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5(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_第1页
黄金卷05(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_第2页
黄金卷05(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_第3页
黄金卷05(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_第4页
黄金卷05(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生物黄金卷05(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机物一定含有N元素B.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可能含有Fe元素C.组成染色体的化合物都含有Р元素D.组成胰岛素的某些氨基酸含有S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A、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多糖(纤维素、糖原、淀粉)的元素组成为C、H、O,因此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机物不一定含有N元素,A错误;B、血红蛋白由蛋白质和血红素(含铁)组成,因此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不是因为氨基酸含有铁元素,B错误;C、染色体的主要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C错误;D、组成胰岛素的元素中含有S,是因为某些氨基酸分子的R基中含有S原子,D正确。故选D2、生物膜蛋白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与膜蛋白无关B.生物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神经元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主动转运Na+和K+D.内质网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和蛋白质的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生物膜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详解】A、胞吐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过程中,突触小泡会与膜蛋白识别,A错误;B、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是不对称分布,B错误;C、神经元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转运Na+和K+,C错误;D、在形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可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所以内质网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和蛋白质的交流,D正确。故选D。3、洋葱的管状叶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储存在鳞片叶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苏丹Ⅲ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后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后变成正方形排列紧密C.绿色管状叶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最宽的为黄绿色D.不能用无水乙醇提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实验步骤包括:切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绿叶中色素提取利用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的原理,而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水溶性色素决定的;光合色素经提取和分离后在滤纸条上有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实验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详解】A、用苏丹Ⅲ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A错误;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不是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后变成的,B错误;C、绿色管状叶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最宽的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C错误;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含有大液泡,液泡中含有的色素不溶于酒精,溶于水,D正确。故选D。4、下图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过程图,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多肽。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提高氧的利用率。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tC,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增多B.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C.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②过程中生成CO2的反应D.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促进②③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②表示有氧呼吸,①③表示无氧呼吸。【详解】A、CytC促进[H]的消耗,故细胞质基质中[H]将减少,A错误;B、补充外源性CytC可提高氧的利用率,故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B正确;C、外源性CytC可进入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生成水,而CO2产生于线粒体基质,C错误;D、缺氧条件下补充外源性CytC后会促进细胞有氧呼吸②过程,不能促进③过程,D错误。故选B。【点睛】5、植物通过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产量。为研究赤霉素GA3对绿化草坪植物高羊茅分蘖的影响,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高羊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具有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的作用B.细胞分裂素促进腋芽的生长,对高羊茅分蘖发挥正调节作用C.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人工草坪快速茂密生长D.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内源赤霉素与独角金内酯对分蘖的调控效果都是相互拮抗【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由题图甲可知,赤霉素GA3对高羊茅分蘖具有抑制作用,没有促进作用,A错误;B、根据内源激素含量的实验结果可知,空白组与50uMGA3相比,内源赤霉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高,而独角金内酯含量无差异,空白组的分蘖数多,说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腋芽的生长,对高羊茅分藥发挥正调节作用,内源赤霉素对腋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正确;C、植物通过腋芽(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物量和产量,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不利于高羊茅快速茂密生长,C错误;D、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对分蘖的调控效果相互拮抗,但根据题中信息不能确定内源赤霉素与独角金内酯作用效果的关系,D错误。故选B。6、昆虫取食或机械性损伤都会引起烟草植株释放大量烟碱,烟碱对昆虫具有广谱性的毒性。科学家发现,以烟草叶片为食的烟草天蛾幼虫在用含有高浓度烟碱的食物饲喂后,仍然能够生存,只是生长速率降低。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烟草天蛾抗烟碱基因突变为其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烟草叶片的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C.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可以通过X射线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中体现了烟草与烟草天蛾,烟草天蛾与绒茧蜂幼虫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详解】A、烟草天蛾抗烟碱基因突变,使其出现抗烟碱性状,从而为其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B、烟草天娥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烟喊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基因多样性,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D、绒茧蜂幼虫与烟草天蛾幼虫为寄生关系,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抗烟碱绒茧蜂的出现可抑制烟草天蛾幼虫生长速率,D错误。故选D。7、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A【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A正确;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提出了存在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是什么并不知道,B错误;C、孟德尔提出的是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没有发现基因,C错误;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组实验相互对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8、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而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空载tRNA和负载tRNA都是“三叶草形”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这两类tRNA的说法,错误的是()A.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单链构成B.负载tRNA和空载tRNA均含多个氢键C.空载tRNA可能会使mRNA的数量减少D.空载tRNA会导致细胞损失更多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氨基酸缺乏时所产生的应对变化,即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而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详解】A、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由一条RNA链折叠成的“三叶草”结构,A正确;B、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由一条RNA链折叠成的“三叶草”结构,包含“臂”和“环”,“臂”的部分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B正确;C、转录过程合成mRNA,由题干“空载tRNA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mRNA的数量减少,C正确;D、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细胞蛋白质合成中断,但转录和翻译消耗能量还在继续,空载tRNA会抑制转绿翻译,所以空载tRNA会导致细胞节约更多的能量,D错误。故选D。9、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通过基因调节机制生成多种蛋白质调节血钠含量的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醛固酮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C.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D.醛固酮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含量从而可以使血压升高【答案】B【解析】【分析】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反应,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详解】A、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溶性激素,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A正确;B、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激素,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并不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B错误;C、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通过钠钾泵的转运,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排除K+,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C正确;D、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钠离子的重吸收,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含量从而可以使血压升高,D正确。故选B。10、在人体中存在组织屏障可防御外来物质的入侵。如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其正常情况下可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但不妨碍母子间营养物质的交换。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一些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胎儿而言,血—胎屏障与皮肤、黏膜的作用类似,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母亲的部分抗体可以穿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提高新生儿抗感染能力C.婴幼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比成年人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D.血液中的病毒和激素等物质均被血—脑屏障阻挡,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在人体中存在组织屏障可防御外来物质的入侵,如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推测对于胎儿而言,血—胎屏障与皮肤、黏膜的作用类似,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详解】A、结合题干“在人体中存在组织屏障可防御外来物质的入侵,如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推测对于胎儿而言,血—胎屏障与皮肤、黏膜的作用类似,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血胎屏障能阻挡许多病原体进入胎儿体内,避免感染,但同时却允许母亲的一些抗体(IgG)进入胎儿体内,形成胎儿内在的保护,B正确;C、结合题干“血—脑屏障,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一些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可知婴幼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比成年人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正确;D、结合题干可知血—脑屏障阻挡的是血液中的病原体和一些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并非血液中的病毒和激素等物质均被血—脑屏障阻挡,D错误。故选D。11、内蒙古荒漠禁止放牧后若下年,先出现藻类地衣结皮,然后苔藓开始在上面生长,苔藓形成粘结层之后才开始长出草,逐渐恢复为草原。若没有人为干预,至少需要十年,而人工播种苔藓,则可以把这个过程缩短到一两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演替过程中,苔藓一直是优势物种B.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人类只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其方向D.山于最终只形成草原,因此没有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例如,砍伐森林可以在短期内改变森林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过度放牧则可能很快导致土地荒漠化,使草原生物群落演替为荒漠生物群落;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可能给水生生物带来灭顶之灾。【详解】A、演替的最初,先出现藻类地衣结皮,藻类地衣是优势种,A错误;B、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正确;C、人类的活动,即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也会改变方向,C错误;D、草原也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B。12、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人类应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秦岭冷杉等动植物资源B.鼓励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给受保护动物投喂饵料和建巢C.开展鱼类洄游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长江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D.有计划、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与公平利用【答案】B【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详解】A、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人类应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建立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秦岭冷杉等动植物资源,符合生态伦理道德,A正确;B、鼓励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给受保护动物投喂饵料和建巢,不符合生态伦理道德,B错误;C、开展鱼类洄游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长江流域鱼类徊游通道恢复,符合生态伦理道德,C正确;D、有计划、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与公平利用,符合生态伦理道德,D正确。故选B。13、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青霉素生产菌来提高菌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率B.在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需留大约1/3的空间,温度应控制在18~30℃C.啤酒酿造中发芽的大麦和啤酒花释放的淀粉酶可将淀粉进行糖化D.谷氨酸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答案】C【解析】【分析】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详解】A、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青霉素生产菌来提高菌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率,A正确;B、在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需留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发酵液溢出,温度应控制在18~30℃,B正确;C、糖化是淀粉分解,形成糖浆。酒酿造中发芽的大麦释放的淀粉酶可将淀粉进行糖化,C错误;D、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胺酰胺,D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4、人体胃酸的分泌过程如右图所示。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顶膜)上有质子泵,质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一个H+从壁细胞基质进入胃腔,同时驱动一个K+从胃腔进入壁细胞基质。壁细胞的Cl-通过细胞顶膜的氯离子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未进食时,壁细胞质子泵(静息态)被包裹在囊泡中储存在细胞质基质中,壁细胞受到食物刺激时,囊泡移动到壁细胞顶膜处发生融合,质子泵转移到顶膜上(活化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胃腔属于人体内环境,其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B.K+进入壁细胞的方式与Cl-出壁细胞的方式完全相同C.质子泵两种状态的转换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调节D.使质子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药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答案】C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上有质子泵,质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一个H+从壁细胞基质进入胃腔,同时驱动一个K+从胃腔进入壁细胞基质。壁细胞的Cl-通过细胞顶膜的Cl-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详解】A、胃腔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K+进入壁细胞需要质子泵,需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l-出壁细胞是借助通道进行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两者不同,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未进食时,壁细胞内的质子泵(静息态)被包裹在囊泡中储存在细胞质基质中,壁细胞受食物刺激时,囊泡移动到壁细胞顶膜处发生融合,质子泵转移到顶膜上(活化态),质子泵两种状态的转换受神经、激素、高糖高脂食物等多种因素的调节,C正确;D、分析题意,壁细胞的Cl-通过细胞顶膜的氯离子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而H+的运输与质子泵有关,故使质子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药物可通过抑制H+的运输而抑制胃酸的分泌,D正确。故选CD。15、为了拓展棉花栽培种,研究人员利于陆地棉、索马里棉、海岛棉培育出了五倍体栽培棉,其过程如图,字母A、D、E均代表一个染色体组,每组有13条染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育五倍体栽培棉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栽培棉的染色体组为AADDE,共有65条染色体D.栽培棉减数分裂时可能出现异常,产生的正常配子少【答案】ACD【解析】【分析】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并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详解】A、由题图可知,两品种先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属于多倍体育种,多倍体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A正确;B、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被拉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AADD与EE杂交,所得子一代染色体组成为ADE,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F2为AADDEE,再与AADD杂交,最终得到栽培棉的染色体组为AADDE,共有5个染色体组,每组有13条染色体,共有65条染色体,C正确;D、栽培棉有5个染色体组,AA和DD均可以正常联会,但E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无法联会,故产生的正常配子少,D正确。故选ACD。16、下图1为在神经元某一位点连续施加4次刺激a~d,通过仪器记录到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图2表示动作电位形成过程(膜电位上升阶段)中Na+的内流与质膜对Na+的通透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图1的4次刺激中,a和b、c和d都产生了电位的叠加B.图2中Na+内流引发质膜去极化,刺激更多Na+通道开放,加速Na+内流,属于正反馈调节C.图2现象还能说明Na+通道的开放程度受到膜电位的影响D.神经元上某一位点兴奋前后Na+都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运输【答案】B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此时兴奋部位的钠离子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纤维膜内外形成电位差,这样兴奋就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详解】A、分析图1可知,在神经元某一位点连续施加4次刺激,但a和b刺激时间间隔较远,膜电位恢复后再进行了b刺激,所以电位并未叠加,A错误;B、分析图2可知,Na+内流引发质膜去极化,进而引发钠离子通透性增加,即刺激更多Na+通道开放,加速Na+内流,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C、图2现象还能说明Na+通道的开放程度受到膜电位的影响,当膜去极化发生后,可以促使钠离子通道进一步开放,C正确;D、神经元上某一位点发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依赖钠离子的内流,此时是钠离子以协助扩散进行,但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还需要依赖钠钾泵维持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差,此时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BC。17、稻鸭共作农业模式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鸭子吃杂草和虫子,可能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C.鸭子的粪便代替了肥料,将能量返还给水稻D.鸭子捕食害虫,最多获得害虫20%的能量【答案】ACD【解析】【分析】稻鸭共作农业模式:采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虫、除草,鸭稻共作技术新模式,生产出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大米。【详解】A、水稻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鸭子可以吃植物(草)、也可以吃小动物(虫、虾等),因此,可以位于第二、第三营养级,B正确;C、鸭子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转变为热能和化学能,不能被水稻利用,不能返还给水稻,C错误;D、20%是指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之比,所有害虫的能量最多有20%流到鸭子体内,包括捕食到的和未捕食到的能量,因此,一只鸭子捕食害虫,能量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ACD。18、以纯化鉴定后的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免疫小鼠(2n=40),融合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及骨髓瘤细胞(2n=62-68),筛选杂交瘤细胞,制备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Ab),相关检测结果如图A、B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图B不同浓度mAb对RecQ蛋白结合DNA活性的影响A.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可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2次抗原检测C.杂交瘤细胞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丢失D.该mAb能特异性与RecQ解旋酶结合,在稀释度为1/800时可显著抑制RecQ解旋酶与DNA的结合【答案】AC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则在人体内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A正确;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1次抗原检测,第一次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进一步筛选出能产生人们所需要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C、据图1分析,染色体数目有为80-93的细胞,免疫小鼠中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2-68,两者之和大于80-93,故杂交瘤细胞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丢失,C正确;D、据图2分析,单抗稀释度为1/800时RecQ解旋酶结合DNA活性最低,可知mAb能特异性与RecQ解旋酶结合可显著抑制RecQ解旋酶与DNA的结合,D正确。故选AC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分。19、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在拟南芥气孔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K+载体蛋白(BLINK1),如下图1所示。该载体蛋白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拟南芥无BLINK1,气孔开闭较慢。下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保卫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其气孔能够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____________法。由图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两种拟南芥在同一试验田中氧气释放速率变化图。

当光照强度为m时,植株A的光合速率与植株B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n时,测得植株A的R酶(R酶是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2生成三碳化合物反应的酶)的活性比植株B的高,据此推测植株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基质主动运输K+进入细胞后,细胞内浓度升高,细胞吸水,气孔打开(2)14CO2的同位素示踪在间隔光照下,BLINK1株强光时气孔能快速打开快速吸收CO2,净光合速率快,弱光时气孔能快速关闭减少水分蒸发,而野生株气孔开闭较慢(3)植株A的光合速率大于植株B的光合速率R酶活性高的植株固定CO2形成C3的速率更快,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也更快,从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所以植株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解析】【分析】分析图1:在光照条件下,钾离子通过K+通道(BLINK1)进入气孔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分析图2:自变量是植株类型(是否含BLINK1)和光照类型(连续光照或者是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因变量是每单位重量水分干物质量,可以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和气孔的开放程度。【小问1详解】植物叶肉细胞进行CO2固定和还原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据上分析可知,钾离子通过K+通道(BLINK1)进入气孔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由于K+进入细胞后,细胞内浓度升高,细胞吸水,气孔能够快速开启。【小问2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含碳有机物,故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14CO2的同位素示踪法;由图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干重大于野生植株,其原因可能是在间隔光照下,BLINK1株强光时气孔能快速打开快速吸收CO2,净光合速率快,弱光时气孔能快速关闭减少水分蒸发,而野生株气孔开闭较慢。【小问3详解】光照强度为m时,植株A和B的净光合作用相等,而A的呼吸作用大于B,而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以植株A的光合速率大于植株B光合速率;由于植株A的R酶的活性比植株B的高,R酶固定CO2的速率更快,所以形成C3的速率更快,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也更快,从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所以植株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20、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1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先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是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设计实验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实验材料:BAPTA是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Ca2+发生结合,从而阻断Ca2+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Ca2+;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第二组: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组: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2)由于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3)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不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小问1详解】在图1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神经细胞突触小体内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小问2详解】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随着时间延续,TTX对钠离子通道阻断的程度不断加大,由于钠离子内流减少,相对刺激能引起的突触前动作电位峰值不断降低,进而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小问3详解】第二组:向突触小体注射足量BAPTA后,BAPTA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钙离子不能内流导致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所以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不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第三组: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的“笼锁钙”,“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会促进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兴奋,但由于没有刺激突触前膜,因此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所以,处理使给予强紫外线照射,不刺激突触前神经纤维;实验结果: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利用题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有关神经调节的基本知识综合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近年来,我省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稻蟹共生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稻田微生物的作用是_____。(2)流经该稻蟹共生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_____结构。(3)河蟹与稻田昆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_____。(4)在“藻类→浮游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_____流向分解者。(5)稻田昆虫稻螟被蜘蛛网粘住后,会不断扇动翅膀企图逃生,被蜘蛛感知振动后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是_____。(6)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答案】(1)水稻、杂草、藻类等生产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垂直和水平(空间)(3)捕食、竞争##竞争、捕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河蟹的粪便(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6)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与水稻的竞争,水稻得到更多的光、CO2和无机盐用于生长;河蟹捕食昆虫,减少了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增加了水稻产量;残饵和粪便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稻鱼鸭”生态系统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或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态;而且降低生产成本、或增加鱼的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小问1详解】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杂草、藻类等,因此该稻蟹共生系统的主要成分是水稻、杂草、藻类等生产者。稻田微生物大多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小问2详解】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还有外部能量输入,因此流经该稻蟹共生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小问3详解】河蟹与稻田昆虫都能以水稻为食,且河蟹能捕食稻田昆虫,因此两者之间是竞争和捕食关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小问4详解】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在“藻类→浮游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河蟹的粪便流向分解者。【小问5详解】稻田昆虫稻螟被蜘蛛网粘住后,会不断扇动翅膀企图逃生,被蜘蛛感知振动后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小问6详解】稻田引入河蟹后,杂草密度下降,可减少与水稻对环境和物质的竞争,使水稻获得了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产量;同时加入河蟹可捕食稻田昆虫,减少昆虫对水稻的损伤从而增加水稻产量;另外河蟹的残体、排泄物和残饵可被分解者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等物质,促进水稻生长。22、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野生型蝴蝶的体色是深紫色,深紫色源自于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叠加。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的控制。现有一种黑色素与紫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色纯合品系M,研究人员让该品系M与纯合野生型蝴蝶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让F1的雌蝶与品系M的雄蝶杂交,后代为深紫色和白色,且比例为1:1。实验二:让F1的雄蝶与品系M的雌蝶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深紫色(占45%)、紫色(占5%、黑色(占5%)和白色(占45%)。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一可知,蝴蝶体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根据两组实验结果推断,若让F1的雌、雄蝶相互交配,子代中深紫色、紫色、黑色和白色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2)多次重复上述两组实验,发现极少数实验一中所得后代全为深紫色,而实验二结果保持不变。由此推测,F1中有个别雌蝶产生的含有__________基因的卵细胞不育,这种雌蝶记作雌蝶N。(3)野生型蝴蝶及品系M均为P*基因纯合子。研究发现,雌蝶N的一个P*基因突变为P基因,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特定DNA序列结合,导致卵细胞不育。将雌蝶N与品系M杂交,子代全为深紫色,选取子代雌蝶与品系M继续杂交,所得后代仍全为深紫色。据此判断,P基因__________为(填“显性”或“隐性”)基因,P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4)用射线照射雌蝶N,得到一只变异的雌蝶Q,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P、P*)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将Q与品系M的雄蝶杂交,子代中深紫色雄蝶︰白色雄蝶≈1︰1。据此推测,卵细胞不有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t有关(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T),请在图雌蝶Q中标注序列t和序列T的可能位置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雌蝶N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基因编码蛋白,且次级卵母细胞数目与普通F1雌蝶无显著差异。结合上述资料,试推测雌蝶N产生的特定类型卵细胞不育的机理是__________。【答案】(1)F1个体基因型为AaBb,品系M基因型为aabb,由实验一结果F2表现型及比例深紫色︰白色=1∶1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深紫色︰白色=3︰1(2)ab(3)显性P基因与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4)易位;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序列t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t的卵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解析】【分析】1、品系M与纯合野生型蝴蝶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说明控制蝴蝶的体色的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一中的雌蝶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而实验二中的雄蝶AaBb可以发生交叉互换。3、易位: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小问1详解】F1个体基因型为AaBb,品系M基因型为aabb,由实验一结果F1表现型及比例深紫色︰白色=1︰1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由此可知,蝴蝶体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此可得让F1的雌、雄蝶相互交配,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紫色︰白色=3︰1。【小问2详解】根据(1)分析可知,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