟”,激起了一小片水花,盖上锅盖,在等待中,我与大叔闲聊起来,得知大叔竟是老

乡,甚是感动。

10

时间在闲聊中过得快,不一会儿,锅上烟雾缭绕,大叔掀开锅盖,大勺在锅中舀了舀,白圆子已换上

了新衣服,紫中透红,可以出锅了。淋上汤汁,撒上桂花,一碗藕粉圆子便摆到了我的桌前。

我舀了一个圆子细细观赏,圆子晶莹剔透,似一个红玛瑙,轻轻咬一口,润滑软糯,再咬一口,干果

的清香弥漫心扉,最后一口,五仁与皮的融合。一个圆子分三口,第一口甜蜜感充满心扉,第二口幸福溢

满全身,第三口解了乡愁,是家乡的味道。

四个圆子很快就吃完了,加了藕粉的汤,有点粘稠,给人一种透明感,配上桂花蜜,使原本没啥味道

的汤多增添了一丝甜蜜。喝完最后一口汤,刹时感到心里有点空,店主大叔说:“越来越少的人喜爱传统

小吃,更多是喜欢吃西式快餐、牛排之类的,哎!”

是啊,人们忘了根,跟时尚追流行爱洋风,但是我相信靠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寻回根的!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围绕“家国情怀”谈对“根”的理解。

第一,审题和立意。①由真实意义的“根”,想到“根雕”艺术,引出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要

具艺术的“慧眼”。②由“根”想到“根本”,想到正本清源,做任何事要从根本上做起,抓根本则纲举

目张。③由"根”想到寻根,“树高千尺犹有根,水流万里终有源”由此可想到中华民族的寻根情结,无

论漂泊在外多少年,无论离家多少路,“落叶归根”,寻祖认宗是维系中华大家庭的一根红线,扯不断,

烂不掉,忘不了,“让血脉再相连,请留住我们的根”成了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④由“根”想到文化

之根,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黄河、长江流域文化,是孔孟之道的学术思想,是诸子百家的做人道理,是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形成的文学情趣。是屈原、李白、陆游、龚自珍等形成的文人骚客

的为人处世之道。⑤由“根”想到做事,教人要从根本上抓起,抓主流。

第二,文体选择和选材。可以写记叙类的文章,记叙“根雕”艺术的故事,表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主题。可以记叙''寻根”的故事,讲述一个人认祖归宗的过程,表现中华民族的寻根情结的主题。也可

以写议论性的文章,论述文化之根,谈处事之道,做事情要从根本上抓起,抓主流等。

押题七

按要求作文

故乡的美景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故乡的滋味刻入了每一个人的DNA里成为记忆。这些场景也许很普

通,这些滋味在别人看来也很寻常,但是是它与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联系起来之后,它就成为你心中那

无可替代的珍宝。

请以“故乡的」为作文题目,向大家介绍故乡的美食或者美景。如果你在这里土生土长,那么请你用笔

11

墨赞颂这里的风土人情;如果你是新宁波人,那么请你用热情的笔触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600字以上。

【答案】例文

故乡的雨

小时候,指着邮筒,问离乡打工的妈妈:“你最想和谁写信?”妈妈说,她最想给故乡的雨写信。

——题记

记忆里的故乡是多雨的。故乡的天像爱发脾气的糟老头,前一秒还在乐呵呵地耕种日光,后一秒便突

然暴跳如雷,唾沫星子满村飞。但过不了多久,天空又平息下来,把晴日还给小村。

这样的情况常有,导致乡人们一会儿冲上楼收衣服,一会儿又把衣服重新晾起。邻里间出门总要互相

问一问:“带伞了吗?”

可是,乡人们似乎又都喜欢下雨。以前没有空调,盛夏一到,连风扇也热得罢了工。阿公脱得就剩一

条花裤衩,大妈拿着蒲扇一晃一晃,弟弟一上午就能消灭十根冰棒。这时,来场小雨是最舒爽的了。日影

方隐,乌云才刚爬上苍穹,乡人们就欢呼起来。只等云脚一滴雨摔下屋檐,天地间的烦潺均可消去。窗户

被刷刷地打开,雨就和凉风一同敲打着窗根,冷得人背上的汗都像结了冰,口中还要长舒一口气,道:“爽!”

在乡下看戏时下雨,应该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事了。那个傍晚,大伙零散地围着戏台,正看得痴迷,

忽地,大雨滂沱而下。我们只好挤到一块小雨布下躲雨,大人们抱着小孩继续看戏,看到精彩处便集体叫

好。熟识的,不熟识的,都因着狭小的空间而笑谈起来,肌肤抵着肌肤,热腾腾的暖意在雨的浸润下发芽。

举着雨布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雨在终场前停了,乡人们揣着欣喜各自归家。我至今仍不记得那是一出什

么戏,只记得那天的雨好大好大,乡人们的心贴得好近好近。

乡人们因雨,生活有了味道;而雨亦因乡人们的行为,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了色彩。不是所有岁月都值

得挽留,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被挽留。如今,大部分的乡人都陆续离乡,去城市拼搏新的生活。但在我们

脑中,永远留着故乡的雨。可能在城市落雨时回想起它,也可能突然想与同学说,嘿,我的故乡总在下雨……

雨成为家乡赠给我们的纪念品,不单是因为这有灵性的雨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也是因为我们心底对那

份淳朴乡情的渴望与留恋。

所以,我和妈妈决定给故乡的雨写信,去慰问它坚守的那方土地,最近还好吗?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故乡”表明了写作对象的范围,来自自己的家乡宁波。根据材料和题干,横线上

可以填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独具特色的美食或者美景。整体来看,要介绍故乡独特的美食或美景,并且表

达赞美、热爱之情。在构思全文时,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介绍,最好能透过表象深入到美景或美食

背后的情感、道理、蕴藏的文化、引发的思考等,这样方能使行文更加厚重有韵味。

12

第二,思路选材。整体来看,全文应围绕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何对其难忘三个方面展

开。在介绍特点时,可细加描写,展现其独特性。在介绍为何对其难忘时,可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尤

其是抒情和议论。选材方面,可选择空间比较大,着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比较熟悉的美景或美食,比如,

可写''故乡的老街”,写其年代久远,有些破败,但夕阳余晖下聚坐的老人们、奔跑嬉闹无拘无束的孩童

们、街角靠卖糖人为生的手艺人都彰显着老街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人们关于城市发展建造高楼大厦与留存

老街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考;可写“故乡的汤圆”,写汤圆作为宁波的特色美食,口感独特,自己尤其怀念

童年时家人围坐共品汤圆的温馨美好,借汤圆表达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押题八

作文

题目:我为家乡的而骄傲

要求:①从"一个人""一处景""一种文化""一种技艺""一段历史"......中选择,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例文:

我为家乡的腾飞而骄傲

我的家乡一美丽的德化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它正像一条腾飞的巨龙,飞向美好

的未来。

家乡的路变好了。你瞧,那一条条泥泞的古道早已消失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马路,

人走在上面,都觉得精神多了。对了,我们学校面前的公路也发生了大变样。听大人们说,那可是“一级”

公路咧!我听后不禁向这条腾飞的巨龙竖起大拇指。腾飞的家乡,我为你骄傲。

你看,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是数不胜数,每一幢都是那么雄伟壮观。咦,那是什么声音?

噢!那是一片欢乐的笑声,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儿童乐园里尽情地玩耍呢!一群主妇正在超市里过购物瘾,

整个超市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临近中午时分,这可是车流量高峰期。十字路口,一眼望去,小汽车那可

能占百分之五十哦!哇噬!里面还有奔驰和宝马哦!咱们德化人进步可真大啊!

提起我的家乡,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家乡的特色——陶瓷。家乡的陶瓷做工精致,十分漂亮。近

几年来,家乡的陶餐艺术品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展览,倍受人们欢迎。无论男女老少都赞叹不已,我看了心

里美滋滋的。

精致的瓷器全国销售,远销海内外。勤劳的家乡人民用灵巧的双手制出一件又一件精致的瓷器,为家

乡打响了名声!

13

这个陶瓷产业可是家乡的“大功臣”。家乡的人民靠着这一件件陶瓷工艺品奔小康,渐渐走上了致富

道路,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的家乡真不愧于“德化名黄,瓷国名珠”!

家乡,一条腾飞的巨龙,飞向美好的明天。美丽的家乡,我为你骄傲!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文应当围绕家乡的风土人物进行作文。因此,可以描绘家乡的美景,抒发个人情

思,如可以写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观、美食和风土人情,从而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进而抒写对家

乡景色的喜爱及赞美之情。还可以搜集家乡的美好人事,如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或对你家乡有特别影响的人

物,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包括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成就、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对

家乡的影响,从而展现人物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行为,抒发自己的骄傲之情。

第二,选材构思。以写人物为例,在我们的家乡,总有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真善

美,传承着美好的品德。这些人事景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记录、去传颂。详细介绍人物、事件和景物,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展现人物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行为。选择一位你熟悉的家乡人物,他可能是一个老

师、医生、警察,或者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选择的人物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感人的事迹。讲述他们在家乡

的成长过程,他们的重要成就,或者他们对社区的贡献。这些故事应该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物的性格和价值

观。借此抒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也可以呼吁大家向美好人学习,传承美好的品德。

押题九

题目: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传统节日,以"我在家乡过一节"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文章所写内容必须是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要综合运用

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我在家乡过春节

除夕,是春节中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欢的食物——“鸡蛋饺”“糯米丸”“豆腐

丸”。这些是宁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过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卖食材和过年的一些小玩意儿,当然也有我最喜欢的“冰糖葫芦”,

14

这在过年时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终于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厨房里“奋

战",你能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和剁肉声。我帮妈妈准备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饺子。

“豆腐丸”是这样做的:奶奶拿来一块专门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进布料里,然后扎起来,不让

豆腐渣流出来。奶奶把包着豆腐的特大布料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用手使劲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块豆腐

瞬间“变身”成了豆腐泥,屋里充满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

了。妈妈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进豆腐泥里,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难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过我

不灰心,还有“鸡蛋饺”等着我制作呢。

做“鸡蛋饺”虽然简单,但非常有乐趣。我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锅里,等它变成一张薄薄的

鸡蛋饼以后,就可以把肉馅抱起来了。等合起来的时候再用鸡蛋把它们黏上,这是防止肉馅露出来。可别

以为这就包好了,还要用热水煮一会儿,因为如果肉馅没熟会吃拉肚子的。怎么样,你们没吃过吧?晚上

吃年夜饭,到处都能听见鞭炮的声音,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气象。我们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门前放爆竹,邻居们的家门前也陆陆续续地

响起了鞭炮声。第二件大事当然是去邻居家拜年,还要说一句吉祥话。桌子上有糖果、饼干、花生糖。这

些是必须的。客人来的时候,桌子上要放上家乡的茶水。

早上要吃饺子。奶奶说:“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他这一年就会有好运。”我和

爸爸都想吃到那个“特别”的饺子。可是后来我和爸爸都吃撑着了,还没吃到。最后是爷爷吃到了那个“特

别”的饺子,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族。全国各地,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

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安徽是这样迎春节的,你们呢?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我”指现实中的自己,不是虚拟的自己,也不是未来的自己,更不是他人。"家乡”

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在家乡”限制了地点。“过……节”度过某节日。根据题干“文章所写内

容必须是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提示,补题应填写春节、元宵

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不能填其他。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和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完成补题,如我在家乡过春节、我在家

乡过清明节、我在家乡过中秋节、我在家乡过重阳节等,然后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