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含教学进度表)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含教学进度表)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含教学进度表)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含教学进度表)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含教学进度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位高考,强基固本;依托教材,深耕细作——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一、指导思想教考衔接是高考命题的导向,

一轮复习必须落实教考强基固本的指向。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提出教学考评一体化。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明确高考应引导教学。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中将“引导教学”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一起列为高考的核心功能。

4.教育部2021-2023年间多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部围绕强化条件保障、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重点任务,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强了课程选择性,促进了教考有效衔接。

5.教育部考试院发布的《2022高考语文试卷评析》中指出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在教考衔接上精耕细作,充分释放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引导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助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分别从“强化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依标考查,引导教学应教尽教”“关联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评析,并提出:

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参考答案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并充分考虑新旧教材更替的因素,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提高学生成绩。

显性关联,考点设置直接与教材内容关联。全国乙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选用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试题要求学生将其与教材所选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新高考II卷古代诗歌阅读选用李白的《送别》,要求学生判断该诗最后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教材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表达方式是否相同。

潜在关联,材料选择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关联。新高考II卷语言文字运用II材料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与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火烧云》出处相同,高中教材课文也选有萧红作品,学生对其语言风格非常熟悉。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和新高考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自《战国策》,新旧教材中都有从《战国策》取材的课文,学生对其内容和形式并不陌生。

6.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刚刚发布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三、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中指出: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分别从“1、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2、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3、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等方面做了评析,并提出:

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7.教育部考试院专家评价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指出:2023年,17个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省份所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统编教材。新课标I卷和II卷试题系统地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新增内容,提高课堂质量。

一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试题题干中给出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契合这一指导方向。

二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新课标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I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关联,第1题选项B中提到毛泽东同志《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则关联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辨识媒介信息”等相关内容。

三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勾连教材内容,如全国甲卷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四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7题B选项“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C选项“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D选项“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要求学生熟悉教材中的传统白话小说和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脉络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具体表现在:1.选择题命中率不高,2.阅读理解能力较差,3.教材基础知识薄弱,4.答案规范性比较差等。三、教学目标1.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力争做到基础题得满分,古诗文少丢分,作文得高分。2.强化题不二错意识,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规范答题,术语准确。四、依据高考命题原则,明确教学思路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1.高擎思想大旗,培根铸魂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中的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2.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自信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如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列举诸多考古发现,分析考古学对书写上古史的意义,引导考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甲卷、乙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和《韩非子•十过》,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3.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4.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试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摘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介绍了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5.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6.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4道写作试题各有特点,其中,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主要措施1、把握高考导向7.在以2020修订版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近年新高考真题及分析,特别是2024年九省适应性测试题为依据的同时,积极交流学习,了解最新信息,提高备考效益。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高效的复习习惯,关注高考新题新动态。2、学习心态调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搞好语文复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各项复习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狠抓常规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要立足于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低的现实情况,尽最大可能上课时做到浅出深入,注意学生记忆能力与运用知识解题能力的双重培养,教会学生在知识中运用,在运用中加强知识的记忆。(1)备课:备课讲究扎实有效,明确主题和主备人,展现具体每个知识点的思维引导,错误辨析,规范展示等;以习题情况为基础反馈,做好数据分析和讲评要点。(2)上课:贯彻执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练,并消化当堂课的内容。做到掌控课堂,追求实效。(3)作业:瞄准目标生、临届生,作业尽量面批面改。语文兼顾全体,临界生的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4、讲究复习方法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经常归纳总结,力求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在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记类型,掌握方法

。如语病。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要对症下药,一般方法是“增”“删”“换”“调”四个字。指导学生掌握规律,并抓住典型题目和重点病句反复训练,以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2)抓住意象,善于表达。如诗歌。诗歌得分率非常低。要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能够赏析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诗歌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用典和诗歌的风格。同时,还要能够评价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迁移,举一反三

。如文言文。对于文言实词,平时要结合教材认真积累,特别是要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注重迁移训练。对于文学常识,要反复训练,勤于背诵。信息筛选有分类和匹配两种题型,要分别训练。综合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要注重解题技巧。文言翻译是主观题型,要熟悉评分标准,树立得分意识,加强踩点训练。做到直译与意译结合。(4)因文设题,弄清题旨。如现代文信息类非连续性材料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务必做到:依据原文,从原文出发,组织答案。(5)审清题干,分清类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主观题型,一般有理解关键性词句、信息筛选整合、归纳内容要点、归纳主旨、理清文思、推断和想象、表达技巧、审美鉴赏等类试题,指导学生分清类型。要把握文章选用的材料和作者的情感,结合语境深入领会,注意上下文的过渡和照应。(6)勤于动笔,规范训练。如作文。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天下第一大题,平时必须严格训练。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一是积累材料,包括直接的生活材料、间接的书本材料。在这里,我们主张阅读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的文章或选段,并在阅读的基础上侧重训练,加深记忆。二是训练写作技巧,打造亮点,如拟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特别是思辨性作文,要注意文脉清晰,给学生做好结构思路的指导。5、精选精练习题习题必须精选、改编、原创,必须精练、精讲、精纠。做题忌题海,要效率,要做精题、好题,还要借“题”发挥,融会贯通。选题要求:1.方向性。符合课标的导向要求和真题考点题型,适当融入新题型。2.针对性。针对一轮复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大典型题型的练习。3.多样性。针对同一考点,要丰富题目类型,多角度考查。4.典型性。选题时要注重选择学生的易错题、易混题,难度适中偏上。5.基础性。选题时要注意融入初高中担当教材基础知识,以强基固本,考教衔接。在复习教材基础上穿插两种课:(一)专题复习课专题要突出重难盲点,融入一轮所讲内容和方法,关联教材基础,针对学情。1、教师提前根据高考真题和2024年九省适应性测试题,熟悉并且分析考点,在此基础上备好课。2、课前先检查提问上节课知识点,不过关的同学要有处罚措施。3、课堂上带领学生先了解熟悉本专题的考纲和考点解读,然后以设题、问答、练习、讨论、默写等形式进行复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4、课堂或课下的练习题以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查缺补漏。5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订正答案,然后师生共同梳理该题涉及到的考点,答题思路和方法,总结答题规律。6、课下补缺练习,对点检测,重难点进行重点练习。7、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作业限时完成,及时上交,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二)习题讲评课高三二轮复习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适应高考的能力,正确处理一轮与二轮的衔接,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掌握规律与克服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一步到位与反复巩固相结合。1、教师提前选好试题,习题融入近段所学知识;分析好试题,试题难度、涉及的考点、题型有哪些,结合学情分析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以便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2、课堂讲评前,首先教师订正答案,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以下方面:①本次试题难度和学生答题情况。②学生分析题目涉及的考点、具体题型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补充。3、讲评得分率低、重难点的题目。4、总结归纳,知识点总结,答题思路和技巧总结。5、课下巩固,一是错题本积累错题,二是错题重组变式训练。五、备考时间安排“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编制教学进度,不致于“盲走黑路”。教学进度要突出讲授与复习的有机结合,重点与难点的合理分配。坚持“三线并进”(课本复习、考点复习、作文讲评)。基本能力要求(比如字体、卷面、规范化等)贯串其中以练为主,讲练结合。(1)语文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2024.05-2024.11)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24.12-2025.03)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25.04-2025.06)重在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2)为保证语文复习备考循序渐进,富有成效,制定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如下:一轮考点全覆盖,估计80课时左右。依纲扣本,与课本复习相结合穿插课本相关知识点。(3)一轮复习基本内容及措施整个复习分为文言文、语言运用、诗歌鉴赏、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作文五个专题。具体安排如下:周次主要内容(作文进度另作安排)备注第1周文言文复习课文文言常识第2周文言文复习课文文言文概述第3周文言文复习课文文言文翻译第4周文言文复习课文文言文小结、过关检测第5周文言文复习课文病句辨析第6周语言文字运用病句修改、过关检测第7周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语言排序第8周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连贯、压缩语段、补写句子第9周语言文字运用、联考变换、得体、转换、过关检测第10周诗歌鉴赏形象、意象、意境第11周诗歌鉴赏诗歌语言、真题演练第12周诗歌鉴赏诗歌技巧第13周诗歌鉴赏诗歌情感、过关检测第14周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推断、概括要点、观点评论第15周信息类文本阅读思路分析、论证分析、综合探究第16周文学类文本,小说小说要素、情节概括、设置与作用第17周文学类文本,小说环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作用第18周文学类文本,小说标题作用、探究主旨、文学短评、过关检测第19周文学类文本,散文行文思路、线索分析、句段作用第20周文学类文本,散文词句含义、技巧、语言第21周文学类文本,散文、一轮结束形象、物象挖掘分析六、板块复习(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备考1、分数目标:12-15分(满分17分)2、知识能力:(1)识别九大命题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偷换概念、因果混乱,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武断绝对、无中生有(2)逻辑推理,分析概括3、阅读要求(1)勾画——论点、论据、结论、概念、关联词语、时间、地点、专用术语等(2)把握——文章写作顺序,段间关系4、多练多总结没过关的学生反复写作,直到过关为止;设置练习题时,不要面面俱到,严格遵循学啥考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新课标要求:对于文学作品鉴赏,不仅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更要求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1、分数目标:12-16分(满分18分)2、知识目标:掌握五类题目的作答技巧形象类——特点概括、塑造手法、人物作用情节类——情节梳理、情节手法、情节作用环境类——特点概括、描写手法、描写作用语言类——内容涵义、表达技巧、语言艺术探究类——主旨类、标题类、人物类、情节类、艺术特点类3、突破点突破一

梳理脉络,扣住技巧,精准分析情节艺术突破二

抓住特征,扣准效果,精准分析叙事艺术突破三

概括特点,扣定作用,精准分析环境艺术突破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突破五

精准判断,夸尽效果,精准赏析艺术技巧(三)文言文阅读备考新课标要求:对所选作品“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强调对内容的把握和阅读感受的表达,理性的评论分析;“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文化常识”。1、

分数目标:14-18分(满分20分)2、核心能力:学会翻译3、知识目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偏义复词及文化常识4、采取措施:(1)教材文言文复习,梳理重点文言知识5、突破点突破一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精解实词虚词突破二

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突破三

分类识记,结合语境,掌握文化常识突破四

答好三步(整体把握、关注细节、仔细比对),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突破五

扣准语境,落实“分点”,精准翻译句子文言文复习计划

紧扣教材对文言句式的复习,要注意五个联系:a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b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c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d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e把文言中的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文言文复习学案复习路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目标导学复习内容:1.原文断句

2.翻译句子(知识梳理)3.文化常识

4.文意理解复习课件准备1.基础梳理(文言文挖空形式)2.句子翻译、一词多义3.文意理解

4.考点突破

5.高考链接册数单元人文主题体例课文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议论文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情怀游记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必修下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语录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传记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鸿门宴/司马迁必修下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奏疏11谏逐客书/李斯第六单元14促织/蒲松龄(必修下第六单元)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奏疏1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书信*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赋16阿房宫赋/杜牧史论*六国论/苏洵选择上第二单元百家争鸣诸子散文4《论语》十章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6*兼爱/《墨子》必择中第三单元历史的现场传记9屈原列传/司马迁传记10苏武列传/班固史论11过秦论/贾谊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选择下第三单元至情至性表9陈情表/李密志9项脊轩志/归有光序10兰亭集序/王羲之辞10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传11种树郭橐驼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