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联考作文汇编16(5月联考汇编五)_第1页
2024届高三联考作文汇编16(5月联考汇编五)_第2页
2024届高三联考作文汇编16(5月联考汇编五)_第3页
2024届高三联考作文汇编16(5月联考汇编五)_第4页
2024届高三联考作文汇编16(5月联考汇编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

2024年5月联考作文汇编(五)

内容索引:

01蜗牛与梦(东北师大附中第五次模拟)

02健康的人性(辽宁协作校第二次模拟)

03勇于破圈(百师联盟冲刺卷.黑龙江卷)

04导好人生航(辽宁核心考向三模)

05"我应当"与“我愿意"(湖北沙市5月模拟)

作文汇编:

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题目,在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漫画类作文是最醒目最特

殊的一类,它给的字数最少,含义最丰富,给考生很多想象的空间,也令很多考生头疼

不已。因其特殊性,需要考生特别关注。这类材料作文虽不常考,但考了之后也不要慌。

只要能正确理解漫画寓意,就可以把它当成普通的材料作文看待。

以上面这幅漫画来看,图中一只蜗牛正慢慢爬在一个大大的“梦”字上面,除此

之外,画面中没有其它的解释。那么,审题的关键就是“明确立场和观点”,我们对这

只正在实现梦想的蜗牛持什么态度?是褒义,还是贬义?是赞扬,还是批评?

如果是褒义,是赞扬,那么这只蜗牛虽然渺小,虽然缓慢,但是它在坚定地实现

着自己的梦想;如果是贬义,是批评,那么这只蜗牛就是空有梦想,行动缓慢的梦想家。

无论哪种看法,其实都是要求考生阐述自己对实现梦想的看法和主张。

【参考立意】

1.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2.我们不能做徒有虚名,行动缓慢的梦想家;

3.梦想虽然遥远,只要努力就能实现。

例文:

梦想虽远,行则必至

曾看过一幅漫画,一只小小的蜗牛爬在一个大大的梦想脚下,似乎正在无比缓慢地实现

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想起《荀子•修身》中的一句话:“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

不成。”梦想虽远,行则必至。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鲁迅曾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载自己劝柔石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柔石只回答一句:“只要学起来!”便让鲁迅先生汗颜。其实,鲁迅先生也是何其努力,他

每天都是深夜工作。他弃医从文,研究学问,翻译作品,撰写小说,发表杂文,既要去大学

上课,又要帮助进步青年。有人埋怨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学习,没有空闲看书;有人说自己

太笨,总是学不明白。其实,不是工作太忙,而是我们太懒惰;不是我们太笨,而是我们根

本没有坚持。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学起来,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就能离自己的梦

想更近一步。

化大为小,化整为零。

梦想远大不是坏事,但是远大的梦想实现起来非常遥远,容易让人懈怠,我们不妨化

大为小,化整为零。我们可以从小做起,可以专注于每天提高一点点。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

本一把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分解成了几十个小目标,面对一个小目标,实现起来轻松很多,靠

着这个方法,他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我们每天努力一点,

哪怕只铺一块砖,终有一天能建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南巡讲话把全体中国人民无谓争论中彻底唤醒,使中国改革开放走上新的征程。新一

代党中央,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力排众议,勇下决心,用改革的行动来回答各种置疑声音,

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困难总是有的,如果我们只是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困难依

旧是困难,永远无法战胜。

我们中国就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心中怀着大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无数的国人

执着坚持,永不服输,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如今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虽然如此,我们还

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离重回巅峰的梦想依旧遥远,我们未来的路依旧艰难。习近平总书

记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

这个希望就在我们这些青年身上,只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传承震续,努力奋斗,我们

伟大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0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汪曾祺评价自己的小说创作时曾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既包

括人的自然性,更包括人的社会性;所以,健康的人性,当是以自我约束为前提的生命

之火的熊熊燃烧,以自我突破为目标的生命之花的精彩绽放……

以健康的人性去亲吻生命,拥抱人生,投身社会,世界将会报我们以美好。

以上材料带给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引言式材料作文,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结论型作文。

材料中的关键词“健康的人性”指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中心论点是“以健康

的人性去亲吻生命,拥抱人生,投身社会,世界将会报我们以美好。”以“自我约束”

为前提,以“自我突破”为目标,可以成为写作的分论点。

【优秀例文】

向阳之花

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什么是健康的人性?我认为健

康的人性是追求美好,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健康的人性需以自我约束为前提。

何谓自我约束?是陶潜辞官归隐的毅然决然,是王冕僧寺夜读的淡定从容,是杨

震拒绝重金的正气凛然。拥有健康的人性,我们可以约束自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应对挑

战并随遇而安。随遇而安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用最豁达的心态,去过最艰苦的生活,是用

最坦然的态度,去接受生活的赠予。

健康的人性需以自我突破为目标。

泰戈尔《飞鸟集》中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总会有好的时

候,也有不好的时候,邓小平三起三落,邓亚萍因为身材矮小多次碰壁,马云创业之初屡屡

受挫,这些人都能在挫折痛苦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改正错误,突破自我。有人走了几步

,经历了一些苦难,就开始抱怨人间不值得,实在是有点冤枉人间,因为人间也处处都有美

好,只是他还没看见而已。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

,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健康的人性需以自我调节为手段。

学会自我调节也是拥有健康人性的重要方法。史铁生由于接受不了自己残疾的

现实,曾三次自杀三次被救。在家人的安慰和鼓励下,史铁生才重新拾起生活的热情,

同时他开始写作。之后,生活的一连串磨难,没有打他打倒,反而让他拥有了更加强大

的内心。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失败击垮信心之人。

如果我们都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失败的原因,进而进行自我调节,向着更好的自己努

力,那么,此时的失败才真正有了意义。

如果把人生的丰腴比喻成世界,那么有些人只看了自己所生活的那一隅之地,就

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实在是有失偏颇。如果把人生的多彩比喻成四季,那么有人只看

到了过去生活的一天,就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实在是有些可怜。

所以,健康的人性就是能从生活中去寻找美好。你走在一个风景区里,如果眼

前的景色不是你喜欢的,那么不必抱怨,只需要继续寻找即可。美好的生活,不是从来

就如此的,而是生活的人,在里面发现了让自己欢喜和充实的东西。

沉浸在阴影里,所有的日子都是忧伤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黯淡无光,因为你正

背对着太阳,这时你只需要转过身来,抬头看看阳光,身后总是一片明媚。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个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的背景下,成功“破圈”不

仅需栗“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心态,更需要“追求个性、凝聚共性”的智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题目属于引语式+结论型材料作文,首先要注意是背景中的“三多”:个

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还要注意关键词“破圈”(破圈,

网络流行词,原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多

用于饭圈或者演艺圈,由出圈演化而来,现在多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而

材料中“不仅需要'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心态,更需要‘追求个性、凝聚共性’的

智慧”,可以成为分论点。

只有勇气打破你旧有的限制性信念,做出许多打破你旧有习惯的行动,你的巨大潜

力空间,才可能真正被开发,你的人生才可能真正意义的绽放和突破!

【参考立意】

1.“破圈”是青年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重要途径。

2.“破圈”利于增加青年的包容度、多元性和灵活性。

3.“破圈”须积极主动,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4.“破圈”加速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传承创新。

5.“破圈”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标题】

《“破圈”方能出彩》

《固步自封不可取,勇于''破圈"赢未来》

《勇敢“破圈”,拥抱未来》

《风景,“圈”外更好》

《走出小圈子,迈向大舞台》

【优秀例文】

勇于“破圈”的人生更精彩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勇于‘破圈’的人生更精彩”。

人生世间,难免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价值观相同、爱好相似、地域文化相近

的人往往会抱团同行,建立“圈层”,谋求利益较大化。坚守“圈层”,固然能守望相

助,风雨与共,人生稳妥安定,但囿于一“圈”,终究未能领略世间万千美。心底无“圈”

天地宽,勇于“破圈”的人生更精彩。

勇于“破圈”的人生经历更丰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用这样的方式来丰

富人生经历,各个“圈层”的人都能做到。“破圈”则不然,是要从自己原先隶属的“圈

层”里走出来,用不同的价值观、喜好等来经历别样的人生。朱元璋从乞丐、放牛娃的

“圈层”到了帝王“圈层”,他的一生跨越了多个“圈层”,人生经历之丰富不可殆言。

倘若他有曹雪芹这样的文学才华,同样可以写成一部伟大的小说。曹雪芹的“破圈”经

历与朱元璋同样波诡云谪,只是方向刚好相反。“破圈”丰富了他们一生的内容,他们

经历的人事活动,有的人可能活上好几辈子也难以经历。这是他们精彩人生的基础。

丰富的经历促成勇于“破圈”的人的思想趋于成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

山而小天下”,勇于“破圈”的人,不断从“东山”这样的“圈层”走向“泰山”,视

界越广远,见解就越深刻,人生也就更精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认为,“‘破圈’指的是破除传统的舒适圈”。也

就是说,一个人要走出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去接触、关注陌生的更大的圈子。这其间,

一个人的肉体、精神甚至灵魂都能得到历练、升华。勇于“破圈”,需要勇气、意志和

智慧,一旦蛹化为蝶,人生就会精彩纷呈。

“庐陵事业起夷陵”,这句话是前人对欧阳修勇于“破圈”成就沉稳人格从而臻及

人生精彩的一生的概括。正是抓住了那次贬官夷陵的契机,欧阳修勇敢地破除了自己的

“舒适圈”,投入到陌生的更广阔的北宋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圈里去。原先那个在洛阳留

守府里吟风弄月的清客才子,终于褪却青涩,走向成熟。一个很快就要成为北宋文坛领

袖的读书人在偏僻宁静的夷陵,其思想趋于成熟,性格也变得沉稳。倘若欧阳修怯于“破

圈”,习于守在“舒适圈”,即便遭贬三次五次,也只会逆来顺受、苟且偷生而已。

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把人生的演进与生活空间的拓展联系在一起,

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演进,就是不断地从一个小“圈层”跃进到一个大“圈层”。

怯于“破圈”,就意味着人生的停滞。换言之,只有勇于“破圈”的人,其人生才会不

断演进。随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思想认识的不断成熟,其人生风景也日益精彩。

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勇于“破圈”,善于“破圈”,让自己的人生不断走向精彩。

也祝福我们的祖国不断“破圈”,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0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开车往往离不开导航,导航能快捷准确地把你带到想要去的地方。汽车导航里有这么

一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

开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调头,有的人明知已偏离路

线却仍执意走下去,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叙述日常生活现象,开车往往离不开“快捷准确”的导航;第

二句引用导航常用话语“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第三

句由导航行车联想到人生路上亦需要借助“导航”;第四句描述人生路上面对偏离“导航路线”

时的不同的选择或采取的对策。

材料由汽车导航到人生导航,由实入虚,考生审题立意时,要审清“调头”的比喻义一一

调整,修正,变通……。考生要思考行走在人生路途中,当偏离原先的预设轨道、目标规划时,

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选择。人生难免会遇到“偏离路线”,像误入歧路、走上迷途、遭遇迷茫、

步入困厄等,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果断修正,敢于变通,才能找回正确的路线;当然,有时候

的“偏离路线”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笃定无惧,勇敢面对,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坚持往前

看,兴许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是选择调整调头,重新找回正确的路线,还是选择坚持前行,开辟新的道路,这是每个考

生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考生也可以挖掘这两种看似矛盾的选择之间的逻辑关联,将二者结合

起来,思辨论证。

行文构思上,可以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

“引”:概述材料,由行车过渡到人生。

“议”:考生可以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学会及时调整,修正人生航向”并展开阐述,阐

述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如及时调整,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而明知航向偏离,仍执意而为,

滑向深渊。

“联”:联系古今典例,从正反角度展开论证:偏离航向不可怕,及时修正,找回正确路

线意义重大。如从“瘾君子”到禁毒宣讲师,从“逃学少年”到名校学霸……

“结”:重申论点,照应开篇,收束全文。

立意:

1.导航好人生,走好风雨路。

2.学会及时调整,找回正确的方向。

3.莫因“偏离”枉嗟叹,且凭坚定寻芳草。

例文:

导航好人生,走好风雨路

开车时,车子偏离原来的路线,导航会及时重新规划,并提醒人们在合适的地方调头。人

生亦如此。当生命的旅程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人生导航。导航好人生,走好

风雨路,是人生的必修课。

生命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不可能一马平川,只有那些能够及时调整、果断修正、敢于变通

的人,才能找回正确的路线,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导航人生需要懂得及时调整。杨振宁早年追随费米,后来到阿里森实验室从事实验物理研

究工作。然而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收获甚微。他及时调整,转回到自己擅长了理论物理方向,

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最终凭借“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因为杨振宁懂

得及时调整,找回了正确的人生路线,才挣出了实验物理的束缚,飞向更广阔的科学天空,成

为享誉全球的著名的物理学家。

导航人生需要懂得果断修正。谁能想到“广州好人”“最美广州街坊”杨伟根曾是“瘾君

子”?人生本来顺顺当当,日子本来和和美美,却禁不住诱惑,成了毒品的俘虏。认识到偏离

人生航向的他,决心戒毒。十年浮沉,苦苦挣扎,终于艰难地走出来戒毒所。如今,他是一名

禁毒社工,用“过来人”身份讲述毒品的危害,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让一个又一个迷失在毒

海中的人找到了回归的路。从“瘾君子”到禁毒社工,懂得果断修正的杨伟根找到了正确的方

向,他的人生也因此绽放出亮丽的光彩。

导航人生还需要懂得敢于变通。在“销量至上”目标的指引下,雷军陷入了危机。一切为

了销量,导致了供应链断裂,企业发展遭遇“滑铁卢”。雷军带领企业重新定位,调整变通,

将“销量至上”、片面追求性价比,变成“夯实基础”,不断增加手机科技含量,提高核心技

术,小米又获得了新生。雷军懂得调整策略,敢于变通,从而书写着属于他的商业传奇。他说,

“顺势而为,反而梦想更容易实现",诚哉斯言!

无论是物理学家杨振宁,还是“广州好人”杨伟根,抑或是“杰出企业家”雷军,当他们

意识到行走的方向偏离时,不是固执,更不是沉沦,而是及时调整、果断修正、敢于变通,最

终找回正确的路线,在不同领域绽放人生的精彩。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人生海海,山山而川。让我们学会

调整、懂得修正、勇于变通,导航好人生,走好风雨路。

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身行事注重的是“我应当”,而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我愿意”。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材料提出了一个关于个人行为选择的问题,即人们在立身行事时,往往更偏向于

选择“我愿意”,而不是基于责任和义务的“我应当”。这里的“我应当”指的是一种基于道德、

法律或社会责任的应当做的事情,而“我愿意”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意愿和自由选择。材

料的核心在于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个人意愿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在自由

选择的同时,不忘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立意:

强调社会责任与个人选择的平衡:在追求个人意愿的同时,不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

义务,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倡导以“我应当”为行为准则:在立身行事时,应更多地考虑“我应当”做什么,而不是

仅仅追求“我愿意”做什么,以体现个人的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探讨如何在“我愿意”中体现“我应当”:即使是基于个人意愿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出对

社会责任的尊重和履行,实现个人意愿与社会责任的融合。

标题:

《自由与责任:个人选择的双重维度》

《以“我应当”为尺,丈量人生品格》

《在“我愿意”中绽放“我应当”的光彩》

例文:

理性为引,行应当之事

立身行事,“我应当”是准则,而更多人遵从愿望,把“我愿意”当作指南。“应当”与

“愿意”之间,人们有时会动摇、矛盾,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选择?

“应当”,代表一种责任、一份义务,是人在理性指导下赋予自身的准确定位。它使我们

的生活免于偏航。拿起手机,理智告诉我们,我应当自律学习。与父母冲突,我们极力控制自

己,收回伤人的言语……这样的理智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指导正确方向。

“愿意”,代表一种情感、一种欲望,它的作用是双面的,时而让我们昂首阔步向前,时

而使生活偏离航向。如果仅仅以“我愿意”为原则指导生活,我们就将陷入完全的放纵与堕落

中,随波逐流,失去对自身的控制。

立身行事之准则,在于以“我应当”控制“我愿意”,保持理性,时时自制。

康德出名的日常作息表,让我们感叹其生活之自律。能写出《纯粹理性批判》的人,在实

践中也用严格的理性指导自己生活。大至为国为民,有一个文科梦的钱伟长面对民族危亡,意

识到他“应当”投身于物理事业。“责任”一词重于泰山,并非人人都可担当,更非人人愿意

担当。抛却责任,不想“应当”,是极容易的事。多少贪官,忘记对人民的责任,放纵欲望,

追逐“我愿意”,终深陷囹圄。唯有用“我应当”的理智控制“我愿意”的欲望,用“我应当”

的责任超越“我愿意”的迷离,我们才不至于“以形为心役”,才不至于成为随波逐流的奴隶,

才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立身行事之法宝,在于用“我愿意”辅助“我应当”。

“应当”与“愿意”,并不完全对立。柏拉图崇尚的“哲学家”式精神,强调发自内心认

同“我应当”,即“我应当”正是“我愿意”。当今,国家提倡青年学生将个人选择与国家事

业统一,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就体现了这个道理。当我们面对应当与愿

意的犹疑时,这样做可以实现自洽,不必陷于责任与欲望割裂的痛苦,这也就是“从心所欲而

不逾矩”的要义之一。

以“我应当”为根本准则,追求生活之理性、人生之自制;恰当地控制、运用“我愿意”,

以认同责任,实现自洽。此即立身行事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