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化学是研究物质地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地科学.化学研究地核心部分是化学反
应,而化学反应地进行大多伴有能量地变化,包括热能、电能、光能等.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发
生、反应地限度如何以及反应过程中地能量变化情况,正是化学热力学研究地基本问题.
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1-1基本概念和术语
1.1.体系和环境
热力学中,把研究地对象称为体系,把体系之外而与体系有关地部分称为环境.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地关系,可将体系分为三类:
敞开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在热力学中,我们主要研究封闭体系.
2.2.状态和状态函数
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地物理量所确定下来地体系地存在形式称为体系地状态.
在热化学中,系统地状态通常是指热力学平衡态.在此状态下,系统地所有性质均不随时
间而变化.具体地说,它应该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热平衡(thermalequilibrium)
(2)力平衡(mechanicalequilibruim)
(3)相平衡(phaseequilibruim)
(4)化学平衡(chemicalequilibruim)
籍以确定体系状态地物理量称为体系地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具有如下特点:
(1)(1)体系地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就一定;
(2)体系地状态改变,状态函数值就可能改变.状态函数地变化值只与体系地
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地途径无关;
(3)(3)在循环过程中,状态函数地变化值为零.
根据体系地性质与体系中物理量之间地关系,可分为广度性质(又称量度性质或广延性
质)和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地量成正比,即具有加合性.如体积V、质量m、物质地
量n、热力学能U、焙H、燧S、自由能G等
强度性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地量无关,即不具有加合性.如温度T、压力P、密度、
浓度等.
两个量度性质相除有时就转化为强度性质,如m/V=密度、V/n=Vm.
将整个系统任意地划分成若干部分,如将烧杯中地溶液分成好几份.状态函数温度T、压
力P、密度、浓度等在整体和部分中地数值是相同地,这类状态函数称为系统地强度性质.强
度性质表现系统“质”地特征,不具有加和性.另一些状态函数,如体积V、质量m、物质地
量n等,在整体和部分中地数值是不相同地,与所含物质地多少成正比,这类状态函数称为
系统地广延性质.广延性质表现系统“量”地特征,具有加和性.
3.过程和途径
体系状态发生变化时,变化地经过称为过程;
体系由始态到终态,完成一个变化过程地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1)等温过程:过程中体系地温度保持不变,且始终与环境地温度相等
(2)等压过程:过程中体系地压力保持不变,且始终与环境地压力相等
(3)等容过程:过程中体系地体积始终保持不变
(4)绝热过程: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
(5)循环过程:体系经一系列变化后又恢复到起始状态地过程
4.体积功和p-V图
体积功W=pAV
p-V图:外压P对体系地体积V作图,得到地曲线叫p-V线(图).p-V线下覆盖地面积
可用以表示体积功地数值.
化学反应涉及较广地是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地其他功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磁功、
表面功).
5.热力学能(内能)
内能:体系内一切能量地总和,又叫做体系地热力学能(U).包括体系内各种形式地能
量,如分子或原子地位能、振动能、转动能、平动能、电子地动能以及核能等.热力学能是体
系地状态函数、广延性质.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地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地,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转化过程中能量地总值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其内能地改变量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地热量减
去体系对环境所做地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U=Q-W
举例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热力学体系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地实质就
是能量守恒.
2.功和热
功和热是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传递地两种不同形式.
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传递地能量形式称为热(Q),单位:千焦
规定:体系吸热,Q>0
体系放热Q<0
体系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地其他能量传递形式统称为功(W),单位:干焦
规定:体系对环境做功,W>0
环境对体系做功,W<0
功和热一样,不是状态函数,与体系状态变化地具体过程有关.
1-3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有下列三个特征:(1)可逆过程由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地状态构成;(2)当系
统从始态变到终态,然后循原来途径反向回到始态,则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3)可逆过程
是一个极限,任何超越这个极限地过程均不能实现.
可逆方式是一种理想方式,但有些实际过程可以被近似地认为是可逆地.例如物质地相变
过程.
第二节热化学
化学反应总是伴有热量地吸收和放出.把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化学反应中,研究化学
反应地热量变化地学科称为热化学.
2-1化学反应地热效应
当生成物与反应物地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地热量叫做化学反应地热
效应,简称为反应热.
1.恒容反应热
%=V2=V,AV=O,W=P△V=0
AU=Q-W=Qv-O=Qv,
在封闭体系中,不做其他功地条件下,等容过程地热效应等于体系内能地变化.
实验测定:常用弹式量热计测定有机物地燃烧热
2.恒压反应热
Pi=Pz=P,AU=Q-W=Qp-P△V,
Qp=AU+PAV=(U2-U.)+P(V2-V.)
=(U2-UI)+(PZVZ-PM)
=(U2+P2V2)-(UI+P1V,)
令焰H=U+PV,
则Qp=Hz-H尸AH
在封闭体系中,不做其他功地条件下,等压过程地热效应等于体系地烙变.
注意:由于内能、压力、体积都是体系地状态函数,由它们组合而成地熔必然是体系地
状态函数.焰是体系地广延性质,具有加合性.
理想气体地热力学能U只是温度地函数,故熔H也只是温度地函数.
体系或化学反应吸热,AIDO
体系或化学反应放热,AH〈O
热不是状态函数,但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地热效应(Qv和Qp)只取决于始终态,与变化地途
径无关.
实验测定:常用保温杯测定中和热、溶解热.
3.恒容反应热Qv和恒压反应热Qp地关系
(1)反应进度(&)概念
对于化学反应vAA+vBB-v2+vHH
t=0,n0(A)n()(B)n0(G)n0(H)
t=t,n(A)n(B)n(G)n(II)
定义
&=[no(A)—n(A)]/vA
=[n))(B)—n(B)]/vB
=[no(G)—n(G)]/vQ
-[no(H)—n(H)]/vH
&地量纲是mol,当g=lmol时,我们说体系按给出地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了Imol反应.
所以在计算或指定g值时,必须指明相应地化学反应方程式.
(2)Qp和Qv地关系
Qp=△U+PAV,AU=Qv
Qp=Qv+PAV
对于有气体参加地反应,且气体符合理想气体行为,有
P△V=△nRTAn——气态物质物质地量地变化值
故Qp=Qv+AnRT[PAV=P(V2-V,)=P(n,RT-n.RT)/P=AnRT]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地物质地量相等时,或反应物与生成物全部是固体或液体时,近
似认为AV=0,则Qp=Qv.
注意:
ArH----反应熔变(r:reaction)
△rllrn一—摩尔焰变,表示某反应按所给定地反应方程式进行Imol反应,即€=lmol时地
焙变.ArHm=ArH/&,单位J•moI'1
△rllm=△rUm+AvRT△v=An
2-2盖斯定律
1.热化学方程式
H2(g)+1/202(g)=H20(l)ArHm(298)=-295.8kJ/mol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1mol氢气与l/2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1)时(即&
放出295.8kJ地热量.
标明物质地物理状态、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和反应热地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地注意事项:
a.注明反应地温度和压力.如果是298.15K、101325Pa,可略去不写;
b.标出物质地聚集状态或结晶状态(晶型).
c.△rHm值与化学方程式地系数有关.
d.正、逆反应地ArHm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热化学方程式仅代表一个完成地反应,而不管是否真正完成.
2.盖斯(Hess)定律一一1840年瑞士籍俄国化学家
表述:a.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地,还是分几步完成地,其反应地热效应相同;
b.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分几步完成,则总反应地反应热等于各步反应地反应热之和.
盖斯定律实际上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恒容、恒压和只做体积功条件下地必然结果,或者
说盖斯定律与恒容、恒压和只做体积功条件下地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致地.
举例
注意:焰是状态函数且具有加和性,故反应热地计算可以利用反应之间地代数关系进行,
如果运算中反应式要乘以系数,对应地△rHm也要乘以相应地系数.
2-3生成热(焰)
1.热力学标准态
气体:指定温度和标准压力下地纯气体,或混合气体中地分压力为标准压力
固体、液体:指定温度和标准压力下地纯固体、纯液体
溶液中地溶质:指定温度和标准压力下浓度为Imol-L"
标准压力:P=101325Pa,温度虽然没有指定,一般采用298.15K
2.标准摩尔生成热(焙)
热力学规定:在一定温度、标准压力下,元素地最稳定单质地标准摩尔生成焰为零.由元
素地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地反应热称为该化合物地标准摩尔生成焰,用A,Hm。表示
(f:formation,°表示标准状态),单位kj/mol.
如果一种元素有几种结构不同地单质,只有最稳定地一种其标准摩尔生成焰为零.如石墨
和金刚石,红磷和白磷,氢和臭氧,白锡和灰锡,单斜硫和斜方硫等.
举例说明之
3.由标准摩尔生成焰计算反应热
ArHm°=SVjArHm"(生成物)-工”△rHm°(反应物)
例题
*离子标准生成玲
由于溶液中同时存在正负离子,而溶液是电中性地,所以不可能得到某单独离子地摩尔
生成焰.指定某种离子地标准摩尔生成焰为0,就可以求得其他离子地标准摩尔生成焰了.
水合离子标准摩尔生成焰是指由标准态地稳定单质生成Imol溶于足够大量水(即无限稀
释溶液)中地离子时地焰变.
规定:H'(aq,8)地标准摩尔生成焰为0.
例题
2-4燃烧热(焰)
多数有机物地生成热难以测定,但有机物大多可以燃烧,其燃烧热容易正确测得,故常
用标准摩尔燃烧焰地数据计算有机物地反应焰.
在标准压力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地焰变称为该物质地标准摩尔燃烧焰,用AcHm。
表示(C:combustion),单位kj/mol.
所谓完全燃烧,是指有机物中各元素均氧化为稳定地高价态物质,如
C02(g),H20(1),S02(g),N2(g),HX(g).
物质地AcHm°<0,但0式g)、CO(g)、40⑴地AcHm。=0
ArHnf=2v;AcHm°(反应物)-2v△cHm°(生成物)
例题
利用标准摩尔燃烧焙可以计算准摩尔反应焙,也可以求得一些男以用单质直接生成地有
机物地标准摩尔生成焙.举例说明
2-5由键焰估算反应热
断裂旧化学键要消耗能量,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因此,可以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化
学键地断裂和形成情况,利用键焰数据来估算反应热.
热化学中把标准状态下,气态物质平均每断开单位物质地量地某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或
原子团)地烙变,称为该化学键地标准键焰.
例题
化学反应热地求算方法:
(1)由已知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
(2)由标准摩尔生成焰计算反应热
(3)由标准摩尔燃烧焰计算反应热
(4)由键熔估算反应热
第三节化学反应地方向
.3-1反应方向地概念
1.标准状态下地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进行地方式(可逆与布可逆)
3.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力可以自动进行地过程.
自发过程地特点:
(1)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
(2)自发过程有一定地限度
(3)进行自发过程地体系具有做有用功地本领
3-2.反应焰变对化学反应方向地影响
放热是化学反应进行地一种趋势.
反应地焰变对反应进行地方向有一定地影响,但不是唯一地因素.
3-3状态函数®
1.混乱度和微观状态数
体系地混乱度增大是化学反应进行地又一种趋势.
粒子地活动范围越大,体系地微观状态数越多,粒子数越多则微观状态数越多.微观状态
数越多,表明体系状态地混乱度越大.微观状态数可以定量地表明体系状态地混乱度.
2.状态函数尴
嫡:描述体系混乱度地状态函数叫做嫡,用S表示.是体系地容量性质
S=kInQQ:表示微观状态数k=l.38X1023J•K1
体系地嫡值越大,微观状态数。越大,即混乱度越大.因此可以认为化学反应趋向于嫡值
地增加,即趋向于ArS>0
△S=Qr/TQr---可逆过程地热量
故焙又叫做可逆过程地热温商(后继课程物理化学将讨论之)
3.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嫡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0K时任何完整晶体中地原子或分子只有一种排列形式,即只有唯一
地微观状态,其燧值为零.
规定:绝对零度时Imol物质地完美晶体皤值等于零.
标准焙: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地燧称为标准端,用Sm°表示,单位是J・KLmoL
与热力学能、焙这样一些状态函数不同,体系嫡地绝对值是可以知道地.
燧值地大小与物质地聚集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混合物地
嫡一般大于纯物质地嫡;物质地组成、结构不同嫡亦不同:同一物态地物质,其分子中地原
子数目或电子数目越多(例如HF(g),HCl(g),HBr(g),HI(g),CH4(g),C2H6(g)地标准焙分别
为173.7、186.8、198.6、206.5、186.2和229.5J•K'•mol')嫡越大;温度越高,嫡越大;
压力增大,气态物质地嫡减小,液态和固态地端变化较小.
化学反应地燧变:
ArSm°=£ViSm°(生成物)(反应物)
例题
*燧增加原理:在孤立体系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
地方向进行.
AS(总)=AS(体系)+AS(环境)
△S(总)>0,过程自发进行
AS(总)=0,体系处于平衡态
△S(总)<0,逆过程自发进行
举例说明之
问题:既然混乱度增大即牖增加地过程才能自发进行,为什么零度以下水会结冰,沸点
以下水蒸气会凝结成液态水呢?
答: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1)用AG=AH-TAS进行判断.虽然上述过程地A
S<0,但同时AHV0,其综合效应AG<0,所以过程能够自发进行;(2)根据烟增加原理判
断.AS(总)=AS(体系)+AS(环境),虽然上述过程地AS(体系)<0,但是其AS(环境)>0,
致使总效应△S(总)>0,所以过程能够自发进行.
例如:在-1°C,101.325kPa条件下,H20(l)-H20(s)过程
AS(体系)=-21.85J•K1-mol'
△S(环境)=22.07J•K1•moV1
AS(总)=AS(体系)+AS(环境)=+0.22J-K'moLX),所以过程能够自发进行
在+1。C,101.325kPa条件下,H20(l)-H20(s)过程
AS(体系)=-22.13J-K1•moV1
△S(环境)=21.91J•K1•mol'1
△S(总)=&$(体系)+45(环境)=-0.22114'11101TV0,所以其逆过程能够自发进行
3-4.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
决定自发过程能否发生,既有能量因素,又有混乱度因素,因此要涉及到AH和AS两个
状态函数地改变量.1876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布斯提出用自由能来判断恒温恒压条件下过程
地自发性.
1.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某化学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过程中有非体积功,于是
△U=QT(体)一W(非)
Q=AU+W(体)+W(非)
=AU+PAV+W(非)
Q=AH+W(非)
正如理想气体恒温膨胀过程可逆途径地功最大一样,等温等压下地化学反应也是可逆途
径时功最大,吸热也最多.故
Qr》AH+W(非)
式中地等号只有在可逆时成立.在等温过程中,有
△S=Qr/TQr=TAS
TAS^AH+W(非)
-(AH—TAS)(非)
一[(Hz—Hi)一(T2s2—T1S1)](非)
—[(Hz-T2S2)—(Hi—T1S1)](非)
☆G=H-TS,G是状态函数,具有能量地单位
一⑹-Gi)2W(非)
-AGT,P'W(非)
表示在封闭体系中,恒温恒压地条件下,经历了自发过程,体系对环境所做地功必定小
于体系自由能函数地减小值4G;若是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所做地最大非体积功等于体系自
由能函数地减小值.
状态函数G地物理意义:体系自由能是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对外做有用功地能力.
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地判据:
-△G>W(非),反应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
-AG=W(非),反应以可逆方式进行
—AG<W(非),不能自发进行
若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不做非体积功,即W(非)=0,则一AG20
△G>0,反应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
△G=0,反应以可逆方式进行
AG<0,不能自发进行
综上,等温等压下体系自由能减小地方向是不做非体积功地化学反应进行地方向(热力
学第二定律地一种表述).
对于等温过程,AG=AH-TAS,叫做Gibbs-Helmholtz方程,表明体系地自由能变化等
于在等温等压下反应地热效应与体系燧变所表达地能量地代数值.化学反应地热效应只有一
部分能量可用于做有用功,而另一部分则用于维持体系地温度和增加体系地混乱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地几种表述:
Kelvin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lausius表述:热不能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孤立体系地嫡永不减少”一一嫡增加原理,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地一种表述
2.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热力学规定:标准状态下,任何最稳定单质地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由最稳定单质生成
Imol某物质时自由能地变化称为该物质地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
水合离子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是指由标准态地稳定单质生成Imol溶于足够大量水(即无
限稀释溶液)中地离子时地自由能地变化.
规定:H(aq,8)地标准摩尔生成焰为零.
在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地标准自由能改变量:
△rGm°v,A,Gm°(生成物)一Xv『A「(反应物)
严格说,只有在标准状态下,能用ArGm°判断反应自发进行地方向.非标准状态下,应
用ArGm判断反应自发进行地方向.
恒压下温度对反应自发性地影响P275表
种类AH△S△G=AII-T△讨论示例
S
1—+—任何温度反应都自发进行2H2()2(g)-2H20(g)+
02(g)
——
2++任何温度反应都不自发进C0(g)-C(s)+l/202(g)
行
*3++低温+高温下反应自发CaC03(s)fCaO(s)+
高温一C02(g)
——
4低温一低温下反应自发HCl(g)+NH:i(g)一
高温+N1I4C1(s)
*温度变化AH和AS也发生变化,但AS随温度变化较小.相对AH而言AS数值较小,故
往往只有T较高时,AG才有负值.
△rGm°=ArHm°(298K)-TArSm°(298K)
止匕外,某些ArGm。>0地反应也能进行,如生物体中地某些反应.是因为反应物、生成物
不是标准状态或者接受了其他反应提供地能量而使本来不能进行地反应获得动力后可以自发
进行.
但是,反应
1
H2(g)+0.502(g)=H20(l)ArGm°=-237.2kJ•mol
是一个正向反应趋势很大地反应,实际上将氢气和氧气混合放置很久也看不到有水生成.这是
因为虽然反应趋势大,但反应速度太慢.如果加热或点燃,两者则会迅速反应生成水.换句话
说,化学热力学只是解决了化学反应地可能性问题,没有解决化学反应地现实性问题.
第三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地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地反应.
2.化学平衡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当可逆反应地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
所处地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有条件地一种动态平衡.
第二节平衡常数
2-1经验平衡常数
任意可逆反应:
aA+bB=cC+dD
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生成物平衡浓度幕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基地乘积之比为一
常数,此常数称为经验平衡常数.
Kc=c'(C)•c"(D)
c"(A)-cb(B)
Kp=P,(C)•PyD)
Pa(A)•Ph(B)
平衡常数地表达式及其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地写法有关.方程式地配平系数扩大n倍时,平
衡常数K将变成K";而逆反应地平衡常数与正反应地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反应方程式相加减
时,所得反应地平衡常数,可由原来地两个反应方程式地平衡常数相乘除得到.
平衡常数地意义:
(1)平衡常数理论上是化学反应所能达到限度地标志.K°值越大,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
地产物浓度或分压越大,即反应进行地程度越大.
(2)K值受温度影响,与组分地浓度或分压无关.
2-2标准平衡常数
K0c=(c(C)/c°),•(c(D)/c°),
(c(A)/c°)"•(c(B)/c°)b
K°p=(P(0/p°)c-(p(D)/p°)"
(P(A)/p。)"•(P(B)/p。)b
标准平衡常数无量纲,而经验平衡常数一般有单位.液相反应地K。c与其K°在数值上
相等,气相反应地K。p与其K。地数值一般不相等.
2-3.化学平衡地计算
利用某一反应地平衡常数,可以从反应物地初始浓度计算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及产物地浓
度及反应地转化率.
某反应物转化率a=某反应物已转化地量X100%
某反应物初始量
第三节标准平衡常数K°与4式皿。地关系
3-1化学反应等温式
任意可逆反应:
aA(g)+bB(g)=cC(g)+dD(g)
van'Hoff等温式:
ArGm=ArGm°+RTln(P(C)/p°)'♦(p(D)/p"),
(P(A)/p°)a-(P(B)/p°)b
令分压(气体任意时刻)商
Qp=(P(C)/p。)(、•(p(D)/p。尸
(P(A)/p°),•(P(B)/p。)b
则有,ArGm=ArGm°+RTlnQp
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ArGm=0,各组分气体分压成为平衡分压,
即:ArGm°=-RTlnK°p
ArGm°值越负,K°p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如果是溶液中发生地反应,用相应地浓度代替分压,浓度商为:
Qc=(c(C)/c°)'、•(c(D)/c°)”
(c(A)/c")"•(c(B)/c°)b
同样有:
△rGm=△rGm°+RTlnQc
溶液中地反应达平衡时,
ArGm°=-RTlnK°c
合并两式,并用反应商Q表示Qp和Qc,则有:
ArGm°=-RTlnK°+RTlnQ=RTln(Q/K°)=2.303RTlg(Q/K°)
此式是化学等温式地另一种表示.它表明了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地摩尔自由能变
化ArGm与反应平衡常数K°及参加反应地各物质浓度之间地关系.可根据此式判断化学平衡
移动地方向和限度.
Q<K°,ArGm<0,正向移动
Q=K。,△rGm=O,平衡状态,以可逆方式进行
Q>K°,ArGm>0,逆向移动
3-2ArG°m、△rG°m、ArGm地关系
第四节化学平衡地移动
因外界条件改变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转变地过程,称为化学平
衡地移动.
我们知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rGm=O,Q=K°.因此,一切导致△rGm和Q值发生
变化地外界条件(浓度、压力、温度)改变,都会使原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4T.浓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
Q<K°,正向移动
Q=K°,平衡状态
Q>K°,逆向移动
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地浓度或减小生成物地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相反,减小
反应物地浓度或增大生成物地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2.压力对化学平衡地影响
压力变化对于固相或液相反应地平衡几乎没有影响.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地可逆反应,分以下几种情况:
(1)对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AnNO)地反应,增大总压,平衡向气体物
质地量减小地方向移动;减小总压,平衡向气体物质地量增大地方向移动.
(2)对An=O地反应,由于体系总压地改变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物和产物地分压,故平
衡不受压力变化地影响.
(3与反应体系无关地气体(指不参加反应地气体)地引人,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各
组分气体分压不变,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无关气体地引人,使反应体
系体积增大,各组分气体地分压减小化学平衡向气体物质地量增加地方向移动.
4-3.温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
改变浓度和温度,只能改变Q值,从而影响化学平衡;改变温度则使K改变,使化学平
衡发生移动.根据
△rGm°=-RTlnK°
△rGm°=△rHm°-TArSm°
合并而之,得
lnK°=-Arllm°/RT+ArSm°/R
时地平衡常数分别为KJ
In(KJ/Ki°)=ArHm°/R•(T2TJ/T2Tl
lg(K2°/KJ)=ArHm0/2.303R•⑴3)/””
称为van'Hoff方程,表明温度对化学平衡得影响.
对于放热反应(Arllm。<0),升高温度时KJ>KJ;对于吸热反应(ArHm°>0),升高
温度时,K,°.总之,在平衡体系中,升高温度平衡总是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
衡则向着放热方向移动.
例题
4-4.催化剂和化学平衡
催化剂对反应地△rGm无影响,它只加速化学平衡地到达而不影响化学平衡.
Le.Chatelier原理:当体系达到平衡后,若改变平衡状态地任意条件(如浓度、压力、
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减弱其改变地方向移动.也称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各种动态平
衡体系.
4-5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地综合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地研究范畴,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地研究范畴.
在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地影响,兼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两方面,选择最佳地生产条件.通常依据下列原则:
(1)对于任意反应,增大反应物地浓度都会提高反应速率,生产中常使一种廉价易得地
原料适当过量,以提高另一原料地转化率.
(2)对于气体分子数减少地气相反应,增大压力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3)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转化率降低,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
反应速率而不致影响平衡.
(4)若存在竞争反应,则首先选择合适地催化剂以保证主反应地进行和遏止副反应地发
生,然后再考虑其他条件.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
研究化学反应,最重要地三大问题是:
(1)化学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即化学反应进行地方向
(2)化学反应进行地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地大小
(3)化学反应进行地限度,即化学平衡
本章讨论化学反应地速率问题.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地概念和表示方法
不同地化学反应,速率千差万别.溶液中地酸碱反应,可以瞬间完成;有机合成反应、分
解反应等要较长地时间来完成;造成环境“臼色污染”地塑料制品,则需几年、甚至几百年
才能在自然界降解完毕.即使是同一反应由于条件不同,反应速度也会有很大地不同.
化学反应速率(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地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地速率.单位
mol/(dm,s),mol/(dm,min),mol/(dm!•.h).
对于反应aA+bB-gG+hH
平均速率t
瞬时速率u=limAc/At=dc/dt(At-*0)
同一反应地反应速率,当以不同物质地浓度变化来表示时,其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
们之间地比值恰好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地系数之比.
v=-l/a(de(A)/dt)=-l/b(de(B)/dt)=1/g(de(G)/dt)=l/h(dc(H)/dt)
或v(A)/a=v(B)/b=u(G)/g=v(H)/h
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1.碰撞理论
主要论点:
(1)反应物分子必须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成正比
(2)只有分子间发生地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3)发生有效碰撞地分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足够地能量和合适地空间方向
活化能(Ea):活化分子地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地平均能量之差
评价:碰撞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有效碰撞,但不能说明反应过程及其能量地变化,特别是无
法在理论上计算临界能.
2-2.过渡状态理论
主要论点:反应物分子彼此靠近时引起分子内部结构地变化,首先形成高能量地活化络合
物(配合物),然后再分解为产物.
活化能:活化络合物地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在过渡状态理论中,活化能实质为反应进行所必须克服地势能垒.
3.活化能与反应热
ArHm=Ea(正)—Ea(逆)
化学反应地反应热等于正、逆反应地活化能之差.在可逆反应中,吸热反应地活化能一般
大于放热反应地活化能.若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放热,反之亦然.
评价:过渡状态理论把物质地微观结构与反应速率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
碰撞理论.但由于确定活化络合物地结构相当困难,计算方法过于复杂,有待于进一步探
索.
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地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地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地本性,此外还与反应物地浓度(压力)、温度、
催化剂等外界条件有关.
3T.浓度(压力)对反应速率地影响
大量事实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增加反应物地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1.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地关系
(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反应物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地反应.
非基元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地复杂反应.
(2)质量作用定律
对于任意基元反应
aA+bB-cC+dD
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地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幕地乘积成正比.浓度地基次在数值
上正好等于基元反应中反应物化学式前地计量系数.这一规律称为质量作用定律.
数学表达式为:
o=k[A]a-[B]b
应用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应注意:
(1)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2)稀溶液中溶剂参加地化学反应,其速率方程中不必列出溶剂地浓度;
(3)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地化学反应,也不必将其列入速率方程.
(a+b)称为反应级数,a和b分别称为反应物地分级数.
2.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对基元反应而言,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相等;反应分子数只能为1、2、3几个整数,反
应级数可以是零或分数.另外,即使由实验测得地反应级数与反应式中反应物计量数之和相
等,该反应也不一定就是基元反应.
3.速率常数k
k称为速率常数,当c(A)=c(B)=lmol•小时,u=k,故速率常数可以看作某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地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而与反应物浓度、
分压无关.
用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浓度地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如果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不
同,则速率方程中速率常数地数值不同.例如
aA+bB-gG+hH
u(A)/a-u(B)/b=u(G)/g=u(H)/h
所以k(A)/a=k(B)/b=k(G)/g=k(H)/h
即不同地速率常数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地计量数之比
速率常数单位与反应级数地关系:k单位din31"-0-mor1--0•S'n为反应级数
例题:已知下列反应2O:;(g)=3O2(g)
363K时,测得。3在不同时间地浓度如下:
时间/s0100200300400
浓度6.4X10:'6.25X1036.13X1036.00X1035.87X
103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1)该反应地反应级数(2)反应地速率常数(3)一半臭氧转化为氧
气地时间.
解:(1)该反应地平均反应速率为:v=(c2-cl)(/t2-tl)
u1=0.15X105/mol•L1•s'
v1=0.12X105/mol,L',s'
v1=0.13X105/mol,L1,s'
u1=0.13X105/mol,L'♦s'
u=(u1+u2+u3+u4)+4=0.13X10-7moi-L1•s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即该反应地速率与臭氧地浓度无关.因
此,该反应为零级反应.
(2)反应地速率常数为:
k=u=0.13X107mol,L:
(3)设t秒后,臭氧地浓度减少一半,则:
0.13X105t=6.4X1034-2t=2462(s)
*多相反应地速率方程式
单相反应(均相反应):反应体系中只存在一个相地反应
多相反应(不均匀相反应):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着二个或二个以上相地反应.
多相反应地速率方程式中,只列出气相物质地分压项,不必列出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物质地
浓度项.
基元反应C(s)+02(g)—C02(g)
v=k,p(Oa)
3-2.温度对反应速率地影响
1.范特霍夫经验规则:在反应物浓度(或分压)相同地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
速率提高2~4倍.
v(T+10)/v(T)=k(T+10)/k(T)=2~4
2.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公式
1889年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指出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间地定
量关系为:
k=A•尸
Ink=-Ea/RT+lnA
Ink2/kkEa/R(l/T「l/T2)
Ink与1/T之间有线性关系,故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地速率常数,通过作图或计算求
得反应得活化能.此外,改变温度对活化能较大地反应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活化能较大地
反应速率增加地倍数比活化能较小地反应要大得多.
Ea/kJ•mol1102040100200300
k»«/k2981.141.301.693.7013.751.0
例题:合成氨反应地活化能为254kJ•mol当用铁催化时,活化能为146kJ•moFL设
反应温度为773K,求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合成氨地反应速率增大多少倍?结果说明了什
么?
解:根据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公式Ink=-Ea/RT+lnA得:
Inkl=-Eal/RT+lnAInk2=-Ea2/RT+lnA
两者相减,In(kl/k2)=(Ea2-Eal)/RT
而ul=kl[A]B•[B]bv2=k2[A]a•[B]b
In(v2/v1)=ln(k2/kl)=(Eal-Ea2)/RT
log(v2/v1)=log(k2/kl)=(Eal-Ea2)/2.303RT=(254-146)/2.303X8.314X
773=18.9
故u2/u1=8X1O1S
结果说明: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度.
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地影响
某种物质加到反应体系中,显著改变反应速率,而其本身地数量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
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是由于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P300图
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地催化剂(KC103在热分解制氧气中地Mn02)SO?氧化S031过程中地
V2O5及合成NM工业中地银等)
副催化剂(阻化剂):减慢反应速率地催化剂(防止塑料和橡胶地老化,抑制HQ?地分解,
减缓药物地变质)
催化剂地特点:
(1)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地历程,降低反应地活化能;
(2)催化剂不改变反应体系地热力学状态,不影响化学平衡:
(3)催化剂具有一定地选择性:
(4)某些杂质对催化剂地性能有很大地影响;
助催化剂、抑制剂、中毒、毒物
(5)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本身会发生变化
*酶是生物体内地特殊催化剂,除具有催化剂地一般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
(1)催化效率高;对同一反应来说,酶地催化能量常比非酶催化高IO,〜10'0倍.
(2)高度特异性,即高度选择性.一般来说,一种酶只对一种或一类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
*加快反应速率:从活化分子和活化能地观点来看,增加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X分子总数
1.增大浓度(或气体分压)
给定温度下活化分子分数一定,增大浓度(或气体分压),即增大单位体积内地分子总数,
从而增大了活化分子分数.
2.升高温度
分子总数不变,升高温度能使更多分子因获得能量而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可显
著增加,从而增大单位体积内地分子总数.
3.降低活化能
温度、分子总数不变,降低反应所需地活化能,使更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
数显著增加,从而增大单位体积内地分子总数.
第五章原子结构
种类繁多地物质,性质各不相同.物质在性质上地差别是由于物质地内部结构不同引起
地.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只是核外电子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要弄清并
掌握物质地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首先必须弄清物质地内部结构,特别是原
子结构及其核外电子地运动状态.
化学反应一旧键断裂、新键形成一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改变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描述核外电子地运动状态
氢原子结构一多电子原子结构f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核外电子地运动状态
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Bohr)理论
1.氢原子光谱
连续光谱:如太阳光、白炽灯发出地白光.
线状光谱:原子光谱,是不连续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地一种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有四条比较明显地谱线,通常用H«、
H八Hs表示.各谱线地波长或频率有一定地规律性
实践证明:由相同元素地原子所发射地线状光谱都是一样地,而不同元素地原子所发射
地线状光谱则各不相同,即每种元素地原子都具有它自己地特征光谱.
2.玻尔(Bohr)地氢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Bohr)在原子模型基础上,综合普朗克(Planck)地量子论
和爱因斯坦(Einstein)地光子学说,提出了原子结构地模型,初步解释了氢原子线状光谱
产生地原因和光谱地规律性.
(1)普朗克(Planck)量子论
1900年,普朗克(Planck)提出了著名地量子论.量子论认为能量象物质微粒一样是不连
续地,能量地最小单位称为光量子,也叫光子,其能量大小与光地频率成正比.
E=hv,普朗克常数h=60626X10MJ•s
物质以光地形式吸收或发射地能量只能是光量子能量地正数倍.
(2)玻尔(Bohr)地基本假设
1)原子中地电子只能在符合一定量子化条件地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被称为定态轨道.
电子运动地角动量必须等于h/(2n)地整数倍.
P=mvr=nh/(2n)
2)电子在上述轨道时,原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能量.其中能量最低地定态称为基
态,能量较高地定态称为激发态.
(3)当电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就要吸收或放出能量,其值恰好等于两
种定态地能量差.
△E=E(终态)-E(始态)=hv
v=△E/h
普朗克常数h=6.625X10*J•s
根据假设,玻尔(Bohr)导出了氢原子地各种定态轨道半径和能量地计算公式.
r=52.9n°pm
En=-2.179X10-18/n2J或En=-13.6/n2eV
随着n地增加,电子离核距离越远,电子地能量以量子化地方式不断增加,n被称为量
子数.当n趋于8时,意味着电子完全脱离原子核电场地引力,能量E=0.
由于原子轨道能量是量子化地,所以原子光谱都是不连续地线状光谱.
(3)Bohr理论地局限性:
Bohr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产生地原因,为近代物质结构理论作出了卓越地贡献.
然而,它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也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地精细结构,更不能研究化学键
地形成.因为玻尔(Bohr)原子模型没有完全摆脱经典力学地束缚,将电子简单地理解为经典
粒子,运用经典力学中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具有地固定半径、固定轨道地概念.虽然人为地引人
量子化条件,并未完全揭示微观粒子运动地特征和规律.
1-2微观粒子地波粒二象性
1.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性
微观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运动速度可以接近光速,不遵循经典力学地运动规律.
(1)光地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光地干涉、衍射;粒子性:光地发射和吸收
E=hv,E^c2,P=mc=E/c=hv/c=h/A
(2)电子地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依(DeBrolie)提出,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和光
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地假设.
X=h/P=h/mvDeBrolie方程
DeBrolie预言被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电子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即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实际上,运动着地质子、中子、
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也能产生衍射现象,说明这些微粒也都具有波动性.因此,波、粒二象
性是微观粒子地运动特征.
2.微观粒子运动地统计性
量子力学认为,原子中核外电子地运动规律不象经典力学认为地有确定地轨道,但具有
按几率分布地统计规律.因此描述电子等微粒地运动规律不能沿用经典地牛顿力学,而要用描
述微粒运动地量子力学.
3.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在经典力学中,人们能准确地同时测定一个宏观物体地位置和动量.量子力学认为,对
于具有波粒二象性地微观粒子,人们不可能准确地同时测定它地位置和动量.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地一个重要关系式一一测不准关系
Ax•AP》h/(2n)
测不准关系式地含义是:用位置和动量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微观粒子地运动时,只能达到
一定地近似程度.即粒子在某一方向上位置地不准量和在此方向上地动量不准量地乘积一定
不小于常数h/(2n).
微观粒子地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促使原子结构地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地更为
广泛适用和发展阶段,使人们认识到不能用经典力学地方法来描述微粒地运动,认为电子总
是在固定地半径不变地圆形轨道上绕核运动地看法是不恰当地.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地描
述微观粒子地运动状态呢?只有从微观粒子运动地特征出发,采用统计地方法,对微粒运动
作出概率地判断,从而推算电子在核外空间地运动规律.由此可知,最合理地原子模型只能是
在测不准原理限制之内,用一个能代表原子性质和行为地抽象地数学方程式来描述,而绝不
可能得出象玻尔所描述地那种轮廓十分鲜明地模型.那么量子力学地统计方法是如何描述电
子地运动状态呢?
1-3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薛定谓方程一一微粒地波动方程
在微观领域里,具有波动性地粒子要用波函数十来描述.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娉根据电子运动地波、粒二象性,建立了著名地描述微观
粒子运动状态地量子力学波动方程一一薛定将方程.
a"i|)/ax2+a2tp/ay;i+a::t|)/az2=-(8n2m/h)(E-V)
中称为波函数,E是体系中电子地总能量,V是体系中电子地总势能,m是电子地质量.
说明:
(1)中是薛定谤方程地解、是空间坐标地函数;
中(x,y,z)或(r,0,4))
其中x=rsinecon<1>,y=rsin^sin@,z=rcone,r=(x2+y2+z2)On
(2)薛定谓方程地解为系列解,每个对应一个能量E.每个十都要受到三各量子数n、
1、m地规定,即小“尿
(3)每个解地球坐标中小(r,9,巾)可以表示成两部分函数地乘积.
为了求解巾地方便,常将直角坐标(x,y,z)换算成球坐标(r,9,4)),这样,
»(x,y,z)=il>(r,0,4>)=R(r)Y(0,4>)
式中R(r)部分仅是r地函数,称为径向分布函数(redialpartofwavefunction);
Y(9,4>)则是)和古地函数,称为角度分布函数(angularpartofwavefunction).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波函数是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地数学表达式(函数),波函数地空间图象就是原子轨道.
波函数俗称“原子轨道”.
波函数描述地原子轨道与玻尔假设地原子轨道在概念上完全不同.波函数反映了电子运
动地波动性和统计性规律,表明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地半径和轨迹,而玻尔轨道是具有
固定半径地圆周轨迹.
每一种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保证贷款协议
- 2024年度高低压开关柜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协议3篇
- 2024年度柑橘园绿色有机认证申请服务合同
- 美容师劳动合同书
- 公司与员工的协议书范文模板
- 辣椒种植收购合同协议书范本简约版3篇
- 2024年度工程居间与物联网应用合同3篇
- 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业禁止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设备租赁公司吊车租赁合同2篇
- 企业顾问协议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03篇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 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
- 堆肥场施工方案
- 一户一表改造施工方案
-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博士研究生政审表
-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添画人像》单元作业设计
- 高中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学会说声对不起》通用版
-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评课稿
- 连铸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检修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