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八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女真初起时,自称为“夷”,称宋为“中国”。在攻辽中京时,曾诏令称“欲中外一统”。金熙宗(1135-1190在位)时已自称为“中国”。这反映了A.“华夏”认同逐渐发展 B.女真建立了全国统一政权C.明华夷辨内外观念强化 D.各民族间的矛盾趋于缓和2.在抵制或选择性过滤西方影响的艺术家当中,以泰戈尔为代表的印度艺术家最为突出,他们坚持从民族传统寻找灵感。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许多艺术家转而从民间艺术寻找新的风格。不过,即使拒绝西方态度最为坚决的画家,他们也难以完全逃避西方的技术材料和模特的影响。这表明A.民族传统是世界艺术发展的根源B.民族性和世界性影响现代艺术C.西方文化侵略已渗透到世界各地D.反殖民主义文化成为世界主流3.某校研究小组制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并列的栏目,请你帮助再续一个同层次的栏目,最合适的标题是A.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B.思想解放的历程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A.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B.导致混合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D.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5.作家莫泊桑形容当时一位画家:“他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猎人。他……带着他的画布——用五到六幅画布描绘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与光影效果下的景观。他完成这些画作之后,便按天气的变化一张张排列。”下列作品与该画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 B.C. D.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国家地区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7.1761年,乾隆皇帝决定专门设立“中正榜”,即在会试的落第试卷中挑取40名正选举人以及20名备选举人,遇缺授以内阁中书的官职。这种做法A.完善了科举制度 B.恢复了九品中正制C.保证了公正选官 D.保证了南北录取均衡8.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记述出处“(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9.如表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A.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C.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10.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11.在这部巨著中,十位青年男女一起逃离瘟疫肆虐的城市,住到乡下的一座别墅里,以讲故事的办法振作精神。它的故事主题涉及14世纪意大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主题是反对教会、揭露僧侣的腐败和虚伪。这部小说的作者是A.塞内卡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12.据《上海电信史》记载:“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电话通讯网。”文中省略的机构应是A.英国议会 B.总理衙门 C.“工部局” D.上海道台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沿袭历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继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对土司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首先,除将元代置于边境的宣慰使、宣抚使等职称变为授予武职的土司职称外,又在民族地区的卫所用土人为官,形成卫所土司职称。同时,还将唐宋以来封授少数民族头目为府州县土官的做法变为定制,在内民族地区设置土府、土州、土县,形成文职土官的职称,文武职土司皆划定品级,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职衔。其次,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洪武三十年,规定武职土司归都司管辖,上隶兵部,文职土司归布政司管辖,上隶户部,把土司机构纳入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颁给诰命、印信和官服,作为朝廷命官之凭信,允许世袭。但其承袭,必须履行严格手续,“务要(吏部)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等等结状,具部呈奏”,方许承袭;且“承袭必奉朝命”,中小土司“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诏就地袭职的。土司必须负起“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的职责,朝廷则对他们的进贡给予丰厚的赏赐。土司“积有年劳”或“从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职,功劳大的还可授予流官职衔,或加授散阶、勋级虚衔。土司犯法,则改变元代“罚而不废”的做法,严加惩处。第四,在偏远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平坝地区和交通要道,则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流合治,以流官监控土官。——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措施的影响14.(20分)材料明初,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都对宗藩势力进行了限制和防范,但并未完成削藩的任务。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迅速平定了叛乱,为削藩创造了条件。按照明制,每位藩王设有三支护卫,护卫的人数各不相同,少则数千人,多则一万余人。明宣宗寻找借口收回藩王的护卫部队。明宣宗规定宗室享受国家的给养,但没有从事四民之业的权利。禁止宗室出任,严禁宗室议论国事、干预军事。明宣宗严禁亲王相见和宗室出城,防止宗室内部相互勾结,图谋不轨。为了防止王府与官府勾结姑咸某一种利益集团或某一股政治势力,严禁官府和王府往来。王府姻亲不得授予京官。可以说,削藩活动在明宣宗时期已基本完成。——摘编自赵中男(明宣宗的削藩活动及其社会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宣宗削藩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宣宗削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女真人从自称“夷”到自称为“中国”,反映出了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华夏”认同逐渐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女真才完成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夷观的淡化,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材料并不能体现矛盾的缓和,“在攻辽中京时”反映出矛盾尖锐,排除D项。2、B【解析】

据材料“坚持从民族传统寻找灵感”“难以完全逃避西方的技术材料和模特的影响”可知,体现了民族传统和西方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即民族性和世界性影响现代艺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艺术发展的根源,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西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但不能表述为西方文化侵略,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反殖民主义文化,D项错误。3、B【解析】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的成就,根据全面的要求需要“思想文化”方面的栏目。故B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详解】4、C【解析】

结合材料“明日无酒找政府”“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反映的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使人们重视享乐,缺少奋斗的动力,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故A错误;混合经济是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形态,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5、C【解析】

“光影效果下的景观”所体现的是印象派的风格,而C项属于印象派,故C正确;A属于现实主义,B是现代主义立体派,D是浪漫主义,都不符合题意。6、D【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A【解析】

清代人口和科举考试人数不断增加,但能够成功进士及第者太少,所以,乾隆帝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安抚落地举人,设立“中正榜”,为落第举人开辟了一条新的仕进之路,完善了科举制度,故选A;B不符合史实,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8、B【解析】

根据“奠系世,辩昭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处”“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可知编修家谱体现了宗法制,宗法观念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也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宗法制及宗法观念,D错误。9、C【解析】

材料数据显示苏联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都远远强于德国,这反映了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德国战败是在盟军的强大攻击下失败的,其法西斯侵略的性质导致其失去民心,而不是“双方的实力决定”,B错误;此时德国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军事化,D与材料无关。10、B【解析】

根据材料“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推行察举制时期,要求各郡国推举或孝或廉或兼备孝廉的一人,说明当时孝和廉不是同一科目,对孝和廉区分的,即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元光元年时期刚开始实行孝廉之举,无法得出汉代选官制度逐渐完备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推动儒家建立独尊的局面,但不能表述为“完全形成”,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故D选项错误;11、C【解析】

据“十位青年男女”、“14世纪意大利”、“反对教会、揭露僧侣的腐败和虚伪”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内容,故选C;A项是斯多亚学派代表,排除;B项主张以人性对抗神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排除。故选C。12、C【解析】

题干中的“德律风”是电话的音译,而当时电话的专营权由租界的工部局掌握,选项C正确;英国议会并不直接管理中国事务,排除A;总理衙门负责的是外交事务,并不管理电信用营,选项B排除;题干中的附加条件是为租界提供电话通讯网络,可见这一机构位于租界,因此选项D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制度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以夷治夷”,用土人为官;突出中央集权;形成规范、完善的土司制度;土流结合。(或答具体:确定土司的职称和品秩;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严格土司的承袭、贡赋、征调、升迁和奖惩制度)(2)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解析】

(1)材料“继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对土司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体现出制度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材料“明王朝沿袭历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在民族地区的卫所用土人为官”反映了“以夷治夷”,用土人为官;材料“把土司机构纳入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体现出突出中央集权;材料“土司皆由朝廷颁给诰命、印信和官服,作为朝廷命官之凭信”反映出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材料“土流合治,以流官监控土官”反映出土流结合。(2)根据材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承袭必奉朝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14、(1)揩施:削弱藩王的军事力量,宗室由国家给养;严禁宗室干预朝政;禁止宗室之间,官府和宗室之间交往,限制王府姻亲在京城做官。(2)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严禁宗室做官、会见和出城,加强了对藩王的监控,防止藩王相互勾结危害朝廷;藩王由国家供养,禁止从事“四民之业”,防止与民争利,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