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有人比方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宝,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恒河在印度境内,泰晤士河在英国境内,据此可知题干内容反映出英国在印度吸取财宝然后转移到英国,即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故选B项;恒河在印度,属于亚洲,而不属于北美洲,解除A项;题干内容反映的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而不是法国,解除C项;恒河在印度,属于亚洲,不属于美洲,除此之外,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吸取财宝”,而不是“屠杀”,解除D项。2.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据”原则。该原则()A.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B.实现了非洲的民族独立C.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D.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柏林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事实上探讨的更多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故选D项;柏林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进一步瓜分非洲,并没有承认非洲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独立,解除A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才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解除B项;柏林会议没有探讨非洲的奴隶贸易问题,解除C项。3.如表为1914年英、法、德、意等四国占有的殖民地统计状况,其中①是()

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量(个)殖民地人口(人)①553.9亿

296235万

101307万

4139万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答案】A【解析】略4.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占据殖民地的面积和人口如下表: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缘由()年份面积(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百万人)18602.5145.118807.7267.918999.3309.0191412.9393.5A.工业优势的垄断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军事实力的强大D.世界市场的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据表格,可知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殖民地面积和人口渐渐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实力增加,军事实力强大,在殖民扩张中占优势,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殖民地土地面积和人口的增加,无关推断工业优势的垄断,解除A项;英国在1689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解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记着世界市场基本确立,解除D项。5.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确定性的一年,符合这一年状况的是()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斗争局势有利于协约国C.协约国起先运用坦克D.同盟国限制制海权【答案】C【解析】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运用坦克,故选C项;1916年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处于长久的消耗战中,互有攻守,解除A项;1916年同盟国和协约国互有攻守,解除B项;1916年德国发动日德兰海战,结果德国失败,英国海军依旧限制着制海权,解除D项。6.右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法国1:28德国1:32英国1:57俄国1:107A.法国在斗争中伤亡人数最多B.斗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C.斗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D.俄国领先退出了一战【答案】B【解析】材料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很大,说明斗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故选B项;因为各国总人数不同,因此不能依据比例大小计算伤亡人数,解除A项;核武器出现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解除C项;依据材料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不能推断俄国的伤亡人数及是否退出一战,解除D项。7.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了世界新秩序,建立了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须要。这一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世界卫生组织C.20国集团D.亚洲投资银行【答案】A【解析】材料“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指的是一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一战后建立的世界性组织是国际联盟,故选A项;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于1948年,解除B项;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解除C项;亚洲投资银行成立于2015年,解除D项。8.下表是一位学者关于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特点的分析:这些观点可以用来说明俄国()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B.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C.各种社会冲突非常尖锐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俄国无产阶级主要来自破产农夫,易形成工农联盟,遭遇到极其严峻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革命性强、集中程度高、易于组织发动等特点,可以用来说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选D项;农奴制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种不彻底性与材料无关,解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与“(工人)集中程度高”不符,解除B项;材料只体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各种社会冲突”说法错误,解除C项。9.十月革命借助斗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加速了“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答案】C【解析】略10.1918年,全俄苏维埃中心执行委员会宜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这意味着苏俄即将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略1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瞿秋白曾在苏俄工作和生活。他曾说:“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物。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行,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也许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很多便利利益”。由此可知新经济政策()A.承认市场的重要作用B.丢失了物价调整实力C.全面融入了世界市场D.造成严峻的社会危机【答案】A【解析】据材料“非得有钱不行”“物价不稳”和“大多数人便利”这些信息可知,新经济承认市场的作用,强调市场规律,故选A项;据材料“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说明市场物价受到影响,但不至于丢失物价调整实力,解除B项;新经济政策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后来即被中断放弃,“全面融入”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C项;据材料“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很多便利利益”可知新经济政策有其主动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缓解了社会危机,解除D项。12.1921年5月,列宁提出:商品交换应当成为收集粮食的主要手段;商品交换是对工农业相互关系是否正常的检验,是建立能较正常的发挥作用的货币制度的基础。但后来,他又指出:“必需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整买卖和货币流通。”列宁的这些观点()A.有利于苏俄(联)生产力的有序发展B.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起先的标记C.为粮食税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D.体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相识【答案】D【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斗争结束后的新状况,为保证军队、工人的粮食供应,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当进行,列宁提出商品交换取代之前的实物交换以及“国家调整买卖和货币流通”等,这是在了解国情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新观点,故选D项;1921年苏联还未成立,解除A项;十月革命已经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解除B项;1921年3月,粮食税政策已经实行,解除C项。13.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时间苏联德国1941年6000辆6075辆1942年24700辆5500辆1943年24000辆11500辆1944年29000辆29050辆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A.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B.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C.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D.反法西斯斗争出现战略转折【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二战期间苏联不间断增加生产”可知苏联工业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故选A项;工业化指的是工业(特殊是其中的制造业)或其次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仅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不足以代表工业化,解除B项;德国1942—1944年增长非常迅猛,1944年的生产数据超过了苏联,解除C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功标记反法西斯斗争出现战略转折,解除D项。14.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肯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理想,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意和实现了这种理想。苏联共产党的理想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逐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A.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B.以安排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C.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D.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所提苏联共产党的理想“建设社会主义;追逐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可知,苏联模式的目标是希望将自身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到在国际上有较高的权威和地位,故选D项;“建设社会主义;追逐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这些苏联共产党的理想更多的集中体现在政治和国际地位的改善上,所以这位学者的探讨不是强调经济结构的问题,解除A项;题干中说苏联模式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共产党的理想,即在国际社会上的权威和地位,而不是该模式自身及其特征,解除B项;在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前提下,苏联共产党的战略定位是有肯定的科学性的,所以盲目性的说法脱离了苏联面临的国际形势这一实际,解除C项。15.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快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异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有安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C.反法西斯斗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答案】A【解析】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经济危机打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不同,20世纪30年头初,苏联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缘由是1928年以来,安排经济建设促进了苏联的经济腾飞,故选A项;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终止,解除B项;法西斯国家公然发动其次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年9月,解除C项;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已经结束,解除D项。16.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1914年6月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B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同等地位C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其次次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D“海狮安排”被迫不定期推迟希特勒侵略安排第一次未能得逞【答案】D【解析】1940年9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安排”,希特勒侵略安排第一次未能得逞,故选D项;波斯尼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务,是一战的导火线,解除A项;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制,解除B项;1936年“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阁首相,标记其次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解除C项。17.对导致下表数据改变的重要缘由分析最准确的一组是()1936年和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地区)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倒戈;中美新商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崛起D.德、日的倒戈;国共内战的爆发【答案】B【解析】二战使欧洲、日本遭遇重创,美国空前强大,尤其是中美新商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故选B项;材料是1936年和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表,不涉及美苏两极对峙,解除A项;材料是1936年和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表,未体现苏联崛起,解除C项;国共内战爆发不能说明美、日、英、德、法对华贸易比重的改变,解除D项。18.二战后初期,为了使民众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心灵”层面支持冷战,美国成立宣扬委员会等机构,宣扬美式民主和全球责任。美国此举旨在()A.遏制共产主义扩张B.谋求国内民众支持C.推动西方文化输出D.传播世界领袖理念【答案】A【解析】据材料“美国成立宣扬委员会等机构,宣扬美式民主和全球责任”,可知成立宣扬委员会进行宣扬是为了消退民众恐惊和反感,让遏制战略获得公众的支持,根本服务于对外冷战的须要,故选A项;谋求国内民众支持属于表象而且片面,还包括对外宣扬,解除B项;推动西方文化输出只是一部分内容,并不是主要目的,解除C项;美国除了宣扬全球责任外,还宣扬美式民主,传播世界领袖理念只属于其中一个内容,解除D项。19.苏联作家西蒙洛夫1946年创作的戏剧《俄国问题》,描述了美国的“帝国主义分子、政客以及报界的巨头试图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斗争”。1947年5月该剧在德国苏占区上演。之后,苏联和西方强国之间在德国占据区彼此禁演对方的剧目。这一现象()A.表明白冷战使德国起先分裂B.揭示了美苏冷战的缘由C.体现文化对抗取代政治斗争D.反映了美苏冷战的特征【答案】D【解析】据材料“帝国主义分子、政客以及报界的巨头试图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斗争”、“苏联和西方强国之间在德国占据区彼此禁演对方的剧目”可知美苏走向对抗,且已影响到文化领域,故选D项;德国分裂为1949年,解除A项;材料揭示美苏冷战在文化领域的表现,而非缘由,解除B项;美苏冷战仍以政治、军事斗争为主,“取代”一词有夸大之嫌,解除C项。20.20世纪50年头末60年头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剧烈。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提倡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C.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答案】D【解析】不结盟运动标记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D项;不结盟运动主见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了”说法错误,解除A项;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是南斯拉夫、印度和埃及,解除B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断瓦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记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彻底”说法错误,解除C项。21.特朗普担当美国总统期间,先后退出一些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退出主义”色调突出,意欲卸下“责任包袱”,秉持“美国优先”理念在全世界攫取利益却不同等地进行回馈。特朗普这一做法最能说明美国()A.重建全球治理新秩序B.塑造超级大国形象C.奉行贸易爱护主义D.坚持推行单边主义【答案】D【解析】据材料“特朗普先后退出一些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意欲卸下‘责任包袱’,秉持‘美国优先’理念在全世界攫取利益却不同等地进行回馈”可知,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逆全球化而行,仍旧奉行单边主义,故选D项;特朗普不断退出国际性组织,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逆全球化而行,并不是重建国际新秩序,解除A项;美国已经是超级大国,而且退出国际性组织不利于大国形象的维护,解除B项;材料中未详细涉及到贸易政策,解除C项。22.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很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答案】B【解析】略23.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平安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答案】C【解析】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于人才引进更多的是限制,无法扩大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并且材料中也并未体现有关苏联的描述,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的引进,B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由题干中可知,此时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时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平安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C正确。由材料可知,美国《1952年移民法》是对移民和临时劳工入境作了限制,目的是削减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干脆联系。故D错误。24.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峻挑战,规模为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犯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当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①斗争和地区冲突②宗教或部族冲突③自然灾难、经济恶化④冷战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欧洲难民问题是近年来的时政问题,冷战政策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伴随苏联解体已经结束,所以④不正确;欧洲难民危机是斗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冲突、自然灾难、经济恶化的结果,①②③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有预谋的突然攻击。在此之前,美国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应日本之请同该国政府及天皇谈判,以期维持太平洋区域的和平……起先轰炸一小时后,日本驻美大使及其同僚尽然还向美国国务卿递交正式复函,这份复函虽然声言目前的外交谈判已无接着之必要,但却未有威逼的言词,也没有示意将发动斗争或实行军事行动……昨天,日本政府还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攻击。昨夜,日本部队攻击了香港。昨夜,日本部队攻击了关岛。昨夜,日本部队攻击了菲律宾群岛……这样,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全面的突然攻击……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已指令实行一切手段进行防卫。我们将恒久记住对我们这次攻击的性质。——摘自富兰克林·罗斯福《1941年12月8日在美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的斗争咨文》(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罗斯福在国会演说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罗斯福国会演说的意义。(7分)【答案】(1)背景:日本偷袭美国珍宝港,威逼美国平安;日本加速对太平洋地区的攻势;美日关于维持太平洋和平的谈判失败。(6分)(2)影响:有利于向美国国人和世界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推动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对日宣战;加快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利于扭转二战局势,加速二战的成功。(7分,任答三点即可满分,每点2分。)【解析】(1)据材料“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有预谋的突然攻击”并结合所学日本偷袭珍宝港的史实可知日本偷袭美国珍宝港,威逼美国平安;据材料“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全面的突然攻击”可知日本加速对太平洋地区的攻势;据材料“在此之前,美国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应日本之请同该国政府及天皇谈判,以期维持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可知美日关于维持太平洋和平的谈判失败。(2)据材料“这样,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全面的突然攻击”可知有利于向美国国人和世界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据材料“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已指令实行一切手段进行防卫。我们将恒久记住对我们这次攻击的性质”并结合二战的史实可知推动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对日宣战与加快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有利于扭转二战局势,加速二战的成功。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夫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缺憾的是,农夫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心情,并因此发生了很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图为俄国粮食产量改变曲线:材料三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逝……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缓缓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据《俄罗斯史》(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改变趋势并指出其基本缘由。(6分)(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务?这一事务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答案】(1)问题:农奴制激化社会冲突;(2分)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阻碍了俄国的发展。(4分)(2)趋势:逐步下降,1921年后快速增长;(2分)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4分)(3)事务:苏东剧变;(2分)启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仅仅代表苏联模式的失败,不能因此否定社会主义道路。(4分)【解析】(1)第一小问问题,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点——“1856年”以及“农夫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心情,并因此发生了很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可知材料一所反映的俄国社会问题是农奴制激化了社会冲突。其次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点——“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以及“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