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A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5经济体制改革;6~8对外开放1.(·江苏连云港质检)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解析“认为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的人占了多半,这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完善和调整。D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A项;B、C两项表述错误。答案D2.(·吉林调研)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各项对其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B.对外政策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C.发展重点从重工业转移到轻工业D.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A项正确;题干中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与工业结构问题,B、C两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答案A3.(·河南洛阳模拟)邓小平曾指出:“农业稳了,工业也就稳了;农业不稳,工业就提心吊胆。”以下历史事件最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大跃进”运动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扩大企业自主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农业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A、B两项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甚至破坏农业生产,体现材料的后半句;C项从正面说明农业的地位。答案D4.(·临沂调研)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解析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供应紧张,实行定量供应,出现了粮票等票证;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资供应充足。这一转变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答案B5.“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解析根据题干提示1991年首钢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及分配制度的改革等。答案A6.(·泰安模拟)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88年”“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答案A7.(·德州联考)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主要“特”在 ()。A.特殊的历史时期 B.特殊的地理位置C.特殊的社会制度 D.特殊的经济体制解析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它们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方式。答案D8.(·广东惠州模拟)1992年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的含义不包括 ()。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国内针对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解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故C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B组提升练9.(·长沙模拟)“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1978年,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197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慢慢改变解析由“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可知,该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知,这一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C正确。答案C10.(·济南模拟)下面是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对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国后第一个粮食总产量高峰的出现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②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时期的出现与“左”倾错误有关③第二个粮食产量高峰的出现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④该曲线图中两个粮食总产量高峰时期粮食产值均是完全可信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题可以采用错误项代入排除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泛滥,浮夸风严重,因而曲线图中第一个粮食产量高峰时的数据未必可信,④错误。答案C11.(·潍坊调研)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③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④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采用排除法解答。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世纪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仍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没有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故答案为C项。答案C12.(·淄博调研)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解析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讲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答案D13.(·聊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材料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材料三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GDP进出口贸易总量(亿美元)世界位次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世界位次1978年1482第10位206.4第29位年58791第2位29727.6第2位材料四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变化,并分析发生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3)我国全面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试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根据图片两个时间段:1952~1956年和197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变化”及“原因”。第(2)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材料三主要体现我国经济总量增加、国际贸易往来频繁;材料四体现单位GDP耗能降低,说明经济管理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主要从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出发,比如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单位GDP耗能相对较高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变化:1952~1956年: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1978~年: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2)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世界地位日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3)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偏低;低端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单位GDP耗能偏高;经济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劳动力资源优势弱化;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14.(·江西宜春五校联考)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年12月8日来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履新后首次视察选择深圳,或有意重走邓公南巡之路,实际上则表明了他拓展改革的决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二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是如何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2)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运用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关键信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分析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史实回答。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结合材料中主要观点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回答。答案(1)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只是经济调节的手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评分标准: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