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黄帝 B.禹 C.启 D.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基本记忆实力。从夏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起先,王位继承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由此起先,故B正确。选项A中黄帝是传闻人物,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不能作为考察依据;C项中启是大禹的儿子,是大禹建立夏朝后王位世袭的第一个受益者;D汤是商朝的建立者。2.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亲密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今日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正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B项;A、D与题干无关;分封制主要体现在对诸侯的分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解除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护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该制度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至今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3.学者徐增阳说:“在农夫的心目中,志向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志向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中心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志向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亲密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心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需严格听从中心政府的吩咐,一切受控于中心,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4.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斗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奇色调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商朝时治理国家靠占卜靠祭祀,说明白王权是具有神奇色调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祀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戎”,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对外斗争也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祭祀,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未体现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是否最高,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C。5.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的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反映的是把“家族”放在第一位,体现了深厚的家族宗法观念,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材料的详细内容来看材料不涉及男尊女卑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也不涉及专制王权影响,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西方的姓位于名字之后体现了个人主义心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家族宗法观念6.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学问的记忆实力问题。“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一般话,与方言相对而言。留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肯定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日陕西境内,所以应当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 B.前者确定后者C.互为表里 D.后者确定前者【答案】C【解析】【详解】联系已学史实可知,西周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分封制。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分封制分封的原则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故C正确,而ABD的表述错误,不合史实,解除。8.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的官僚体系最早设置监察官员是秦始皇,他在中心设置了御史大夫,作为副宰相,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节度使是唐代设立的边远藩镇的军政长官,C设立于元朝的司法官员,D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地方监察官员,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解除。9.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反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丰功伟绩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阔领土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按此标准,乙是平民,在当时是不行能封为诸侯,符合题意,故选B;甲是古代帝王的后代,丙是功臣,丁是王族,甲丙丁均有可能封为诸侯,不符合题意,解除ACD。10.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B.争夺皇位斗争瓦解了大秦政权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皇帝制度局限性。结合所学学问,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使皇权高度集中,易形成暴政,导致政权的灭亡。故选A。B、D两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与材料观点无关,故解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详解】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修建水利工程属于工部的职责范围,所以运作程序应当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运作程序依次不符,解除。故选B。12.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愿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中书省B.尚书省C.兵部D.门下省【答案】D【解析】【详解】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愿签署文件,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推断封德彝供职于中书省,魏征供职于门下省,故选D。A和B项错误,兵部属于六部,属于尚书省下属机构,故C项错误。【点睛】1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殊留意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力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退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允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答案】A【解析】【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大公无私”“消退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可见科举制体现公允公正的一面,体现了公允竞争的精神,故A正确;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与国家的伦理道德相一样,B错误;C项不能体现,解除;D项表述过于肯定,言过其实,解除。14.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化公允的呼喊。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宝的权力,不主见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允性”。这一制度指是的()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信息“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允性”可以推断出是科举制,故选D。其他三种均不通过考试选拔,世袭制是依据门第血缘关系,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九品中正制是由中正官品评品级,故解除AB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选官制度。15.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得有效信息及理解分析的实力,联系已学学问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分别盛行与汉代和六朝时期,故A、B项错误;三公九卿制盛行于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指的是唐代中心制度三省六部制,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唐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16.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因此象征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17.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当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C.元代的中书省D.明代的内阁【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废宰相,以殿阁高校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但内阁始终不是决策机构。故D正确;汉代的尚书令有决策权。故解除A;“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解除B;元朝的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故解除C。【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1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方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中书门下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的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和汉朝的刺史、宋朝的中书门下、明朝的内阁均无关,选项A、B、C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D。19.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难,中心政府的运作状况,据所学学问推断,下列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答案】D【解析】【详解】①依据所学可知,以皇帝为首的三公九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②依据所学可知,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及六部制度最早出现于隋唐朝时期;③依据所学可知,殿阁高校士最早出现于明朝。故①②③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秦朝、唐朝和明朝,因此正确答案为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解除。20.某高校在招考探讨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状况的是()A.丞相制度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定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D.是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丞相制度是中心官制,存在相权与皇权之间的冲突,但是并不会必定导致社会的动乱,此项中说法过于肯定,B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皇权与相权的冲突自丞相出现便始终存在,丞相位高权重,必定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即铲除了阻碍皇权高度集中的障碍,这一做法会使大权进一步集中于皇帝手中,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后,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二、简答题21.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三大中心制度和三大地方制度。【答案】中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地方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中心制度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等。地方制度有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等。三、材料解析题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院转让合同范本
- 平移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 写作 观点要明确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第1课时 数字编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部编版)
- 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 2 Section D 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8《上课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外墙粉刷合同范本(4篇)
- 综合实践项目+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教学设计
- 2025年金融机构策划资金借贷调度协议书
- 呼吸专科护士年终总结汇报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DB11∕T 1071-2014 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 情志护理方法
- 重庆七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零诊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药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2024抖音八大宠物心智人群洞察报告-萌宠数说:解密养宠人群心智图谱
- 离职证明(标准模版)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2023年中考英语试卷及解析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计划
- 2024年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