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 第十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含13真题含详解)_第1页
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 第十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含13真题含详解)_第2页
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 第十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含13真题含详解)_第3页
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 第十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含13真题含详解)_第4页
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 第十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含13真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济宁5月)年3月29日,在国家流感中心病毒实验室里,首次从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由于该病毒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结果该病毒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有所增强。根据上述情况,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A.“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变异是碱基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识别C.“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产生5种碱基D.“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被浆细胞识别产生体液免疫答案B2.(·湖南十校联考)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分别是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③组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血浆的成分;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进入④;血浆中的氧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答案D3.(·试题调研押题)下图为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进行治疗的流程图,a、b、c表示内环境的有关成分,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脉点滴的剂量比肌肉注射的剂量大、速度快,因而疗效更显著B.若b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则a、b、c可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C.若注射的是抗利尿激素,则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D.低血糖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症时,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来有效缓解解析肌肉注射的物质先到达组织液,因此a为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高,因此若b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则b和c分别为血浆和淋巴。答案B4.(·石家庄质检)下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B细胞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解析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则甲为胰岛B细胞;根据图形,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答案C5.(·海口高考调研测试)下面是有关体液和细胞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实验输入胸腺淋巴细胞输入骨髓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注:√表示输入;×表示不输入;+发生免疫反应;-未发生免疫反应。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B.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C.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D.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比,可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解析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不是T淋巴细胞,而是B淋巴细胞;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照,不能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答案A6.(·潍坊模考)下列各项与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 ()。A.过敏反应B.移植器官的排斥C.疫苗接种D.溶菌酶清除细菌解析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项所述均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答案D7.(·哈尔滨高考复习质检)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②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产生冷觉和热觉④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调节体温,①错误;人体产生一切感知的部位是大脑皮层,③错误。答案C8.(·江苏三市调研二)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如渗透压影响细胞内水分的含量和细胞的形态,进而影响细胞代谢;温度和酸碱度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二、非选择题9.(·大连质检)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e表示不同的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由T淋巴细胞产生,则a表示________,甲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__细胞。(2)寒冷时,体内b、c含量都会增加,其中直接作用于垂体的信号分子b是________。(3)e为________,该分子由________细胞产生,该分子的作用除图中所示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代表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f为________过程。解析(1)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淋巴细胞,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e可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说明其为胰岛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其还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等作用。(4)d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说明d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答案(1)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胰岛素胰岛B促进组织细胞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对水分的)重吸收10.(·试题调研押题)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2)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_。(3)人被狗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的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引起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免疫系统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发现人体许多细胞中都有一种重要蛋白质,这就是“Toll样受体(TLR)”,该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并在病菌入侵时快速激活免疫反应,从而启动第一道防线。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武器”,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结合上述信息回答。①“Toll样受体(TLR)”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参与图示过程。②图中代表抗体的是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图中代表“杀手”细胞的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细胞a~g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除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外,其他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HIV主要攻击T细胞,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3)灭活的狂犬病毒没有侵染能力,但仍具有抗原性,会引起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再次遇到狂犬病毒时,可通过二次免疫反应,将其迅速消灭。(4)“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启动第一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而非图中的特异性免疫;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效应T细胞能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是“杀手”细胞。答案(1)b、c、d、e、g(2)b免疫缺陷病(3)①②⑤(4)①没有②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1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请据图回答问题。(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解析(1)一次性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量增加。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性负反馈(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12.(·江西六所重点中学联考)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及抗体)和________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________,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3)由上图可知,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图)。①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据图分析实验结果:D瓶与A、C瓶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