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9一、单项选择题1.

圆舞曲是一种节奏鲜明而轻快的舞曲,它常用的节拍是______。A.3/4、3/8B.2/4、2/8C.4/4、4/8D.6/4、6/8(江南博哥)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创编与合唱指挥

[解析]圆舞曲是一种节奏轻快的三拍子舞曲。

2.

______是日本的一种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A.歌舞伎B.甘美兰C.板嗦哩D.伦巴正确答案:A[解析]歌舞伎是日本的古典市民艺术。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板嗦哩是朝鲜曲艺的主要乐种,出现于18世纪;伦巴是古巴的一种拉丁舞。

3.

李老师在讲解切分节奏这一难点时采取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先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然后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即最简单的节奏,最后通过朗读词组进行解决。这样的解决形式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______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B.奥尔夫教学法C.柯达伊教学法D.铃木教学法正确答案:B[解析]“节奏基石”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概念。奥尔夫在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从顺口溜、童谣、诗歌、儿童熟悉的事物名称中提取最简单的节奏单元.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这些“单元”的最小规模可以两拍或三拍或四拍为一小节,最初一般是四分、八分和二分音符时值。因此,这种简单的节奏单元被称为“节奏基石”。

4.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这体现了音乐教育哪方面的价值?______A.审美价值B.创造性发展价值C.表现价值D.社会交往价值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审美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类型丰富、风格多样的音乐审美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丰富音响带来的心灵共鸣,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题干所述为学生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来感受体会音乐带来的美。

5.

为了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性,李老师非常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以下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是______。A.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提问学生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B.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条,跟随钢琴演唱旋律C.讲解切分音的概念,带领学生学习切分音的演唱D.带领学生们根据歌曲编创舞蹈动作,并分组展示正确答案:A[解析]A项通过对歌词的内容和情感把握可以更好地了解歌曲内涵,以此促使对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实现。B项是以演唱旋律的方式对歌曲进行初步地学习。C项是对乐理知识进行讲解,可能是在对难点进行突破。D项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故本题选A。

6.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张提供客观数据的表格,再根据这个表格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通过观察获得质的分析做出解释。上述情况体现了教学评价方法中的______。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B.定性评价C.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D.他评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题干中的情况是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这样会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

7.

______不属于反思的作用。A.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B.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C.分散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D.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去解决这些问题。

8.

《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带有明显的______风格。A.民谣B.童谣C.山歌D.信天游正确答案:C[考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解析]《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民歌。

9.

格鲁克在歌剧改革中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______。A.《阿尔切斯特》B.《受骗的法官》C.《奥菲欧与尤丽狄茜》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正确答案:C[考点]西方音乐史

[解析]18世纪在音乐界中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鲁克在改革中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10.

下列四个音乐术语中,哪个是表情术语?______A.LentoB.ritenutoC.assaiD.cantabile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cantabile(如歌的)属于表情术语。Lento(慢板)和ritenudo(突慢)属于速度术语;assai(非常,足够的)则常与其他术语连用,如Lentoassai意为非常慢的。

11.

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及管弦乐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典型代表,与之风格相似的作品还有______。A.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B.拉威尔——《水的嬉戏》C.李斯特——《钟》D.瓦格纳——《诸神的黄昏》正确答案:B[考点]西方音乐史

[解析]《水的嬉戏》是拉威尔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古典精神与现代因素完美结合的体现,奠定了拉威尔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拉威尔的成名之作。

12.

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是根据______的曲调创作的。A.拉格B.格扎尔C.图姆利D.克隆钟正确答案:D[解析]克隆钟原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现指印度尼西亚的一种歌曲,反映了一种东西方混合的音乐文化。《梭罗河》《哎哟妈妈》等都是克隆钟风格的音乐。A、B、C三项都是印度音乐文化的独有概念。

13.

在讲授《谁不说俺家乡好》这节课时,贾老师在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之后,引导学生将家乡的风景改编成歌词填入歌曲中,这体现了______的基本理念。A.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关注学科综合C.面向全体学生D.强调音乐实践正确答案:D[解析]音乐课程中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贾老师在传统教唱结束后,让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即兴编创,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

14.

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是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______。A.差异性、个体性B.审美性、体验性C.综合性、整体性D.抽象性、全面性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就音乐学科来说,每个学生具有的音乐先天素质和音乐潜能都不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体现评价的差异性和个体性。

15.

记写在双小节线上的与______的意思相同。A.Fine.B.dim.C.rit.D.cresc.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记写在双小节线上,表示音乐的终止,与Fine的作用相同。

16.

下列哪项是海顿创作的清唱剧?______A.《圣母悼歌》B.《创世纪》C.《春夏秋冬》D.《阿尔米德》正确答案:B[考点]西方音乐史

[解析]海顿创作的清唱剧有《四季》《创世纪》等。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不需过多重视B.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结业的一个检测,要特别重视C.测验成绩出来后要将学生划分等级,并公布榜单D.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音乐学习的整体效果,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对课程结业的检测。教师应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突出音乐学习的整体效果,强调音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18.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选自威尔第创作的歌剧______。

A.《茶花女》B.《法斯塔夫》C.《游吟诗人》D.《弄臣》正确答案:A[解析]此旋律选自威尔第创作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中的著名唱段——《饮酒歌》。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首演,描写了19世纪上半叶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维奥列塔的爱情故事。《饮酒歌》是《茶花女》中第一幕的唱段,描写了男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在维奥列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现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19.

B自然大调属和弦的三音是______。

A.音

B.音

C.A音

D.音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B自然大调的属和弦为,其三音是。

20.

下列速度标记中,哪个术语表示的速度最快?______A.AdagioB.AllegroC.AndantinoD.Largo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Adagio为柔板,每分钟节拍数为56;Allegro为快板,每分钟节拍数为132;Andantino为小行板,每分钟节拍数为69;Largo为广板,每分钟节拍数为46。四者中速度最快的是Allegro。

21.

下列旋律属于______。

A.D自然大调B.D旋律大调C.d和声小调D.d旋律小调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初步哼唱后,可确定该旋律属于西洋大小调。根据结束音D和调号可以确定是D大调,根据临时变音记号(下行降低Ⅵ、Ⅶ级音)可以推导出该旋律为D旋律大调。

22.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______里的唱段。A.《红灯记》B.《沙家浜》C.《杜鹃山》D.《红色娘子军》正确答案:A[考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解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唱段。这段主要采用“西皮流水”的唱腔来刻画剧中人物李铁梅勇敢、直爽的角色形象。

23.

按照乐器的“八音分类法”,下图中的乐器属于______。

A.石类B.革类C.木类D.土类正确答案:D[解析]图中乐器为埙,属于吹奏鸣响乐器。古代的埙多是用陶土烧制,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埙属于土类乐器。

24.

______是一种带有共鸣器的木琴。它发音宽厚,余音较长,琴板下面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上,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A.马林巴B.竖琴C.姆比拉D.音条琴正确答案:A[考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非洲木琴马林巴的乐器形制。

25.

______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A.创造B.表现C.聆听D.探究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26.

音乐术语Lento含义为______。A.快板B.中板C.慢板D.急板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Lento的含义为慢板。快板是Allegro,中板是Moderato,急板是Presto。

27.

经久不衰的昆曲《牡丹亭》是______的作品。A.魏良辅B.孔尚任C.汤显祖D.洪升正确答案:C[考点]中国音乐史

[解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之恋。

28.

我国哪种戏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______A.京戏B.昆曲C.时调D.沪剧正确答案:B[解析]昆曲为中外公认的“国剧”,被誉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9.

下列旋律属于______。

A.E宫六声调式(加变宫)B.E商六声调式(加清角)C.E羽六声调式(加变宫)D.E角六声调式(加清角)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初步哼唱后,可发现该旋律带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应属于民族调式。结束音是E,旋律中出现过的音有E、、G、A、B、D共六个,可以确定是六声调式,根据临时变音记号可判断出宫音为G,E为羽音,偏音为变宫,故本题选C。

30.

下列谱例是《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旋律片段,该创作手法属于变化重复中的______。

A.节奏重复B.装饰重复C.移位重复D.节奏伸缩重复正确答案:A[解析]节奏重复是指重复音乐的节奏,即通过音调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使其情绪上虽有了某些变化,而节奏的不变却使音乐性格保持了一致。《青年友谊圆舞曲》节奏原型在作品的第一乐段做了五次相同的重复。装饰重复也叫加花重复,是指音调、节奏基本不变,只是把音乐主题或曲调片段加以装饰性变化,多见于中国民歌;移位重复是指把音乐主题或前面的曲调移高或移低若干度,在移高或移低时,不改变或基本不改变原型的节奏和音程关系,可分为严格移位重复、自由移位重复、多次移位重复等情况;节奏伸缩重复,是指不改变音乐主题或前面旋律线的音调,只改变节奏,也有人称其为增时法或减时法。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共10分)1.

为以下旋律片段编配和声及键盘伴奏音型。

要求:

(1)标记和声功能。

(2)根据和声功能,为旋律编配钢琴伴奏织体。

正确答案:【创作提示】

(1)首先分析这一旋律片段的调式调性为和声小调。其次要遵循旋律和声编配的基本原则:一般在每小节的强拍(次强拍)上换和弦;根据小节里的旋律音,尤其是强拍上的音选择和弦(巧妙分辨和弦外音),因为是旋律片段,中间尽量少用Ⅰ级;尽量避免连续两个小节用同一和弦;强调旋律的整体性,最后的c音可使用全终止或半终止。

(2)根据曲谱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旋律配伴奏(或编写伴奏),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灵活地运用并掌握和弦转位,尤其是当右手也在担任伴奏角色时,要更加注意在同一个声部上尽量保持和弦中的共同音。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分析下面谱例,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1.

写出两首歌曲的曲名,分别属于什么调式。正确答案:两首歌曲分别是《兰花花》《茉莉花》。《兰花花》属于D羽五声调式,《茉莉花》属于B徵五声调式。

2.

写出两首歌曲的流传区域。正确答案:《兰花花》流传于陕北地区,《茉莉花》流传于江苏地区。

3.

简要概述这两个地区的民歌特点和形成原因。正确答案:民歌借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陕北民歌是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并留传至今。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

江南民歌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区的民歌,承吴歌之传统,具有轻盈含蓄、细腻柔婉、清雅秀丽的风格。江南民歌中以欢快、活泼,歌唱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比较多。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5分)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教学《嘎达梅林》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嘎达梅林》这首歌曲,逐步对民族英雄产生敬佩之情,并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比较的方式体会歌曲表达的英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曲歌唱方法并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圆滑饱满、连贯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长音的保持,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

播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学生看完后各抒己见,表达感受,教师总结。

“嘎达”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王公达尔罕的总兵。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他不仅控告无效,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歌曲《嘎达梅林》就吟唱着这样一个英雄事迹。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乐谱,教师及时进行范唱,注意长拍地方,唱够拍并保持声音稳定。

3.加入歌词演唱,注意气息的沉稳,教师注意及时纠错。

4.教师弹琴伴奏,学生集体完整唱一遍。

5.本作品以一个英雄的传奇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顽强的精神,为后世很多文艺形式所引用。学生体会本曲的中心情感,并跟着录音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课堂拓展

《嘎达梅林》创作初期实际是一首交响诗,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中国作品,国外的许多著名乐团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

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听听同一题材不同音乐表演形式是如何演绎这部传奇的,分小组讨论。

(四)小结与作业

搜集英雄故事,欣赏刻画英雄的音乐,还有哪些音乐作品是描绘“英雄”的,可以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1.

案例:

八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同学们正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学唱《大海啊,故乡》。这时,在整齐的歌声中冒出了一串口哨声,学生顿时一阵哄笑,继而在老师琴声的骤停下一片静寂。老师生气地问:“这么美的音乐,是谁捣乱?”教室里鸦雀无声。片刻后,大家都左顾又右盼地寻找刚才吹口哨的那位同学并小声议论着,课堂气氛显得紧张而尴尬,老师找不出吹口哨的那位同学,只好继续上课。但是学生和老师都被这个“插曲”影响了心情,马马虎虎上完了后半堂课。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正确答案:这是一个问题案例,存在不足之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缺点:在本案例中,老师面对课堂上捣乱的学生,采用了训斥的方式,这样只是暂时性地对调皮捣乱的学生起到了震慑作用,并没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错误,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最后也能在马马虎虎的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师生感情,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

(2)改进建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采取这样错误的方式,而应该借势引导,比如“老师听到了刚才有位同学用一种很新颖的方式为乐曲伴奏,老师觉得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我们请他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大家掌声鼓励!”的方式,调动起所有学生的模仿兴趣,以鼓励的形式,合理地化解这次课堂突发事件,这样做将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同时也增强了“捣蛋鬼们”的信心,相信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他们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的处理不仅维持住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出最佳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目的,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共15分)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阶段进行评析。

【课题名称】《大海啊,故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增强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独唱、齐唱、合唱、朗诵、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的声音)

生:是海浪的声音。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如诗如画的大海。(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

师问: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

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得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出示歌曲,提示书上的页面)

(二)激情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师:歌曲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歌中的大海总体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

师补充:这是由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决定的。

2.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并打拍子,体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真挚的热爱之情。

4.学唱歌曲。

(1)请学生跟音乐,用“lu”音哼唱歌曲旋律。

(2)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

(3)教师强调长音的唱法,歌曲中哪里还有长音?找一找。

(4)以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齐唱,领唱)

5.深入体验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师问:划出的旋律线像什么?

生答:像大海的波浪。

师问: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是什么?

生答:歌曲节奏平和,较为舒展,这一节奏运用得较明显,重复多次。

师问:这首歌旋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