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乡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原卷版)_第1页
河南省内乡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原卷版)_第2页
河南省内乡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原卷版)_第3页
河南省内乡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原卷版)_第4页
河南省内乡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期期中七年级历史巩固与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闭卷考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如图)。这一伟大工程(A.中心是①大兴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2.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这离不开唐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按其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高宗B.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C.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了()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4.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吗()①唐三彩

②青瓷

③白瓷

④青花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城,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他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为此深受感动而东渡传法的高僧是()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阿倍仲麻吕6.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①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②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③反映了唐朝丝绸之路的活跃④见证了唐朝文学艺术的多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8.如下图漫画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君臣关系 B.促进吏治改革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福利制度9.“靖康年(1127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岳飞)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靖康年的奇耻”指的是()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宋夏议和 D.元灭南宋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北宋与金对峙 B.北宋与西夏对峙 C.隋朝与陈朝对峙 D.南宋与金对峙11.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了新的拔秧工具——秧马。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这段话描述了()A.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B.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提高C.外来作物品种的引进 D.江南地区获得初步开发12.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A.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B.是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C.沉重打击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D.促成“澶渊之盟”,使辽宋保持了和平13.北宋以前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上述变化突出反映了北宋()A.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商业市镇大量出现14.《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表明()A.开封、临安是当时世界上著名大都市B.东京夜市与早市便利了百姓的生活C.宋代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生活也丰富D.临安的文化娱乐发达,城市经济繁荣15.宋朝商人宋有财即将出海贸易,他需要前去申报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市舶司 D.军机处16.中国古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下图空白处对应的是()A.刺史制度 B.八股取士 C.五军都督府 D.行省制度17.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北京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18.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写道:“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他记述的现象得益于()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术的发展 C.邮驿制度的完善 D.各民族的交融19.《萍洲可谈》一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此现象最早记录于()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20.1260年,元朝首先开辟了自燕京(今北京市)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和开平府至京兆(今陕西西安)两条路线,“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急递)铺”,这()A.有利于政令通行 B.便利了粮食运输C.有利于地方分权 D.便利了海外贸易二、材料题。(共30分)21.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经济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下图)。(1)材料一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图一和图二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二

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2)依据材料二,表格中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得益于哪一新品种粮食作物的引进?材料三请语:“苏湖熟(丰收),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何时完成的?(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22.隋唐宋元时期,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都进行了政策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摘编自《科举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隋朝针对上述制度的弊端进行革新,创立了哪一制度?确立标志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宋朝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实行什么政策?材料二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纲领”,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大纲领”具体措施稍夺其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①担任各地长官,三年一换,并设置②,牵制知州。制其钱谷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③,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收其精兵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定期换防。(2)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表格中的①②③处补充完整。材料三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材料三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中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是什么机构?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哪个机构?请分别举出元朝在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2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材料一(1)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大事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材料二中“契丹”和“拓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