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备考复习讲义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备考复习讲义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备考复习讲义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备考复习讲义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备考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满分备考复习讲义

现代文

【知识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阻6(遏)寒jin(噤)

仄歪(z6)瓦砾(li)

jU(鞠)躬zMg(赃)物

箱噂(骐)杀也(戮)

制裁(c西纳cui(粹)

肃穆(mil)荒miW谬)

请问(话)霹雳®)(11)

交x论(卸)狼ji(藉)

簌簌(sfi)SpW(pan)(shan)

shi(拭)干泪tui(颓)唐

琐盾(xi6)奔音(s5ng)

烦z立o(躁)荒pi(僻)

m(塌)败但偻(")(强)

沛笨(zhi)快作(kui)(zud)

长途网跋)涉liao倒(潦)

接济5)6(噩)耗

呵斥(chi)连声诺诺(nud)

文绢绐(zh6u)焦zhu6(灼)

颠沛(di&n)(pei)吊y£n(唁)

惟妙惟^(xiao)推ch6ng(崇)

巧妙ju6(绝)伦轩xi6(榭)

重峦叠zh^ng(嶂)丘h6(壑)

Idu(镂)空僧俗(c^ng)

piGn(翩)然x齿o(销)声匿迹

繁y汕(衍)胚胎(p%)

两栖(qi)褶皱(zh©)(zhbu)

潮xi(汐)劫难(11加)

追溯(S#归咎0闻

五彩斑lAn(斓)藩篱(面1)

xi》o(啸)聚山林物jing(竞)天择

绮丽(qi)hud(豁)然开朗

2•给多音字注音。

锐不可当(ddng)奔雷(sing)凝防(di)

淡厚(b6)匀称(ch6n)转弯号角(mb)

模样(mil)憎晋(M心)差使(chdi)

3•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本事当行(色)负假顽抗(隅)锐不可挡(当)

张皇失错(措)永睡不朽(垂)精摩力竭(疲)

五采斑斓(彩)气息淹海(奄奄)眼花限乱(缭)

情有可居(原)情郁于衷(中)长途拔涉(跋)

物竟天择(竞)穷困缭倒(潦)识文段字(断)

巧妙绝论(伦)前檐后顾(瞻)重恋叠嶂(峦)

竟然有序(井)无动于中(衷)草长单飞(莺)

悲喜交结(集)肃聚山林(啸)与日县减(俱)

4•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1)《芦花荡》——孙犁——现当代作家

(2)《蜡烛》——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

作家——《巴黎圣母院》

(4)《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

(5)《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6)《苏州园林》——叶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7)《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诗人

(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词人

【考点精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B)

A-要搴(s&i)歼灭(j齿n)

绥靖(sui)锐不可当(dMg)

B•寒噤(jin)蹿跳(cuM)

震快(sbng)杯盘狼精⑪

C•蹒娜(shan)尴尬;(g4)

但身(”)呆沛笨拙(zhi)

D•愧作(zu6)甘榭(xuM)

伦俗(cMg)销声匿迹(n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技俩重峦叠嶂穷困缭倒恰如其份

B•陷阱因地制宜风雪载途无动于衷

C•瓦砾草长莺飞巧妙绝纶日薄西山

D•案牍五彩斑斓名符其实周而复始

3•(2017,枣庄)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

车之鉴。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釐彭,共同构成了多元

化的阅读时代。

C•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

蹴而就。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去的利益共同体和命

运共同体。

4•名著阅读。

⑴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祥子为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努力地工作,辛苦攒钱。他买的

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为买第二辆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后

来,他有了一辆车,却因埋葬虎妞不得不把车卖掉。祥子的希望一次

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失败而告终。

(2)有人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拟写了上联,请根据《骆驼祥

子》的内容拟写下联。

上联:保尔身残志坚,奋斗身影令人敬

下联:祥子勤苦耐劳,辛酸岁月促人醒

5•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孝、尊老、幸福、和谐等。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描述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即可。

6•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桥文化。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

与“桥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

①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作;石拱桥

②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立交桥

③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鹊桥

④雨后彩虹被喻为人间天上的桥。

(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

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在气势恢弘;

②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美在桥长无与伦比;

③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美在诗情画意。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如: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

梁。

科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未来,为我们搭起通向未知世界

的桥梁。

、■、

女言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1•(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氐题的一项是(B)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逋交通:运输事业

C•感来问讯咸:都

D•欣然规往规:计划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复行数十步(又、再)

⑵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3)此中人谓云(告诉(对……说))

3•(2017>苏州)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B)

便舍船,从口△

A.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复行数十步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屋舍俨然

c

一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n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2017,天津)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

A•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为具言所闻

5•(2017,海南)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2017,天津)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亚碉的一项是(C)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

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

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

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

可能成为现实。

7-(2017,苏州)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

却处处见人。请做简要分析。

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

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8•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

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因为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安定和平的社

会环境;自然环境优美富饶;人民生活幸福快乐;社会风尚淳朴;反

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斯是陋室(这)

(2)惟吾德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3)谈笑有鸿馈(旧指读书人)

(4)往来无自丁(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弹(琴))

(6)无丝仃之乱耳(奏乐的声音)

⑺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2•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以调素琴

D

吴广素*爱人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

贫乐道,品德高尚。

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

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

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

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6•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何陋之有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可爱者甚善(繁多)B.不蔓不核(长枝节)

C-亭亭净植(种植)D.陶后鲜有闻(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予独爱莲石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怎置土石

D•同予省何人陈胜者,阳城人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爱好,人

该是很多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

却不妖艳。

4•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

中语句回答。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

花之富贵者也。

5•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文末为什么将前文

“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品质。为了突出作

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

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

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

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示例: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

利的世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苧午夜分5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潮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2)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3)则素湍绿潭(白色)

(4)噂引凄异(连接)

(5)故渔者歌曰(所以)

(6)良多趣味(确实,实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

B•其间千二百里安陵君其许寡人

C•至于夏水襄陵贤于材人远矣

D•春冬之时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是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的。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这情形)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4•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

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峡

窄)的特点。

5•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

凄寒等)回答即可。

6•阅读文中第三段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

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示例: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

其中闲游,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丰茂,色

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

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卜'凄"I和「管」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

8•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

或水的诗词。

总体特征:雄奇壮丽(壮美、雄壮也可);描写山或水的诗词名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

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示例:我会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

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选择季节,

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10•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

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

广告词: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您!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

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

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

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等。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答谢中书书(书信)

(2)晓雾将歌(消散)

(3)实是欲界之仙都(指人间)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

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

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

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仪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荷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未尝不叹息雷恨于桓、灵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月色入户(门)

(2)欣然起行(高兴)

(3)会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4)水中藻、存交横(交错纵横)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

中交错的藻、苻。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

清闲的人罢了。

4•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

明,用“藻苻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

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

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

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

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

写水突出其清。

6•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

人”的理解。

“闲人”包含着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有赏月时的悠闲自在;有

贬谪之后的无所事事;以及旷达释怀的人生态度等等。(意思接近即

可)

7•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

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还有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

豁达的心境。

(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

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

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螺腌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

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

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

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

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

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那也(景象)

B•并有乘强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马)

C•随波而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满,充满)

2•翻译下列句子。

(1)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

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

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垫。

4•“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

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高超。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作者以精练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

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