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绩野

望诗人简介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王绩(590~644)写作背景诗人王绩经历隋唐两朝,曾三仕三隐,这首诗作于他弃官归田,躬耕东皋之时。解题眺望原野。野望走进生字多音字薄薄荷薄片bòbáo单薄bó初读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

王绩初读结合注释,想象画面。初读节奏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地。薄暮:傍晚。薄,接近。徙倚: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解诗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晖:落日。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解诗意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解诗意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顾:看。采薇:采食野菜。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解诗意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望”字点题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徙倚”二字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徘徊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首联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欲何依”化用典故——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首联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出一幅山林晚秋萧瑟恬静的画面,衬托出作者的怅惘、孤寂之情。颔联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写了牧人、猎人归家的场景,这些温馨的画面,反衬了诗人孤寂落寞、无处安身的感慨。颈联赏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运用典故——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采薇而食。尾联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主题思想《野望》通过对东皋秋景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称的田园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再次朗读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

王绩拓展积累描写秋天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君未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