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专题十 专题巩固练_第1页
必修3 专题十 专题巩固练_第2页
必修3 专题十 专题巩固练_第3页
必修3 专题十 专题巩固练_第4页
必修3 专题十 专题巩固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专题巩固练一、判断题1.(2019·暨阳联谊学校3月联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答案T。2.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答案F。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中促进了文化交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答案F。“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中促进了文化交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答案T。5.(2019·金华十校期末调研)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答案T。6.(2019·杭州市期末检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答案T。7.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就可以创作出鲜活多彩的文化作品。()答案F。表述太绝对,文化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8.(2019·宁波市适应性考试)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历史虚无主义。()答案F。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二、选择题9.(2019·丽水市质量检测)欧洲的建筑,外面是透明的里面是封闭的;而中国的建筑,外面是封闭的里面往往是透明的。中欧建筑风格的差别表明了文化具有()①多样性②世界性③民族性④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比较中欧建筑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了不同文化各自鲜明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也因此而成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①③符合题意。本题选B。10.有人以棋为喻,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异:西方治世如下国际象棋,似要拼到你死我活;而中国治世则如下围棋,观气取势、择其大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非零和博弈。由材料可见()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③要尊重、认同各民族文化④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要尊重、认同本民族文化,③错误。11.综艺节目《远游48小时》将中华传统民俗、戏曲等文化主题远游六个海外国家,通过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推广、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将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该节目的“远游”再次印证()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②选项错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选项与题意不符。12.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①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表述错误,排除;通过全民阅读,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当选;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中的强大功能,③当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观点错误,排除。13.(2019·宁波市适应性考试)“东亚文化之都·哈尔滨活动年”既在中日韩三国之间构筑了文化交流的网络,更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这凸显了()A.世界文化的趋同已成主流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C.不同的民族文化没有共性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答案B解析“世界文化的趋同”观点不正确,A项不选;“东亚文化之都·哈尔滨活动年”既在中日韩三国之间构筑了文化交流的网络,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B项正确;不同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C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D项不选。14.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请你确定一组最能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A项正确;尊重外来文化不等于认同外来文化,认同外来文化的观点不科学,B项不选;我们要汲取各国优秀文化,不是汲取各国文化,C项不选;舍弃传统文化的观点错误,D项不选。15.(2019·台州市3月教学质量评估)全国人大首次提出要增加中小学古诗文的学习,教育部积极行动修编教材,古诗文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比重增大。这是因为()①公民尊重本民族文化是通过教育实现的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③古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精神④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的能动性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古诗文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比重增大。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④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一种方式,①是不科学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③错误。16.千百年来,无论多远,不管如何困难,人们都会在清明这一天以不同形式扫墓、祭祖、追思先人,强化家族血脉情结,积聚家族凝聚力。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C.传统文化习俗不会因时而变D.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答案A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民族生存的基础,B表述错误;传统文化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C表述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表述错误。17.采用多媒体创意剧的手法,使用肢体剧的表现方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浙江话剧团××公司推出的《花木兰》在德国上演,打动德国小观众的心。这表明()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②中外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融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18.“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②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对网络文化要具体分析,故排除。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发展,依托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表明()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社会实践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没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也没体现创新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故②③不符合题意。20.中国“量子人”团队的科研路线图是: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步实现局域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通过量子计算研究,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等。这表明()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弘扬科学精神B.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C.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D.科技的进步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答案B解析通过量子计算研究,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1.农民画家老李创作的新闻漫画,直面现实,针砭时弊,褒扬正义,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拙朴,又融入了中国现代漫画的幽默。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①立足于社会实践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发挥教育的功能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故①④入选。②③表述与题意无关。22.著名雕塑家淮安人滑田友当年在法国学习西方雕塑时,从罗丹雕塑中发现中国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创作出既有西方写实雕塑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经典雕塑。滑田友的创作过程表明()A.只有依靠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创新B.文化创新源泉在于中外文化C.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博采众长D.文化需要交流、借鉴和融合答案D解析A中“只有”一词用的太绝对,排除;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B排除;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C表述错误。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①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②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④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故①③不符合题意。三、综合题24.数字圆明园、敦煌数字化平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遗产借助数字化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再生,让世界再一次认识中国。数字技术帮助我们拨开认知历史的重重迷雾,带领今天的人们感受过去文明的辉煌。探索创新型的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产品转化路径,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它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谈谈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它带来更迅速、更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5.(2019·绍兴市3月模拟)我国有丰富的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但留给人的却是不毛之地的印象。袁隆平院士团队经过多年的攻艰克难,以“四维改良法”和“抗逆性水稻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