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功能食品_第1页
补血功能食品_第2页
补血功能食品_第3页
补血功能食品_第4页
补血功能食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名称:补血功能食品学院名称:指导老师:摘要:贫血是世界性公共性营养卫生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地属于一种常见病,发病人群以妇女与儿童为主,在发展中国家与血红蛋白病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变异的地区尤为突出,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患贫血的人口高于西方等发达国家,以铁缺乏为主的贫血患病率平均为20%。功能(保健)食品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保健功能意义的食品,以渐被大众所熟悉,此外我国更功能食品食疗法的起源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传统的补血食品与有关贫血的食疗也根植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食养食疗文化中随其而发展。到目前为止,经我国卫生部批准并投入生产的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食品已有20多种,这为缓解患者的贫血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就将补血性食品与其产业发展状况做出相应论述。关键字:贫血病补血功能食品营养强化剂铁补血食品产业现状分析贫血疾病现状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与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正常标准值的一种病理状况,其中以血红蛋白数量最为重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症状之一。贫血分为多种类型,有缺失性贫血、先天性贫血、造血器官出现障碍、有毒物质引起的贫血等;引起贫血的因素也很多,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膳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占各类贫血的50%~80%。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现世界人口的10%~20%存在缺铁现象,约30%~40%的儿童、育龄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症。而我国的营养性贫血人群分布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最近统计调查,婴幼儿和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者高达64.4%,妇女达47%,近十年来在现代城镇居民贫血发生率每年更是以10%~15%的速度增长。那些过度追求减肥瘦身和排毒而导致的饮食不均衡、营养素摄入不足、代谢机能紊乱或减弱增加了新的贫血人群。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都市文明病。

营养性贫血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尤其是明显的贫血会使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障碍。贫血也并非多么可怕,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尤其是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与时补充可能缺失的营养素等,就可有效的改善或预防。贫血是世界性公共营养卫生问题,利用补血功能食品是预防和改善营养性贫血的有效途径。补血资源介绍常用的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有鸡肉、鸡血、猪血、羊肉、猪肾、猪蹄、猪肚、龙眼肉、桑葚子、动物肝、豆类、干果、酸枣仁、木耳、深绿色蔬菜等。在补血食疗上,常用方剂有当归羊肉补血羹、乌鸡汤、归参炖母鸡、归参山药炖猪肾、阿胶粥、羊骨红枣粥、归地乌鸡汤、圆肉补血酒。中国的补血产品市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已形成将近60亿元的补血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主打补血产品有东阿阿胶、血尔、红桃K、女儿缘、朴雪、益血生等改善营养性贫血产品,主要以口服液为主,少量的为软胶囊。成分上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乳酸亚铁、卟啉铁、硫酸亚铁、柠檬酸亚铁、维生素C等化学合成成分;一类是阿胶、蜂蜜、乌鸡、枸杞等动植物和中草药成分。2002年,在市场上销售的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共有约23种,仅占市场销售的保健食品总数的1..56%,但销售总额为6.09亿元,占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总额的3.15%,销售收入占产值的77.4%。补血食品介绍1、改善贫血的功能食品,无论是从市场现有的产品种类考察,还是从生产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其外在形态和质地特征可以是各式各样的。目前市场上多见于口服液和片剂,还有一些冲剂、胶囊等形态的补血产品。从原材料上,又分为三类,即以中药材、真菌等为主要原料的补血功能食品;以营养强化剂为主要原料的补血功能食品;和以动物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补血功能食品等。2、将补血功能食品按具体形态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类:a、颗粒剂产品是指原材料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部分原材料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晶状)剂型。有体积小、运输、携带、服用方便,味甜适口等特点。举例:阿胶大枣滋补晶b、散剂型产品是指一种或数种原料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有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奏效快等特点。c、胶囊类产品主要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胶丸)两大类。举例有:益生回春胶囊(硬胶囊)、北冰洋海狗油胶囊(软胶囊)d、口服液类产品是指将原材料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有浸出原材料有效成分多,吸收快、显效快,口感好、质量稳定不易变质等特点。举例:人参峰王浆口服液e、片剂类产品是指原材料细粉或原材料提取物加赋形剂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应用广泛。有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较好,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携带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卫生标准比较达标等特点。f、丸剂类产品是指原材料细粉或原材料提取物与赋形剂配制而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剂型。特点是起效慢、作用持久,包容性强,制法简单,携带方便,易于服用等。因其工艺流程因产品形态、要求不同而制法各异,现将阿胶大枣滋补晶(颗粒剂)的生产工艺例举,以作参考:工艺流程:大枣→选果→清洗→烘烤→去核→浸泡、蒸煮→磨浆→浸提→滤过→阿胶→熔化→加入过葡萄浆、冰糖、糊精、维生素C、枸橼酸、调配→浓缩→制粒→烘干→冷却→包装→成品3、目前,国内利用某些中药材料类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食品,绝大多数属第二代功能(保健)食品,即通过动物或人体试验,证明产品对人体贫血具有改善调节作用,但对其功能因子缺乏更清楚的了解。现在发展功能因子主导的第三代功能食品,已成为整个功能食品行业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例如,博彩霞等在1999年利用从传统的大型真菌银耳和香菇中提取的银耳多糖、香菇多糖为原料,以其与铁制剂结合,研制出一种新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血剂。补血食品作用机理人之所以会贫血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根据引起贫血的原因不同,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是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所以市场上的针对补血性的功能食品多是以含铁增铁为主要,调节或增加铁元素在血液中的含量以达到预防或治疗贫血疾病。下面,将根据市场上不同原料的补血功能性食品主要作用机理作分类简介,即三类,中药材、真菌为主要原料,以营养强化剂为主要原料,与以动物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补血功能性食品。a、以中药材、真菌等为主要原材料卫生部已经认定并公布了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料共78种,在这些原料资源中,可改善贫血功能食品开发利用的原料或是药食两用的均可以就其主要有效成分与其药理作用深入研究,开发相应的补血功能食品,如阿胶、地黄、木耳、玉竹、麦门冬等。根据这些原材料而制作的相应补血药剂,其药理作用有:1、促进和保护骨髓造血系统功能2、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3、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机体的防御功能4、高机体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5、调节机体微量元素含量6、增强消化功能b、以营养强化剂为主要原料已知的与造血相关的营养素有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E、铜、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过多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引起贫血,为此通过摄取强化或天然、合成了营养强化剂的功能补血产品,主要以强化铁元素为主。卫生部批准具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的部分物质有乳酸亚铁、血红素铁、硫酸亚铁、阿胶、葡糖糖酸亚铁、羊胎盘六种,与之生产的铁营养强化的食品诸如铁强化面粉、铁强化酱油、铁强化牛乳。铁元素参与合成的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蛋白)有输氧、储氧、氧化产能等生物学功能。c、以动物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富含铁营养的动物副产品如脏器、血液、动物皮等都能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结合生物酶技术等加工凶横多种补血功能食品,尤其是动物血,营养价值高,常见的有猪血、牛血、羊血等。以猪血为例,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铁钠钾钙等,与之产生的补血功能食品有猪血微胶囊化补血食品、酶法生产猪血食用蛋白粉、猪血提取血红素、猪血为原料的铁强化果冻等,是因为猪血中的铁为卟啉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行业和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补血产品市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已形成将近60亿元的补血市场份额,2002年,在市场上销售的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共有约23种,仅占市场销售的保健食品总数的1..56%,但销售总额为6.09亿元,占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总额的3.15%,销售收入占产值的77.4%,平均每个改善营养性贫血产品的销售额为2650万元,在24项功能保健食品中各产品的平均销售额位居第四位,补血性功能食品可谓市场很大,并随着近年贫血人群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但是,如今有一些补血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擅自将适用人群从缺铁性贫血扩展到所有原因引起的营养性贫血,又从营养性贫血扩展到所以贫血,严重忽略了贫血的原因和体制差异问题,致使消费者服用一些补血产品越补越虚,浪费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却没哟显著效果。近年来,虽然患贫血症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但补血产品市场明显“贫血”,主要表现为补血产品技术缺乏创新,补血产品种类没有明显增加。鉴于庞大的贫血人群,要想改善这种公众营养卫生状况,可谓任重而道远。所以,目前与未来若干年我国的补血功能食品的市场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补血产品也有各自的发展方向。目前厄待解决的问题既要为补血产品市场“补血”,以增加补血保健产品的品种,同时又要为补血产品市场“清血”,以消除补血保健产品在市场夸大宣传误导消费的不良状况,进而为补血市场在正本源清的基础上广开“血源”,并积极配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开展的改善贫血健康行为,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不良饮食结构入手,从根本上改善贫血性体质,以求真正实现既安全健康又快速持久的补血目标。五、主要消费人群分析补血性功能食品的消费人群主要为妇女和儿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世界人口的10%~20%存在缺铁现象,女性发病率大于20%,远远高于男性的10%,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约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主要是月经期、怀孕时自身与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等原因。据卫生部1980年与2000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约有1/3的未孕未哺乳妇女贫血,而哺乳妇女与孕妇近一半贫血,我国育龄妇女的贫血状况比较严重;哺乳母亲与孕妇贫血情况更为严重;农村育龄妇女贫血情况较城市妇女重,血红蛋白均值表明,农村育龄妇女基本处于贫血状况下。并且,近10余年来,我国包括营养性贫血在内的各种贫血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现代城镇居民贫血发生率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过去是由于生活水平限制所导致的营养不足性贫血,已被今天由于饮食不均衡、新陈代谢机能下降和过度追求减肥与排毒而导致的营养性贫血所替代,同时也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病中的一种。尤其是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三大特殊生理阶段有30%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贫血问题。由以上数据可见,贫血人群很多,主要为儿童和妇女,农村需求大于城镇,但城镇人口贫血问题正在增长。换言之,他们这些都是补血性功能食品的消费者或者是潜在的消费人群。结语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公共性营养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各地患病人群数量相当多,我国更是高患病率的国家之一。而针对此种症状的相应补血性食品,我国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到现在此类产品已是功能性保健食品重要的类别之一。对于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以出现了以东阿阿胶、血尔、红桃K、女儿缘、朴雪、益血生为补血主打的营养性贫血产品,主要成分有乳酸亚铁、卟啉铁、硫酸亚铁等的化学合成成分,或阿胶、乌鸡、枸杞等动植物中草药成分。虽然贫血人群庞大,补血性功能食品需求量极大,但现在补血产品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