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姓中冯姓和陈姓的来源你知道吗?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可谓是源远流长,大家想了解跟多的姓氏知识吗?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冯姓和陈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二、迁徙分布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福建冯间,广东、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三、郡望堂号
1、堂号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2、郡望
始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县: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后魏置郡。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
四、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冯氏祠堂对联资料
冯(Féng)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被封于冯城,以邑为姓。得姓始祖:冯文孙。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七。
画家一绝惊秋鹤;
文士三言载梦龙。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冯秋鹤。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望出杜城为二马;
名弛西域号双星。
——上联拆字“二马”为“冯”姓。下联典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冯嫽,与解忧公主合称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子”。
勇士单骑平盗寇;
昭仪弱质拦熊罴。
——上联典自北宋·冯伸己,单骑出说犯边外邦归降。下联典指汉·冯奉世之女婕妤,随元帝游园,挡住破拦而出之熊,帝叹其忠而进为昭仪。
倚树让功成美德;
焚笺市义尚高风。
——上联典指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谦让,诸将会聚论功之时,冯异常独自避于树下,故军中称为“大树将军”。下联典指战国·冯驩为孟尝君收债于薛,焚债券。归报曰:“为君市义。”
得氏周朝,鹊起贤哲封爵位;
开基唐代,鸠安寝庙奠馨香。
——撰冯氏祠堂联。
附: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为绝顶人。
——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自题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
经历艰难好作人。
——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子联。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自题联。
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见诒谋远大;
伦常伦纪,孙可贤、子可孝,即能继述绵长。
——佚名撰安徽省绩溪县下冯村冯姓宗祠联。
陈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进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煚,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四、历史名人
陈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氏祠堂对联资料
陈(Chén)姓出自妫姓,为虞舜之后裔。得姓始祖:陈胡公。周武王灭商以后,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陈姓来源于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得姓始祖:陈胡公。陈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人口约五千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五。在台湾排名第一。
投钉因好客;
悬榻待良贤。
——上联典自西汉·陈遵好客,常将客人车轴上的销钉投入井中,使客不得急返。下联典自东汉·陈蕃,不善客,惟徐穉至,特设一榻,穉去则将榻悬起。
矜射严慈杖下;
嫁姑懿范堂前。
——全联典出宋·陈尧咨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击咨,后尧咨政绩显著。陈安节之妻王氏以厚赀嫁小姑,乡人称为“陈堂前”。
元帅江南挑重任;
华侨集美献丹心。
——上联典指陈毅。下联典指陈嘉庚。
承颖水,还太丘,三君翊汉光两地;
辟漳州,建南寺,二杰依唐壮千秋。
——上联典出东汉·陈寔,与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下联典指唐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和“太傅派”陈姓南院始祖陈邕。
义门传家,和聚三千口,世间第一;
文风遗范,同居五百年,天下无双。
——全联典出宋·江州德安为义门始祖旺公天相事迹。他以孝悌治家,聚众三千余人,居同五百多载,历十九世。创建养育了中国历史上无以伦比的大家庭。有赐诗曰:“金銮宴罢月如银,环佩锵锵出凤阁。且问江南谁第一?咸言惟有义门陈。”。
附:
风雷驱大地;
浩气贯长虹。
——陈毅元帅联句。
虚其心,实其腹;
骥之子,凤之雏。
——陈姓名人陈方伯赠侄联。
注述六家胸有甲;
立功万里胆包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189-2-809:2024 EN-FR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materials,circuit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and assemblies – Part 2-809: X/Y coefficient of thermal
- 2025-2030年中国面包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铣铜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行业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贸易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压箱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莫匹罗星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苜蓿草市场经营状况及投资战略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红土镍矿产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EBS-发运管理操作实例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中职生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
- 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篇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
- 东南亚润滑油市场研究报告和展望
- 煤矿安全知识300问 煤矿职工每日一题
- 《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 2023年广东医科大学专插本中药学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