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介绍_第1页
丹参多酚酸介绍_第2页
丹参多酚酸介绍_第3页
丹参多酚酸介绍_第4页
丹参多酚酸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多组分协同增效,全面保护脑神经目录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研究历史123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新旧中药注射液标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工艺质量优势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药理药效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临床研究及安全性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研究历史上世纪80-90年代2000年2001年2011年8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黎莲娘教授首次从丹参中分离得到丹酚酸单体并命名;90年代初,黎莲娘、张均田等专家立项进行该产品的深入研究200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申报中药二类新药临床2001年3月,天士力集团引入该项目2011年4月,天士力集团获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产品上市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

新版《中国药典》提高中药等注射剂的标准,增加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限度标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处方、生产工艺、药品标准、说明书进行审查和评估《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提高质量标准重启中药注射剂审批工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作为第一个获批的中药注射液上市新旧中药注射剂技术要求对比旧标准1999新标准(2009年)基础研究无明确规定进行药代动力学探索性研究原料无明确规定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加工、采收期成分含量50%以内所测成分应占总固体≥80%结构明确成分应占总固体≥60%,指纹图谱自愿可测成分在指纹图谱中应体现≥90%检查项目强制性项目少增加炽灼残渣、总固体、过敏等15项检查项目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标准与新技术要求对比新标准(2009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药代动力学探索性研究完成有效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加工、采收期国内首先实施GAP,指纹图谱控制原料质量稳定所测成分应占总固体≥80%结构明确成分应占总固体≥60%,所测成分占总固体≥80%结构明确成分占总固体≥80%,可测成分在指纹图谱中应体现≥90%可测成分在指纹图谱中体现率100%,明确结构的成分,体现90%增加炽灼残渣、总固体、过敏等15项检查项目成品质量检查项目达29项国家基金重点支持年份课题名称项目编号1995年国家科委1035工程项目

96-901-01-462002年863计划项目

002AA2Z31352002年国家新药基金

DIX050B2003年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

21001BA701A362005年863计划项目

2005AA2Z3B202008年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2008ZX091012012年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2012ZX09101202取得的成果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提取方法工业化丹参类注射液共性问题——鞣质的祛除获得生产批件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工艺质量优势工艺优势1、采用聚酰胺--大孔树脂串联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彻底去除鞣质等过敏原;2、采用聚酰胺--大孔树脂、活性炭等多层级吸附,彻底去除药液中基础热原3、采用除菌过滤保证产品无菌,低温冷冻干燥,有效成分稳定并最大保留丹参多酚酸高品质保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工艺质量优势质控优势1、原料质量控制:国内首先实施GAP规范,采用指纹图谱控制原材料质量2、GPS定位注射剂药源,饮片加工严格执行GMP规范;3、行业内首创GEP规范,采用国际先进的PAT过程分析技术实时在线监测、全面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变量、各因素,从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4、全程指纹图谱监控保证组分的含量比例,产品质量稳定丹参多酚酸高品质保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工艺质量优势质保优势1、可测成分在指纹图谱中体现率100%2、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份的含量大于80%,3、明确结构成份,在指纹图谱中90%得到体现,所测成份大于总固体量80%4、质量完全符合新版中药注射剂技术要求,关键项目高于国家标准丹参多酚酸高品质保证药材质量控制药材质量控制采用指纹图谱控制,保证各批次质量一致性,减少批次差异,从源头上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各批次相似度≧0.9中间体(冻干原料)质量控制中间体(冻干原料药)质量控制采用指纹图谱控制,保证各批次质量一致性,减少批次差异,从关键中间体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中间体各批次相似度≧0.9成品质控相似度≧0.9实际三批次相似度均大于0.997丹参多酚酸药理药效基础研究超强的抗氧化作用改善缺血区脑血流供应调节细胞内钙浓度抑制细胞凋亡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性递质的产生抑制Aβ生成毒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丹参多酚酸抗Fe2+—cys诱导的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氧化应激

清除超氧阴离子(·O2ˉ)、清除羟自由基(OH۰)、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脑缺血后丙二醛(MDA)值、提高脑缺血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提高脑缺血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丹参多酚酸清除超氧阴离子·O2ˉ的作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脑缺血、消除水肿,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显著缩小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24小时造成的脑梗塞面积,改善神经症状,并能减少缺血侧脑含水量。丹酚酸针剂iv对MCAO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n=10)*****丹酚酸粉针剂iv对MCAO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n=10)神经细胞保护

丹参多酚酸对脑中NO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抗血小板丹酚酸可抑制体外和体内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抑制体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丹酚酸可抑制体内血栓形成,选择性抑制TXA2生成,但对PGI2基本无影响,从而提高PGI2/TXA2比值,改善缺血后体内异常的凝血机制。丹参多酚酸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P<0.001VS.对照组丹参多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耐缺氧能力。*P<0.05**P<0.01***P<0.001VS.对照组******对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延迟血栓形成,防止再栓塞脑梗死梗死区缺血脑细胞缺血缺氧死亡神经功能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扩张脑血管,增加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供血,改善脑循环改善脑缺血,增加脑缺血缺氧耐受,延缓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丹参多酚酸多靶点药理作用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再灌注条件下的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说明书丹参多酚酸,辅料为甘露醇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粉末或疏松状物,有引湿性活血通络。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等症状静脉滴注。一次1支(100mg),临用前,先以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一日1次。用药期间需严格控制滴速,不高于每分钟40滴。疗程14天。成分性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优势特点工艺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8项专利保护多组分协同增效,药理作用强于单一组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连续三次获得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第一个符合新版中药注射剂技术审评标准的产品,成份明确,质量可控SFDA中药注射剂严格审批以来第一个批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