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于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阅读下面的人物传记,完成4~6题。(15分)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及车驾南伐,赵郡王干督关右诸军事,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停师。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渊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未几,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兼太尉长史。高祖南讨,又兼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赐绢百匹。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成相扇惑。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景明初,除秘书监。二年卒官,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复本爵固安伯,谥曰懿.(选自《魏书·卢渊传》,有删节)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乎生。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D.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颜师古曾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B.“考课”就是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C.“谥”,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而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D.“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照封建礼制,父母死后必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卢渊性情温和文雅,崇尚学业,家庭和睦,后继承侯爵位,官职屡有升迁,做了始平王的老师后,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B.高祖要册立冯氏为皇后,先征询卢渊的意见,卢渊认为这是朝廷大事,应该择日占卜再定夺,但他的意见未被皇帝接受。C.卢渊对待叛乱的态度是诛杀首恶,宽宥其余。在羌人叛乱时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叛逃时均采取这种方法,成功地化解了危机。D.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时,卢渊被降职,并被罚了俸禄。不久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10.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5分)(2)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11分)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2】禁:消瘦。11.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5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王象巽《游曲江》)1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句默写(10分)13.(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动物吼叫使山林战栗颤抖来描写夜间奇景的两句是:,(2)《登岳阳楼》中写洞庭湖水浩瀚广阔,无边无际的两句是:,。(3)《书愤》中追述25年前两次抗金胜仗的两句是:,。(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仰慕、崇敬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结合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是:,。(5)《阁夜》中描写冬景体现萧瑟之感的两句是:,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1\*GB3①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俊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2\*GB3②在竞争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时代,众多的网络设备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体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UI设计师因此成为大热的新兴职业之一。=3\*GB3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磨刀、补锅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4\*GB3④电影《湄公河行动》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是一部不落窠臼的佳作。=5\*GB3⑤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来,每一个“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6\*GB3⑥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A.=1\*GB3①=2\*GB3②=4\*GB3④B.=1\*GB3①=2\*GB3②=5\*GB3⑤C.=3\*GB3③=4\*GB3④=6\*GB3⑥D.=3\*GB3③=5\*GB3⑤=6\*GB3⑥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全世界最大的遗鸥栖息地与繁殖地,水位下降速度是平均30~60厘米,预测未来十年或将干涸。B.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促成了宋代的“文官政治”;但是“文官政治”也导致了军事建设的轻视,造成宋代的“积贫积弱”。C.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间中的言行同样是整个流行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起着示范作用。D.据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长有亮蓝色叶子的秋海棠可能代表植物进化的一个新阶段,可能超越普通的绿色植物。1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惟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_____________。A.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B.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C.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经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D.推其原因,是它们已经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17.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又叫五更、五鼓,五夜。我们说的“半夜三更”中的三更大约是现在24小时制中的凌晨1点到3点。B.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后来加上变徵、变羽称为七音。《荆轲刺秦王》中有“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C.《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的初七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下九是农历每月二十九日。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D.上元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18.关于李白及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谪仙人”之称来源于贺知章,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经历了唐代发展的巅峰时间,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梦游天姆吟留别》《行路难》等。B.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等。C.李白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标志,古代有杜牧《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盛赞;今有余光中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高度肯定。D.唐天宝年间,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与诗人汪伦相识相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就是二人之间的故事,临别写诗《赠汪伦》成为名篇。19.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参照示例,任选一题,例举相关成语进行点评。要求:成语选择正确,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示例:题目:成语与教育成语:因材施教、青出于蓝、循序渐进、言传身教点评:每一个成语都是古人关于教育问题思考的结晶,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精神财富。参考题目:成语与自然成语与书法成语与音乐成语与爱情题目:成语:点评:20.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访叶开老师的记者,根据下面的材料,你准备分别提出怎样的问题?注意语言表达简明、得体。(6分)材料一: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原名廖增湖,笔名叶开)最近出了“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前后两册。该书首印两万套,在网上销售三天就断了货,现在已加印5次,总印量达到6万套之多。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这套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宫泽贤治等大师的名篇,叶开在每篇文章后面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第二册(当代小说分册)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叶开在每篇文章中选择性地写出精练的点评。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叶开曾说:“现行语文课本是有问题的,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让孩子学会怜悯、同情,做一个善良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一个单调的人。”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你怎么看待李云飞的做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解析:选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2.解析:选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逝”;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3.解析:选C。A项,强加因果;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4.DB(A项,“为使自己研究中国植物不需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说法错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以后的求学之人。E项,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原文中是“这是否反映了大家对文人和科学家的不同要求”,是推测,不是肯定。C项应运往“香港”)5.①是中国植物调查采集的创始人之一;②创办农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高祖国的学术地位;④竭力保护珍贵的科研资料。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的指向,然后锁定答题的信息区域,最后整合信息出答案。“作为植物学家的突出贡献”,信息主要集中在2.5.6.7.8.9段,2段中重点写到海南岛采集标本;5.6段写了在植物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7.8.9段写在保护植物标本方面做出的贡献。6.①陈焕镛为保护科研资料,同周作人为保护北大财产一样,牺牲了个人名节;②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同周作人类似,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③陈焕镛同周作人一样,是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试题分析:题目是“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根据文章内容可分析出陈焕镛和周作人在人生经历上相似,但是又属于不同领域的人物。为了保留多年的研究成果,陈焕镛不得不听从“汪伪政权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汝珩来访,表示只要陈焕镛将农林植物研究所搬回广州,就可以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建议。为此,“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这种情况与周作人有点类似,当年周作人留在北平,也承担了保护北大财产的任务。结果被判处多年监禁。”7.A(根据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断句。)8.C(“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不正确,也有带有批判性质的谥号。)9.D(卢渊推辞豫州刺史之位,是因为母亲年老,而非去世。)10.(1)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关键词“及”、“恨”、“介怀”各1分,句意2分。)(2)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关键词“无”、“御物”、“民和”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卢渊性情温和文雅,清心寡欲,有祖父和父亲的风范,崇尚学业,家庭和睦。他继承了侯爵爵位,官拜主客令,典属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官职)。升为秘书令、始平王(元勰)的老师。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供职黄门侍郎,叉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这时,高祖将要册立冯氏为后,将召集朝臣商议这件事。高祖先对卢渊说:“你心里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卢渊回答说:“这件事自古以来都很慎重,依照我的想法,应该择日卜问。”高祖说:“册立先皇后的侄女,我意已决。”卢渊说:“虽然奉命如此,但是我心中确实有想法。”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等到高祖南征的时候,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各路的军事,下诏封卢渊持节领军,安南将军为副将,统帅士兵七万人准备从子午谷出兵,不久,由于萧赜死了,停止进军。此时泾州的羌人叛乱,攻城掠地,卢渊率六千步兵、骑兵,号称三万,缓缓地进军.不到三十天,叛贼们都逃散了,投降的有数万人,卢渊只将叛贼头目斩首,其余的都不问罪受诏命兼任侍中。当初,卢渊十四岁时.曾到长安。将要回来时,为他饯行的有五十多人,在渭水北边分别。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不久,卢渊被任命为仪曹尚书。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给卢渊降职,凭借王师的身份担任守常侍、尚书,罚一年的常侍俸禄。不久被授予豫州刺史,卢渊以母亲年纪大了为由坚决推辞。不久卢渊母亲去世,高祖派遣使者到卢宅宣旨慰问。守丧期满,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征,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又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的长史,皇帝赏赐他一百匹绢,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乱投敌,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朝廷没有采纳。沈陵果然杀了副将,胁迫宿州豫州的军队叛逃。沿淮一带各边关,由于事先有准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关多年,私下结交的范围很广,两州的人心,都被他煽动蛊惑。沈陵的余党,很多被逮捕押送过来,卢渊都加以抚慰赦免,只将罪行归于沈陵一人,由此人心才安定下来。景明初年,被授予秘书监,二年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八岁,追赠安北将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