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单元目标检测卷十二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化(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多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列强()A.商业竞争激烈B.瓜分世界的争斗C.扩军备战的结果D.制造萨拉热窝事务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体现的是列强对世界殖民地的瓜分,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故选B项。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报仇战。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冲突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爱护东亚和平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参战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东亚地区的势力,日本趁英国、法国忙于斗争之机,加大对它们殖民地的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实力。题干材料中日本的声明和演说只是为了掩盖其参战意图,故选B项。3.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退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应当遵循敬重友情、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A.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B.平静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C.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D.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发出外交邀请,要召开华盛顿会议,据此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环境,可知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并没有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希望通过华盛顿会议,用外交手段扩张自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均解除。4.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的几个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党”等字眼在城市或乡间的广阔人民阶层中非常流行,俄国民众一夜之间几乎都成了社会主义者。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B.暴力革命成为俄国社会的共识C.科学社会主义由志向变为现实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群众基础广泛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俄国民众一夜之间几乎都成了社会主义者”表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群众基础广泛,故D项正确。5.下表为20世纪20年头欧洲大事记(节选)。这集中体现了当时()年份事务1922年苏德签订条约,同意外交正常化1925年国际联盟对保加利亚和希腊之间的纠纷作出裁决1925年德、比、法、意、英签订条约,规定德、法、比相互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扰1928年英法等15国签订《非战公约》,规定废弃以斗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A.地区冲突的加剧B.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维护和平的尝试D.国际组织作用的加强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表格中苏德外交正常化、裁决保加利亚和希腊之间的纠纷、保证德比与德法边界不受侵扰和废弃以斗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等关键信息,可知当时欧洲进行了维护和平的尝试,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对题干表格信息的片面解读,故解除。6.1918年,列宁选派工人征粮队到农村征粮,要求选派征粮队员必需谨慎,每个工厂每25人摊派1人,要“保证每个候选人忠诚醇厚,能遵守革命纪律……不让那些总想滥竽充数的……骗子混进征粮队”。这说明列宁()A.相识到征收粮食税的重要性B.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C.意在防止征粮危害工农联盟D.认为征粮能有效巩固新生政权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要求选派征粮队员必需谨慎,每个工厂每25人摊派1人”“保证每个候选人忠诚醇厚,能遵守革命纪律……不让那些总想滥竽充数的……骗子混进征粮队”表明列宁意在防止征粮危害工农联盟,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D两项,解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式,故B项错误。7.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夫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假如一个农夫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A.粮食税挫伤了农夫主动性B.农夫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夫不满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农夫既渴望致富又担忧成为革命的对象,这说明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故C项正确;粮食税提高了农夫生产主动性,解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B、D两项,解除。8.在苏俄(联)的某一历史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夫的关系,并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巩固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确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该经济政策的实施()A.由于缺乏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B.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D.稳定和复原了国民经济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巩固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确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复原了国民经济,D项正确;A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解除;B项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解除;C项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解除。9.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解说词:“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实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材料主要表明()A.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实力很强B.纳粹德国侵略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的抗拒C.苏联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苏联工业化建设为取得斗争成功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苏联的工业发展较快,为取得斗争成功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10.1938年9月,三个一般的英国人罗斯利、金柏和兰塞姆倡议并发起成立了“联邦协会”。他们认为,国际联盟无法在其成员国之间达成协议,即使达成也无力执行,因此英国须要一个欧洲大陆的联邦并在其中居重要地位。他们的这一行动()A.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B.目的是防止斗争和维护和平C.代表英国政府的负责看法D.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应急反应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联邦协会”反映出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人们对国际联盟的悲观,对斗争即将到来的恐慌和戒备,以及对维持和平的渴望,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联邦协会”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英国民间发起的组织,并不代表英国政府,C项错误;A、D两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均解除。11.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救济。”这表明()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变更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苏面临着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斗争爆发,这样英国、苏联都面临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故C项正确;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和全面爆发之初,英国实行绥靖政策,期望祸水东引,解除A项;英国和苏联是意识形态对立的两个国家,英国不会变更对苏联的根本立场,解除B项;赐予苏联人民一切可能的救济在于对抗共同的敌人,维护英国利益,解除D项。12.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似乎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参与进去做最终的一着。”推动美国“进去做最终的一着”的主要缘由是()A.日军偷袭美国珍宝港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中苏两国无力反抗法西斯进攻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我们就应当参与进去做最终的一着”反映出美国主见参与其次次世界大战,而促使美国参与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缘由是法西斯的侵略触犯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日军偷袭美国珍宝港发生于1941年12月,解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客观缘由,且其发生在1942年,解除C项;中苏两国无力反抗法西斯进攻的说法错误,解除D项。13.1942年,中国远征军10万人首次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进军。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马路”,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道。这说明中国军队()A.是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战略支柱B.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物力和财力C.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D.牵制日军兵力最多、歼敌最多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成功解救了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进军”“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道”说明中国军队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的重要战略支柱,故选A项。14.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平安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长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B.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C.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D.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可知美苏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因此没有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制度,故B项错误;D项说法太确定,解除。15.下图为某文件序言的节选,该文件最有可能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同等权利之信念。●创建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敬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家宣言》C.《联合国宪章》D.《布雷顿森林协定》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说明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条约与国际法”说明是联合国宗旨,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大大出乎各交战国政府的预料,它不是一次短暂的斗争,正如布罗赫所预料的,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斗争已变得长久和具有整体性了,战场上的决斗,变成了工厂、技术和资源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其次位。为适应斗争的须要,战场上第一次出现了坦克、航空母舰,飞机也第一次全面投入斗争。正是因为这些新式武器的运用及其所供应的阅历,在20世纪20—30年头才出现了“空军制胜论”“闪击战”等理论,这些理论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其次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变更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面貌。材料二斗争的长久、野蛮,人员和物质财宝方面所遭遇的重大损失,使人们大感惊异,彻底打破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乐观心情,西方进入了一个不愿定的时代,其前途和命运“起先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思索和焦虑的问题”。斗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新的社会制度正在进行试验;英国的鲜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参战的重要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日本,不仅势力没有减弱,相反在斗争中急剧膨胀起来。——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该特点形成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1)特点:斗争具有长久性和整体性;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斗争;斗争更注意综合国力的较量;各类型斗争同时出现。缘由: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自然科学的进步;斗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影响:新的军事理论被运用于其次次世界大战,变更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面貌;斗争造成巨大灾难;造成西方陷入战后焦虑;斗争变更了欧洲版图;斗争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力气格局发生变更。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珍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行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材料二由于集体农庄制度的巩固,农村中的贫困和生活无保障的现象已经歼灭。三年以前,每个劳动日只能分到一两千克粮食,而现在(1935年),产粮区的大多数集体农庄庄员每个劳动日已能分到五至十二千克粮食,很多人甚至能分到二十千克,此外还能分到其他产品和现金。集体农庄富有起来了。建筑新粮仓和仓库已成为集体农庄农户所关切的主要问题,因为原有的贮存室的设计只考虑到每年分到少量产品,对于现在集体农庄庄员的新的须要是非常之一也不能满意的。——摘编自《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经斯大林亲自修订,1938年出版)(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史料真伪与史料价值的关系。(4分)(2)请运用材料一关于史料辨析的思想对材料二的史料价值进行评析。(10分)参考答案:(1)关系:真伪史料都有史料价值;伪史料经过考证作者的动机刚好代也能成为真史料;史料的真伪不是确定的。(2)示例当时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实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严峻挫伤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因此,材料二所述明显不符合事实。材料二内容经斯大林亲自修订,其目的在于推动农业集体化政策,带有明显的政治宣扬的特点。斯大林亲自修订党史教材,夸大农业集体化的效果,反映出当时苏联急于推动农业集体化,为工业生产积累资金的事实,也反映了斯大林极力维护自身权威的事实,因此材料二仍具有确定的史料价值。18.20世纪前半期,人类经验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1945年部分大事记时间事务1914年美国工业产量相当于欧洲总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西欧各参战国饱受大流感打击,“士兵的枪已经成了拐杖”1918年9月、10月奥匈帝国境内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1922年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纳粹夺取德国政权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上台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宝港1945年8月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形势变更很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诞生和逐步强大变更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冲突和斗争困难尖锐,最终最终爆发了其次次世界大战。——摘编自黄玉章等《其次次世界大战(1939—1945)》(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加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7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述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政治、经济缘由,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其次次世界大战各主要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国际政治前提。(7分)参考答案:(1)因素:工业实力强大的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斗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西欧各参战国遭遇大流感的沉重打击,影响斗争进程。(2)政治缘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发冲突;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其次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苏联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冲突尖锐。经济缘由:1929—1933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政治前提: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建造土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9篇
- VR技术助力特殊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支持
-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消费者社区团购意愿的影响因素
- 2025年度智能监控相机购置合同协议书3篇
- 运维安全管理系统
- 数字赋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获取的逻辑、困境与应对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 通信工程监理细则
- 绍兴2024年浙江绍兴诸暨市青少年宫劳务派遣制专职教师招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操作技巧考核试卷
- 【MOOC期末】《电子技术实习SPOC》(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2025蛇年带横批春联对联200副带横批
- 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考核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克罗恩病病例分析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Lesson-1.-spring-festival(双语课件-春节)
- 马达加斯加 矿产和能源开发战略
- 忘忧草(周华健)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docx
- 一年级必背古诗(拼音版)
- 电气设备事故处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