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绿色化学"要求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现实验室中要合成一漠
乙烷,下列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乙烷和浪蒸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
B.将乙烯通入滨水中发生反应
C.乙烯与演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乙怏与漠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酸
B.9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和酯的碱性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3.(3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CHaCH,OH浓CH2=CH2个+匕0
170℃
B,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CO2:zOoNa+g+dO^zCAoH+Na2c。3
C.乙酸苯酚酯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水解:
B'+NaOH玲CH3coONa+^l
D.工业制聚乙烯:nCH2=CH2邂"任—<^坨子,
4.(3分)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的流程途径需经下列反应,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水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消去反应⑤酯化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④②③①⑤
5.(3分)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乙醇(乙醛)--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醇、浓硫酸加热
C.乙烯(乙焕)--将气体通过盛KMnCU溶液的洗气瓶
D.苯(苯酚)--加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6.(3分)下列各组转化,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的是()
A.由澳乙烷制乙烯;由乙焕制乙烯
B.乙醛转化为乙酸;乙醛转化为乙醇
C.乙烯使滨水褪色;甲苯使酸性KMnCU溶液褪色
D.由硝酸与苯反应制硝基苯;由硝酸与甘油反应制硝化甘油
7.(3分)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二里B催化氧生C,A
加氢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C能与A反应生成酯
(C4H8。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乙焕,B是乙烯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D.A是环己烷,B是苯
8.(3分)某物质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③与含酚歌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以至无色.
A.几种物质都有B.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9.(3分)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C能与NaHCC)3反应产生气体,
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0.(3分)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它与下列试
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所生成的产物不正确的是()
CH;-C-O+H-A-CHj-C-A
t_______;
A.与HCI加成生成CH3COCI
B.与H20加成生成CH3COOH
C.与CH30H加成生成CH3COCH2OH
D.与CH3coOH加I成生成(CH3CO)20
0M
11.(3分)已知酸性:H2so4>"'AH2c。3>彳/-()H>HCC)3-J综合
入COOH
(fY?/Vc(X)Na
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八\)■二一CH转变为的
最佳方法是()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02
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4
C.与稀H2sCU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D.与稀H2s。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3溶液
12.(3分)下列有机物或有机物组合,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
OH0H
II
A.CHz—CHz和HOOC-COOHB.HC=CH
O
I
CH»—CH—C—OH
I*
C.OHD.CH3COOH和C2H50H
13.(3分)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
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的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
是()
A.CI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
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很难
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丙酮(CH3coe电)中的氢原子比乙烷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
14.(3分)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oOff
CIIF—C-O一COOK
JCOOII
eSy
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
①银氨溶液
②澳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A.②与③B.③与④C.①与④D.①与②
15.(3分)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在
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MF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可以用NaHC03溶液区别MMF与化合物I
C.化合物II分子中只含碳、氢元素,属于嫌类
D.ImolMMF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4moiNaOH
16.(3分)一定温度下,W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与过量的
NazCh完全反应,NazCh固体增重Wg,符合此要求的组合是:()
①电②CO③CO和H2④HCOOCH3⑤。HC-CHO.
A.除⑤外B.仅④⑤C.仅①②③D.全部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2分)
17.(3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在一定量AgN0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B.在检验醛基配制Cu(0H)2悬浊液时,在一定量CuS0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
C.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
银溶液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锌酸钾,可检
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E.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F.除去混合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过量滨水,过滤
G.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
度.
18.(7分)现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且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H2,又能与新制Cu(OH)
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1)推断各物质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甲,乙,丙,丁,戊.
(2)等物质的量的戊,分别与足量Na反应产生的气体和与足量NaHCO3反应产
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19.(18分)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物X,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
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已知:①X为芳香煌,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
②烷基苯在高锌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竣基:
③上旦(苯胺,易被氧化)
④氨基(-NH2)和竣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类似酯化反
应).
HOCH2OHCOOHCOOH
—-…H-o1-…C-H,COO01
阿司匹林
0G浓硝酸
①浓硫酸C00H
回工回官瀛k回竽叵回马回金。
(1)X的分子式为,其侧链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后,最多有个
碳原子共平面.
COOH
r-ii
(2)的名称为G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3)已知A为一氯代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②和③能否交换顺序(填"能"或"否"),原因是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简式_______
①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取代基;
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lmol该有机物能与2moiNaHCCh完全反应.
(7)请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Na0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H溶液.
A
CH3cH2cH工H3CCCCH2cH3
浓硫酸,△
20.(10分)有机物的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发生,因此需要分离提纯.有一种
水果香精的合成步骤如下:
I合成: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1.5mL(9.3g,0.125mol)正丁醇、7.2mL(7.5g,0.125mol)
冰醋酸和3〜4滴浓H2S04,摇匀后,加几粒沸石,再按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在
分水器中预先加入5.00mL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器回流支管下沿3〜5mm,然后
用小火加热,反应大约40min.
n分离提纯:
①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后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依次
用10mL水、10mL10%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去水层.
②将酯层倒入小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50mL蒸储烧瓶中,加几粒沸石进行常压蒸储,收集
产品.
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如下:
化合物正丁醇冰醋酸乙酸正丁酯正丁酸
密度/(g/mL)0.8101.0490.8820.7689
沸点/℃117.8118.1126.1143
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易溶难溶难溶
制备过程中还可能有的副反应:
浓H2so4、
2cH3cH2cH2cH20H~~A-CH3cH2cH2cH20cH2cH2cH2cH3+H2O
(1)合成和分离过程中均使用沸石,其作用.
(2)如图1整个装置可看作由分水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组成,其中冷水应从
(填a或b)管口通入.
(3)在操作步骤②后(即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先(填实验操
作名称),然后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蒸储烧瓶中,如果蒸储装置如图2所示,
则收集到的产品中可能混有杂质.
(4)步骤③的常压蒸储,需控制一定的温度,你认为在中加热比较合适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水B.甘油(沸点290℃)
C.沙子D.石蜡油(沸点200〜300℃)
(5)如何根据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判断该合成反应达到了终点.
(6)反应结束后,若放出的水为6.98mL(水的密度为lg/mL),则正丁醇的利
用率约为.
RA12
21.(14分)聚酯纤维是目前产量第一的合成纤维.它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①O+RCI竺4CJ-R+HCI(-R为炫基)
②Qr8里酸/镒盐©TCOOH
空气/160-230'C,
(1)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个峰,且峰面积之比是2:3.
①W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②生成W的反应类型为.
(2)若G的摩尔质量是116g/mol,其分子中含C为41.4%、含。为55.2%,其
余为氢元素.
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a.A的同系物中可能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反应I需要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完成
c.W与A均能使酸性KMnCU溶液褪色
d.在B中滴加AgNO3溶液会马上产生淡黄色沉淀
②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fD:.
D^E:.
C+FfG:.
③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J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是;
A.遇FeCb溶液呈紫色B.能发生银镜反应C.lmolJ能
与最多3molNaOH反应;
④生产中为提高产品质量,将粗品J溶于热水、趁热过滤、,获得J的
精品.
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L(3分)“绿色化学〃要求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现实验室中要合成一澳
乙烷,下列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乙烷和澳蒸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
B.将乙烯通入滨水中发生反应
C.乙烯与澳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乙焕与溟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
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据此解答.
【解答】解:A.乙烷和澳蒸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一澳乙烷外,还
有二澳乙烷、三澳乙烷、四澳乙烷、五澳乙烷、六漠乙烷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
不是100%,故A错误;
B.乙烯通入滨水中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为1,2-二浪乙烷,得不到一漠乙烷,
故B错误;
C.乙烯与澳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一溟乙烷,不产生副产物,
实现零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c正确;
D.乙怏与滨化氢存在1:1、1:2加成反应方式,副反应多,不符合绿色化学
要求,故D错误;
故选:Co
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酸
B.9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和酯的碱性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分析】A.乙醇和乙酸含有的共价键以及官能团不同,可用红外光谱分析来区
分;
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
C.乙醇可发生催化氧化,乙酸可燃烧;
D.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不可逆.
【解答】解:A.红外光谱图可以判断分子中的官能团,乙醇和乙酸含有的共价
键以及官能团不同,可用红外光谱分析来区分,故A错误;
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故B错误;
C.乙醇含有羟基,可发生催化氧化,乙酸含有竣基,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但可
燃烧,也为氧化反应,故C正确;
D.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钠盐,为不可逆过程,故D错误。
故选:Co
3.(3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CHaC+OH浓CH2=CH2个+也0
170,C
-Na<OH
B,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CO2:2O)0+CO2+H2O^2C^+Na2CO3
C.乙酸苯酚酯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水解:
M+NaOHfCH3coONa+^J
D.工业制聚乙烯:nCH2=CH2催化剂"ECHZ一4太
【分析】A.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
生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B.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C.乙酸苯酚酯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苯酚钠、乙酸钠;
D.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
【解答】解:A.实验室制乙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
取乙烯,反应为:CHaCHQH浓H2sO4CHkCHi个+H,。,故A正确;
170°C
B.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所以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fC6H6OH+NaHCO3,故B错误;
C.乙酸苯酚酯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水解的反应为:
CH3COO42NaOH-CHaCOONa+ONa+
6'6-故c错误;
D.乙烯分子间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催价剂
为nCH2=CH2---------->WMn,故D错误;
故选:Ao
4.(3分)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的流程途径需经下列反应,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水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消去反应⑤酯化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④②③①⑤
【分析】制取乙二酸乙二酯,由逆合成法可知,先制备乙二酸和乙二醇,乙二酸
可由乙二醇氧化而成,乙二醇可由乙烯与X2加成后再水解得到,乙烯由乙醇发
生消去反应生成,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制取乙二酸乙二酯,发生反应如下:
1
CZH,OH型CH2=CHz盛CH;—CHz-^CHz—CHZ鹫7
II||CH)
XXOHCH
则流程途径发生反应为
消去、加成、取代(水解)、氧化和酯化反应,即为④②①③⑤,
故选:Bo
5.(3分)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乙醇(乙醛)--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醇、浓硫酸加热
C.乙烯(乙焕)--将气体通过盛KMnCU溶液的洗气瓶
D.苯(苯酚)--加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
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乙醇、乙醛都溶于水;
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乙醇和浓硫酸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
乙酸,并引入了新的杂质;
C.乙烯、乙快都能被盛KMnCU溶液氧化;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溶于水;
【解答】解:A.乙醇、乙醛都溶于水,同时引入了新杂质,故A错误;
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乙醇和浓硫酸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
乙酸,并引入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
C.乙烯、乙快都能被盛KMnCX,溶液氧化,除去了主成分,故C错误;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溶于水,振荡静置后分
液,故D正确;
故选:Do
6.(3分)下列各组转化,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的是()
A.由滨乙烷制乙烯;由乙块制乙烯
B.乙醛转化为乙酸;乙醛转化为乙醇
C.乙烯使溪水褪色;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由硝酸与苯反应制硝基苯;由硝酸与甘油反应制硝化甘油
【分析】A、滨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烯;乙快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烯;
B、乙醛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醛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乙醇;
C、乙烯能与澳发生加成反应使澳水褪色;甲苯能被酸性KMnCU溶液氧化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D、硝酸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硝酸与甘油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化甘油.
【解答】解:A、溟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烯,乙焕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烯,
不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故A错误;
B、乙醛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醛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乙醇,不
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故B错误;
C、乙烯能与澳发生加成反应使滨水褪色,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
KMnCU溶液褪色,不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故C错误;
D、硝酸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硝酸与甘油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化甘油,
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故D正确;
故选:Do
7.(3分)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二军B催化氧生C,A
加氢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C能与A反应生成酯
(C4H8。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乙焕,B是乙烯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D.A是环己烷,B是苯
【分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说明A发生去氢生成B,C的相对分子量
比B大16,则B为醛,C为酸,C能与A反应生成酯(C4H8。2),根据酯的化学
式可知,应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的反应,则A为乙醇,B为乙醛,C为乙酸,
发生:CH3cH20H3cH0被公电化.CH3coOH,据此答题;
傕化剂
【解答】解: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说明A发生去氢生成B,C的相对分
子量比B大16,则B为醛,C为酸,C能与A反应生成酯(C4H8。2),根据酯的
化学式可知,应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的反应,则A为乙醇,B为乙醛,C为乙
酸,发生:CH3cH20H当当式电30逑氏华工H3COOH,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加氢催化剂
故选C。
8.(3分)某物质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③与含酚歌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以至无色.
A.几种物质都有B.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分析】①有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②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少许,沉淀不溶解;说明不含竣酸;
③与含酚酷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说明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解:①有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含甲酸或甲酸乙酯或都
有;
②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少许,沉淀不溶解,则说明不含竣酸,则没有甲酸;
③与含酚醐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说明和氢氧化钠反应,而醇、
醛不与NaOH反应,
则一定含有甲酸乙酯,一定不存在甲酸,可能有甲醇,
故选:Do
9.(3分)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
“ucxNaOHWMr-B-^C
A96HlM)~~*匚口皿匚
已知C能与NaHCS反应产生气体,
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分析】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D,B与酸反应,应为盐,D能在Cu催
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应为醇,则A应为酯,C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
E不含醛基,如C为乙酸,则D为CH3cHOHCH2cH3,如C为丙酸,则D为
CH3CHOHCH3,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的分子式为C6Hl2。2,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D,B与酸
反应,B应为盐,D能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D应为醇,则A属于酯,C和
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E不含醛基,则C不可能为甲酸,
若C为乙酸,则D为CH3cH(OH)CH2cH3,
若C为丙酸,则D为CH3cH(OH)CH3,
若C为丁酸,则D为乙醇、E为乙醛,不可能,
所以A只能为CH3coOCH(CH3)CH2cH3或CH3cH2co02cH(CH3)2,总共有2种
结构,
故选:Bo
10.(3分)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它与下列试
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所生成的产物不正确的是()
r............一:O
CH;-C-O+H-A-CHb-Z-A
t________:
A.与HCI加成生成CH3coeI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C.与CH3OH加成生成CH3coeH20H
D.与CKCOOH力口成生成(CH3C0)20
【分析】依题中信息知:活性氢原子加到CH2=C=0中煌基碳上,其余部分加到
叛基碳上,据此判断.
【解答】解:依题中信息知:活性氢原子加到CH2=C=O中煌基碳上,其余部分
加到埃基碳上。
A、乙烯酮(CH2=C=0)与HCI加成生成CH3coeI,故A正确;
B、乙烯酮(CH2=C=O)与WO加成时得CH3co0H,故B正确;
C、乙烯酮(CH2=C=O)与CH30H加成时得CH3co0CH3,故C错误;
D、乙烯酮(CH2=C=0)与CKCOOH力口成时得CH3coOCOCH3,故D正确。
故选:Co
11.(3分)已知酸性:H2s。4>"八"AH2c。3>〈A°H>HC03"综合
入C(X>H
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八转变为5°H的
最佳方法是()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02
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3溶液
COOHCOONa
O
【分析】O—1—CH;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ONa,酸性:
/<\/COONa
苯甲酸>碳酸〉苯酚,只要向弋j'ONa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即
可实现,据此分析解答.
COOHCOONa
0
【解答】解:A、碱性条件下,0一2一(:出水解生成院/"ONa
COONa
然后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0H,且二氧化碳较廉价,故A正确;
COOHCOONa
0
0—g—CH;水解生成
B、碱性条件下,ONa,然后加入
COOHCOONa
稀硫酸生成0H,而得不到小1,故B错误;
COOH
0
:水解生成,然后加入
c、酸性条件下,O—g—CHNaOH
COONaCOONa
溶液时生成弋ONa而得不到®,故C错误;
r^yC00HH
D、ng,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再加入足量Na2cO3溶液
COONa
生成aOW,故D错误,故选A。
12.(3分)下列有机物或有机物组合,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
OHOH
II
A.CHz—CH?和HOOC-COOHB.HC三CH
O
I
CH»—CH—C—OH
I工
C.OHD.CH3COOH和C2H50H
【分析】聚合反应分为加成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加聚反应条件是有机物中含有
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缩聚反应条件是有机物分子之间能够相互脱去小分子生成
高分子化合物,例如氨基酸生成蛋白质、含有两个竣基的竣酸和含有两个羟基的
醇发生酯化反应或单个有机物分子中即含有竣基又含有羟基,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乙二醇和乙二酸能够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
选;
B.HC三CH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
不选;
O
I
CH»—CH—C—OH
C.0H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竣基,分子间能够脱去水发生缩聚反
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不选;
D.CH3co0H和C2H50H分子中都只含有应该官能团,无法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
分子化合物,故D选;
故选:Do
13.(3分)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
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的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
是()
A.CI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
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很难
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丙酮(CH3coe电)中的氢原子比乙烷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
【分析】A.两种物质都含有竣基,具有酸性,但CICH2C00H含有-CI官能团;
B.苯酚和乙醇含有的炫基不同;
C.HOOCCH2cH0含有竣基具有酸性,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
D.丙酮与乙烷相比较含有黑基.
【解答】解:A.两种物质都含有竣基,具有酸性,但CICH2COOH含有-CI官能
团,可说明氯原子对竣基有影响,故A不选;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
羟基上的氢更活泼,故B不选;
C.HOOCCWCHO含有竣基可以发生转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由
于含有的官能团导致,不是原子团之间想相互影响,故C选;
D.丙酮(CH3coe电)分子与乙烷分子中甲基连接的基团不同,丙酮中甲基与C=0
相连,丙酮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说明埃基的影
响使甲基中H原子比乙烷中氢原子更活泼,故D不选。
故选:Co
14.(3分)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2on
OC11.
CII.<»-coo>«
J^COOH匚了力
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
①银氨溶液
②澳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A.②与③B.③与④C.①与④D.①与②
【分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和段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C=C,肉桂酸中
含有c=c和竣基,可根据官能团的异同判断性质的移动,进而选择实验方法.
【解答】解: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和竣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c=c,肉桂
酸中含有C=c和竣基,可加入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以鉴别乙酰水杨酸(不含c=c,
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然后加入氯化铁溶液,可鉴别丁香酚,
故选:Ao
15.(3分)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在
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A.MMF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可以用NaHC03溶液区别MMF与化合物I
C.化合物II分子中只含碳、氢元素,属于煌类
D.1molMMF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4moiNaOH
【分析】A.MMF中含有酯基、酚羟基、碳碳双键、氨基、酸键;
B.MMF和I中都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但I中含有竣基和醇羟基;
C.根据元素守恒知,II中含有C、H、N元素;
D.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竣基能和NaOH反应.
【解答】解:A.MMF中含有酯基、酚羟基、碳碳双键、氨基、酸键五种官能团,
故A错误;
B.MMF和I中都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但I中含有竣基和醇羟基,则MMF
和碳酸氢钠不反应,I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鉴
别MMF和I,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知,II中含有C、H、N元素,所以不属于煌,属于煌的衍生物,
故C错误;
D.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竣基能和NaOH反应,则1molMMF与足量NaOH溶
液共热,最多可消耗3moiNaOH,故D错误;
故选:Bo
16.(3分)一定温度下,W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与过量的
22。2完全反应,NazCh固体增重Wg,符合此要求的组合是:()
0H2(2)CO③CO和H2④HCOOCH3⑤。HC-CHO.
A.除⑤外B.仅④⑤C.仅①②③D.全部
【分析】匕、CO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54=2H2。、
占燃
/
2Na2O2+2H2O=4NaOH+O2T';2CO+O2八''2co2、2Na2O2+2CC)2=2Na2cO3+5,由
反应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
出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组成符合(CO)m-(H2)n满足题意.
【解答】解:出、CO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
占燃
2Na2C>2+2H2O=4NaOH+O2个;2co+。2'、2co2、2Na2O2+2CC)2=2Na2co3+O2,由
反应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
W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组成符合(CO)m-(H2)n,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质
量等于原物质的质量,则①②③符合,而HC00CH3可以改写成(CO)2*(H2)2,
OHC-CHO可以改写成(CO)2・(H2),故④⑤符合,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2分)
17.(3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G
A.配制银氨溶液:在一定量AgN0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B.在检验醛基配制Cu(0H)2悬浊液时,在一定量CuS0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
C.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
银溶液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铳酸钾,可检
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E.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F.除去混合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过量滨水,过滤
G.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
度.
【分析】A.在一定量AgNC>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B.配制Cu(0H)2悬浊液:在一定量CuS0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水解后加酸至酸性,再检验卤素离子;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乙
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
E.乙烷中乙烯的含量未知,不能确定通入氢气的量,易引入杂质;
F.三滨苯酚和漠都易溶于苯中;
G.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测的是液体的温度.
【解答】解:A.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mL2%的AgNCh
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故A正确;
B.新制Cu(OH)2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mL,滴
入2%CUSO4溶液4〜6滴,故B错误;
C.水解后加酸至酸性,再检验卤素离子,则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
液冷却后先加硝酸至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故C错误;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乙
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锌酸钾氧化,不能检验,应除去乙醇,再检验乙烯,故D
错误;
E.乙烷中乙烯的含量未知,不能确定通入氢气的量,易引入杂质,且反应在实
验室难以完成,故E错误;
F.苯酚和滨水反应生成三澳苯酚,三澳苯酚溶于苯中,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
故F错误;
G.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测的是液体的温度,所以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
液中,以控制反应液的温度,故G正确;
故答案为:AG.
18.(7分)现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且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W,又能与新制Cu(OH)
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1)推断各物质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甲HCHO,乙CH3C00H,丙HCOOChh,丁HOCH2cH0,戊
CH,—€H—COOH
()H________.
(2)等物质的量的戊,分别与足量Na反应产生的气体和与足量NaHCO3反应产
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1(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分析】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为HCH。;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30X2=60,戊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30X3=90;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说明乙、戊中含有竣基,且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说明戊中还含有醇羟基,
则戊中C原子个数=9°T6X3-1X2=3...4,则戊分子式为C3H6。3、乙中C原子个
12
数=空至=2...3,所以乙结构简式为CH3COOH,根据戊形成酯的结构简式知
12
CH,—€H—COOH
0H;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丙中含有酯基和醛基,根据乙结构简式知,
丙结构简式为HCOOCH3;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出,又能与新制Cu(OH)2悬浊
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说明丁含有醛基、醇羟基,丁中含有2个碳原子,则
丁结构简式为HOCH2CHO,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为HCHO;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30X2=60,戊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30X3=90;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说明乙、戊中含有竣基,旦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说明戊中还含有醇羟基,
则戊中C原子个数=9°T6X3-1X2=3...4,则戊分子式为C3H6。3、乙中C原子个
12
数=%至=2...3,所以乙结构简式为CH3C00H,根据戊形成酯的结构简式知
12
CH,—CH—COOH
OH;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丙中含有酯基和醛基,根据乙结构简式知,
丙结构简式为HCOOCH3;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出,又能与新制Cu(OH)2悬浊
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说明丁含有醛基、醇羟基,丁中含有2个碳原子,则
丁结构简式为HOCH2CHO,
(1)通过以上分析知,甲、乙、丙、丁、戊结构简式为HCHO、CH3COOH、HCOOCH3、
CH,—CH—COOH
HOCH2cH0、OH,
CH,—€H-COOH
故答案为:HCHO;CH3COOH;HCOOCH3;HOCH2CHO;OH;
(2)戊中含有醇羟基和竣基,醇羟基、竣基能和Na反应生成氢气,只有竣基
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气,且反应时-OH、-COOH与氢气的关系式是2:1,
-COOH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式是1:1,假设戊的物质的量是lmol,分别与足量
的Na、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是lmol、lmol,则等
物质的量的戊,分别与足量Na反应产生的气体和与足量NaHC03反应产生的气
体体积之比是1:1,
故答案为:1:1.
19.(18分)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物X,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
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已知:①X为芳香煌,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
②烷基苯在高镒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竣基:
OCH,O<00H
上
③ON。,aONH:(苯胺,易被氧化)
④氨基(-NH2)和段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类似酯化反
应)
HOCH20HCOOHCOOH
XHO1CH,COO1
0--…-()―()
阿司匹林
①SSttCOOH
人NH,
回工叵脸儡k©牛回回乌回①o
(1)X的分子式为C7H8,其侧链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后,最多有13个
碳原子共平面.
COOH
(2)OOH的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G中的官能团名称为硝基、段基.
Z\-COOH
(3)已知A为一氯代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②和③能否交换顺序否(填"能"或"否"),原因是高锯酸钾溶液
在氧化甲基的同时也会氧化氨基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O
COOH
一选条州下.
(n-I)H?O
-aNH,
(6)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COOHCOOH
_l
简式一心。。H^~^-CH<OOHHOOC-《》YH£00H
①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取代基;
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lmol该有机物能与2moiNaHCCh完全反应.
HCk<CHiDH
(7)请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U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N20H溶液
A
CH3cH2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版安装电梯合同协议
- 电梯维修大保合同协议
- 没重实安全的领导都是这样的
- 2025至2030年中国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冷螺杆式卤水机组双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平板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长耳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干湿两用磨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艺品铭牌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局部牙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给小学生讲医疗知识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旅游行业导游劳动纪律规范
- 自然保护地名词术语 知识培训
- 2024年科技例会管理制度(4篇)
- 云肩完整版本
- 大别山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经纪人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预测报告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中英文课件)
- 影视剧拍摄与制作合同
- 如何编制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