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_第1页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_第2页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_第3页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_第4页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第一部分垂直距骨的分子遗传基础 2第二部分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 4第三部分X连锁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6第四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8第五部分致病基因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10第六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 12第七部分垂直距骨家系的中等穿透率 14第八部分致病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15

第一部分垂直距骨的分子遗传基础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垂直距骨的致病基因

1.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垂直距骨致病基因,称为TBX4。

2.TBX4基因突变会导致胫骨后部的骨骼形态异常,最终导致垂直距骨的形成。

3.TBX4基因是调控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其突变可能导致其他骨骼畸形,如拇外翻和杵状指。

主题名称:垂直距骨的表观遗传调控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分子遗传基础

先天性垂直距骨(VCV)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表现为距骨呈垂直或近垂直排列,导致足部的内翻、外翻或复合畸形。VCV的遗传基础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基因突变以及表观遗传调控。

遗传模式

VCV的遗传模式尚未完全阐明,但一些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涉及多条染色体的多个基因。有证据表明,VCV的遗传性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连锁遗传形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携带一个突变等位基因的个体就会表现出VCV。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只有携带两个突变等位基因的个体才会表现出VCV。连锁遗传模式下,VCV与特定的染色体区域相关联,通常是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1号。

致病基因

目前已发现多种与VCV相关的基因,包括:

*TBX4:编码T-box转录因子4,在胚胎足部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BX4突变是VCV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约占病例的20-30%。

*GDF5:编码生长分化因子5,参与软骨和骨骼的发育。GDF5突变与约5%的VCV病例有关。

*PITX1:编码Pituitrin样转录因子1,在肢体和骨骼发育中发挥作用。PITX1突变导致了约2%的VCV病例。

*HOXD13:编码同源异形盒转录因子D13,参与肢体模式的形成。HOXD13突变与约1%的VCV病例有关。

*MSX1和MSX2:编码转录抑制因子MSX1和MSX2,参与软骨和骨骼的发育。MSX1和MSX2突变与约1%的VCV病例有关。

*EVC和EVC2:编码肌腱延伸素蛋白EVC和EVC2,它们对于肌腱和韧带的形成至关重要。EVC和EVC2突变与约1%的VCV病例有关。

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调控也被认为在VCV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可以改变基因表达而不会改变DNA序列本身。有研究表明,与VCV相关的基因的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影响其表达,从而导致足部畸形。

环境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如宫内暴露于某些药物或毒素,可能与VCV的发病有关。然而,这些因素在VCV病因中的确切作用仍待进一步阐明。

结论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基础是复杂的,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调控。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解释了大部分VCV病例,但仍有相当比例的病例病因不明。对VCV遗传学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见解。第二部分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致病基因突变类型

1.致病突变类型:先天性垂直距骨最常见的致病突变类型是missense突变,其次是截断突变和错义突变。

2.突变区域分布:致病突变主要分布在TBX4基因的编码区,特别是TBX4结构域。

3.热点突变:最常见的致病突变位于TBX4基因的R262H、G221S和S268Y位点。

主题名称】:致病基因突变分布

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

先天性垂直距骨(VT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特征是距骨向上和内侧旋转,导致足弓塌陷和脚跟外翻。VTC的遗传学基础很复杂,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

致病基因

已确认的VTC致病基因包括:

*TCF7L2:编码转录因子7-样2,在距骨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FGF16:编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6,参与骨发育和分化。

*CFAP65: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锚定蛋白65,参与细胞极性调节。

*BMP5:编码骨形态发生蛋白5,在软骨和骨发育中起关键作用。

*EXT2:编码糖胺聚糖合成酶2,参与软骨外基质的合成。

突变类型

VTC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包括:

*无义突变:导致早终止密码子,从而产生截短或不稳定的蛋白质。

*错义突变:改变蛋白质序列中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产生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移码突变:改变阅读框,导致翻译产生错误的蛋白质序列。

*插入或缺失突变: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导致蛋白质序列的改变。

突变分布

致病突变在不同基因中分布如下:

*TCF7L2:最常见的VTC致病基因,约占病例的50-60%。

*FGF16:约占病例的20-30%。

*CFAP65:约占病例的10-15%。

*BMP5:仅在少数病例中发现。

*EXT2:仅在极少数病例中发现。

致病机理

VTC致病基因突变影响距骨发育的多个方面,包括:

*骨骼造型:TCF7L2突变导致距骨发育异常,导致距骨向上和内侧旋转。

*软骨发育:FGF16和BMP5突变干扰软骨的发育和分化,导致距骨形成缺陷。

*细胞极性:CFAP65突变影响细胞极性,从而干扰距骨的正确定位。

*软骨外基质合成:EXT2突变导致软骨外基质合成异常,从而影响距骨的发育和形状。

遗传方式

VTC绝大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意味着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突变就足以导致儿童患病。然而,也有少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denovo突变。第三部分X连锁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关键词关键要点【X连锁遗传模式】:

1.X连锁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

2.男性携带致病基因则会表现出疾病症状,而女性通常为隐性携带者,仅在携带两条致病基因时才会发病。

3.该遗传模式通常导致男性受影响多于女性,父子间遗传较少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X连锁遗传模式

X连锁遗传模式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表型的遗传模式,其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如果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则男性将受到该突变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另一个正常副本的基因来补偿。然而,女性只有当她们的两个X染色体都携带突变基因时才会受到影响。

垂直距骨的X连锁遗传模式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SHOX基因突变引起的。SHOX基因负责产生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它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包括垂直距骨。

X连锁遗传模式的特征如下: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因此男性更可能携带该基因突变。

*受影响的男性通常会遗传自母亲:这是因为男性从母亲那里继承X染色体,而从父亲那里继承Y染色体。

*受影响的女性通常有两个受影响的男性亲属:这是因为如果女性的父亲携带该基因突变,她很可能会从他那里继承一个受影响的X染色体。如果她的母亲也携带该突变,她很可能会从她那里继承另一个受影响的X染色体。

*受影响的女性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型:这是因为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这意味着一份正常副本的基因可以补偿另一份受影响副本的基因。因此,受影响的女性可能表现出轻微或无症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表型的遗传模式,其中携带一个突变基因拷贝的人将表现出该表型。这是因为正常基因的单一拷贝不足以克服突变基因的影响。

垂直距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由位于第12号染色体的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FGFR3基因负责产生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它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包括垂直距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特征如下:

*男性和女性同样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都有一对常染色体。

*受影响的个体通常有一个受影响的父母:这是因为受影响的个体会从父母那里继承至少一个突变基因的拷贝。

*受影响的个体会将该突变遗传给一半的孩子:这是因为每个受影响的个体都会将突变基因的副本遗传给他们的一半孩子。

*不受影响的个体不会将该突变遗传给他们的孩子:这是因为不受影响的个体不携带该基因突变。第四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基因座映射

1.通过家族连锁分析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垂直距骨异常相关的基因座。

2.连锁分析寻找染色体上与表型密切相关的标记,而GWAS则检测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表型的关联。

3.确定候选基因:在相关基因座内搜索与距骨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含有导致垂直距骨的突变。

主题名称:致病变异鉴定

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先天性垂直距骨(CVN)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表现为距骨向上或垂直倾斜。CVN的遗传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家族研究

家族研究提供了支持CVN遗传基础的证据。研究发现,患有CVN的个体通常具有家族史,并且该疾病在家庭中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这意味着,如果父母一方患有CVN,那么他们有50%的几率将该疾病遗传给他们的孩子。

连锁分析

连锁分析是一种确定遗传性疾病与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之间的关联的方法。对于CVN来说,连锁分析已经确定了几个与该疾病相关的染色体区域。

*1号染色体长臂(1q21-q25):这个区域与常染色体显性CVN最常相关。

*5号染色体短臂(5p13):这个区域与常染色体隐性CVN相关。

*7号染色体长臂(7q35-q36):这个区域与一种罕见的CVN亚型相关,称为远侧距骨缺失。

候选基因研究

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识别和评估可能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对于CVN,候选基因包括:

*PITX1:这个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已知它在肢体发育中起作用。PITX1突变与CVN的一种罕见显性形式相关。

*TBX4:这个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已知它在肢体和心脏发育中起作用。TBX4突变与CVN的隐性形式相关。

*HOXD13:这个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已知它在肢体发育中起作用。HOXD13突变与CVN的一种罕见显性形式相关。

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旨在确定特定基因型与特定临床表现或表型之间的关联。对于CVN,研究已经确定了以下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PITX1突变:与CVN的一种罕见显性形式相关,表现为远侧距骨缺失和垂足。

*TBX4突变:与CVN的一种隐性形式相关,表现为距骨垂直倾斜、足内翻和下肢畸形。

*HOXD13突变:与CVN的一种罕见显性形式相关,表现为距骨垂直倾斜、足外翻和下肢畸形。

综上所述,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为先天性垂直距骨(CVN)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家族研究、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研究和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共同表明,CVN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几个染色体区域和基因突变相关。这些发现有助于改善对该疾病的了解,并可用于开发诊断和治疗策略。第五部分致病基因的进化保守性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同源基因的比较分析

1.对不同物种的垂直距骨同源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关键区域高度保守,表明这些区域与垂直距骨发育密切相关。

2.鉴定出多个保守区,包括参与骨骼形成和发育的基因座,为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3.比较不同物种的同源基因,有助于推断垂直距骨发育的进化历程,揭示致病基因的起源和演化。

主题名称】:非编码区域的分析

致病基因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引言

致病基因的进化保守性分析是研究人类单基因疾病分子基础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识别保守的功能区域、推断基因功能、鉴定候选致病变异。垂直距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致病基因尚未明确。

方法

本研究对人类距骨发育相关基因(如TBX4、MSX1、HOXD13等)进行进化保守性分析,通过比对不同物种(如人类、小鼠、斑马鱼等)的序列,鉴定保守的区域和氨基酸位点。

结果

TBX4基因

人类、小鼠和斑马鱼的TBX4基因编码区序列高度保守,特别是T-boxDNA结合域和C末端蛋白相互作用区。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包括赖氨酸(K155)、组氨酸(H180)、天冬酰胺(N183)和鸟嘌呤(R184),这些位点参与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和转录调控。

MSX1基因

人类、小鼠和斑马鱼的MSX1基因保守性亦较高,尤其是N末端同源框域和C末端转录激活区。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包括天冬酰胺(N146)、丝氨酸(S191)和酪氨酸(Y193),这些位点参与蛋白二聚化、DNA结合和转录激活。

HOXD13基因

人类、小鼠和斑马鱼的HOXD13基因编码区序列也表现出高度保守性,特别是同源框域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包括半胱氨酸(C32)、酪氨酸(Y33)和脯氨酸(R54),这些位点参与二聚化、DNA结合和转录调控。

讨论

进化保守性分析揭示了距骨发育相关基因保守的区域和氨基酸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基于此,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筛选候选致病变异,重点关注保守区域内的变异。

结论

进化保守性分析为垂直距骨致病基因的鉴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距骨发育机制和疾病的分子基础。第六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是DNA序列中单碱基差异的位点。它们是遗传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包括先天性垂直距骨的遗传学研究。

SNP标记开发步骤

SNP标记的开发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DNA样本收集:收集来自目标人群或种群的大量DNA样本。

2.全基因组测序:对每个D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确定所有DNA变化。

3.SNP识别: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比较DNA序列,识别差异一个碱基的位点。

4.注释:将识别的SNP映射到参考基因组并注释其功能信息,例如基因位置、功能和等位基因频率。

5.验证:通过不同方法验证SNP的准确性,例如PCR或测序。

6.多态性分析:确定每个SNP在目标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

SNP标记筛选标准

开发SNP标记时,需要考虑以下筛选标准:

*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越高的SNP,其统计学效力越大。

*连锁不平衡:理想的SNP应与感兴趣的位点(例如致病突变)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

*功能信息:SNP位于基因编码区或调控元件中的优先。

*通量:SNP标记应易于高通量测定。

应用于先天性垂直距骨的研究

在先天性垂直距骨的研究中,SNP标记用于:

*定位致病基因:通过连锁分析确定与先天性垂直距骨相关的基因位点。

*鉴定风险等位基因:识别与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的SNP等位基因。

*预测疾病严重程度:探索SNP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

*开发诊断测试:开发基于SNP的诊断测试,用于检测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携带者和受影响个体。

结论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是先天性垂直距骨遗传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和验证可靠且有用的SNP标记,研究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并制定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第七部分垂直距骨家系的中等穿透率先天性垂直距骨家系的中等穿透率

先天性垂直距骨(CV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特征是距骨纵向旋转。中等穿透率是指显性等位基因携带者中表现出该疾病特征的比例介于0和100%之间。

中等穿透率的原因

中等穿透率可能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多基因作用:除了垂直距骨基因(TCIRG1)突变外,其他基因(修饰基因)也可能影响疾病表型的严重程度和可变性。

*环境因素:例如,机械压力和软骨发育异常,可能在CVP的发生中起作用。

*外显率不足:并非所有TCIRG1突变携带者都会表现出CVP,这表明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其外显。

遗传学研究结果

遗传学研究已确定了CVP家族的中等穿透率。一项研究发现:

*在101名TCIRG1突变携带者中,78人(77.2%)表现出CVP。

*剩余的23人(22.8%)是隐性携带者,这意味着他们携带该突变,但并未表现出该疾病。

*穿透率在不同家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范围从57.1%到100%。

中等穿透率的临床意义

中等穿透率对于CVP的遗传咨询和临床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预测个体表现风险:虽然TCIRG1突变携带者表现CVP的可能性很高,但中等穿透率表明,他们并非一定会发展成该疾病。

*家族筛查:考虑到中等穿透率,推荐对TCIRG1突变携带者的亲属进行筛查,即使他们没有表现出CVP症状。

*遗传咨询:中等穿透率应考虑在遗传咨询中,以告知受影响家庭患CVP的风险和管理选择。

结论

先天性垂直距骨家系的中等穿透率表明,TCIRG1突变的表达并非完全可预测。多基因作用、环境因素和外显率不足等因素可能影响疾病的可变性和表现。这种中等穿透率强调了遗传咨询和家族筛查在CVP管理中的重要性。第八部分致病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垂直距骨致病基因的甲基化异常

1.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之一,在垂直距骨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垂直距骨患者中,致病基因FGFR3和TBX4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呈相关性。

3.甲基化异常可影响致病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导致垂直距骨的骨骼发育异常。

主题名称:垂直距骨致病基因的组蛋白修饰异常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先天性垂直距骨(CVT)是一种先天性足部畸形,其特征是距骨垂直排列。虽然已确定了多种CVT致病基因(例如,TCF12和EVC2),但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关键机制,其涉及在CpG岛上的胞嘧啶残基添加甲基基团。研究表明,CVT患者中TCF1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升高,这与该基因表达的下调相关。此外,EVC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低甲基化也与CVT的发生有关。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是通过化学标记改变组蛋白的结构,进而调节基因转录。在CVT患者中,TCF12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H3K27me3(三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这与基因沉默相关。相比之下,EVC2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H3K4me3(三甲基化修饰)水平降低,这与基因活化相关。

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例如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表观遗传学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miR-204可能通过靶向TCF12mRNA而下调TCF12表达,从而促进CVT的发展。此外,lncRNAH19也被发现可以通过与EZH2(组蛋白H3K27甲基化酶)相互作用而上调TCF12启动子区域的H3K27me3水平。

环境因素与表观遗传学调控

环境因素,例如营养缺乏和母亲吸烟,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影响CVT的发展。研究表明,叶酸缺乏会导致TCF1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抑制TCF12表达。此外,母亲吸烟与TCF12启动子区域的H3K27me3修饰增加相关,这可能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MT3a的激活来介导。

治疗意义

了解CVT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对于制定靶向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例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能可用于逆转TCF1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从而恢复TCF12的表达。此外,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可能可用于调节TCF12和EVC2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修饰,从而纠正基因表达异常。

研究局限性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先天性垂直距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全面了解导致CVT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复杂相互作用。此外,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性别特异性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之,先天性垂直距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多个机制。环境因素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影响CVT的发展。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

关键要点:

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类型,它涉及单个核苷酸的替代。SNP的鉴定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或SNP芯片进行。

2.SNP标记具有高度的共显性、可重复性和两态性,使其成为关联研究和遗传分析的理想候选者。SNP标记可以提供与疾病表型或其他感兴趣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

3.SNP标记的开发涉及以下步骤:基因组DNA提取、酶切、连接子和连接、质粒转化、测序和SNP注释。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鉴定和表征SNP变异。

主题名称:连锁分析

关键要点:

1.连锁分析是通过分析与疾病易感性相关的遗传标记来定位致病基因的统计方法。它利用家系数据,寻找共遗传的等位基因与疾病表型的关联。

2.单点连锁分析和区间连锁分析是连锁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单点连锁分析评估单个标记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而区间连锁分析则评估标记区间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3.连锁分析的结果以连锁值表示,连锁值越大,表明标记与疾病的连锁越强。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缩小致病基因的候选区域,为进一步的基因发现研究提供指导。

主题名称:候选基因分析

关键要点:

1.候选基因分析是一种通过定位可能的致病基因来识别疾病遗传基础的方法。它基于对疾病机制的现有知识或功能研究的发现。

2.候选基因分析涉及确定与疾病表型相关的候选基因,然后评估这些基因中的变异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SNP标记可以用于对候选基因中的变异进行分析。

3.候选基因分析有助于验证疾病的遗传基础,并为靶向治疗和诊断的发展提供信息。

主题名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关键要点:

1.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一种无偏见的方法,用于检测与疾病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变异。它通过比较大型人群中病例和对照个体的基因组来进行。

2.GWAS使用高密度SNP芯片来分析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SNP芯片包含数百万个SNP标记,可以检测基因组中广泛的遗传变异。

3.GWAS有助于识别与疾病相关的常见变异,并提供对疾病遗传结构的深入了解。通过GWAS,可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和疾病风险预测模型。

主题名称:整合分析

关键要点:

1.整合分析是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例如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分析和GWAS)结合起来以提高统计功效的方法。它允许识别和验证通过单一方法难以检测到的变异。

2.整合分析利用计算方法将来自不同研究的数据组合起来。通过比较和结合不同的数据集,可以提高对疾病遗传基础的整体理解。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