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5(共9套)(共655题)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5题,每题1.0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中C选项将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和法律规则混淆。2、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说法不能成立的是()。A、当代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并不意味着法治是万能的B、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C、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点更新在后的过程D、当代中国的法治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进的法治。主要依靠民间推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国的法治建设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上,而依法治国的含义首先体现在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从党到国家机器,再到普通大众,而非单纯地通过民间推动,故D项错误。3、在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A、被托运的货物B、运输方式C、运输费用D、运输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很多法律关系中,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特定的,即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要求而完成的行为。本题中,运输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是相对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只能约束合同的权利义务主体,合同中规定的内容也是履行运输货物这一行为,因此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该法律关系的客体——运输行为。A项比较有迷惑性,但要弄清合同的性质,本题的合同是运输合同而非买卖合同,因此客体是运输的行为而非货物本身。本题选择D项。4、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归根到底是()。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C、上层建筑之一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此意义上,所谓法的国家强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也就是说,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人们都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将招致国家强制力的干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国家的强制力是法实施的最后的保障手段。因此法律相对于其他社会规范而言所具有的特殊强制力就表现在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5、在我国,一个法律案要形成法律必须经()。A、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通过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常设机构审议通过C、全国人大主席审议通过D、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由此可见,在我国一个法律案的形成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6、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托马斯.阿奎那C、卢梭D、康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又是智慧的化身。神的智慧本身具有法律性质。”A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属于“理性论”的代表人物。C项法国思想家让.卢梭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属于“自由论”的代表人物。本题选择B项。7、《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些规定属于()。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的技术性规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考生注意掌握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分。8、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的需要,也产生责任的转承D、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相辅相成,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法律制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只有当五个方面都满足要求时,才能够产生法律责任。A项正确。责任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表现。其含义包括:(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B项正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上的需要,也产生责任转承问题。比如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上级对下级承担替代责任等。C项正确。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追究法律责任,一般都必须实施法律制裁。但也存在免责的情况,如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等。故D项错误。9、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行为的是()。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诉权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本题ABD项属于法律事件,只有C选项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行为,正确。10、在下列亚洲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A、泰国B、孟加拉C、马来西亚D、新加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一德意志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陆法系的国家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也包括曾是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四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如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及中美洲的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英美法系的范围,除英国(不包括苏格兰)、美国外,主要是曾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孟加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中国香港地区也属于英美法系。本题中BCD项为英美法系,所以选A项。11、关于法的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的继承性是指本质相同的法之间的相互继承,而不包括本质不同的法之间的相互继承B、法的继承性是指依次更替的不同历史类型的新旧法律之间的既否定又肯定的借鉴吸收C、法的继承性是指本质不同的法之间的相互继承,而不包括本质相同的法之间的相互继承D、不同类型的法之间的继承和不同国家的法之间的继承与法的阶级性是矛盾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所谓法律继承,就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继承的概念.因此选B项。12、关于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下列表述准确地揭示二者之间区别的是()。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汇编不改变汇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可以改变原来的规范内容.属于国家的立法活动。13、小周是一个饲料厂的销售员,与各方面有广泛的接触,他认为法律没有人重要,有人、有朋友就有法律。他的这种认识属于()。A、法律思想体系B、执法意识C、法律心理D、阶级法律意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从人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法律意识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它直接与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表面地、直观地、自发地反应。可知,本题选C项。小周非行政执法人员,B项错误。小周的认识也不具有阶级性,D项错误。14、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修律后C、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D、尽管澳门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情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已经废止的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也不包括完整意义上国际法即国际公法,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简单地说,是指法律规范形成法律部门以后,由法律部门构成的体系。但是这种部门法体系意义上的法律体系概念是近代以后的概念,因为只有近代以后才有严格的法律部门划分。因此,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选项很明显是正确的,不赘述。只有C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个选项其实是与B选项相联系的。近代以后的“法律体系”概念是从部门法体系的基础上理解的,但近代以前并没有严格的部门法划分,像中华法系的中国更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没有“法律体系”。15、《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该规定属于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A、程序性原则B、政策性原则C、公理性原则D、实体性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它们在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普适性。本题中所提到的《民法通则》第4条的内容也即是国际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民法原则。16、根据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将爱国统一战线社会阶层扩充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7、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的质询案。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务委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领导的各部委的质询案。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18、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有()。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B、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请愿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外交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8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可知,本题选B项。20、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意义在于()。A、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州宪性的先例B、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C、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D、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联邦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该案起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亚当斯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天午夜,突击任命了42位治安法官。但其中16人的任命状未能及时送达;继任的总统杰弗逊让国务卿麦迪逊将这16份委任状统统扔掉。其中,一位因此而没能当上法官的人叫作马伯里,由此提起了对麦迪逊的诉讼。审理该案的法官马歇尔,运用高超的法律技巧和智慧,判决该案中所援引的1789年《司法条例》第13款因违宪而无效,从而解决了此案,并从此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裁定政府行为和国会立法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题选择D项。2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实施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A、私有财产所有权B、私有财产C、私有财产继承权D、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注意《宪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故选B项。22、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3、某村有年满18周岁以上村民500人,其中有100名村民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主任。经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被通过的最低要求的人数是()。A、125人同意B、126人同意C、250人同意D、251人同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2/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据此,本题中某村村民会议的参加人数至少应是251人,罢免案被通过的最低人数应是251人的过半数,即126人同意,故选B项。24、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属于()。A、立法机关监督制B、司法机关监督制C、专门机关监督制D、宪法控诉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我国宪法监督体制属于立法机关监督制。本题选A项。25、下列自然人中不具有中国国籍的是()。A、甲出生于A国,父母都为定居A国的中国公民;A国的国籍取得实行出生地主义原则B、乙出生于B国,父母都为定居B国的中国公民;B国的国籍取得实行血统主义原则C、丙出生于中国,父母都为定居中国的无国籍人D、丁出生于中国,母亲为中国公民,父亲身份不明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国籍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第4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第6条规定,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但是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A国的国籍取得实行出生地主义原则.甲出生时就具有了A国国籍,本题选A项。26、不属于我国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基本程序是()。A、法律案的起草B、法律案的提出C、法律案的审议D、法律案的表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立法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法律案的起草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不属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以选A项。27、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由()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选民小组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选举委员会D、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选举法》第8条第2款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28、现行《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规定,修改宪法的职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选A项。29、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以()。A、制定规章B、制定行政措施C、制定条例D、制定法律解释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立法法》第80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30、现行《宪法》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C、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决定D、全国人大和港澳立法机关协商决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31条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故选A项。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为止。A、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B、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C、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D、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66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3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是()。A、《唐律疏议》B、《唐六典》C、《宋刑统》D、《元典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唐玄宗开元年间,经过26年的时间,反复修订而成《唐六典》。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对后世封建王朝行政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33、建隆年间宋太祖在刑罚制度方面的新规定是()。A、盗贼重法B、重法地法C、凌迟刑D、折杖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3年。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注意折杖法的具体情形。34、辽代最早的一部法典是()。A、重熙条制B、决狱法C、新定条例D、咸雍重修条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公元921年,为了健全法制,阿保机命突吕布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这是辽代最早的一部法典。辽代大规模地编纂法典,开始于兴宗时期。重熙五年(1036年),参照唐律修订太祖以来法令,正式编定《新定条例》547条,又称《重熙条制》,颁行全国,成为辽代基本法典。道宗成雍六年(1070年),又以“契丹、汉人风俗不同,国法不可异施”为由,对《重熙条制》进行删修增补,编成《成雍重定条例》789条,简称《咸雍条制》。这部法典对契丹、汉人同样适用,是辽代法律进一、步汉化的标志。本题B项正确。3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九章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宋刑统》中D、唐律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律规定五刑共二十等,即笞刑五、杖刑五、徒刑五、流刑三、死刑二。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疏议.杂律》中。36、在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A、李悝B、商鞅C、韩非D、吴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据史籍记载,商鞅“改法为律”,这里的“法”,是春秋中后期对法律规范的总称。夏、商、周时期的法律称为“刑”。本题选B项。37、汉《九章律》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加的3篇是()。A、《杂律》、《兴律》、《厩律》B、《户律》、《兴律》、《厩律》C、《户律》、《兴律》、《囚律》D、《户律》、《兴律》、《讼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九章律》在秦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6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3篇而成。38、宋朝“重法地”之制始于()。A、宋哲宗B、宋仁宗C、宋太宗D、宋高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仁宗中期以后,土地的大量兼并和频繁的对外战争,日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出现了“天下盗贼纵横”的严重形势。为了镇压盗贼,宋仁宗嘉祜年问,统治者首先出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等地埘分为“重法地”,规定在“重法地”内犯罪的,加重处罚,借以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可见,宋朝“重法地”之制始于宋仁宗。因此应选B项。39、“登闻鼓”直诉制度的建立是在()时期。A、秦朝B、两汉C、三国两晋南北朝D、隋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起诉制度上已有所变化,主要是上诉直诉制度的改进。最早在西晋时期就已在朝堂外悬设“登闻鼓”,允许有重大冤屈者击鼓鸣冤,直诉于中央甚至皇帝。北魏也在京城宫门外悬设“登闻鼓”,允许击鼓鸣冤直诉于朝廷。上诉直诉制度的实行,加强了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司法机关的检察监督。本题选C项。4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A、《唐律疏议》B、《大明律》C、《元典章》D、《宋刑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宋初建隆四年,宋太祖赵匡胤令窦仪主持修订法律,制定了《宋建隆重详定刑统》12篇,共502条,简称《宋刑统》。太祖下诏模印颁行。这是宋开国以来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发行全国的封建法典。《宋刑统》颁行以后,作过数次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南宋。所以说《宋刑统》是“终有宋之世用之不改”,是宋朝的基本法典。因此应选D项。41、“十恶”中危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是()。A、内乱B、谋叛C、大不敬D、谋大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谋叛、大不敬、谋大逆和谋反”都是“十恶”重罪中威胁皇权及封建统治国家的政治性犯罪。“内乱、恶逆、不孝、不睦、不义”是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大不敬”是威胁和损害皇权及封建国家的政治性犯罪。因此应选A项。42、唐朝在婚姻解除方面新创的制度是()。A、“七出"与“三不去”B、“三不去”与“和离”C、“和离”与“义绝”D、“三不去”与“义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七出”、“三不去”都是唐朝沿袭前朝的婚姻解除制度;“和离”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是唐朝新创的制度;“义绝”一词虽最早见于汉代《白虎通.嫁娶》,但“义绝”作为强制离婚的法律规定始于唐代。故本题正确选项应该为C项。43、首次将《刑名》篇置于篇首的法典是()。A、《九章律》B、《北魏律》C、《晋律》D、《魏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魏律》是魏明帝于太和三年下诏开始制定,所作新律18篇,也被称为《曹魏律》。《魏律》在继承汉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表现之一就是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44、元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刑乱国用重典B、重典治吏C、附会汉法D、尚德缓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是明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尚德缓刑”是清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元世祖时,采纳汉族官僚提出的“遵用汉法”、“附会汉法”的建议。以“附会汉法”作为元世祖最具代表性的立法指导思想,并非偶然。4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将“准五服以治罪”列入律典的是()。A、《泰始律》B、《北齐律》C、《北魏律》D、《新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泰始律》首立“准五服以治罪”的制度,“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服制不仅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也确定了亲属相犯时刑罚轻重适用的原则。在刑罚适用上,凡服制途近,以尊犯卑,处罚逾轻;以卑犯尊,处罚逾重。凡服制逾远,以尊犯卑,处罚变重;以卑犯尊,处罚变轻。“准五服以治罪”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影响广远,直至明清。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46、应用实质推理的前提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具有以下特点:(1)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2)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法律的复杂性包括含糊、漏洞、相互抵触和矛盾等情形。(3)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多重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一个客观基础之上。(4)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复杂的推理过程。因此,本题ABCD四项都正确。47、在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可以()。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在我国,民事法律规范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在本题中我国主要的民事法律规范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同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法规则是由省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制定。故本题中四项都可以有权制定民事法律规范,正确选项为ABCD。48、法不是万能的,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法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B项正确。法的特性,如概括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等。与社会生活的具体性、复杂性等之间存在矛盾。A、C两项正确。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因此本题选ABCD。49、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法的指引作用的分类: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B、D选项属于“权利性规则”,其作用属于有选择的指引,A选项属于“义务性规则”,其作用属于确定的指引。本题ABC选项没有争议,关键是C选项争议较大。本题属于司法考试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认为C选项正确,理由是从引用的条文的角度。条文明显赋予了人民法院裁量权,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故意杀人案件的具体情况,在死刑、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中选择适当的刑罚;但我们认为法的作用中指引作用是针对行为人的,不是代表国家的法院,相对于行为人来讲C项显然属于确定的指引,故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BD。50、在疑难案例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实质推理是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即法律规定与事实至少有一个是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的推理。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没有明文规定、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都是第一个前提——法律规定不确定,需要进行实质推理,故A、B、C三选项都正确。D选项“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就是第二个前提一事实不确定,故也需要进行实质推理。因此D选项也正确。51、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选举法》第54条第1款前部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A项正确。《选举法》第6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B项正确。《选举法》第33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C项错误。根据《选举法》第31条的规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七日以前公布。D项错误。52、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需要对以下主体负责,这些主体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4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可知,本题选AC。53、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全国人大是进行宪法监督的最高机关,一是监督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条文规定:二是监督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是经常性的监督。因此,AB项是正确的。54、在我国,所谓“特定人的权利"中的“特定人”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宪法》第48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A项正确。《宪法》第49条第1款、3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B、C两项正确。《宪法》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D项正确。本题选ABCD。5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与《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一脉相承。它的主要特点:(1)表面上的“民有、民治、民享”和实际上的个人独裁,即人民无权,独夫集权。(2)政权体制不伦不类。既非国会制、内阁制,又非总统制。(3)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文件都充分。(4)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之名,行保持封建剥削、加强官僚垄断经济之实。56、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宪法》第9条第1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本题CD选项不能选,因为存在集体所有的情况。57、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包括()。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93条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58、当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裁决的情形包括()。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立法法》第94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该法第95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59、下列属于《美国宪法》的特点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美国宪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确立了三权分立、联邦制等重要的宪法原则。最早的资产阶级宪法是英国的不成文宪法,《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故选项A不正确。60、下列有关宋朝考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宋朝的考课方法主要有二:一是磨勘制,即磨勘转官,是指定期勘验官员的政绩,以定其升迁。二是历纸制,是指规定官员按日自计功过,并上交给主管官吏,或由长官平时记录其下属官员的善恶作为考核的依据。A项正确。宋朝十分重视加强官吏的考课工作,实行官员任满,三年为一任,考课一年一次。B项正确。京朝官由审官院掌考,州县官由考课院掌考。C项错误。宋朝对州县官的考课标准是“四善三最”.四善是德义有闻,清谨明著,公平可称,恪勤非懈;三最是治事之最,劝课之最,抚养之最。D项错误。61、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法院组织法》规定,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设于首都,审理不服高等法院一审、二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抗告案件,审理的上诉案件既是法律审,也是事实审。B项正确。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没有权利监督检察署的工作。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审检合署制,检察机关置于法院内。检察官职权包括侦查、起诉、担当自诉、指挥刑事裁判的执行及其他法定职责。D项正确。62、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包括()。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为了防止司法官专横、滥用拷讯,唐代对拷讯规定了许多限制条件,如拷囚不得超过3次,总数每次应间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200,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若拷讯数满仍不招供者,必须取保释放。具有特权身份的人,以及老幼废疾者,不得拷,孕妇犯罪应拷讯者,须等产后100日。A、B、D项都属于拷讯的限制条件。63、《大清会典》包含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64、简述法律制定中的民主原则。标准答案: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其含义包括:(1)立法活动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维护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2)立法还应合理地吸收、借鉴历史上的和外国的经验。(3)科技法律的大量增加要求立法必须增强科学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标准答案: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法律在程序上对所有的选民同等对待,选民投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原则。它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或公民平等权)在选举制度上的体现。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不仅要体现形式上的平等,而且还要体现实质上的平等。(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目前,扩大实行直接选举的范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为民主选举提供了自由表示意愿的重要保障。(5)差额选举的原则。我国选举法实行差额选举的原则,并分别规定了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中的具体差额比例。这是我国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性的又一体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6、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的调整。标准答案:清末司法机关的改革比较全面,对中国传统的司法组织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包括:(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并改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司法监督。(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形成新的司法系统。(3)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厅内设置相应的检察厅,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提起公诉、实行审判监督.并可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充当诉讼当事人或公益代表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67、马克思说:“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分析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提出理论观点。标准答案:本段话反映了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本段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表明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方面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法是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性质的法律。(2)表明法由经济关系决定,表明法要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法不能违背客观规律。(3)表明法是主客观的统一,任何一部法律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这两点紧密联系不可分割。(4)经济关系决定法,但经济关系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任何法律还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们的政治观点、道德观点、民族特点等都会对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8、某地设私塾“孟母堂”,一些家长认为在国家设立的学校无法学到有用的知识而将孩子送入该私塾,同时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作为家长有权利选择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该私塾主要讲授“四书五经”。该地教育主管部门将该私塾取缔。请结合我国宪法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的做法加以分析。标准答案:(1)本题主要涉及公民的受教育权。我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受教育首先表现为公民的一项自由。从自由的角度看,是否接受教育由公民自己自由地决定,同时,国家并没有义务满足公民受教育目的的实现。(3)受教育其次表现为公民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角度看,一方面,公民是否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也由自己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公民向国家提出接受教育的请求,国家必须举办学校以满足公民这一权利的实现。(4)现代以后,各国宪法上同时将受教育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即国家举办学校、规定学习内容、强制性要求公民必须接受一定年限和一定内容的教育。国家强制性要求公民接受教育,目的是使公民成为能够适应现代需要的、有精神享受和精神需求的一个现代公民。国家强制性要求公民接受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和具有规定资格的教师。(5)从自由和权利的意义上看,家长将子女送入私塾去读书是完全可以的;即使从义务的角度看,只要私塾能够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和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的教师授课,达到在国家举办的学校学习同样的效果,举办私塾也是完全正当的。但从本案看,该私塾只学习“四书五经”,而不学习国家规定的学习内容.违反了受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的规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是完全正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69、该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什么刑法原则?该原则的历史渊源是什么?标准答案:该段文字反映的是“疑罪从赦”、“从赎原则”。该原则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原则,唐朝沿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0、试解释该段文字中“疑”的含义。标准答案:所谓“疑”,就是指证明犯罪事实存在与否的证据等是均等的,或者涉及的犯罪事实似有似没有,但旁无佐证。或旁有闻证,但事实却似是而非等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1、对于疑罪,应当如何适用?标准答案:按照唐律的规定,对于疑罪,参与审判的法官的不同判决意见不得超过三种。对于罪有疑问,难以下定论的,适用赎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2、唐朝贯彻该原则的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唐朝适用疑罪从赦从赎的原则,是慎用刑罚在司法领域的体现,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意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73、结合宪法、法制史、刑法等部门法,论述尊重保障人权是现在法治的核心。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标准答案: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问题、权利保障问题、国家权力制约问题涉及尊重保障人权理论观点概括如下:(1)人权是衡量判断法律好坏、善恶的一个重要标准。体现保障人权的法律是好法律,不体现保障人权的法律不是好法律。(2)人权提出了立法、执法、司法中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原则:以人为本。(3)通过人权可以了解或者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侵权行为问题的关键所在。人权的保护问题是解决社会许多问题的关键。(4)提出人权以后,宪法规定对人权的保障,可以推动其他各个部门法修改、推动完善法律。(5)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的是制约政府的权力,国家机关权力要受制约。有三个含义:①规定行使权力的权限;②规定行使权力的程序;③规定明确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5题,每题1.0分,共45分。)1、保证法律实施的是()。A、道德力量B、社会舆论C、国家强制力D、风土人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具有社会性,但法主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也会部分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但这绝不能抹杀法律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最终是受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因此两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的。3、以主体的不同为标准,法律意识可被分为()。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D、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法律体系是由()组成的有机统一体。A、法律条文B、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律原则D、部门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体系不同于立法体系,不是由具体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也不是由法律条文构成,而是由部门法构成,部门法则是由法律规范构成的。而法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只占极小的部分,虽然它也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成为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因素。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和征用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宪法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在于A、控制国家权力B、保障国家权力C、分配国家权力D、规范国家权力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中的内容。A、1988年第一次宪法修正案B、1993年第二次宪法修正案C、1999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D、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8、下列关于法起源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而制定了法律B、原始社会后期,调整社会关系的职能由新的公共权力和新的社会规范来担任,这就是国家和法律C、法产生于私有制和经济强制之后D、法的产生源于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无关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考查要点是法律起源的原因,也就是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法律这一社会现象。A,B、C三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选项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法律的产生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的作用,这两者缺一不可。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时间效力上采取从新从轻主义,但是保安处分采取从旧主义B、空间效力上采取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为辅C、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保安处分属于从刑D、原则体例均效法西方刑法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刑法》的内容特点。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3月公布了第一部《中华民国刑法》,通称“旧刑法”,1935年1月公布第二部《中华民国刑法》,称“新刑法”。从时间效力上看,“新刑法”采取“从新从轻主义”,但是保安处分采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附条件从新主义”,可见,A项表述错误。从空间效力上看,“新刑法”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为辅,同时兼取特定犯罪的保护主义和世界主义,可见,B项表述错误。从刑罚体系上看,“新刑法”分主刑、从刑,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从刑分为褫夺公权和没收,另有保安处分。但是,保安处分属于主刑,而不是从刑,可见,C项表述错误。从原则体例上看,“新刑法”均效法西方刑法,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10、关于清朝末期的司法机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B、改省提法使司为按察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司法监督C、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D、实行审检合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项B设计的时候就是故意将改革前的和改革后的对调,应当是改省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选项的设计无非就是那砦,笔者不提倡题海战术正是因为如此知识点是有限的,而衍生出的题却可以是无限的。考生主要还是把基础扎牢。1000题足以胜任复习的参考作用了。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审理查明,甲实施了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因此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10个月。法院在本案中运用的法律推理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律推理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其中实质推理又叫辩证推理。形式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个人事物或者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者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即根据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似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活动。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命题,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本题中法院审理所使用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演绎推理。在这一推理过程中,法院首先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大前提),即《刑法》关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规定。也有通过审理确定的、可以归人该规则或原则的案件事实(小前提),即甲实施了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且情节严重。由此法院可以做出一个确定的判决(结论),即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10个月。这属于典型的演绎推理,或者说三段论推理,故答案选A。12、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A、制定B、认可C、判决D、惯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形成宪法规范的方式主要包括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其中,宪法制定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故选A项。13、《公司法》第154:条第2款规定: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这一条文属于法律规则中的()。A、授权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C、禁止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该条文属于命令性规则。命令性规则是确定性规则的一种。14、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可以分为()。A、根本法与普通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国内法与国际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国内法是指由特定国家创制并适用于国家主权所及范围内的法律,其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是个人或组织;国际法是指由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通过协议制定或公认的,并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其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国家。故选D项。15、社会主义法律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A、调整范围相同B、要求相同C、规范内容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就调整范围来说,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比社会主义法律要广泛。从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来说,社会主义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高,法律体现了道德的最低要求,同时,法律中也有一些规定不直接涉及是否合乎道德。法律规范一般体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而道德一般体现在人们意识或社会舆论中,比较原则、抽象。16、清末司法机构改革后,其最高审判机关是()。A、法部B、大理院C、最高法院D、最高审判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在汉朝,由皇帝交办的案件称为()。A、讯狱B、鞫狱C、诏狱D、治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汉朝,由皇帝交办的案件称为“诏狱”。故选C项。这几个名词不好区分记忆,这里有一个方法:皇帝诏书为“诏”,故皇帝交办的案件必为“诏狱”。讯问即为“讯”,故秦朝将讯问被告称为“讯狱”。鞫也为审理判决之意,故汉朝将讯问被告称为“鞫狱”。“治”为庭前审理,故汉朝将庭审案件称为“治狱”。18、下列有关宋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B、宋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差遣制C、宋朝对于京朝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D、宋朝的谏院是负责对中枢机构、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提出意见的监察机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也是宋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故A项表述正确。宋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回避制,差遣制并非科举考试制度,而是官员选任制度。故选B项。宋朝对于京朝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对于州县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故C项表述正确。宋朝的谏院是负责对中枢机构、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提出意见的监察机构,宋朝设置谏院的目的在于牵制宰相的权力。故D项表述正确。19、赋予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宪法解释权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是()。A、《训政纲领》B、《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颁行,标志着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结束,宪政正式开始。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仿效美国宪政体制中的违宪审查制,赋予司法院以解释宪法权。可见,选D项。2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不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C、军事法院院长D、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第(十一)、(十二)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根据《宪法》第62条第(七)项、第63条第(四)项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任免。故选A项。21、根据现行宪法,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是()。(2012年单选31)A、社区居民的群众性组织B、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社会工作者之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111条第1款的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本题应选C。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设立的专门人民法院主要有()。(2008年多选52)A、军事法院B、海事法院C、铁路运输法院D、行政法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设立军事法院的依据是《宪法》第124条第1款,该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海事法院的设立依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我国现实中存在铁路运输法院。根据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2条第3款,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水上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其他专门法院。但是,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删去了该条第3款,故铁路运输法院是否属于《宪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的“等专门人民法院”,尚不明确。在现实中,铁路运输法院的管辖权范围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定的。我国不存在独立的行政法院,行政诉讼案件依法由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审理,专门人民法院不得管辖行政诉讼案件。23、下列法律、法规中没有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作用的是()。A、维护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B、维护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C、维护阶级合作方面的法律D、维护交通及通讯方面的法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的社会作用分为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维护阶级合作方面的法律即属于维护阶级统治作用方面的法律。但是,几乎没有法律仅体现了维护阶级统治作用而不体现出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所以我认为这也就是理论上的分类,没有实际指导意义)。24、下列关于秋冬行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秋冬行刑理论源于西周B、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是秋冬行刑理论的进一步规范化C、秋冬行刑作为死刑执行制度始于汉代D、秋冬行刑制度是清朝秋审制度的直接历史渊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宋朝买卖契约中称为“活卖”的契约形式是A、典当契约B、典卖契约C、不动产买卖契约D、断卖契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央人民政府D、中共中央书记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按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2条的规定,澳门政府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27、欧洲大陆首先颁布成文宪法的国家是下列哪个国家?()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欧洲大陆,法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最先制定并公布成文宪法。2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在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A、被托运的货物B、运输方式C、运输费用D、运输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很多法律关系中,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特定的,即义务人为满足权利入的利益要求而完成的行为。本题中,运输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是相对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只能约束合同的权利义务主体,合同中规定的内容也是履行运输货物这一行为,因此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该法律关系的客体——运输行为。A项比较有迷惑性。但要弄清合同的性质,本题的合同是运输合同而非买卖合同。因此客体是运输的行为而非货物本身。本题选择D项。30、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暂时代理主席职位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D、国务院总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所述是典型的目的解释,即要按立法目的对不明确的法律规定作出合乎立法目的的解释。这里立法的目的就是保护花木,因此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32、明确宣布“主权在民、权力分立”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776年北美《独立宣言》C、1688年英国《权利法案》D、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制定并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权力分立”。33、明初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是()。A、《大明律》B、《明大诰》C、《明会典》D、《问刑条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明初的立法主要包括《大明律》和《明大诰》,其中《大明律》是明朝的基本法典,而《明大诰》则是由来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34、《法经》中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称为()。A、《盗法》B、《网法》C、《捕法》D、《杂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经》中除《盗》、《贼》两篇以外还对其他的犯罪与刑罚进行规定的是其中第五篇《杂法》。据《晋书.刑法志》记载:“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杂法》主要是规定了六种禁止性的犯罪行为:轻狡是盗窃兵符玺印或议论国家法令等政治狡诡行为;越城是翻越城池或偷渡关津行为;博戏是赌博欺诈行为;借假不廉是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淫侈是奢侈淫靡行为;逾制是越级享用不该享有的特权或器物服饰的行为。35、在我国,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A、法律制度B、立法、执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C、依法办事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静态意义上的法制就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制度。B项表述是动态意义上的法制。36、刑事责任的首要功能是()。A、惩罚B、救济C、赔偿D、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所谓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刑事责任首要的功能是惩罚。37、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怎样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这是法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社会作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具有规范性、确定性的特点,人们可以依照法律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就是法的预测作用。38、根据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决事比”产生于哪个时期()A、秦B、汉C、唐D、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比即比附,是指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取已经判决的典型案例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又称“决事比”。由于“比”可以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为适用法律提供范例,因而被广泛适用。其产生于汉朝。4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四个缺一不可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的实质是()。A、依法办事B、有法可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中国建设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的实质就是依法办事。41、将“八议”入律的是()。A、《晋律》B、《新律》C、《北魏律》D、《北齐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2、()是一种不以行为人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特殊责任。A、个人责任B、私法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按照行为人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此处显然不是过错责任,因而是D。43、我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则所包含的逻辑结构要素是()。A、假定和行为模式B、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假定和法律后果D、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一般包括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但在具体的规范中,有时只包含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对假定常常省略。假定又称条件,是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即法律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行为模式是指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法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规定。题干中“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行为模式,具体说来是禁止性法律规则、不得为模式。“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是法律后果,判处有期徒刑显然属于否定性法律后果。题干中的假定要素被省略,但并不影响逻辑结构。因此B正确。4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这一规定始于()。(2009年单选25)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3条第3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据此,本题应选A。45、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核心是()。(2008年单选23)A、批评权B、罢免权C、言论自由D、政治自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言论自由,是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宣传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宪法中主要指政治言论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具有政治监督作用。本题应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46、清末沈家本主持的修律活动的主要成果包括()。标准答案:1,4,8知识点解析:《暂行新刑律》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以《大清新刑律》为基础删修颁布的法律,其余ACD均是清末修律的成果。47、法律原则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标准答案:1,2,8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8、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标准答案:1,4,8知识点解析:考查要点是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因此,A项、C项、D项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49、西方社会两大法系的差别有()。标准答案:2,8知识点解析:法系是一个比较法的概念,主要与历史传统相关,它与法的历史类型不同,因而与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联系不是很紧密。同时,就两大法系而言,判例的确具有不同的地位,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确具有不同的作用。50、宪法的作用表现在()。标准答案:1,2,8知识点解析:宪法的作用表现在:保障人权、保障民主、保障法治、保障经济制度,不包括保障政治制度。51、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认为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阶级基础不同。(3)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不同。(4)在一系列根本的理论观点上,原则不同。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具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52、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 书法活动总结
- 销售季度工作总结(集锦15篇)
- 销售代表具体的总结10篇
-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计划书
- 新员工个人工作总结6篇
- 建筑类实习报告范文
- 读书的受到的教益300字10篇
- 开学典礼讲话稿15篇
- 电工类实习报告模板集合八篇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河南新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物业管理服务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
- 郑州2024年河南郑州市惠济区事业单位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预防
- 【9道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配合
- 2024-203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前景调研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酒店员工人事制度培训
- 202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医美整形退款协议书范本下载
- 国培培训成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