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4月)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3.99.6000反应后质量/g006.62.7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13.5B.物质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化学课本中提供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可以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4.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聚沙成塔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6.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锌、铁、钙、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铁、钙、硒都属于常量元素B.紫薯中富含油脂C.紫薯中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D.维生素主要通过人体合成7.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SO42-K+CO32- B.Mg2+Cl-OH-Na+C.Fe3+SO42-H+Cl- D.Na+Ba2+NO3-SO42-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过滤 C.称量氢氧化钠 D.量取液体9.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B.t℃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10.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11.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12.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 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氢气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对化合物的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个重要内容。(1)请用H、C、O、C1、Na、Fe元素填空。酸性氧化物_____;可溶性碱_____;二元含氧酸_____;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2)在酸、碱、氧化物这三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_。14.根据图示,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的文字部分:(1)试管内溶液中所含阴离子_____;(2)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5.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请回答下列问题:乙酸乙酯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16.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氮原子_____,(2)硝酸根离子_____,(3)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代号)。18.实验室里用64g浓度为12.5%的NaOH溶液和适量CO2气体反应制备纯Na2CO3(已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于是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①将64g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分别是放在烧杯A、B中②向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③将A、B两烧杯中的液休混合后蒸干、灼烧。NaHCO3,属于__(填“酸”、“碱”或“盐”)。以上方法,步骤②中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③中的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若直接向64g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也能制得与卢同学等质量的纯Na2CO3。与卢同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何不足:_________。卢同学制得了多少质量的纯Na2CO3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2016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量取水: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A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B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C氯化钠粉末不纯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E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9g+9.6g=6.6g+2.7g+m,m=4.2g,不符合题意;B、物质X属于生成物,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C、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苯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为9.6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不变,故X中含碳、氧元素,不含氢元素,设X的化学式为:CxOy,故12x:16y=(3.6g-1.8g):(9.6g-4.8g-2.4g)=1.8g:2.4g,x:y=1:1,故X为CO,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符合题意;D、物质X不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2、A【解析】

电解水实验用直流电做电源,实验时常常会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验证负极生成气体时,在点燃前要验纯。【详解】A、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B、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氢气,能燃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C、该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不正确;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3、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溶剂的方法;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水生成,根据溶解性表,可以判段是否有沉淀产生;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无关;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选C考点:得到晶体的方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4、B【解析】

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百炼成钢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把多余的碳除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聚沙成塔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D【解析】

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河水结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C【解析】

A、钙属于常量元素,铁、锌、硒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紫薯不含油脂,不符合题意;C、淀粉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维生素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不符合题意。故选C。常亮元素:CHONPKSKCaNaClMg微量元素:FeCuZnMnFISe7、C【解析】能大量共存,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A、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B、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能结合成水、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点睛:离子的共存问题实际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8、D【解析】

A、闻气体气味要用手轻轻扇,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故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不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遵循最小量程一次量取的原则,量取8mL液体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选项A错误;B、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等质量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但没有指明是等质量,选项B错误;C、当温度大于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但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因为没有讲清楚是否是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选项D正确。故选D。10、A【解析】

A、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会使大量的空气进入,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因为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进入前先做灯火实验,确保氧气充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1、A【解析】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这是正确的逃生做法,故A正确;B、煤火取暖时不应紧闭门窗,以防煤气中毒,故B错误;C、燃气泄漏时不应点火检查,以防爆炸,故C错误;D、森林游玩时不应乱扔烟头,以防火灾,故D错误。12、A【解析】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还原性物质通入,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流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流出;故答案选择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O2NaOHH2CO3H2O2碱【解析】

(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酸性氧化物指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物,根据所给元素得出CO2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反应,故酸性氧化物为CO2;碱是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题中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铁两种碱,又知氢氧化铁难溶于水,故可溶性碱为NaOH;含氧酸指酸根中含有氧元素,二元故氢离子有两个,故二元含氧酸为:H2CO3;氧化物的含氧量高,要求另一种元素质量小,故有水和过氧化氢两种物质,分析可知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为:H2O2;(2)碱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碱中一定存在氢、氧两种元素。14、NO3-;Cu+2AgNO3=Cu(NO3)2+2Ag【解析】

(1)试管内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故填:NO3-;(2)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就是在硝酸银化学式中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5,故填:;(3)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故填:Cu+2AgNO3=Cu(NO3)2+2Ag。15、32:4:154.5%【解析】

(1)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填:3。(2)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8:2=2:4:1,故填:2:4:1。(3)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54.5%。16、【解析】

(1)表示微观概念,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为。(2)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故硝酸根离子化学式为。(3)化合价要标在原子团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表示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长颈漏斗集气瓶2H2O22H2O+O2↑B2KMnO4K2MnO4+MnO2+O2↑AE【解析】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B;(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4)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的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E;该题为实验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污染空气以及是否与水或空气反应。18、盐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10.6g【解析】

(1)根据酸碱盐的定义分析;(2)通入过量CO2气体最终生成碳酸氢钠;(3)从能源和环保角度分析;(4)步骤②中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步骤③中NaHCO3+NaOH=Na2CO3+H2O,将生产的NaHCO3再倒入等量的NaOH就可以全部转变成Na2CO3分析;【详解】(1)NaHCO3中有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符合盐的定义,故填:盐;(2))由题意可知:过量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极易生成NaHCO3,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以及Na2CO3+CO2+H2O═2NaHCO3,故填: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3)如果向64g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故填: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4)m(NaOH)==8g,步骤②和步骤③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都是=4g,步骤②中总的反应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步骤③中NaHCO3+NaOH=Na2CO3+H2O,设步骤②中生成NaHCO3质量为x,步骤③中生成Na2CO3的质量为y,,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