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阶段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阶段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阶段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阶段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阶段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植物具有向光性,通过研究,科学家揭示了其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燕麦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而尖端下部不能产生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部则不能

C.生长素在单侧光刺激下,能在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部横向运输

D.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更快

解析:选C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燕麦胚芽鞘尖

端能产生生长素,而尖端下部不能产生生长素,A正确;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以下部分,B正确;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C错误:单侧光照射能使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背光侧

生长更快,D正确。

2.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

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解析:选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

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

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A错误;成熟叶片产生的生长素少,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

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错误;对

沙柳掐尖留芽,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掐

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茎

接近根的基部,不能运输到根尖,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形态学上

端)运往“根近茎端”(形态学下端),D错误。

3.将小麦苗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琼脂块上,进行如图所示的系列处理,

一段时间后检测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用字母代表),并将琼脂块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

上,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胚芽鞘黑暗单侧光单便I光单侧光

尖端-A/\^

琼脂块云母片T

甲乙丙T

A.通过比较甲组和乙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

B.通过比较丙组和丁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与生长素在尖端横向

运输是否有关

C.通过比较a与b、c与d的数值大小可探究单侧光能否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

D.通过比较c与e、d与f的数值大小可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是否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选D由图甲、乙分析可知,图甲与图乙的差异为是否有单侧光照射,在单侧光

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根据甲组和乙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

向光性的外因,A正确;云母片能够阻挡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图丙和图丁中云母片的位置不

同,图丙中的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图丁中的生长素能够横向运输,故根据丙组和丁组胚芽

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与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是否有关,B正确;若单侧光

能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那么甲、乙、丙中的生长素含量数值会有不同,故根据比较a

与b、c与d的数值大小可探究单侧光能否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C正确;通过比较c

与e、d与f的数值大小可以探究生长素能否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而要探究生长素在胚

芽鞘内是否进行极性运输,需要将胚芽鞘尖端下部位置进行形态学颠倒,再检测琼脂块中是

否含有生长素,D错误。

4.近日生物学小组通过研究植物拟南芥,发现网格蛋白通过介导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

PIN3的内吞与侧向重定位,从而调控由蓝光诱导的下胚轴向光面与背光面的生长素不对称

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将蓝光从拟南芥茎尖端进行垂直照射,此实验中拟南芥向光弯曲生长

B.实验表明网格蛋白参与调控拟南芥向光性生长,此现象利于植物获取较多光能适应

环境

C.单侧蓝光照射下,生长素在拟南芥茎尖端通过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PIN3由向光侧转

移向背光侧

D.单侧蓝光照射下,拟南芥下胚轴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导致生长速率低于背光侧生

长速率

解析:选B实验中需将蓝光从拟南芥茎尖端进行--侧照射,此实验中拟南芥向光弯曲

生长,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网格蛋白通过介导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PIN3的内吞与

侧向重定位,从而调控由蓝光诱导的下胚轴向光面与背光面的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利于植物

获取较多光能适应环境,B正确;单侧蓝光照射下,生长素在拟南芥茎尖端通过生长素横向

运输载体由向光侧转移向背光侧,C错误;单侧蓝光照射下,拟南芥下胚轴向光侧生长素浓

度低,导致生长速率低于背光侧生长速率,D错误。

5.图1、图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f

图3

ffll

A.图1的实验结果是A不生长也不弯曲、B直立生长

B.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C.图2中放M的胚芽鞘比放N的胚芽鞘生长快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内侧比外侧少

解析:选B图1中由于玻璃片的阻挡作用,A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植物不生长不

弯曲,而由于B尖端遮光,植物直立生长,不弯曲,A正确;由于M和N都是放在去尖端的

胚芽鞘中央,又因为没有感受单侧光的胚芽鞘尖端,所以都直立生长,不会弯曲,B错误;

由于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图2中琼脂块M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琼

脂块N,故放M的胚芽鞘比放N的胚芽鞘生长快,C正确;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

内侧多,促进生长,因而长成卷须状,D正确。

6.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

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耍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发挥了协同作用

解析:选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

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B错误;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则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C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细

胞分裂素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发挥了协同作用,D正确。

7.研究人员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胚芽鞘不用玻

璃片隔开)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甲、乙的一侧,

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图1处理后,A、B琼脂块中都含有能够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的生长素

B.图2所示结果的出现是由于图1中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分布

C.图2中胚芽鞘甲的弯曲角度小于乙,说明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抑制了胚芽鞘甲的生

D.若用玻璃片沿图1虚线将胚芽鞘尖端隔开,甲的弯曲角度会大于乙

解析:选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经图1处理后,A、B琼脂块中都含有能够调

节细胞代谢的生长素,A错误;图2所示结果的出现是由于图1中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在胚

芽鞘尖端的分布,B正确;图2中胚芽鞘甲的弯曲角度小于乙,说明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

量较低,促进胚芽鞘甲生长的程度较弱,C错误;若用玻璃片沿图1虚线将胚芽鞘尖端隔开,

A、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相等,甲的弯曲角度将等于乙,D错误。

8.干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减产。如图表示不

同失水情况下,沙田柚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以下说

法错误的是()

(

)

«|如

v

a

v

W,

I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失水率,因变量是各种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发挥作用

C.此图说明作物减产是脱落酸(ABA)起主导作用的结果

D.由图可知,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

解析:选C分析曲线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失水率,因变量是各种植物激素含量

变化,A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发挥作用,B正确;长

期干旱,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造成作物减产的原因有叶片生长受阻、光合面积减

少、气孔关闭等,C错误;由图可知,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增强抗旱

的能力,D正确。

9.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都是些简

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脱落酸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通过摄食进入动物体后,会有跟植物体内相同的作用效果

D.植物生长过程中,各种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解析:选C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

正确;脱落酸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

植物激素通过摄食进入动物体后,不会有跟植物体内相同的作用效果,因为动物体内没有相

应的受体,c错误;植物生长过程中,各种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D正

确。

10.生长素和乙烯对菠萝开花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生长素---------色氨酸

促进:抑制

蛋筑酸---……-乙烯促进一■►菠萝开花

A.生长素催化了蛋氨酸转变为乙烯的过程

B.图中生长素和乙烯的生成之间存在正、负反馈两种调节机制

C.生长素、乙烯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二者也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D.生长素和乙烯均只在菠萝植株的幼嫩部位合成

解析:选C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能催化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

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这属于负

反馈调节,图示的调节机制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合成之间没有正反馈调节,B错误:生长素、

乙烯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二者也调节基因组的表达,C正确;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芽、幼

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D错误。

11.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通过诱导淀粉酶的合成从而加速胚乳中的淀粉水解、防

止叶片或果实脱落、促进单性结实等功能。据此分析,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喷施赤霉素无法

达到效果的是()

A.提高甘蔗产量B.生产无子葡萄

C.提高种子发芽率D.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选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能够提高甘蔗产量,A不符合题意;赤霉素

能够促进单性结实,因此其能够生产无子葡萄,B不符合题意;赤霉素能通过诱导淀粉酶的

合成从而加速胚乳中的淀粉水解,因此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C不符合题意;从题干信息中

无法得出赤霉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的结论,D符合题意。

12.紫云英根瘤菌突变株能产生细胞分裂素,正常生长的植物一旦被该突变株侵袭,就

会出现侧芽加快生长,从而形成大量侧枝。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紫云英根瘤菌突变株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只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B.侧芽加快生长,可能是受该突变株影响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升高

C.正常生长的植物,环境因子的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D.植物被该突变株侵袭后,侧芽附近生长素来源可能暂时受阻

解析:选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A错误;正常植物有顶端

优势现象,顶端优势的形成是侧芽附近生长素积累导致的,侧芽加快生长不会是侧芽附近生

长素浓度升高所致,B错误;正常生长的植物,环境因子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基因组的表达来

改变生长速度等,c错误;植物被该突变株侵袭后,侧芽附近生长素来源可能暂时受阻,使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解除,导致侧芽加快生长,D正确。

13.赤霉素与小麦种子细胞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促

进细胞吸收钙离子,进而加快a-淀粉酶的合成;同时,增加膜上钙离子载体的数量,而细

胞膜上钙离子载体的数目是由细胞内的囊泡(膜上含有钙离子载体)来控制的。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a-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有利于种子细胞的细胞呼吸,为萌发提供能量

B.赤霉素分子虽小,没有进入细胞内,但能启动细胞内a-淀粉酶基因表达

C.种子萌发时,其细胞膜上钙离子载体的增加是通过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实现的

D.赤霉素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也能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选Da-淀粉酶的合成加快淀粉水解,有利于细胞呼吸的进行,为种子萌发提

供能量,A正确;赤霉素与细胞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说

明赤霉素没有进入细胞内部,B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当赤霉素发挥作用后,细胞膜上

的钙离子载体会增多,该过程中有囊泡的产生,细胞内会出现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现象,C

正确;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而促进果实成熟的

是乙烯,D错误。

14.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合成

幼根、幼芽促进细胞伸长

b浓度

a浓度长

多种组织

合成

抑制细胞伸长

A.激素①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B.图中a浓度和b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

C.当激素③含量高时,会抑制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黄瓜生长过程中,不仅仅受激素①②③的调节

解析:选A激素①为赤霉素,A错误;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的特点,图中a浓度和b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B正确;当激素③(乙烯)含量高时,会抑

制激素②(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黄瓜生长过程中,不仅仅受激素①②③的

调节,还有其他植物激素共同作用,D正确。

15.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促进夏黑葡萄着色的最适脱落酸浓度,对3年生夏黑葡萄在

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0-300mg-C,浓度梯度为50mg•「')时,发现在

浓度为300mg时夏黑葡萄着色指数最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落酸在根冠、萎^的叶片中含量最多

B.脱落酸对夏黑葡萄着色起作用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

C.该实验表明脱落酸促进果实着色,并不如生长素具两重性

D.该实验设计不周,缺乏预实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解析:选D脱落酸在根冠、萎蕉的叶片等处合成,在将要脱落的组织或器官中含量最

多,A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错误;该实验设置的浓度在0~300mg-r1,且300mg•L’时夏黑葡萄着色指数最高,

没有体现两重性,同时也不能说明脱落酸对果实着色只有促进作用,C错误;该实验设置的

浓度在0〜300mg•「',浓度在高于300mg时,也有可能存在更佳的促进效果,故该

实验并不能说明300mg即为最适浓度,属于设计不周,D正确。

16.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

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豌豆的完整幼苗和去顶幼苗后,测得不同条件下豌豆两种幼苗的伸长

量,结果如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完整幼苗去顶幼苗

项目

CKIAAGAIAA+GACKIAAGAIAA+GA

测量值

9.211.329237.9138.117.2

(mm)

注:CK为空白对照组。

A.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

B.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

C.两种激素同时处理时,体现了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协同作用

D.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是否去顶,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

解析:选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测量值均大于

对照组,说明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A正确;表格中数据显示,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

果比处理完整植株的效果差,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B正确;两种激素同时处理

完整植株时比单独使用IAA强,但弱于GA,不能说明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是协同作用,

C错误:根据表格显示,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种类,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

D正确。

17.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量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的变化规

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能促进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B.乙烯能促进果实色素积累和果实发育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析:选B从图中曲线可看出,乙烯合成量的增加,导致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增强,A

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C正确;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成熟的果实中,乙烯含量更多,D正确。

18.菠菜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部合成,赤霉素主要由叶合

成,两种激素保持一定的比例时,自然界中雌雄株出现的比例相同。实验表明,当去掉部分

根系,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会分化为雌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无关

B.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C.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D.造成菠菜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选D菠菜根部主要产生细胞分裂素,去掉根部发育成雄株,叶片主要分泌赤霉

素,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分化为雌株,说明这两种激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有关,A错误;植

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题干中只提到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这两种激素,B错

误;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拮抗作用,C错误;菠菜性别分化也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之一,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19.生物学的一些原理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和一些养殖业产品的产量和

质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家肥中的一些有机物可以被农田中的一些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为作物所利

B.农田被水淹要及时排水,否则根细胞会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导致烂根

C.温室内栽培农作物,在阳光条件充足及其他栽培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

量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空气中CO。的含量

D.利用生长素可以培育一些无子果实,但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解析:选B农家肥中的一些有机物可以被农田中的一些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

为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利用,A正确;农田被水淹要及时排水,否则根细胞会因缺氧而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B错误;在阳光充足其他栽培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为

了提高产量采取的措施是适量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C正确;利用生长素可以培育一些无

子果实,由于遗传物质未改变,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正确。

20.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研究发现,较高浓度的生长

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侧芽部位施加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已知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效应,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

无关,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是其影响了生长素在侧芽处的积累

C.验证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时需在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并保留顶芽

D.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需要在生长素存在时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

解析:选B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的位置,抑制了侧芽的

生长,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对顶芽起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并

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

更有可能是二者协同作用促进了侧芽的细胞分裂而表现出同步生长现象,B错误;验证细胞

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时,单一变量为是否涂抹细胞分裂素,所以在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

时要保留顶芽,C正确;结合题干信息“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而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可知,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需要在生长素

存在时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3分)为研究呵噪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

IAA和ABA并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形态学上端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其生理作用表现为

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2)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填序号);若

琼脂块③和④中,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3)综合以上描述,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具有两重性,其表现之一是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口引除乙酸(IAA)的极性运

输是指IAA只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

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若琼脂块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

(ABA)既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又能从形态学下端(A)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B),所以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

输。

答案:(1)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②均

出现较强放射性

(3)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

22.(12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

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

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结果如下。

处理时间(分)

306090120

长度增加值

向光侧0.200.400.600.80

红光

背光侧0.200.400.600.80

向光侧0.200.260.330.42

蓝光

背光侧0.200.550.901.22

(1)蓝光照射的30分钟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引起向光性的生长素

在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

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分钟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蓝光照射下该激

素在胚芽鞘两侧的不同引起的。

(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_(填“能”或“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

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

胚芽鞘将(填“向光”或“背光”)弯曲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该过程中赤霉素的作

用是。

(3)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

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蓝光照射的30分钟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引起向光性的

生长素在尖端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或伸长区),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

要一定的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分钟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蓝光照

射下该激素在胚芽鞘两侧的浓度(或分布)不同引起的。(2)由实验结果可知,无论单侧红光

照射多长时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始终和向光侧相等,因此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

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

霉素,因为赤霉素能促进茎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所以该胚芽鞘将背光弯曲生长。(3)生

长素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

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

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答案:(1)尖端尖端以下部位(或伸长区)浓度(或分布)(2)不能背光促进细胞

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3)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23.(12分)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

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

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

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调节。

(2)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

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组别水稻种类检测指标

1a1

2普通水稻(野生型)b

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b。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

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醮的关键基因。

(3)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

裂素,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

合成的因素有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

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反馈调节。(2)①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A基因可能是

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而实验材料是科研人员构建

的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实验检测指标是根的长度,故表格中普通水稻作为对照组,则

1组为实验组,a为水稻突变体,b为根的平均长度。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1组水稻根的平

均长度短于2组,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3)水稻幼苗移栽过程

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分析题图可知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

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

答案:(1)生长素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负)反馈(2)①水稻突变

体根的平均长度

②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3)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

系的生长

24.(10分)植物根的生长与IAA、光照等多种因素有关,某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将叱a?+均匀外施于水平放置的根上,发现霓a?+向根的下侧移动。

实验二:如图,将豌豆幼根分为A、B、C三组,其中A、C组根冠完整,B组切除一半

根冠;C组将根一侧运输阻断。箭头表示IAA(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ABC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使用了法,表明Ca?+可能与根的向重力性反应有关。

(2)实验二通过(填“A、B”“A、C”或“B、C”)的对照表明,根的弯曲生长

与根冠有关。此实验必须在(填“单侧光照”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请解释C组向左侧弯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⑴根据实验一中的描述“将叱a?,均匀外施于水平放置的根上,发现皿Ca”向根

的下侧移动”可知I,该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表明+可能与根的向重力性反应有关。

(2)实验二中A组没有做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B组的实验变量为有无根冠,C组的实验变量

为根尖伸长区部位两侧生长素的含量不同。因此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表明,根的弯曲生长

与根冠有关;由于植物根的IAA的运输与单侧光照有关,所以此实验必须在黑暗的环境中进

行,以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C组与A组进行对照分析,C组幼根一侧的生长

素运输被阻断,导致根尖伸长区部位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于根尖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高,左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右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向左侧弯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