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21年广州市先秦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下述考古成果主要体现了()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窖穴和灰坑260个,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46座(出土古人类遗骸43具),各时期灰坑、柱洞、水井一批,出土各类文物208件套,以及贝壳、鱼骨、龟甲、鹿骨、猪骨等动物标本。A.岭南先秦文明进程 B.中原与江南文化交融C.华夏海洋文明起源 D.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答案〗A〖解析〗黄埔陂头岭遗址和增城金兰寺遗址考古发掘,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战国时期墓葬及文物为主,反映出广州市先秦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是岭南先秦文明进程,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原与江南文化交融,排除B项;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而非海洋文明,排除C项;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独具特色 D.生生不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信息可以得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地、分布广泛,联系日渐密切,汇聚中原等,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纵向特征,和材料主旨的横向分析角度不一致,排除A项;独具特色中在分析个体特色,不能体现题干中的“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等信息,排除C项;生生不息强调的史纵向传承和延绵不断,这和题干材料主旨研讨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A.有助于文化认同 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 C.加剧了诸侯割据 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使原有的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衰亡步伐。诸子百家针对社会动荡的状况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B项正确;这些思想对人性以及道德的认识具有不同性,不利于文化的认同,排除A项;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及分封制的破坏,加剧了诸侯割据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变法运动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 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 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可知,由于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导致国与国之间常常搞破坏,因此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的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诸侯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不能说明“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秦以前,一般人均可自称“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专称为“诏”,其印章专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凸显皇帝独尊 B.整顿社会风俗 C.重建礼乐文化 D.宣扬皇帝功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因此材料中皇帝专有的称号和避讳体现的是皇帝独尊,A项正确;材料与整顿社会习俗无关,排除B项;秦朝奉行法家思想,重建礼乐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皇帝称号的来源是为了宣扬皇帝功业,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政治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尊崇儒术军事反击匈奴袭扰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上尊崇儒术,军事上反击匈奴侵扰,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B项正确;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为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并没有政权更迭,排除C项;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D项。故选B项。7.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即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A.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C.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答案〗C〖解析〗“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大意是:恩惠遍及整个天下,则天下将会如一家一样融恰;相互猜忌,不信任,则骨肉兄弟也会反目仇杀。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AD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AD项;唐太宗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淡化了华夷观念,排除B项。故选C项。8.唐初,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据此可知,政事堂设立的意图是()A.创新中央决策机构 B.强化中央集权C.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D.分割宰相权力〖答案〗C〖解析〗从“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所以设立了政事堂,可知政事堂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行政效率,C项正确;题干设问是意图,A项只是一种手段,排除;中央集权是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宰相权力的问题,无法体现是否分割相权,排除D项。故选C项。9.两税法首先从唐朝廷的直辖地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进而向其周边推广。固定税目和税额使藩镇很难随意地扩大征税的范围。这使得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A.取消了租庸调和杂税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 D.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固定税目和税额...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在赋税中占据优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的藩镇割据现象,所以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C项正确;两税法是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排除A项;据本题材料“固定税目和税额”可知是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非人身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是赋税方面的改革,不会对农民的生产时间产生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情。”由此可知辽政治的特点是()A.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B.地方政权悉仿汉制C.行政管理因俗而治 D.崇文抑武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情”可知,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体现了行政管理中因俗而治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辽国政治中因俗而治的内容,不是中央机构分权制衡,排除A项;地方政权悉仿汉制,说法与辽国史实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君主专制,与与辽国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其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可得出,元朝设立行省,所地整合地方的行政区划,主要是要防止地方据险割据,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发展经济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行省制的影响,而不是基层行政组织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为康熙年年间苏州织造李煦奏折内容摘录。由此可知,奏折制度()上奏内容上奏时间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康熙三十二年七月贺亲征噶尔丹获胜折康熙三十五年七月闻太仓有人起事折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巡盐张应召居官情形折康熙六十年八月A.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B.赋予了中央机构决策权C.滋生了因循守旧风气 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控制〖答案〗D〖解析〗通过奏折制度,皇帝可以更好的知晓地方的事务,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项正确;奏折制度并不是会降低效率,排除A项;奏折制度并不会赋予中央决策权,排除B项;C项与奏折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 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可知,明至清粮食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多,到清代需求量逐渐高于生产量,而人均占有量明显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使得粮食供应不足,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不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没有涉及明清政府的垦荒政策,也不能说明取得显著成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是晚清时期满汉督抚比例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代总督满汉比例巡抚满汉比例18515:91:2118525:142:28185310:104:1918566:96:1218642:100:1718652;120:22A.民族企业得到汉族官僚支持 B.汉人官僚严重动摇满清统治C.边疆危机促成地方行政改革 D.国内政局影响政治权力结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大批汉族官僚跻身于督抚之列,逐步扭转了满重汉轻的政治格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官僚对民族企业的支持,排除A项;汉人官僚没有严重动摇满清统治,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现象和边疆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作为研究当时清朝谎报军情、政治腐败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实证价值,D项正确,排除AC项;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个图像史料不可信,排除B项。故选D项。16.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一单元主题应是()A.侵略与危机 B.抗争与探索C.立宪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把19世纪中后期,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追求富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倡导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和农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等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其单元主题应是抗争与探索,B项正确;侵略与危机只是四个史实的背景,并非其主题,排除A项;四件事均与追求共和无关,排除C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A.结束君主专制的统治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材料所述与辛亥革命有关,“民国取代帝国”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A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18.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种矛盾在中国空前激化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国际关系诉求,通过以青年学子为先锋队的全民族抗争,首次成功扭转了政府的外交决策。材料中的“它”()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宣传了中共的救国主张 D.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种矛盾在中国空前激化的产物”“青年学子为先锋队的全民族抗争,首次成功扭转了政府的外交决策”可知,这是五四运动,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兴起了,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共尚未成立,排除C项;五四运动时期,蒋介石等尚未登上政治舞台,排除D项。故选B项。19.“(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黄花岗起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答案〗B〖解析〗“(民国)十五年”是公元1926年,又据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可知该事件应为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选B;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是1911年,南昌起义是1927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CD。20.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B项正确;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无关,排除A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9月,1940年3月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排除C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属于抗战时期中共的制度探索,不能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21.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两个务必”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A.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 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C.“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 D.中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问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因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的依靠力量,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将马克思主义同国情结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排除C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2.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 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制止因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力的经济措施,成功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这一举措起到根本的政治意义是赢得民心,巩固政权,C项正确;稳定物价,恢复经济是其经济层面的意义,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项;材料所述“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与镇压反革命无关,排除B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赢得民心,巩固政权,与中国国际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3.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答案〗C〖解析〗注意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多消灭一个敌人”“大批军锹、军镐、副油箱”,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为了战场上的需要加紧生产,生产积极性很高。排除ABD项,选C项;注意容易误选AB项,A项鞍钢地区是日军占领区,B项武汉的解放也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阶段)。24.1953—1957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4.5%。经济增长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3—1957年是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时期,又据材料,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最高的,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发生在1958年,时间均不符合,排除BCD。故选A。25.1949—1956年,新中国一直努力加入各种体育国际组织。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9人,由团长吴学谦率领访问了印度,并参观了第1届亚洲运动会。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成熟C.紧随了“三个世界”时代判断 D.有利于改善中国外交环境〖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一直努力加入各种体育国际组织”“吴学谦率领访问了印度,并参观了第1届亚洲运动会”等可以得出,中国通过体育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这有利于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从而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D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三个世界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26.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共十二大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7.1981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有利于A.农业合作化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D正确;A是在1956年完成的,排除;BC是在1958年兴起的,排除。故选D。28.1989年,温州大学的林选青在作品中写到:“厂长们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温州国营工业结构轻型,设备陈旧老化,同时工资分配、用工制度、产品价格等方面,被捆得死死的,我们捆绑着手脚同个体和集体竞争。'”当时党中央为解决“厂长们”的忧虑,决定()A.设立温州经济特区 B.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C.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D.“引进来”“走出去”结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9年温州国营工业经营自主权较小,发展受阻,因此党中央应该做出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决策,B项正确;温州并没有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排除A项;1992年后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项;温州国营工厂属于对内改革,而选项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9.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下侧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答案〗B〖解析〗由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受到了广大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因此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故B正确;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主导,故A错误;亚投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故C错误;亚投行不能体现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故D说法错误。30.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 B.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中国梦”的理想蓝图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系密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项正确;建成发达的工业国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而非结果,排除B项;D项割裂了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两项符合题意,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3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A.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B.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C.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D.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AB〖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陶寺遗址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些遗址的建造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此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组织能力较强;能够建造这些遗迹也说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AB项正确;这些遗迹可以说明这两个遗址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但并不代表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排除C项;仅根据这些遗迹无法说明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D项。故选AB项。32.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到西晋时期的中国。据题意可知,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而北方的汉族则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下。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民不断交流融合,趋势也在不断加强,A项正确;南方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但并没有统一全国,排除C项;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这仅仅是根据部分材料内容推断出的结论,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3.朱熹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依照道德要求,规范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饮食等日常习惯。王阳明颁布《南赣乡约》,告谕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由此可见,他们都()A.强调个性自由 B.主张格物致知C.倡导修身养性 D.注重教化百姓〖答案〗CD〖解析〗根据“朱熹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依照道德要求,……王阳明颁布《南赣乡约》……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可得出,朱熹与王阳明都通过编制通俗的书籍,教化百姓要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体现出他们都强调教化百姓,也倡导修身养性,CD项正确;二者并不强调个性,排除A项;B项是朱熹的主张,排除B项。故选CD项。34.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海外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A.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 B.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C.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 D.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答案〗BC〖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诗歌体裁”可知晚清时期的竹枝词属于文学作品,但它描写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根据“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海外竹枝词’等”可知晚清时期的竹枝词内容丰富,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了解社会新生事物。BC项正确;竹枝词是诗歌体裁,因此不属于官方档案,排除A项;开启文学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此时清王朝已经被推翻,因此和晚清竹枝词不符,排除D项。故选BC项。35.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19世纪80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这一时期“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A.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 B.反映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C.提供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D.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答案〗A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双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体现的是鸦片战争后,上海的电气化程度较高,提供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这主要和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受西方文明影响较大,A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上海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上海受西方文明影响,非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AC项。36.1944年,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召开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评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今年机关、部队自己生产两月或三月的食粮和全年的菜蔬,还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贴补油盐,计算起来,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如果把办公杂支和节约统统计算起来,大约减轻了人民二十万石公粮的负担。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这一材料反映出()①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明显效果②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劳动英雄与杀敌英雄同样受到尊重④根据地为反“围剿”做好了物资储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减轻了人民二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可知,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负担,效果明显,①正确;材料强调太行区抗日根据地的机关、部队自己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不涉及根据地规模的扩大,排除②;根据材料可知,杀敌和劳动都被评为英雄,都为抗战作出了贡献,都受到了尊重,③正确;材料时间为1944年,处于国共合作抗战时期,而反“围剿”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排除④,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37.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反映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A.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领导 B.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B〖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位于最高的位置。结合所学判断这应该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此时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所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性质,AB项正确;此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尚未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此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就不可能位于最高的位置,排除D项。故选AB项。38.1964年,中共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作出了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大力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A.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平衡 B.增强了国防力量C.推动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D.改善了工业布局〖答案〗BD〖解析〗根据材料“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材料“作出了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大力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说明这一决策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促进边远地区的工业发展,故选B、D两项。国民经济结构平衡在当时是指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从材料得不出这一信息,排除A项;这一政策的实施只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并不能促进开放,排除C项。故选BD项。39.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A.改革初期摸索中谨慎B.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C.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D.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答案〗AD〖解析〗改革开放初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前途并不明朗,是否应该把上海这个重要的城市列为经济特区,必须谨慎对待,以免造成重大失误。故A项正确。当时关于上海是否列为经济特区的问题,并未受到国际上的阻力。故B项错误。上海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工商业大都市,经济基础雄厚。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国人思想解放程度并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地区的对外开放。故D项正确。故AD正确,排除BC。40.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B.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内容C.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D.“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可知,数字化史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史料分类,数字化文献检索可以使史料的搜集极其快捷,而且相对完备,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由此可见,历史资料数字化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C项正确;大数据可以使历史资料共享,提高了利用率,但并不是变革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运用仍然要坚持孤证不立、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等原则,排除A项;历史资料数字化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而不是研究内容,排除B项;“e-考据”指的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法,是信息技术和历史考据的结合,并非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5分)41.中央政府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国家,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协调与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武帝时,刺史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宋代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政区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分别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了“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材料三如果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将清朝由传统王朝国家带入了近现代主权国家行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基本完成了对中华大地的全部统一。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清朝统治者试图构建“大一统”“臣民国家”,在统治体系和治边政策上都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对地方治理的措施并加以评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前中期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1)演变:郡县制逐渐完善;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强化;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地方官员任免权逐渐被中央政府掌握。(2)措施: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削夺节度使权力;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保证赋税上缴朝廷;弱化地方军力;设立了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节制。评价: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中央集权;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3)措施: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蒙古族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意义: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民族团结(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民族交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隋朝之前的中国。根据“ 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得出郡县制逐渐完善;根据“ 汉武帝时,刺史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得出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强化;根据“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得出行政区划不断调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地方官员任免权逐渐被中央政府掌握。【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宋代(中国)。宋代加强地方治理的措施根据“ 宋代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政区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分别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可知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保证赋税上缴朝廷;弱化地方军力;设立了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节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削夺节度使权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中央集权;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清代(中国)。清朝前中期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有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蒙古族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影响根据“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基本完成了对中华大地的全部统一”可知主要是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民族团结(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民族交融)。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地“中国革命纪念馆”制作了关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的展板,其中一块展板上有四幅图片如下请结合图片材料与所学知识,为这一块展板配一份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解说全面,条理清晰,要素全面,逻辑性强)〖答案〗示例:论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阐释: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接着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经艰难曲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经过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近代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四副图片展示了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所以可以拟定题目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结合八七会议的召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遵义会议的召开进行阐述。如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接着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最后得出结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经艰难曲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经过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言之有理即可。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21年广州市先秦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下述考古成果主要体现了()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窖穴和灰坑260个,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46座(出土古人类遗骸43具),各时期灰坑、柱洞、水井一批,出土各类文物208件套,以及贝壳、鱼骨、龟甲、鹿骨、猪骨等动物标本。A.岭南先秦文明进程 B.中原与江南文化交融C.华夏海洋文明起源 D.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答案〗A〖解析〗黄埔陂头岭遗址和增城金兰寺遗址考古发掘,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战国时期墓葬及文物为主,反映出广州市先秦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是岭南先秦文明进程,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原与江南文化交融,排除B项;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而非海洋文明,排除C项;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独具特色 D.生生不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信息可以得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地、分布广泛,联系日渐密切,汇聚中原等,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纵向特征,和材料主旨的横向分析角度不一致,排除A项;独具特色中在分析个体特色,不能体现题干中的“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等信息,排除C项;生生不息强调的史纵向传承和延绵不断,这和题干材料主旨研讨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A.有助于文化认同 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 C.加剧了诸侯割据 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使原有的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衰亡步伐。诸子百家针对社会动荡的状况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B项正确;这些思想对人性以及道德的认识具有不同性,不利于文化的认同,排除A项;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及分封制的破坏,加剧了诸侯割据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变法运动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 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 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可知,由于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导致国与国之间常常搞破坏,因此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的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诸侯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不能说明“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秦以前,一般人均可自称“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专称为“诏”,其印章专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凸显皇帝独尊 B.整顿社会风俗 C.重建礼乐文化 D.宣扬皇帝功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因此材料中皇帝专有的称号和避讳体现的是皇帝独尊,A项正确;材料与整顿社会习俗无关,排除B项;秦朝奉行法家思想,重建礼乐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皇帝称号的来源是为了宣扬皇帝功业,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政治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尊崇儒术军事反击匈奴袭扰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上尊崇儒术,军事上反击匈奴侵扰,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B项正确;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为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并没有政权更迭,排除C项;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D项。故选B项。7.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即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A.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C.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答案〗C〖解析〗“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大意是:恩惠遍及整个天下,则天下将会如一家一样融恰;相互猜忌,不信任,则骨肉兄弟也会反目仇杀。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AD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AD项;唐太宗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淡化了华夷观念,排除B项。故选C项。8.唐初,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据此可知,政事堂设立的意图是()A.创新中央决策机构 B.强化中央集权C.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D.分割宰相权力〖答案〗C〖解析〗从“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所以设立了政事堂,可知政事堂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行政效率,C项正确;题干设问是意图,A项只是一种手段,排除;中央集权是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宰相权力的问题,无法体现是否分割相权,排除D项。故选C项。9.两税法首先从唐朝廷的直辖地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进而向其周边推广。固定税目和税额使藩镇很难随意地扩大征税的范围。这使得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A.取消了租庸调和杂税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 D.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固定税目和税额...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在赋税中占据优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的藩镇割据现象,所以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C项正确;两税法是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排除A项;据本题材料“固定税目和税额”可知是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非人身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是赋税方面的改革,不会对农民的生产时间产生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情。”由此可知辽政治的特点是()A.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B.地方政权悉仿汉制C.行政管理因俗而治 D.崇文抑武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情”可知,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体现了行政管理中因俗而治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辽国政治中因俗而治的内容,不是中央机构分权制衡,排除A项;地方政权悉仿汉制,说法与辽国史实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君主专制,与与辽国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其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可得出,元朝设立行省,所地整合地方的行政区划,主要是要防止地方据险割据,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发展经济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行省制的影响,而不是基层行政组织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为康熙年年间苏州织造李煦奏折内容摘录。由此可知,奏折制度()上奏内容上奏时间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康熙三十二年七月贺亲征噶尔丹获胜折康熙三十五年七月闻太仓有人起事折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巡盐张应召居官情形折康熙六十年八月A.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B.赋予了中央机构决策权C.滋生了因循守旧风气 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控制〖答案〗D〖解析〗通过奏折制度,皇帝可以更好的知晓地方的事务,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项正确;奏折制度并不是会降低效率,排除A项;奏折制度并不会赋予中央决策权,排除B项;C项与奏折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 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可知,明至清粮食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多,到清代需求量逐渐高于生产量,而人均占有量明显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使得粮食供应不足,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不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没有涉及明清政府的垦荒政策,也不能说明取得显著成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是晚清时期满汉督抚比例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代总督满汉比例巡抚满汉比例18515:91:2118525:142:28185310:104:1918566:96:1218642:100:1718652;120:22A.民族企业得到汉族官僚支持 B.汉人官僚严重动摇满清统治C.边疆危机促成地方行政改革 D.国内政局影响政治权力结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大批汉族官僚跻身于督抚之列,逐步扭转了满重汉轻的政治格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官僚对民族企业的支持,排除A项;汉人官僚没有严重动摇满清统治,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现象和边疆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作为研究当时清朝谎报军情、政治腐败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实证价值,D项正确,排除AC项;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个图像史料不可信,排除B项。故选D项。16.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一单元主题应是()A.侵略与危机 B.抗争与探索C.立宪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把19世纪中后期,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追求富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倡导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和农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等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其单元主题应是抗争与探索,B项正确;侵略与危机只是四个史实的背景,并非其主题,排除A项;四件事均与追求共和无关,排除C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A.结束君主专制的统治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材料所述与辛亥革命有关,“民国取代帝国”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A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18.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种矛盾在中国空前激化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国际关系诉求,通过以青年学子为先锋队的全民族抗争,首次成功扭转了政府的外交决策。材料中的“它”()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宣传了中共的救国主张 D.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种矛盾在中国空前激化的产物”“青年学子为先锋队的全民族抗争,首次成功扭转了政府的外交决策”可知,这是五四运动,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兴起了,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共尚未成立,排除C项;五四运动时期,蒋介石等尚未登上政治舞台,排除D项。故选B项。19.“(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黄花岗起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答案〗B〖解析〗“(民国)十五年”是公元1926年,又据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可知该事件应为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选B;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是1911年,南昌起义是1927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CD。20.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B项正确;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无关,排除A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9月,1940年3月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排除C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属于抗战时期中共的制度探索,不能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21.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两个务必”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A.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 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C.“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 D.中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问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因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的依靠力量,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将马克思主义同国情结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排除C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2.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 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制止因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力的经济措施,成功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这一举措起到根本的政治意义是赢得民心,巩固政权,C项正确;稳定物价,恢复经济是其经济层面的意义,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项;材料所述“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与镇压反革命无关,排除B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赢得民心,巩固政权,与中国国际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3.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答案〗C〖解析〗注意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多消灭一个敌人”“大批军锹、军镐、副油箱”,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为了战场上的需要加紧生产,生产积极性很高。排除ABD项,选C项;注意容易误选AB项,A项鞍钢地区是日军占领区,B项武汉的解放也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阶段)。24.1953—1957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4.5%。经济增长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3—1957年是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时期,又据材料,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最高的,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发生在1958年,时间均不符合,排除BCD。故选A。25.1949—1956年,新中国一直努力加入各种体育国际组织。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9人,由团长吴学谦率领访问了印度,并参观了第1届亚洲运动会。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成熟C.紧随了“三个世界”时代判断 D.有利于改善中国外交环境〖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一直努力加入各种体育国际组织”“吴学谦率领访问了印度,并参观了第1届亚洲运动会”等可以得出,中国通过体育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这有利于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从而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D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三个世界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26.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共十二大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7.1981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有利于A.农业合作化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D正确;A是在1956年完成的,排除;BC是在1958年兴起的,排除。故选D。28.1989年,温州大学的林选青在作品中写到:“厂长们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温州国营工业结构轻型,设备陈旧老化,同时工资分配、用工制度、产品价格等方面,被捆得死死的,我们捆绑着手脚同个体和集体竞争。'”当时党中央为解决“厂长们”的忧虑,决定()A.设立温州经济特区 B.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C.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D.“引进来”“走出去”结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9年温州国营工业经营自主权较小,发展受阻,因此党中央应该做出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决策,B项正确;温州并没有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排除A项;1992年后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