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文言文梳理
必修一
复习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又欲肆其西朴疆界)
1.封〈②既东基郑(以.……为疆界)
.③书已3.未授使者(封今)
①呼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辞1②应数日净去(告别)
.③欲加之罪.其无擘乎(口实)
'①越国以好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
°.作边邑)•
3.鄙《
②肉食者好(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③好贱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谦辞)
①单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诬②向名微而众寡(卑贱.地位不高)
4.微《•
③做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愁颔之(稍微)
‘①吾年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②君而基难也(代词.那)
“,其[③必先喜耳心志(代词.他的)
.④苏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因人之力而瞰之(形容词作动词,使疲敝'损害)
2.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变薄)
3.若之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4.若不网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6,既东野郑(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酉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8.越国以邮远(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9.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10.夜缱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1.与郑人黑(名词作动词,结盟)
1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13.且章于楚也(名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二•三作为
今义:认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去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指秦穆公
今义:一般对自己或他人妻子的尊称。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失其所与,不知.二知”一通,演”,(明智)
2,共其乏困,'共二通供”,(供给)
3.无能为也已,已”一通r矣”,(句末语气词)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一通,‘悦”,(高兴)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
译文: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二)
译文:晋侯,…秦伯国攻郑国因为他对晋国没有礼节」
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现在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
六、翻译下面语句。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们)一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喝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一您
知道那是很难的■采分点二“亡”.“鄙”,远2—两生“以衣语后置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省略句J—敢
以烦执事).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现在置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往酉.扩大边界2如果丕使秦国土地减少,一
将丛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采分息:…封「焉,…词类活用J东一酉一封一阙).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
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
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
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①不得持尺厚(兵器)
1.兵I②不及召下生(士兵)
I③秦冷旦暮在易水(军队)
(①樊麻军以穹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2.穷1②复前行,欲为其林(走到……尽头)
【③图守而匕首•见(极,尽)
,①图。而匕首?(露出)
L②而燕国见陵.耻除矣(被)
3见V・
■③私装张良,具告以事(拜见.会见)
、④秦主坐章台加相如(召见.接见)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
诚\,
11②燕王尊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①厚计木知所出耳(只是)
「E②嬴笑武阳(回头看)
5.顾<,
③将军宜枉驾军之(拜访)
.④人之立志,斯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太子迟之(意动用法,以•…”为迟)
2.群臣磔之(意动用法,以……为怪)
3.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4.使使以闻大王(使动用法,使……听到)
5.又前而为歌日(名词作动词,上前)
6.士皆垂泪率泣(名词作动词,流泪)
7.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8.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9.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10.西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将军岂有孽乎
古义:有心意,…同意葭
今义:故意。
2.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甩(它)来工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3.左右乃日
古义:皇童左右的侍卫人员二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4.终已不顾
古义:丕回头一。…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院
今义:(方)中医医生。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工.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7.樊将军以羽用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窘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卒起不意,卒”.通・"理”,(突然)
2.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颤,惧怕)
4.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屋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一全被杀藏或没收为官奴了.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
译文:秦王用二壬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楂,…悬赏他的头屋
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
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5.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
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廷上拜送屋
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
译文: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院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_
8.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如今去了面丕能返回的,―那是没用的人“
六、翻译下面语句。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即使太子丕说「我也要谓求行动2.现在去却没有仕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采分点上
微£遍一氤毅
2.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众宾客都瞪大了眼眶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支壬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丕曾回头屋(采
分点,上'…就.'…顾).
3.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文:荆轲回头来对秦武阻笑了笑,」前曾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
天子,…所以害怕1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一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工,(采分点J顾、.为「谢一假借.'…担.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
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此外民间也称医生为郎中。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啰项王(道歉)
1.谢j②哙拜i如起,立而饮2(道谢)
.③乃令兼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①学所佩玉玦出示之者三(拿)
2.举<②案人如不能拿全、尽)
.③举一反三(列,举)
,①由击沛公于空(通“座”.座位)
3.坐<②王曰:“何坐?”曰:“半盗”(犯罪)
③停车举爱枫林晚(因•为)
[①沛公木陟杯杓(禁得住)
4.胜|②刑人如黑不胜(尽)
[③予观夫巴陵在状(优美的)
[①杀人如不能奉(唯恐)
5.如<②沛公应如厕(到)
.③固不如山(比得上,及)
’①沛公差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介词.对)
C十②贪于财货(介同,对于)
6.于,•
③长丁臣(介词,比)
.④得套见将军于此(介1司.在)
①不如耳善遇之(介词,趁机)
②项王曲日因留沛公与饮(连词,于是)
‘①立而饮书(代词,它.指“酒”)
②项伯乃应驰学沛公军(动词•到、往)
8.之4③今日之事何如(助词.的)
④备他盗名出人与非常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吃性)
'①军中无以多乐(动词.作为)
②吾属今多之虏矣(介词.被)
③君为我而人(介词,替)
.④?2奈何(介词,对)
’①,具告》事(介同.把)
,②请以句舞(介词.用)
③不然.籍何斗至此(介词.凭)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连同•相当于“而”•表承接)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拔剑撞而破之(使动用法,使……破)
2,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
3,君安与项伯有秋(形容词作名词,老交情)
4.沛公旦日丛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用法,使•…“跟从)
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动用法,使……止)
6.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动用法,使……活)
7.先破秦入咸阳者手之(使动用法,使•“…为王)
8,常以身理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一样)
9.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1.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12.刑人如恐不胜(名词作动词,惩罚)
13.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14.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15.沛公欲至关中(名词作动词,称王)
16.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约为靖烟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帚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沛公居中东时
古义:崂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一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二“二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二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2.要项伯丁要二通一“邀”,(邀请)
3.不敢倍德,'倍”.通一“背”,(违背)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星”,(早早的)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天子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葭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3.良日:“长于臣。”(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臣长”。)
译文:张良说一:_二比我大」一
4.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应为“大王来操何”。)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仕么东酉?.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译文:.“为所”.表被动.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6.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一
六、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
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嶂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6.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7.参乘:亦作“修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10.邸((z6u)生:甄,浅陋、卑微;浅陋无知的小人。
必修二
复习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兰亭集序》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把酒强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
②故临扁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L山]③身后其境(到)
、④君电四方(统治)
,①所G兴怀,其攀一也(情趣,情致)
c0②假舆马者,非疝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孽天下之士
.(招致•招引)
①值可乐也(实在)
。_②庶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忌不自值(相信)
.④小倬未金.神弗福也(诚意、信用)
口/①是口也,天朗气清(这)
4星{•
•1②觉今年而昨非(正确.对的)
5_(①固知[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一[②所以实怀,其致二也(一样,相同)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穷尽)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3.方彭瓒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5.少代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6.群货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7.引以为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
8.一断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9.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围绕)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列坐基次
古义;曲水的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2.俯察西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的方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怀里抱着或怀里。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惜二通二暗”,(面对面)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死生是大事情"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二)
译文: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立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应为“大宇宙”“盛品类”。)
译文: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看地上繁多的万物。…
六'翻译下面语句。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9-有的人僵欢)把自己的胸怀抱负,—面对面在室内(和朋友〉
畅谈L有的人就着官己所爱好的事物一寄抵良己的情怀,一丕受一约总.宜由放纵地生活采分点“.相与院
或、―惜言.'…因;…状语后置句)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很快乐采分悬一所以.'…游.'…骋.'…
信)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
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赤壁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倚歌而列之(唱和)
1.和I②政通人由(和睦)
.③春秋景血(和煦、和暖)
(①纵二苇之所啰(往,去)
2.如|②如泣期诉(像)
I③沛公窟如厕(到)
,①扣舷而东之(唱)
3.歌v②歌曰(歌词)
、③襦熟而和之(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砥]①七方既望(农历每;]卜五)
,1②里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
「十|①》其破荆州,下江陵(攻下,攻克)
-1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十②徘徊宇斗牛之间(介词,在)
6.于《…,
③此非孟德之困千周郎者乎(介词.被)
、④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东下)
2.歌窈窕之章(名词作动词,朗诵)
3,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5.但鱼虾而衣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6.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舞动)
7.辿孤舟之差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8.沙沧海之一粟(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
9.不知东方之既自(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自尊横江
古义:自茫茫的水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星宿名,—W宿和生宿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肮远的样子
今义:①失意的样子;②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貌美的女子。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文:这丕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译文:如今在哪里呢?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译文:月亮丛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生宿之间徘徊以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译文: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玩九
5.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应为“茫然万顷”。)
译文: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建
6.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他Z本来是二世的豪杰葭
六、翻译下面语句。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二只小船,一举起用葫芦
做成的酒器相互敬酒工_(采分点J渔樵'…侣.'…友「属;…状语后置句.:…况吾与子渔樵壬江渚之上).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
译文: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丕停止二-如果
从事物丕变的二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仕么呢!…(采分点口盖、.期—一瞬L宾语
前置旬二面又何羡乎).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蜻: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
点:①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井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
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始名于其址(筑舍定居)
②穹q而取熊掌者也(舍弃)
1.舍V③杳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④裟肯青青柳色新(房屋、住宅)
.⑤锲而不畲,金石可镂(停止)
r(①古人之冠于天地……(观察)
2观\,
■I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即(景象)
皿/①非常之观(平常、寻常)
,1②写在于险远(常常)
‘①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副词,就是)
②助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词.那么)
4.贝I”③手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同,却)
④位卑则足羞•(副词,就)
.⑤德何加则可以王矣(副词,才)
'①f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介词.因为)
②而?无悔矣(介词.凭)
5.以1③余每四人拥火》入(连同.表修饰)
④夫夷?近,则游,者众(连同•表并列)
.⑤至于血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连同•来)
①独苏为文犹可识(代词•它(石碑))
②而秦亦悔可随之而不得……(代词.口己)
③则耳好游喜不能穷也(代词.那、那些)
④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副词作动词,尽、尽情享受)
2,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3.则其好游者不能先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至于幽暗昏黑而无物以相之(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5.人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6.于是余有叹焉(动词作名词,感慨)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8.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9,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10.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11.以故其后各之日(名词作动词,命名)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士分之二
今义:①基数词。②中国国庆日。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古义:二::::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了二:二”.的地步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丕乎常,…不同寻常
今义:副词,十分,极。
5.于尾余有叹焉
古义:对此,…对这件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有碑仆道。(省略句,应为“有碑仆(于)道”。)
译文:有二座石碑倒在路旁.。…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其址舍”。)
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妻舍,.
六'翻译下面语句。
1.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文:离那禅院往东至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桂)一称呼它2.(采分点;一
以乂乃、邛出一判断句)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译文:大掾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及士分之一,_然而看那洞壁的两边,一来
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少了(采分点工土二.、…左右)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便有人责怪那些要求出来的人,―我也后悔直已跟从他们出来以致丕能尽情
享受那游览的乐趣'(采分点.:…既「或.、…其、…极).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
“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
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J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必修三
复习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孥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w②衰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6.屡次)
③孥罟不入涔池(cCi.密、细密)
.④委冲斗舰乃以千掣(shL计算)
①中通外度.不蔓不枝(与“曲”相对,不弯曲)
2.直{②享不百余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③系向牛头充炭耳(价值)
'①涂有饿孽而不向冬(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发1②百搴百中(发射),
.③主人忘归客不察(出发)
'①非我也,辱也(兵器)
4.兵|②穷辱数武.(战争)
③草采皆厚(士兵)
,①驴不畦意•蹄之(承受)
5.胜<②不违农时.谷不可炒食也(尽)
I③日出江花红呼火,看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①请斗战喻(介词.用)
②斧力以时入山林(介同•按照)
6.以《•
③申之?孝悌之义(介词,把)
.④五十春可以衣帛矣(介词,凭借)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敲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名词作动词,穿)
3.然而不至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
4.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
5.王无罪岁(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6.是使民养生丧如无憾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7.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动用法,使……迁移)
8.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义:可:…可以;.以J凭借
今义:“可”与“以”连用,表示可能、能够、同意、认可之意。
2.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4.然四不王者
古义:这样(做)却
今义:转折连词。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二(不要)
2.涂有饿草而不知发.“涂':通r途”,(道路)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一通,‘斑",(花白)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
译文:没有这种情况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应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二)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人丕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酉了、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应为“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
译文:就丕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一
4.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桑树之”。)
译文:把桑树种上〃
5.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译文: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一
6.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译文:这丕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丕好,一
7.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也是逃跑啊葭
六、翻译下面语句。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文:两军的兵蠲已经接触,…士兵就抛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2,采分点J兵一走).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粮食和鱼鳌吃不完一木材用丕尽M这就使亘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仕么丕满九亘姓对生养死葬都没
有丕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采分点胜「是£组_丧,一憾)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文:分给百姓五亩住宅的场地,…在上面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都亘以凭借它穿丝织品的衣服
工」(采分点小树」可以'…衣>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
东的地区为河东。
4.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劝学》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非能水也,而举江河(横渡)
②群响毕绝(终消失)
1维V•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辇境(隔绝)
.④会当凌举顶(极高’的.陡峭的)
'①君子生全异也,善修于物也(凭借)
2.假v②般作真时真亦假(底的,不真实的)
I③力悟前狼般寐(假装•装作)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第也(大.强)
3.疾《②草枯鹰眼券(敏锐:
[③君有券在麻里(病•疾病)
’①蚓无疝牙之利.筋骨之掣(qiGng.强壮)
4.强v②赏赐百千掣(qi6ng.有左)
I③将军型留士(qi6ng.尽力•竭力)
‘①甲木受绳则直(连同.所以)
5.故<②人朔而知新(形容词,旧的)
、③既金,公问其单(名词.原因)
,①青,取之丁蓝(,介词,从)
°十②善假于物•(介词,向)
6.于4・
③而寒下水(介词.比)
.④何有于我哉(介词,对)
‘①则知南内行无过矣(连词.表递进)
r=②吾尝终白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7.而《,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通致千里(连词.表转折)
.④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5.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6.不如登商之博见也(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动词作名词,水流)
9.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一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蚓无瓜方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下饮黄泉
古义:黄土地下的泉水
今义:迷信说法中的地府。
.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4••
古义:把二二:•做成
今义:认为。
5.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6.非蛇鳍之穴无可奇知者
古义:安身
今义:①托付;②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糅以为轮,其曲中规“糅”通"煨',(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又一次)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2为“利爪牙”
“强筋骨二)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判断句.“……者.
……也”表判断。)
译文: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宜,这是因为人「.使它
弯曲成这样的。
3.糅以为轮。(省略句,应为方柔以(之)为轮工)
译文: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应为“而于水
寒工)
译文: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六、翻译下面语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靛青,…是丛蔓蓝里取得的,…但比蔓蓝的颜色更深£—
保分点J“王"「第一个―”于蓝,表示—“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J'于:相当王"比"I.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量线比重过就变直了八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壬亡泛地学习.并且每天
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目行为丕会有过失了£_
煤分点“‘金""就I“博学”—“知”,…“旦”…活用为状胤
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摩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蹉,跨出两脚为步。
《过秦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赵奢之伦里其兵(统率.动词)
1.制|②秦有余力而御宾弊(控制.利用,动词)
[③履至尊而阐安合(统治.动词)
’①秦无它矢质璇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一②追亡意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同:逃亡的
2.亡<•
军队)
、③吞二周而丰诸侯(使……灭亡)
(①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3.举仁•
I②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①乃在蒙恬」.匕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北1②追亡逐芈(,败北的军队,名词)
,①⑷遗策(•沿袭•动词)
5.因〈②营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国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①木爱珍器重宝肥饶本地(结构助词.的)
°4②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
6.之《•
③商君佐名(代词.他•指秦孝公)
、④聚.咸山(代词,代“天下之兵”)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子孙命于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2.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
3.将数百之众(名词作动词,率领)
4.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引申为“统辖”)
5.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6.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禀一样,像口袋一样)
7.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8.流血源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滚筒固定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普通照明灯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广播级多路图文叠加与挂角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女棉服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圆形发光二极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吸尘器发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光波高温固化黏合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消防对讲控制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 儿童近视筛查与防控工作计划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 2024年内江市事业单位医疗岗招聘考试真题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分项评价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海南省临高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重识别研究进展
- 年产10万吨聚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 品管工具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 茶馆剧本台词
- 健康教育骨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