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27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27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27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27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27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7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目录【考点过关练】考点0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重难创新练】【专题检测卷】考点01美苏“冷战”1.《新全球史》指出: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了地区冲突的危险 B.美苏争霸有利于世界和平C.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有双重影响 D.冷战是美苏对峙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说明冷战时期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有双重影响,C项正确;题干考察的是对这两种不同观点的解读,美苏冷战加剧了地区冲突的危险对应的是“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美苏争霸有利于世界和平对应的是“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这两种解读均不完整,排除A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美苏对峙的方式,而是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斯大林曾于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时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下面最早印证斯大林观点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两极格局的终结【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关键信息“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最早”可知,斯大林认为战后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使战时的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B项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与苏联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3.小刚同学制作的手抄报设置了四个栏目,标题如下。据此推断,手抄报的主题应该是(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和华约成立A.美苏共同打败法西斯 B.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的联合【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二战期间美苏共同打败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排除A项;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属于社会主义的联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0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2023年是欧洲联盟成立30周年。下表是欧洲大事年表(部分)。这表明(

)时间事件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A.欧洲实现了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C.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D.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材料表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1967年,西欧部分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上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C项正确;题干不能够说明欧洲实现了一体化,欧洲一体化尚在发展,排除A项;欧洲联盟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欧洲一体化主要反映区域集团化趋势,而且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5.虽然欧洲国家经历了连绵的战争,但悠久的历史所产生的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基本价值的欧洲文明,仍然使各国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的联系。这强调了欧洲的联合是源于(

)A.持续战争引发的结果 B.各国灵活外交政策的实施C.地缘因素产生的影响 D.各民族文化的内在同一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虽然欧洲国家经历了连绵的战争,但悠久的历史所产生的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基本价值的欧洲文明,仍然使各国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欧洲的联合是源于各民族文化的内在同一性,D项正确;持续战争引发的结果,与题干内容“悠久的历史所产生的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基本价值的欧洲文明,仍然使各国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的联系”没有联系,排除A项;外交政策的实施,与题干内容“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基本价值”不符,排除B项;地缘因素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与题干内容“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基本价值”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这表明这些国家致力于(

)A.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主导地位 B.加强欧洲各国的联合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D.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答案】C【解析】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材料是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并非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对抗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体现他们开始走向合作联合,排除B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排除D项。故选C项。7.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下列不属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原因的是(

)A.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B.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美国大量军需订单C.日本重视科技和教育D.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可知,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属于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二战后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C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8.如下图的组织是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对该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经济互助委员会A.按照苏联模式对成员国家进行了内部改造 B.苏联通过它使西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C.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市场经济轨道 D.由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结合所学可知,该组织是经济互助委员会,它是苏联组织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按照苏联模式对成员国家进行了内部改造,A项正确;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组织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不是西欧国家,排除B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组织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它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排除C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组织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0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导致(

)A.苏联走向解体 B.柏林危机出现 C.殖民体系崩溃 D.高度集权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苏联走向解体,A项正确;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排除B项;二战促进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排除C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采取的必要措施主要是指(

)A.干涉别国内政 B.推行马歇尔计划C.成立经互会 D.成立华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干涉别国内政不是经济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是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成立华约不是经济措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位西方学者说“1989—1990年间发生的演变,其实可以看成一场东欧革命。……然而革命这个字眼,虽然不失恰当,在此难免有几分误导作用。”他评价的是(

)A.德国的分裂 B.东欧剧变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1989—1990年间发生的演变,其实可以看成一场东欧革命”可知是东欧剧变,东欧国家有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B项正确;1949年,东德西德的成立,德国分裂,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苏争霸一直持续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04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2.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A.亚非拉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C.亚非拉的不结盟运动 D.亚非拉的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亚非会议”,“1959年古巴革命”,“1960年非洲年”,“1999年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55年亚非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知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B项正确;亚非拉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与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不符,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亚非拉的资产阶级革命,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990年3月21日零时钟声响后,在首都温得和克体育场,一面由白窄条间隔的蓝、红、绿三色和一轮金色的太阳图案组成的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庄严宣告独立。“□□□□”应是(

)A.纳米比亚 B.尼日利亚 C.利比里亚 D.坦桑尼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3月21日零时钟声响后,在首都温得和克体育场,一面由白窄条间隔的蓝、红、绿三色和一轮金色的太阳图案组成的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并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A项正确;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排除B项;1847年,利比里亚独立,排除C项;1961年,坦桑尼亚独立,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由于美国对古巴的左翼革命采取敌视立场,美古关系逐渐恶化,后来,古巴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

)A.资本主义道路 B.君主立宪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军事独裁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由于美国对古巴的左翼革命采取敌视立场,美古关系逐渐恶化”结合所学可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和雇佣军,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君主立宪道路、军事独裁道路,排除ABD项。故选C项。15.尼赫鲁曾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下列事件与尼赫鲁的评价有关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慕尼黑会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可知,材料反映了亚洲国家的在努力谋求独立自主发展,并且充满活力生气,结合所学可知,尼赫鲁评价的是万隆会议。印度总理尼赫鲁是万隆会议的倡导者之一,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独立自主探讨自身发展的国际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此后,有大量的亚非国家赢得独立,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巴黎和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削弱德国,以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考法一:研究性学习型)漫画承载了人类的历史记忆,也是一种历史语言。某班级以“漫画中的近代世界”为主题制作了以下历史小报。漫画补充信息①林肯高举斧头朝向一棵写有“slavery”的树,并威胁树上的南方“总统”:“如果你再不下来,我就把树砍断了!”②各国政要口叼烟斗在开会,会桌底下布满火药。③(“USSR”指苏联)苏联认为,美国将联合其它国家围剿自己。美国认为,苏联将全面对外扩张,危害世界安全。(1)有同学对漫画①中林肯威胁南方“总统”要“把树砍断”的具体措施还不清楚。请你帮助解答困惑。(2)漫画②中“会桌底下布满火药”,根据此细节,向同学解释你对漫画作者意图的推断。(3)小报中漫画③还缺少主题,请你根据对漫画内容的理解,为漫画③拟一个恰当的主题。主题:(4)同学们对板报上的漫画很感兴趣,纷纷讨论漫画的寓意和其史料价值。你认为漫画能否反映历史的真实?结合材料说明理由。【答案】(1)《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如果仅仅从史实的角度出发,能够答出“帝国主义分赃”“巴黎和会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得一半分。如果能够从作者意图的角度出发,答出“作者的意图是用漫画揭露战胜国的虚伪,揭露巴黎和会是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对世界的重新分赃”等。(3)能够答出“美苏冷战”相关的。如“山姆大叔与北极熊的‘斗争’”、“美苏各自眼中的对方”等。(4)漫画的绘制,都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但漫画经过了作者的加工,具有宣传、讽刺等用途,因此更多反映的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或目的,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肯对于南方的警告是要铲除南方经济的基础,废除奴隶制度,由此他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根据“1919年‘和平会议’”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这次会议是一战战胜国对于战败国的掠夺,充满了不平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会议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所以这次会议的会桌底下布满火药。(3)根据“苏联认为,美国将联合其它国家围剿自己。美国认为,苏联将全面对外扩张,危害世界安全”可知,漫画③反映的是美苏之间的对立,是美苏冷战的表现。(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漫画的绘制,都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但漫画内容经过了作者的加工,具有宣传、讽刺等用途,因此更多反映的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或目的,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2.(考法二:启示、借鉴型)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中国早。美国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和平崛起的中国学习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崛起以前的美英冲突时间事件结果1793—1794年英国对美国贸易禁运双方和解1837—1838年美国民众援助加拿大的反英起义美国中立,英美双方都无意借此挑起战争1838—1841年美加边界争端双方和解1845—1846年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英美双方妥协材料二

18世纪还不是美国“崛起”的世纪……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第二位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黄安年《美国的崛起和发展》材料三

(美国)在“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严格遵守实用主义外交;在“向全球性大国过渡”阶段,则在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全面扩张;在“成为全球性大国”阶段,则输出国际秩序。笔者认为,鉴于中国国际环境和周边形势的复杂性,中国现在只是处于“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应该谨守实用主义外交,一心一意谋求国家建设。——郭振家《从冲突到合作是新崛起国的必经之路》(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崛起以前美英冲突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在冲突中的态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美国正处在哪一阶段。材料三认为,我国当前应该采用怎样的外交策略?(4)综上所述,我国可以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获得哪些启示?【答案】(1)原因:边界争端;贸易纠纷;领土争夺;争夺区域霸权和势力范围(或争夺某些地区的控制权)等。态度:倾向于和解、妥协。(2)地位:工业总产值稳居世界第一位。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成为全球性大国”阶段。策略:实用主义外交。(4)启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与外国的联系和经济交流;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或谨守实用主义外交、和平外交);坚持“韬光养晦”,并有所作为等。【解析】(1)根据材料“英国对美国贸易禁运”、“美国民众援助加拿大的反英起义”、“美加边界争端”、“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可以概括美国崛起以前美英冲突的原因有边界争端;贸易纠纷;领土争夺;争夺区域霸权和势力范围或争夺某些地区的控制权等。根据材料“双方和解、美国中立,英美双方都无意借此挑起战争、英美双方妥协”,可见,面对冲突,两国的态度是倾向于和解、妥协。(2)根据材料“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第二位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可见,美国的经济地位是工业总产值稳居世界第一位。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根据材料“(美国)在“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可见,美国处于“成为全球性大国”阶段。根据材料“中国现在只是处于“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应该谨守实用主义外交,一心一意谋求国家建设。”,可见,材料三认为,我国当前应该采用的外交策略是实用主义外交。(4)根据材料可知,面对国际冲突多采取和解的态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实施实用性的外交,因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与外国的联系和经济交流;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或谨守实用主义外交、和平外交);坚持“韬光养晦”,并有所作为等。3.(考法三:评价评述型)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①牛顿②克伦威尔③斯大林④达尔文⑤赫鲁晓夫⑥杜鲁门人物1人物2选择理由①②同属近代人物②同为政治家同为材料二

俄国(苏联)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人物人物评述示例: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推行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材料三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甘地)是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里,可能极少有人相信,地球上,曾经出现这样一位血与肉的灵魂。”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见到甘地先生……真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认为“为争取印度的独立,拯救印度的贫穷,有谁比甘地更热忱呢?……他教了我们许多的事:无所畏惧、严守纪律、为了远大的理想勇于自我牺牲等……我们并没有忘记。我们更不能忘记他,是他使我们得有今天,并使印度从深渊中拔起。”(1)归类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人物栏每栏填上一位历史人物的序号即可,历史人物可重复选择)(2)请选择材料二中的任意一位人物(彼得一世除外),仿照示例,完成表格。(3)材料三中的三人对甘地的评价有何不同。(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依据哪些原则?(答出两点)。【答案】(1)人物1人物2选择理由③⑤⑥任意一个即可①④同为科学家(或③⑤,同为苏联领导人)(2)评分说明:两个人物只能选择一位;评述部分符合题意任意两点即可。人物评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导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任意两点或其他答案合情合理即可)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领导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建了“苏联模式”。领导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等。(任意两点或其他答案合情合理即可)(3)爱因斯坦认为甘地从人性角度反抗暴政,永不屈服,他对甘地非常推崇;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政府的角度上认为甘地妨害治安,扰乱秩序,批评诋毁;尼赫鲁站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立场上肯定甘地以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为己任,是深受印度人民爱戴的领袖;(本题答案较灵活,只要能够围绕材料符合题意即可给分)。(4)客观、公正、多角度、辩证地评价;把人物置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事求是、史论结合。【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斯大林⑤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⑥杜鲁门是美国总统,他们都是政治家;以人物身份分类,除了政治家外,牛顿和达尔文同属于科学家,③斯大林和⑤赫鲁晓夫同为苏联领导人。所以,与②同类的是③⑤⑥,任选一位即可。以同为科学家的身份来分类,第三行可以填①和④,或以同为苏联领导人的身份来分类,第三行可以填③和⑤。(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后,领导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后,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任意两点即可)斯大林的主要事迹是领导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3)根据材料可知,“(甘地)是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甘地)是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说明爱因斯坦认为甘地从人性角度反抗暴政,永不屈服,他对甘地非常推崇;“真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律师。”说明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政府的角度上认为甘地妨害治安,扰乱秩序,批评诋毁;“为争取印度的独立,拯救印度的贫穷,有谁比甘地更热忱呢”“是他使我们得有今天,并使印度从深渊中拔起。”说明尼赫鲁站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立场上,肯定了甘地在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上的贡献,表达对其无所畏惧、严守纪律、为了远大的理想勇于自我牺牲等的崇敬或爱戴之情。(4)通过不同人从不同立场对甘地不同的评价可知,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客观、公正、多角度、辩证地评价;把人物置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事求是、史论结合。4.(考法四:变化趋势型)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以“民族观与民族解放运动”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随着欧洲各国先后完成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也先后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各民族国家的现代化竞争中,不同民族主义对世界秩序的想象的不一致演变成日益严重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民族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开始了。——摘编金观涛《历史的巨镜》(1)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一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为“民族战争”“帝国主义战争”的理解。依据第二则,结合所学分析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的欧洲民族国家冲突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二阶段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中叶前后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把这次革命运动推到了顶点。其中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1964年77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二战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以辛亥革命和印度反英斗争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新高潮,这次革命斗争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2)根据材料二,从领导阶级角度概括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的相关史实加以解释说明。分析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目标的新变化。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2相对于图1,非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材料四

英国在非洲的扩张17、18世纪,英国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建立殖民据点。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对非洲开展不平等的通商贸易。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和其他列强一起瓜分非洲。——摘编自何芳川主编《非洲通史》50年来,中国对非洲援建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投资,而非洲石油、木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国。中国还为数万名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奖学金,并派出一万余名医疗人员赴47个非洲国家援助。除此之外,参与维和行动,大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工作。——摘编自艾周昌、沐涛主编《中非关系史》(4)根据材料四,对比分析现代中非关系与近代英非关系的差异,简析中非合作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民族观?【答案】(1)民族战争:法国大革命捍卫了革命的果实,抵御了其他国家的干预。“帝国主义战争”:法国的对外扩张奴役了其他的欧洲国家,从正义的民族战争演变为侵略战争。影响:激化了各国间的矛盾,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为后来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趋势: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变化:从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演变为争取民族独立,粉碎殖民统治秩序。(3)变化:非洲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断增多,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秩序逐渐瓦解。原因: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殖民主义制度的最终瓦解;新兴独立国家普遍奉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霸权政策。(4)差异:近代英非关系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英国在非洲实行殖民统治;现代中非关系则是平等关系,中国援助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意义:能够有效推动互利共赢,促进各自发展,并对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观: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尊重民族差异,反对民族分裂、倡导民族团结。【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之所以称法国大革命是民族战争,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捍卫了革命的果实,抵御了其他国家的干预。根据“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可知之所以成为是“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法国的对外扩张奴役了其他的欧洲国家,从正义的民族战争演变为侵略战争。根据“不同民族主义对世界秩序的想象的不一致演变成日益严重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民族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开始了”可知欧洲民族国家冲突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激化了各国间的矛盾,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为后来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综合材料二内容可以看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趋势是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阶级。如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目标的新变化则是从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演变为争取民族独立,粉碎殖民统治秩序。(3)根据图示内容可看出,变化主要是非洲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断增多,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秩序逐渐瓦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殖民主义制度的最终瓦解;新兴独立国家普遍奉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霸权政策。(4)差异:根据“英国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建立殖民据点。……对非洲开展不平等的通商贸易。……发动侵略战争,和其他列强一起瓜分非洲”可知近代英非关系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英国在非洲实行殖民统治;根据“中国对非洲援建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可知现代中非关系则是平等关系,中国援助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非合作的意义主要是能够有效推动互利共赢,促进各自发展,并对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在民族观上我们应该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尊重民族差异,反对民族分裂、倡导民族团结。

专题27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20分)1.(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中军事武器的不断研发,主要是因为(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 B.美苏的冷战对峙C.恐怖主义的威胁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B【解析】从题干图中可知,美国、苏联在军事武器上不断研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美苏的冷战对峙,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美苏在冷战中为遏制和威慑对方,不断加大对军事武器的研发,B项正确;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1945年以后,美苏的军事武器研发还在不断进行,排除A项;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不是美国和苏联不断研发军事武器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无法体现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政治两条绳索很快就将西欧圈进了自己的霸主战略。这条政治“绳索”是(

)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C.杜鲁门主义 D.华约【答案】C【解析】根据“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政治两条绳索很快就将西欧圈进了自己的霸主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政治“绳索”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它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是在二战期间召开,与“二战后”不符,排除AB项;华约是以苏联为首,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1955-1961年,美国国务院数次邀请一些文化学者,出访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希望利用他们的影响加强与盟国的联系;同一时期,苏联在一些东欧国家出版发行相关文艺作品,以增进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其背景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峙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积极加强与欧洲、亚洲盟国的联系,苏联也积极增进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当时的背景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峙,美苏两大强国各自谋求加强与盟友之间的关系以巩固自身的实力,C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而二战后形成的是美苏两极格局,排除A项;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但是随着二战结束,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九年级小浩同学预习历史知识“欧洲的联合”时做的思维导图。“⑤”处应该填写(

)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欧洲的联合”,结合所学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A项正确;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欧洲人“绝对迫切需要”的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消除战争积怨,走向联合【答案】D【解析】据题干“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的实力大大下降,为了振兴经济;提高国际地位以及在美苏对抗中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欧洲国家消除战争积怨,走向了联合,D项正确;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欧洲的联合,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无关,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保障制度。其实质是(

)A.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B.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彻底消灭贫富差距 D.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尽快形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A项正确;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彻底消灭贫富差距,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世界的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与题干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保障制度”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甘肃·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联盟第三章

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第七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八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始末》C.《美苏经济体制改革对比研究》 D.《二战后美苏争霸专题史新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第一章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联盟第三章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第七章古巴导弹危机第八章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所给提示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争霸的情况,D项正确;A项是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排除A项;B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史实,排除B项;C项不能体现美苏对峙,争霸,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苏联成立再到苏联解体,其主要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A项正确;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也只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部分,不属于主要探究的价值,排除B项;苏联解体不是冷战形成的原因,而是冷战结束,排除C项;苏联成立时并没有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9.(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卡斯特罗说:“革命就是为了古巴民族达到历史目的和实现彻底统一,就是要推翻顺从帝国主义国家意愿、腐败无能、镇压民众的政府。”材料中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美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10.(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这说明了(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可知,变革之风吹遍非洲,民族意识的增长从而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C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没有涉及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A项;1991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没有体现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二、综合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2分,第13题14分;共40分)11.(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综合探究(14分)2019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了观众强烈反响。人类生活了几百万年的地球,现在怎么样了?她会去流浪吗?阅读材料,围绕问题探究。材料一(1)上图体现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多元性,请你以实例佐证。并归纳其共性。材料二时间情况相应资料536-547年冰岛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持续喷发东罗马帝国史官记载:公元536年的冬天出现了让人惊恐的征兆,之后的一整年,太阳失去光军。中国《南史》记载:537年7月天气严寒,而8月竟然有大雪飘落。934-940年冰岛卡特拉火山持续喷发中国《旧五代史》记载944年秋后晋少帝发罪己诏:稼穑不登,百姓饥荒,道槿相望天灾流行,国步多梗。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1816年中国七月雨雪,秋不热,田禾尽坏,冬大饥。1816年欧洲多地夏季出现罕见低温,称为“无夏之年”。(2)据表二开展火山喷发影响的研究,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开展进一步研究?材料三

1947年《原子科学杂志》设计了末日警示钟(见下图)。时钟指针始定于23点53分,根据世界形势进行拨动(如下表)。时针一旦指向24点,将发生不可逆转的世界性灾难,创意者希望指针能不断回拨。事件指针变动原因分析“北约”“华约”相继建立拨快②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拨快美苏军备竞赛升级,加剧世界危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①中国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促进世界和平。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回拨与会国家大多同意减少碳排放,利于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善。2019年开始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拔快③(3)请按整体构思完善表三。(将①②③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综上,自拟一个主题,并作说明。(要求:观点正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楚)【答案】(1)实例:尼罗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答具体文明成果亦可)共性:地理环境,古代亚非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处在北纬20-40度之间:经济上,都属于农耕文明:政治上,都建立了奴隶制度:文化上,都有标志性文明成果:时间上,都距今四五千年。(2)认识: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气候变化/影响人民生活/影响社会经济/影响政治稳定。(言之成理亦可)途径:实地考察、考古发现、亲历者的讲述、网络查询、科学实验、多学科验证等。(3)①回拨②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开始,加剧了美苏争霸:世界面临战争的威胁;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言之成理亦可)③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国际关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言之成理亦可)(4)示例一:主题:尊重.珍惜.维护说明:人类应该尊重自己所创造的多元文明,珍惜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局面,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民生命安全。示例二: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共同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成果。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因此应该努力建立平等相待、共建共享、尊崇自然的新型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实例佐证:由图示并结合所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中国文明。共性:由图示可知,这些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处在北纬20-40度之间;都属于农耕文明;都建立了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都有标志性文明成果、都距今四五千年。(2)认识:由材料“之后的一整年,太阳失去光军。中国《南史》记载:537年7月天气严寒,而8月竟然有大雪飘落。”“稼穑不登,百姓饥荒,道槿相望天灾流行,国步多梗。”“1816年中国七月雨雪,秋不热,田禾尽坏,冬大饥。1816年欧洲多地夏季出现罕见低温,称为“无夏之年”。”可知,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气候变化、影响人民生活、影响社会经济、影响政治稳定;途径:除了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开展研究之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考古发现、亲历者的讲述、网络查询、科学实验、多学科验证等多种途径开展进一步研究。(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行为有利于推动世界联系的加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因此可得出①回拨;“北约”“华约”相继建立,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由此全面展开,因此可得出②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开始,加剧了美苏争霸、世界面临战争的威胁、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结合新冠疫情对世界关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可得出③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国际关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4)依据材料内容可自拟题目:尊重·珍惜·维护。说明:人类应该尊重自己所创造的多元文明,珍惜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局面,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民生命安全;依据材料内容可以自拟题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共同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成果。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因此应该努力建立平等相待、共建共享、尊崇自然的新型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战争到联合,展现了近现代欧洲前行的足迹。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12分)信息一:信息二:欧共体成立后,联邦德国和法国等成员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这些国家也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实现了和解,为西欧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欧洲护照;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图一人物主持制定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成为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此人所建立的帝国几乎横扫欧洲大陆,这一帝国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德国吞并的国家。(举一例)二战期间,哪一战役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后,德国的分裂有何影响?(3)根据信息二,写出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组织的名称。当前,欧洲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是什么?(4)从欧洲各国关系的发展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法律文件:《拿破仑法典》称作:法兰西第一帝国(2)国家:奥地利(或捷克斯洛伐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或莫斯科战役)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得分)(3)名称:欧共体(或欧盟)影响: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启示:战争和对抗只能带来灾难;只有和平与联合才能促进发展等【解析】(1)法律文件:根据信息一“拿破仑”图片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典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称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场上,拿破仑大败反法联盟,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2)国家:根据图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英美法和苏联管制,以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为标志,德国分裂成东部的民主德国和西部的联邦德国,随着德国的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3)名称:根据信息二“欧共体成立后,联邦德国和法国等成员国经济快速增长……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得出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组织是欧共体或者欧盟;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启示:根据信息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