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答谢中书书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①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鱼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③

柳宗元

自余为修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

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

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

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

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i:)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隙(xi)同“隙”,

指空闲时间。

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载(歇:消散)

B.夕日欲颓(颓:颓废)

C.穷回溪(穷:走到尽头)

D.倾壶而醉(倾:倒出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B.日与其徒/上高山/人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日与其徒上高山/人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觉而起,起而归。

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2023•安徽芜湖•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①,感生平于畴日②,抚弦登「卑③,岂不怆恨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选自丘迟《与陈伯之书》)

【注】①陈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来投魏,这封信是丘迟劝他临阵归降,所以说是“故国之旗鼓”。

②畴日:昔日。③弦,弓弦;F卑,城墙上的女墙。④怆恨:悲伤。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穿军交辉:__________

(2).即俱备四时:___________

(3)容不怆恨己:______________

(4)人之情也之:.

6.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7.【甲】【乙】两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

(2023•北京海淀•二模)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⑥相许。出③

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④朔⑤。所至辄

为诗咏以致其意。

(《宋书口谢灵运传》有删改)

[注]:①文义:这里指文辞之事。②应实:这里指有实权的职务。③出:外放,到地方任职。④旬:

十天。⑤朔:一个月。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簧矣有.无患

B.夕日欲颂顼然乎其间断壁颓垣

C.灵运赛所爱好调翥琴,阅金经裹湍绿潭

D.遂肆意游遨遂许先帝以驱驰遂逐齐师

9.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晨雾将要消散,猿、鸟乱糟糟地啼叫着。

理解:作者高卧山中,却被猿鸟的啼叫惊扰了好梦。这里作者借对猿鸟惊梦的厌倦反衬出自己远离尘

嚣的悠闲。

【乙】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在作者看来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很少,其中既有对人们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遗憾,也暗含自

己能发现自然之趣的自豪。

3

【丙】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翻译:朝廷只让他做文辞之事,并不把有实权的职务交给他。

理解:朝廷并不相信谢灵运有治世之才,只让他做处理文辞之事。直到出任永嘉太守后,谢灵运的政

治能力才得以展现。

10.从乙文内容来看,康乐公谢灵运“能与其奇”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3•安徽合肥•统考三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画眉鸟①

欧阳修

百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本诗写于欧阳修受朝中排挤,被贬滁州期间。

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交辉交辉: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单知锁向金笼听始:

12.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山花红紫树高低”这句诗意境幽美,请描述画面并加以赏析。

4

13.请结合《答谢中书书》《画眉鸟》,简要分析两位作者人生志趣的异同。

(2023•广东潮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即俱备。晓雾将瞿,

猿鸟乱鸣;夕日欲必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四即俱备

(2)晓雾将歌(

3)夕日欲您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

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夕景欲沈,晓雾淮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风吹雷飙,

夜戒前路。下弦内外,望达所届。

(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日革十晨

(2)晓雾速合1

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

18.甲、乙两篇选文都描写夕阳、晓雾、鸟儿,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5

(2023•云南曲靖•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故郸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①,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

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②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与颐物郁悟衷。散赏与

(选自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释]①干天:直插云霄。干,连接。②春罗:一种地衣类植物。③荡累:消除忧虑。④颐物:流连

物态以怡养性情。⑤悟衷:内心有所感悟。⑥散赏:自由欣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

(3)孤峰入汉入:

(4)春罗被径被: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21.【甲】文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

22.【甲】【乙】两文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各选一个共同点,

简要分析。

6

(2023•山东荷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晚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①,谒②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

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

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④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凝真观:巫山道观名,供奉着巫山神女。②谒:拜见。③议者:同行议论的人。④祝史:

祠庙中主持祭礼者。

2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差芳草鲜差山川之差

B.前人之述爸矣有爸无患四时俱登

C.无丝竹之机耳猿鸟即鸣心烦意即

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以咨之悉如外人

2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帝感其诚。D.见渔人,乃大惊。

2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6.甲文段结尾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甲乙两个文段都是描写山水的,分析两者在景物描写手法上的不同。

7

(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口眇俱备。晓

雾将瞿,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山树为盖出岩石为屏,

云从栋②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暹足于床下;卧而狎⑧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蚓又潺溪洁沏,料冷

柔滑。若俗土,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

杭而甲灵隐也。

(节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有删改)

[注]①盖:伞。②栋:指亭梁。③狎(xidJ亲昵,亲近。

2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四时俱备四时:

(2)晓雾将歇歇:

(3)可暹足于床下濯:

(4)潜利阴章益:

2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30.【甲】文中直接体现作者对山川之美的赞叹的句子是“";【乙】文中表明冷泉亭带给人们

的益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31.【甲】【乙】两文主人公有怎样相似的生活态度?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

8

(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财俱备。晓雾将期,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于几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涧,重门洞开,林峦皇②入。当主时,若有思而无

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选自苏轼《书临皋亭》)

【注释】①几:矮而小的桌子。②金(benJ并,一起。③万物之备: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3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四肢俱备时:

(2)晓雾将瞿歇:

(3)便于几上倚:

(4)当晏时是: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若有思而无所思。

34.山有情,水有意,山水有清韵,作者用美言绘美景。【甲】文中(原文),用仰观、俯察的视

角写出山高水净之美;接着,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出绚烂多彩的四季之美;全文用B(手法)写出

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灵动之美。

35.你认为苏轼是不是陶弘景心中的“与其奇者”,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9

(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班级开展古代文人“超然”心境内涵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⑥之妻有言:“不戚戚⑥于贫贱,不汲汲⑦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侍⑧乎?衔觞⑨赋诗,以

乐其志,无怀氏项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释】①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②穿结:打补丁。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④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⑤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⑥戚戚:忧愁的样子。⑦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⑧侍:辈,同类。⑨觞:酒杯。⑩无怀氏:与下文“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O-

材料二:上V.

wI盘

己卯上元①,予在傅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日:“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

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杂揉,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

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储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

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

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材料三:

10

“超然”诗文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①o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②—,③―o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毅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注释】①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这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菅。②毂(hu)纹:比喻水波细纹。

札绐纱。

◎读懂超然

36.阅读材料,解释加点词。

语句方法释义

亲1目知其如此参考成语法:爱贤念回©—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结合语境法②—

题为得失课内迁移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

琴亦笑韩退之钓鱼查字典法:A.对,正确。B.但是,然而。C.指示代④—(填

无得词,这样。D.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字母)

37.补全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画线处。

◎联读超然

38.材料一中陶渊明“以乐其志”,材料二中苏轼“放杖而笑”,陶渊明因何而“乐”,苏轼又是因

何而“笑”?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39.材料三中的(2)(3)两首诗词在表现诗人超然洒脱心境的写作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借助诗词内

容,加以赏析。

11

◎探究超然

40.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探究过程,探究古文人“超然”心境的丰富内涵。

(2023•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①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②。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

相与趺坐⑧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

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节选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注】①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②恶(wu^厌恶。③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4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常流见底水尤承冽山澧水秀

B.五色亭辉阡陌宇通百感娈集

C.四时俱多前人之述黄矣关怀备至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复出焉无以复加

42.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3.语段(一)在句式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12

44.两位作者都钟情自然,他们分别发现了怎样的自然之美?请简要分析。

(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