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8《声声慢》(教师版)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8《声声慢》(教师版)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8《声声慢》(教师版)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8《声声慢》(教师版)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8《声声慢》(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99页第9.3课声声慢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对诗歌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培养阅读诗歌和鉴赏诗歌能力。把握文体特点;2.鉴赏诗歌意象;3.了解李清照婉约的诗风。1.把握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长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2、写作背景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为遗孀。1131年:独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写作背景: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也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声声慢》便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3、文体知识1)、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和秦少游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2)、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初名曲词、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近体乐府等。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题目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如“虞美人”即为词牌,“赤壁怀古”为词的标题。课文解读思考:(一)(抒什么情?)1.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愁——“词眼”(二)如何入愁?赏析7组叠词1.细品七组叠词的意味: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冷冷清清——(环境、心境)冷清凄冷凄凄惨惨戚戚——(感受)沉痛凄厉2.开篇连用7组叠词作用:(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3)手法上,直抒胸臆。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3.扩展:叠词在文学作品的魅力“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朱自清《荷塘月色》(二)作者采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愁思?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传递出怎样的感情?1.六个主要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2.思考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愁情的?淡酒:(1)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2)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3)酒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愁”的象征晚风:(1)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内心的冷,写出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2)风在文学作品中体现:“风急天高猿啸哀”;“古道西风瘦马”;“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风萧瑟天气凉”;“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过雁:(1)雁,由北往南飞,如词人南渡,雁,似乎是词人的故知,但是雁还是那种雁,让雁传书的那个人(丈夫赵明诚)已经不在了,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痛和对丈夫的悼念;(2)风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秋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嘴,总是离人泪。”黄花:(1)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2)黄花在文学作品中体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秋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嘴,总是离人泪。”梧桐:(1)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2)梧桐在文学作品中体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细雨:(1)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2)梧桐在文学作品中体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3.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总结:营造冷清悲凉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三)为何而“愁”?1.了解作者: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2.小结:“愁”包含哪些内容?国愁亡国之恨、家愁丧夫之痛、

情愁独居之悲诗人“愁”的内涵国破夫死家亡国破之痛丧夫之悲沦落之苦(四)研读诗词特色: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意境。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也是词人的心在滴泪!词人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从家乡飞来的,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3.《声声慢》中作者怎样用秋景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和凄凉?提示:在上片词中,作者写出了整个冷冷清清的秋景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和凄凉,但是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所感受到的不幸又那么深刻,愤懑的情绪当然就不能于此平息下来。于是由空间的描写转到眼前的景物描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南渡以后,李清照所感受到的已不是“寂寞深闺”中的闲愁,也不是“离情别恨”,而是社会加给她的苦难。社会的动乱,山河的破碎,丈夫的去世,使她的人和心也相继憔悴不堪。在这种百感交集的心境之下,一个人孤单单地“守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更何况淅沥的秋雨又下个不停,飘打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到黄昏”还在“点点滴滴”,发出凄楚的声响。自然界的秋雨不过是打在梧桐树上,而有一种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无影而又无情的风雨吹打在她的心上。这“点点滴滴”更是蕴涵家国之恨的沉痛之泪,它煎熬着作者的心。在这一连串的情形之下,当然就远不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了。4.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请你结合《声声慢》谈谈你对婉约词派风格的认识。(1)以“愁”字为中心,通过描写表情、动作、生活细节,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来传达内心的情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反映出词人内心愁情是何等的深刻!词人强烈的内心郁闷之感,远非一个“愁”字所能表达,所能概括。(2)以“景”寄情、赋“情”于景,直抒胸臆。《声声慢》中,词作者使用令人伤感的残秋景物触发愁结、寄托相思,情与景密不可分,曲折尽意。晚风、雁阵、黄花、梧桐、细雨等残秋凄清的景物,寄托着作者多么凝重的感情,倾诉着作者饱经忧患和乱离流浪的生活哀愁,其中沉郁苍凉之情,感人至极。(3)语言新颖奇巧,巧用叠字,加强感情渲染,更能表达难以排遣的愁闷。开篇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反映出作者内心十分空虚,郁闷难排。“冷冷清清”既写秋天环境气氛,又写作者内心感受,残秋黄昏自然冷清。但作者夫亡家破、流离他乡,内心世界的冷清是不言而喻的。“凄凄惨惨戚戚”由轻入重,突出地描写了充塞于作者内心的愁情。诗歌中叠词的作用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在于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描摹各种声音,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描摹更加细腻,音韵舒缓和谐,朗朗上口。《诗经》和《乐府诗》喜欢用叠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赋得暮雨送李胄》唐代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描摹江上景色:江面水汽迷蒙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鸟儿缓缓归去。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帆进鸟飞是动态的景物,但此处一个“重”一个“迟”,似乎让人产生错觉,帆不能进,鸟不能飞,一下子静止了,动中有静。海门和浦树本为静态,但“深”和“远”二字,让人感到长江流入海门时的波涛奔流,浦树被雨淋湿更加滋润,化静为动。作者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传递着离愁别绪。如杜甫《登高》颔联“萧萧”“滚滚”两个叠词形象地写出了秋天落叶纷纷、茫无边际的情态,“滚滚”写出了长江汹涌奔腾的气势,使人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诗歌意境更显得沉郁雄浑、壮阔博大,也为后面写“悲秋”蓄足势。【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哪些叠词?其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赏析。【答案】“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七组十四个叠字,形象、细致而深入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读来仿佛可以听到词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二、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题组A基础过关练课内巩固阅读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B【解析】B项“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错,苏轼主要是豪放派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曲歌唱的歌词,叫曲词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章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题目。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阕,阕是乐曲终止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一阕或多阕的。C.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慢词指的就是长调。D.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答案】C【解析】C项“慢词指的就是长调”错3.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B.“雁过也”的雁未必相识,却说“旧时相识”,是寄托怀乡之意。C.“满地黄花堆积”是指残败的菊花堆满地上,“憔悴损”则指菊花枯萎凋谢。D.“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为收尾妙在不说明一个“愁”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重要语句的能力。C.对“满地黄花堆积”和“憔悴损”的分析错误。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败的菊花堆满地上。“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故选C。4.对下列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风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风御寒,借酒浇愁,却愁多风急,忧愁难以消解。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写雁群飞过引起她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雁是“旧时相识”。原来诗人认得,这群飞雁是过去栖宿在她老家屋檐下的,现在来寻旧主人了,而物在人亡,怎不引起诗人的悲伤呢?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写菊花引起她的哀愁。地上一丛丛的菊花,却枯萎憔悴了,看到了花的憔悴,诗人就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时日难熬引起了哀愁。“守着窗儿”是因为孤寂翘首盼望有人能来解闷的情景,可是半天也没有人来,“独自”一人怎么样才能熬到天黑呢?【答案】B【解析】B项,“这群飞雁是栖宿在她老家的”错,“却是旧时相识”指的是在故乡认识的那只。5.对下列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是若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样子,这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这种心理,诗人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B.“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无人。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心情。C.“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直接表白诗人的心理,写出了诗人的孤独、空虚和哀愁。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不容易保养身体,这也引起她的哀愁。【答案】D【解析】D项,“春季气候多变”错,应为秋天。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此时正可以为自己传递书信,联络亲人”错,本词作于李清照南渡后晚年,此时北宋灭亡,丈夫病死,词人只身南渡避难,丧夫孀居的词人生命中永远消失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情境,所以不是欲请鸿雁传书,而是在表达孤雁尚可以北归,自己只能客居寄江南的悲苦与怀念亡人之痛。故选B。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回环往复中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悲伤之情。B.作者说空中飞过之“雁”是旧时的相识,可以说是以从前的快乐反衬今日的悲苦。C.黄花“憔悴损”虽然说的是菊花枯萎到了极点,但我们可以由此想到作者的憔悴。D.末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表明作者当时有悲、喜、爱、恨等多种情感,蕴含丰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有悲、喜、爱、恨等多种情感”错误。“怎一个愁字了得”虽然说的是“愁”字不能尽数概括作者的情感,但当时的作者情感之中是不可能包括“喜”的。故选D。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表现了词人空虚怅惘的心态。词人想抓住点什么作为寄托,但结果却是空虚和冷清。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黑”字,暗示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表达了词人悲凉愁苦与忧国忧民的情绪。C.上阕营造了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D.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的声响更加引发愁绪,令人难以承受。【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黑’字,暗示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表达了词人悲凉愁苦与忧国忧民的情绪”错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说“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黑”,指的是天黑。故选B。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指出了早春天气忽冷忽热的特点,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B.“独自怎生得黑”抒发了孤独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的感慨,突出了词人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C.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刻画了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表现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沉痛与心酸。D.造成词人惨况的原因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通过本词可以读出她对时代的悲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早春……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错误。这首词是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故选A。10.对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答案】D【解析】D项,“象征手法”错,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没有用象征手法。根据语境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④古人有“借酒消愁”一说,词人李清照也不例外。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到词人本欲用酒来打发愁情,没想到还是驱不散晚风带来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黄昏时刻的梧桐和细雨表达自己无垠的愁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地愁苦之情。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愁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②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感情慢慢融入落花,对花自怜,黯然伤神。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⑤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借大雁表达对故国、亡夫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难以入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⑧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题组B能力提升练二.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1~12题。临江仙①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句中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恬然自适之情。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答案】B【解析】B.“表现了恬然自适之情”错误,本句应是“表现了孤寂、忧愤之情”。故选B。12.前人评本词“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两句巧妙,请简要赏析这两句妙在何处。【答案】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意思是,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春归”时间概念,“秣陵树”空间概念,意谓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来临了;“人老”时间概念,“建康城”空间概念,痛北人将老死南陲,创造出一种悲恸欲绝的境界。秣陵、建康,同地异名。它被分别置于上下对句之中。上句写春归,是目之所见;下句写人老,是心之所感。两句铺叙,合时、合地,境界自成。它把空间的感受转化为时间的感受,从初春来临联想起人的青春逝去。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写怕见春光的原因,内涵极其丰富,所蕴含的痛楚情怀是相当深沉的。(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3~14题。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3.下列对《添字丑奴儿》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B.上阕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C.下阕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叠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答案】A14.作者在上面两首词中都写到“雨”,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观点一: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此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还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倍感伤情。观点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三、语言表达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李清照的闺情词反映的是自己的闺中生活,她的词作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矜持、细腻、清雅。对比之下,那些男性文人代拟的闺情词就显得。她的词作不但和那些男性文人表达居高临下的怜爱同情,甚至观赏玩弄之情的作品绝不相类,就是和那些男性作家对女性刻意描摹的作品相比也。李清照的词作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特殊反映。总之,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她对绮窗园林之外的纷纭世事是不闻不问的,这也是后世论者她的原因,认为她生活面狭窄,思想性欠缺等。殊不知正是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她在对男性社会俗世事功的疏离中,在对自身女性身份地位的确认中,地咏唱着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女性话语系统。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李清照与男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相提并论,就有着充足的理由。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

截然不同

嗔怒

执着B.黯然失色

截然不同

诟病

执拗C.黯然失色

大相径庭

嗔怒

执拗D.相形见绌

大相径庭

诟病

执着【答案】D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B.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C.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D.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咏叹、体味,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答案】B18.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李清照《声声慢》中开篇三句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表达效果,写一则文学短评。100字左右。【答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晚年的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一生的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题组C培优拔尖练必修上册《声声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憔悴损:枯萎凋零。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2.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__________。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两鬓华 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 D.背窗雪落炉烟直3.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4.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理解其意思。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思是“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次第”的意思是“光景,情形”。故选D。2.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需要注意平仄、押韵、语境、情感等内容。解答此题,这首词写的是清明前后的风光和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所选句子要符合本词意境。A项,“病起”不符合本词意境,B项、D项与清明节气不符合。故选C。3.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①由“登高”可知,写的是秋天的重阳节。②梨花在春天开放。③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小序中明确记载:“淳熙丙申至日”,“至日”就是冬至,所以是冬天。④荷花在夏天开放。由此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①③。故选B。4.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风格的鉴赏评价能力。词的风格,主要是豪放和婉约两类,答题时依据诗词用语、意象、意境特点来判断其风格。A、B、C三项,表达情感婉转含蓄,表现内心愁情,都是婉约风格,而D项恢弘雄放,是豪放风格。故选D。5.A【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这道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③“蕉阴”紧承①“覆盖面积”,所以①③为小组合;④“在旁边”紧承②“蕉廊、蕉房”,所以④②为小组合,这样排除BCD。故选A。二、论述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雅者,正也。”雅被视为“正”的普遍规范。“雅”据说曾经是古代的乐器名称;中国古代诗学之中,“雅”又指一种文体,《诗经》之中有“大雅”“小雅”。从“正”的普遍规范转换为审美趣味,“所谓‘雅乐’又称‘先王之乐’,是指正统的音乐”,通常包括乐舞、乐曲、乐歌,“雅乐”流行于宫廷,严格按照祭祀对象、主持者与参加者的身份规定演奏的乐器、数量与形制,否则即为“非礼”。象征与维护“礼”的各种规范的“雅乐”,其风格趋于舒缓、凝重、内敛、肃然而不是轻快地激荡跳跃。由于儒家文化的倡导与规训,后世的诗词文赋很大程度上传承了这种美学:中正平和,持重端庄,怨而不怒,遵从“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叶燮强调奉雅为宗:“雅也者,作诗之原。”古代批评家的论述之中,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络绎不绝,例如典雅、高雅、淡雅、古雅、雅趣、雅训,如此等等。从“礼”到“雅乐”,同时意味着文化权威的确立与肯定,种种文化经典由于“雅”的品质而充当圭臬,尤其是儒家经典。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释“典雅”为“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经典是“雅”的至高范本,纳入经典意味着获得了“雅”的认可与批准。“俗,习也。”“俗”首先指风俗民情,通俗文化的一个潜在标识是,可以成为风俗民情的组成部分,譬如说唱、评书、民歌、谚语、笑话、相声、小品、地方戏等底层大众熟悉的文化形式。如同宫廷之于“雅乐”,流传的社会阶层也是“通俗”的首要地标。艰涩古奥的诗文与文人雅士的学识修养相称,所谓的“通俗”必须进入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的视野——作品的主题、语言、表演形式无不凝聚了这个社会阶层的审美趣味。相对于高雅文化的文字记载与书面形式,相当一部分通俗文化具有口头文学或者身体表演的现场性质——中国古代的一批“通俗演义”即以声情并茂的说书形式叙述历史故事;相对于高雅文化的完整收集乃至官方支持的保存,通俗文化多半零散破碎,湮没无闻,或者仅仅流通于某个地域:相对于高雅文化的内敛节制与含蓄厚重,通俗文化倾向于放浪、泼辣以及乡野或者市井气息。进入现代社会,雅俗之辩既包含底层大众愈来愈明确的自我文化表达,也包含世俗社会愈来愈强大的经济诉求。“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提供了“雅”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不加修饰,单纯而自然。“俗”不再尊重“雅”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俗”的狂欢性质是抛开“雅”的陈规陋习之际不无过激的反弹,种种精致微妙、典雅斯文、欲说还休、含蓄蕴藉都将在粗犷的哄然大笑之中解体。雅俗概念之所以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理论活力,恰恰是因为与历史文化的广泛联系。从审美趣味、经典遴选、文化运动到文化遗产、阶层与阶级、经济与市场,人们都可能发现雅俗之辩的踪迹。(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材料二: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雅人的乐事。“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的,而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说到文章,《西厢记》无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传统的忠德。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摘编自朱自清《论雅俗共赏》)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雅”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名称;又是一种文体,如《诗经》之中有“大雅”和“小雅”。B.叶燮强调奉雅为宗,提出了典雅、高雅、淡雅、雅趣等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C.“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可提供“雅”未曾有过的单纯而自然的文化经验。D.词不能雅到诗的地位,是“诗余”,而曲又比词俗,所以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叙述作诗相对难懂的黄山谷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意在证明宋诗普遍追求雅俗共赏。B.朱自清认为,只有雅方适度降低,以俗为雅,俗方适度提高,俗不伤雅,才能更好地实现雅俗共赏。C.安史之乱改变了原来固化的社会等级,来自民间的士人既雅且俗,促进了新标准“雅俗共赏”的诞生。D.在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者,雅人是不可能来“共赏”的,所以“雅俗共得赏”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的。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俗”的范畴的一项是(

)A.由宋丹丹和黄宏表演的1990年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B.由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演奏的屈原作品《橘颂》。C.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演绎的《隋唐演义》。D.在湖南花鼓戏剧院上演的著名花鼓戏《刘海砍樵》。9.两则材料都谈论了“雅俗”,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10.有评论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实现了雅俗共赏。请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要分析。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C7.D8.B9.①材料一侧重阐述雅与俗的内涵及其作用于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同表现。②材料二侧重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实现雅俗共赏的过程及原因。10.①词这种诗歌形式本来自民间,这首《声声慢》虽是文人李清照所作,但语言通俗质朴,晓白如话,如“怎敌他”“雁过也”“守着窗儿”“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词人将这些俗语点化成词句,以俗为雅;②同人选取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常见意象,抒写丈夫去世、国破家亡后凄惨悲切的心情,叙写的日常生活和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之常情,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实现雅俗共赏。【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雅’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名称”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雅’据说曾经是古代的乐器名称”。B.“叶燮……提出了典雅、高雅、淡雅、雅趣等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古代批评家的论述之中,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络绎不绝,例如典雅、高雅、淡雅、古雅、雅训,如此等等”,可见,“典雅、高雅、淡雅、雅趣等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不是叶燮提出的。D.“所以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是比较词而言,曲更俗,没有说“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所以‘雅俗共赏’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的”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最后一段“‘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可知,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由编钟乐团演奏的屈原作品《橘颂》,属于“雅”的范畴。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可知,材料一第一段是总说;中间两段,结合“雅者,正也”“俗,习也”可知,侧重阐述雅与俗的内涵及其差别;再结合“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进入现代社会,雅俗之辩既包含底层大众愈来愈明确的自我文化表达,也包含世俗社会愈来愈强大的经济诉求”可知,材料一阐述雅与俗的概念影响到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雅俗之辩历久弥新。可见,材料一侧重阐述雅与俗的内涵及其作用于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同表现。从“‘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可知,材料二第一段引出“雅俗共赏”的概念;然后,从后面三段“唐朝……‘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可知,侧重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实现雅俗共赏的过程及原因。可见,材料二侧重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实现雅俗共赏的过程及原因。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二“‘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可知,“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从语言运用看,这首《声声慢》语言通俗质朴,明白如话:如“怎敌他”“雁过也”“守着窗儿”“怎一个愁字了得”等都是生活语言,通俗易懂,简单直白。但这首词俗不伤雅,词人将俗语点化成词句,以俗为雅,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实现了雅俗共赏。从情感抒发看,此词作于女词人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后,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知,词人选取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渲染了冷清凄苦的气氛,烘托了凄惨悲切的心情,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同时,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虽是叙写日常生活,却流露真情实感,能够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实现了雅俗共赏。三、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添字采桑子·芭蕉①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点滴霖霪,愁损③北人④,不惯起来听。[注]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雨点绵绵不断,滴滴答答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不知是谁栽种了芭蕉。此句将读者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B.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难遣,郁结于心。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变得更重更深。12.有人评论:“下片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经历作简要分析。【答案】11.B12.“北人”,实际上应解作“流离之人、沦落之人”,因此,“不惯”也就绝不只是水土气候上的不习惯,而是一种飘零沦落的异乡之感。深怀着这种漂泊感的词人起坐听雨,从这凄凉的雨声中她听到了些什么呢?她又想到了些什么呢?词的尾句就这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余地,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错误。结合“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分析可知,应是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故选B。1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分析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诗论中有关该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评论,然后要求你去判断(是否同意),并阐发理由。题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常设立的评价角度有:评“诗眼”,评关键词句,评思想内容,评艺术手法等。本题要求结合李清照经历分析。要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及注释④内容“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分析,理解“北人”的意思,“北人”在这里应理解为“流离之人、沦落之人”。“不惯”,其实是一种飘零沦落的异乡之感。再结合词的内容“伤心枕上三更雨”分析,可知尾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点睛】此类题思考方向:①解读题目,明确要求。即弄清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评论角度、对象、已告知的特点概括等)。②精读诗歌,整体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写法上最明显的特点。③对第一问“是否同意”原则上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同意),但也不绝对。④然后回归原诗,结合具体内容阐发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3.下列对《添字丑奴儿》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B.上阕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C.下阕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叠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14.作者在上面两首词中都写到“雨”,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3.A14.观点一: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此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还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倍感伤情。观点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直抒胸臆”分析错误。此处借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来表达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表现得含蓄深沉。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诗中都用了“雨”这一景象,也都表达寂寞愁情,可以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两首词的感情相同,可以从作者借此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方面进行分析。在《声声慢》中,作者写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中的“雨”打在梧桐上,滴滴答答的声音引起了作者的愁思,作者身经靖康之难,所收藏的金石藏品都散轶殆尽,丈夫也在逃亡中去世,此时作者深刻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苦。而《添字丑奴儿》中,“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也是强调在夜深人静之时,“雨”打在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这让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倍感伤情。所以,两首词都是描写“雨”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所引起的作者的愁思,在这一点上两首词是相同的。如果认为两首词的感情不相同,则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两首词都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但在所表现的情感上,《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联系作者北渡时的个人遭遇,藏品散佚,丈夫去世,作者也因为金军的南侵而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在《声声慢》中,作者借“雨”声主要就是表达的自己对个人和家庭不幸遭遇的悲愁。但《添字丑奴儿》中虽然也是表现悲愁,则更侧重于对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的抒发。从词中“愁损北人”可以看出,此处作者自称“北人”,可见对南渡很是在意,将个人的遭遇放在国家大的视野之下来观察,作为一个中原人,因形式所迫而不得不来到南方,生活上的改变让作者对国家的遭际感怀至深,也让作者饱受思国怀乡之痛,所以《添字丑奴儿》更侧重于对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的抒发。四、情景默写15.(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2)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3)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4)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5)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6)李清照《声声慢》中“,,?”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7)《声声慢》中“,!”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8)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9)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15.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觅、戚、乍、憔悴、堪。五、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是赏菊的好季节,作为中国人,细细想想,果真历朝历代的人们对菊花都有各种赞美。正因为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才让南宋绘画家马远画了《陶渊明采菊图》,上面还出现了菊花和松树的形象。古代文人对菊花真的是赞誉有加,菊花位列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中便是明证。陶渊明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司空图欣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

),唐寅感受到的是“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

),李清照又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比烘托着孤独凄凉,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出了菊花满城的(

),似乎人人心中都有别样的菊花。现代艺术家们对菊花同样是一往情深。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现代诗《鼓手与琴师》中写到了不同形态的菊花。有鸡爪菊、绣球菊、江西腊,这些菊花颜色丰富,不但有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更有剪秋萝似的小红菊、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以及枣红色的菊花王。在闻先生饱蘸感情的抒发中,______,他用文字描摹出菊花的无数状态、颜色、样貌,让我们非常赞叹。16.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典雅安静

淡定从容

豪气干云

离愁别绪B.淡定从容

典雅安静

离愁别绪

豪气干云C.典雅安静

淡定从容

离愁别绪

豪气干云D.淡定从容

典雅安静

豪气干云

离愁别绪17.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我们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B.我们不仅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C.我们不仅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D.不仅我们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18.下列与“菊”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他对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实写照。B.古人称九月为“菊月”。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李清照的《醉花阴》就是写于重阳节。C.宋朝时的大儒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他赞誉菊花超然、孤傲,使它很自然的成为隐士身份人的象征。D.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菊花文化。16.B17.C18.A【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典雅安静:优美大方而不俗气且平静安稳,不吵闹。淡定从容:沉着镇定,淡泊名利。第一空,陶渊明的诗句体现的是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心境,故选“淡定从容”;第二空,司空图诗句中的“无言”体现安静,“人淡如菊”体现典雅,故选“典雅安静”。豪气干云:形容豪迈的气势冲入云霄。离愁别绪:指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第三空中,“多少天涯未归客”,显然是离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选“离愁别绪”;第四空,黄巢的诗歌展现出菊花怒放时的豪迈气势,故选“豪气干云”。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从语句本身来看,前后分句主语均为“我们”,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排除AD。根据后文的内容,“文字描摹出菊花的无数状态、颜色、样貌,让我们非常赞叹”可见,主要强调的是他作为画家的眼力,能够把菊花描摹得生动形象,故为与后文衔接,应把“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放在后面,排除B。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错误,这句话是《归去来兮辞》中的。故选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清照的闺情词反映的是自己的闺中生活,她的词作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矜持、细腻、清雅。对比之下,那些男性文人代拟的闺情词就显得。她的词作不但和那些男性文人表达居高临下的怜爱同情,甚至观赏玩弄之情的作品绝不相类,就是和那些男性作家对女性刻意描摹的作品相比也。李清照的词作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特殊反映。总之,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她对绮窗园林之外的纷纭世事是不闻不问的,这也是后世论者她的原因,认为她生活面狭窄,思想性欠缺等。殊不知正是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她在对男性社会俗世事功的疏离中,在对自身女性身份地位的确认中,地咏唱着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女性话语系统。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李清照与男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相提并论,就有着充足的理由。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

截然不同

嗔怒

执着B.黯然失色

截然不同

诟病

执拗C.黯然失色

大相径庭

嗔怒

执拗D.相形见绌

大相径庭

诟病

执着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B.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