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嵊泗县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与分析嵊泗县成教中心王月霞一、调查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一轮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意味着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国家制定课程总体规划,制定国家课程门类、标准和课时,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将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为各地各校的发展留有空间。《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总教材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材占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供教学使用。”所以如果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校内外多渠道地开发利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实现音乐教学本土化、生活化,既可以弥补课本教材的局限性,又可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喜爱地方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将来更好地融入地方生活、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础,更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开发和利用海岛乡土音乐文化课程资源,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我县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如何呢?为今后进一步指导教师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二、调查研究目标了解本县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议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更好地指导教师,从而提高本县的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三、调查研究内容1.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2.音乐学科课程资源利用现状;3.现状音乐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四、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我县中小学音乐教师、菜园一小、二小三至五年级学生。2.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对全县中小学音乐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率达95%,其中小学音乐教师11份,中学音乐教师9份。(2)抽样调查:对菜园一小、二小三至五年级学生随机抽样,共抽样6个班级。(3)访谈调查:由于嵊泗小岛众多,交通不便,为此只对本岛小学进行访谈调查。五、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1.已有课程资源利用现状(1)音乐教师使用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情况(见表1)表1:教师使用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教龄自己开发的学校现有的学生家长校际间借用网络多媒体3年以下095%2.4%5%18.2%3—10年13%47%1.1%038.9%11—20年34%33.1%1.2%0.9%31%20年以上13%74%0013%从表中看出,总体上有62.28%左右教师使用学校现有资源,自己开发和学生、家长开发的资源只有7.64%。其中参加工作3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教师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居于前两位。分析其原因,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缺乏教育实践经验,而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老教师,停留在其原有“经验”中,更多的使用教科书。(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利用率情况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利用率情况最高的是图书馆或阅览室占(34.87%),计算机及软件(24.87%)、音像资料(19.08%)、教学仪器、挂图、教具(3.29%)、专用教室(7.23%)、校园环境(8.63%)、其他(2.03%)。由此可见,资源浪费、闲置状况严重,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没有让其进入课堂,大多数课堂仍只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2.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现状(1)音乐教师对课程资源范围的认识水平我们列出了18种资源(教材和教参、教师、学生、网络、活动材料、教的材料、学的资料、课件、课外书籍、教学仪器、挂图、音像资料、教学案例、校内各种设施、场地、乡土资源、家长、专家、各种场馆设施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被调查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前5位资源排序是教材和教参、教师、学生、网络及教学材料。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分别排在14位和17位;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排在第18位。此项调查反映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较为肤浅。有些教师重视了教科书(教材和教参等)甚至将教科书当成了唯一的资源;有些教师重视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校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有些教师重视了教师的教的资源,忽视了学生学的资源。(2)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识(见表2)表2: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识(%)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51.31%22.37%10.53%26.32%7.89%从上表可见,有51.31%的教师认为开发课程资源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事;22.37%的教师认为开发主体应是专家、学校及学生和家长;26.32%的教师认为自己应该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发挥主体作用。说明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教师忽略自己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地位。(3)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目的的认识有51.84%的教师认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42.56%的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关注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3.68%的教师注重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从上面调查可见,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利用能力较差,没有科学的课程资源观,甚至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缺乏开发利用的主体意识;对课程资源会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欠缺,导致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单一,实效性较差。3.音乐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存在的困难(1)开发校内新的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开发校内新的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38.16%)以及缺少经费(30.26%)和必要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2)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见表3)表3教师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情况(%)不熟悉校外资源情况得不到社会积极支持不知如何与有关单位联系担心学生人身安全36.84%39.47%26.32%38.16%家长不赞同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校外资源不适用经费难以解决10.53%51.9%10.53%52.63%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教师认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为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其次是经费难以解决。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见,我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这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因而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不少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的改编。由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一方面,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赋有海岛特色的,能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中小学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和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表现在:从音乐课程素材与内容上看,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略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音乐学科与其他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偏重于文本资料,甚至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非文字性的资源如海岛生态资源、文化景观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看,重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包括海岛地理、渔民习俗、传统文化、渔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此外,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重视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的作用,但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样也必然会造成课程资源结构上的缺失。如果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不能充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那么学生的学习仍然会局限于书本、课堂、学校,这不仅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而且往往会导致教学脱离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学生难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3.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进入师生活动过程,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没有让其进入课堂,这样便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没有让其发挥应用的作用。把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变革业已习惯了的一整套教学行为,从而会加重教师负担。这是教师不愿应用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六、对策与建议1.加强对教师的多级多元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过去,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担当的是课程实施中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只是消极地接受专家学者开发出的课程,对课程进行解释并推向学生。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这种变化的理解影响到他们能否参与课程的开发。教师只有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学习,帮助教师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参与课程开发的意义,去促进自身的角色转变,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程开发中去,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过去,我们常常把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改变只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倾向,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教师要转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了解,特别是要认识到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有效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提高课程开发技能。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这为音乐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音乐学科与其他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创造了条件。例如,海洋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学、生态学知识的资源,还可以成为学习调查、统计的资源。总之,教师要能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识别、开发与利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技能。2.合理建构和优化音乐课程资源的结构。不同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这便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结构上要打破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完善和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课程资源的结构要做到合理的平衡。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改后的音乐课,每一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拓展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把当地特色的民歌、渔歌、划船号子、反映乡土民风的小歌舞剧、小品等等加以运用,也就是要广泛地开发与利用校内外一切可能的用于音乐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果课程资源单一贫乏,要上好这样的课根本是不可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要多样化。3.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是主角,学校应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不仅要学会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学校要鼓励教师依据自己的能力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和信息化资源,在思想上和制度上给教师松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动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也应当积极配合,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例如:走进生活,拜访老船长、船员、文化馆创作渔农民作品的作者,寻找、收集当地名人逸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动人传说,还有特色的民歌、渔歌划船号子等能让学生传唱、表演的材料。这些都可以作为编写教材的素材。4.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除了需要发挥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要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一同走进渔农民家庭、走进社区参加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新型法院执行和解协议书编制指南
- 2025年度农村房屋拆迁与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合资企业股权分配与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工地施工期间施工进度与费用控制协议
- 液态粘合剂槽罐车运输范本
- 智能家居别墅设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产品合作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人消费债权转让及分期还款协议
- 一年级写字下学期课件(PPT 38页)
- 《实用日本语应用文写作》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 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 采矿学课程设计-隆德煤矿1.8Mta新井开拓设计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