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本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模块的内容包括:
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
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
在教材的编写中该模块兼顾了知识理论体系和科学思想方法。
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框架如下:
图1-1模块与单元知识结构框图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有: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
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内环境:
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是通过接受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完成反射活动的。
2.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3.免疫调节:
依靠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的调节方式。
免疫调节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方式,特异性免疫有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4.抗原: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
细菌、病毒)5.抗体:
受抗原刺激后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6.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7.过敏反应的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2.植物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3.极性运输:
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比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根尖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上运输,而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这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极性运输其实也是主动运输,也需要载体和能量。
4.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6大类。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种群: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每种生物以种群为单位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受到各种生态环境的制约。
2.种群密度:
每一种群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称为种群密度。
3.年龄组成:
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很大影响。
4.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5.环境容纳量:
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6.群落:
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也正由于群落中各物种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共生等各种关系,才能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7.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在群落生境的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
8.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根据发生情况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
9.初生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0.次生演替:
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
分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存在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能量金字塔:把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绘制成一个塔,塔基为生产者,往上为较少的初级消费者,再往上为更少的次级消费者,再往上为更少的三级消费者,塔顶是数量最少的顶级消费者。
4.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源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环境干扰太大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5.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6.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7.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分子、个体、群体、生态系统水平)。
以种群这个核心概念为例,设计教学帮助学生除疑去难,以建构相关的科学概念方面。
一.教材分析案例章节:
必修(3)种群(第一课时)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科学方法的内容放在突出的位置。
首先,正文一开始简要介绍了种群密度的概念、调查种群密度的必要性和方法。
为了让学生领悟标志重捕法,在知识性内容方面,本节主要介绍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应当注意的是,这几项特征并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层次之分的。
正如教材所指出的,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几项数量特征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参数,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二、教学思路与设计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前,应当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转到宏观、群体水平上来。
让学生明白以下两方面:
(1)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2)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在种群的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展开讨论来说明这一概念。
例如,一个村庄的居民可以看做是一个种群,一个鱼塘中全部的鲤鱼属于一个种群,等等。
在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概念时,要与认同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联系起来。
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认识和把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关心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教材中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因此,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
为此,应充分准备好模拟标志重捕法的实验。
进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的教学时,有必要先介绍抽样调查的方法。
教材中介绍了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教师应结合问题探讨,组织学生按小组进一步讨论。
对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的教学,可以从列举一些现象与事例入手。
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因此种群形成一定的年龄结构。
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雌雄性别比率大约保持1∶1。
教学时可以列举一些事例,说明自然界这种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包括人类)。
最后,可就上述特征间相互关系作一小结。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能力目标: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2)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认同相关休渔、人口计划生育等的政策。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并实施六、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师活动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回答: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姚明和人群图片。
问:
这是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一个人的个体会不会死亡,种群会不会随之消失?从而引导学生:
种群有自己的特征。
一个人和一群人激活学生思维,引入正题:
种群的特征通过图片,对比生物个体与种群,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请学生回顾种群的概念投影种群例题学生思考回答,并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多媒体展示藏羚羊和鱼塘中鲤鱼图片。
并提出问题:
这两个种群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观察并指出种群数量明显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
种群数量是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种群数量特征是种群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学习的分析图片信息,对比。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增强趣味投影鱼塘中的鱼群图片,提问:
如果这是你养殖的鱼群,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投影种群密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提问:
怎样知道鱼塘中的鱼的种群密度的具体数据?如何测定?投影标志重捕法的演示过程提问:
标志重捕法适用所有的生物吗?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关心的是我鱼塘里的鱼是否过密集,会影响生长。
这需要用种群密度来表示。
学生说出种群密度的表示方法。
取样调查法教师提出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学生观看,归纳出方法和计算公式师生共同归纳出适用条件:
1、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2、个体在被捕获时的概率相等;3、标记方法要恰当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成员中参与讨论。
1、请你运用绿豆、红豆等材料,设计一个模拟标志重捕法的实验。
分组讨论、思考并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方法步骤:
1、从一包绿豆中取出20粒,换上20粒红豆(相当于被捕获个体经过标志放回原生活环境),然后将这包豆子放在杯中,充分搅拌,使两种豆子混合均匀。
2、从杯中随机抓取豆子,放入另一小杯中,数一数小杯中的豆子共有多少粒(设为a粒),让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思考和分析问题。
1.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选择的豆子的大小等要尽量,以使感,以避免人摸抓时手为误差。
3、选择存放的容器最好采用形的容器,以便摇动时能充分混合均匀。
4、看着抓,要去摸抓,并且随便搅拌一下,以增大其随机性。
5、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要,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材料放回后6、你还有哪些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简单介绍样方法其中含有红豆多少粒(设为b粒)。
设纸包内的绿豆为x粒,写出x的数学表达式(20b/a)。
3、重复步骤二多次,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并计算。
(计算时取平均值)相同一样圆柱形不能随机搅匀多做几次,取平均值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方法步骤: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签订签订技巧
- 维修机械设备合同协议
- 建筑工地安全承包合同
- 招标公告信息格式
- 个人借款合同协议示例
- 设计服务合同精准模板
- 云计算技术研发合同
- 软件授权变更协议格式
- 育儿嫂服务合同的续约与终止流程解读
- 服务外包合同争议的解决策略
- 小学几何解题全套43大定理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教案 第8课 市场调查与分析目标市场
- 二级学院就业实施方案
-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账
- 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5.9 期末真题重组培优卷(人教版)(原卷版)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初中道德与法治-《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电力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及管控措施(变电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