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
英文名称:Digitaltransformationofproductionunits
赛项组别:高等职业教育(师生同赛)
赛项归属产业:装备制造大类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
国、网络强国”精神,对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十
四五”发展规划,面向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具备劳
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协作、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的“生
产单元数字化改造”的懂工艺、精操作、会管理、善协调、能创新的
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中小微企业离散制造生产单元智能化、数字
化生产,助力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重点考核师生利用智能设备
(如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视觉)和数字化技术(如MES、SCADA、
RFID、数字孪生、工业智能网关、工业互联网)进行生产单元数字化
改造的共性技术技能和系统化思维解决现场复杂工程技术的实践能
力。有效促进产教协同育人,引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
电设备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机电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推动专业的跨界融合。
三、竞赛时间、地点
1
竞赛时间:2024年1月上旬
竞赛地点: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四、竞赛内容
(一)赛项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面向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智
能控制系统集成应用、车间智能控制系统管理、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
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自动化系统、工业网络、工业制造的安
装调试、生产制造、维修维护、技术支持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包
括:
1.工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工业网络集成、数据采集、系统监控。
3.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方案的制定及安装、调试、维护。
4.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开发及集成应用,工艺文件和流程的编制、
实施等。
(二)赛项检验选手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1.设计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方案。
2.生产单元的智能化集成,工业网关配置,智能传感数据采集和
分析、智能机器人等设备的应用。
3.SCADA系统监控。
4.MES系统的部署和集成。
5.WMS系统的部署和集成。
6.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地图构建、点位部署、线路规划。
7.利用数字孪生实现虚实结合。
(三)赛项创新、创意的范围与方向
2
在全球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为适应数字经济环境下
企业生存发展和市场变化,企业现有生产单元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成
为必然。对传统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塑,通过数字孪生虚
实结合,优化再造生产单元物理世界的生产流程,实现企业高质量生
存和发展。通过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方案设计、仿真、智能硬件、数
字化网络设备的搭建与测试、智能机器人等集成;通过SCADA系统监
控、WMS系统、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和MES系统部署与集成,构建一
个全面感知、无缝联接、高度智能的数字化生产单元。
(四)赛项竞赛内容结构、成绩比例
任务一: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方案设计(20%)
任务二:生产单元智能化集成(35%)
任务三:生产单元功能开发与测试(25%)
任务四:生产单元运行生产(15%)
任务五:职业素养(5%)
(五)赛项模块
赛项模块、比赛时长及分值配比见表1。
表1竞赛模块明细
:根据竞赛任务书
要求及给定的技术条件,完成生产单元的功能
规划及仿真验证、生产数据的采集方案规划设
生产单元数
模计和网络部署方案设计等
字化改造
块生产单元智能化集成: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生产三个模块,整55
方案与智
一单元的安装、接线与测试,并配置相关网络参体3小时,不
能化集成
数、编写通讯程序,完成智能仓储、智能装配、单独分开赛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RFID的数据采集与可视事
化等
模生产单元
块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智能仓
功能开发25
二
储、智能装配等
与测试
3
模
块根据任务书要求,在MES
三系统中制定下发任务订单,在PLC系
统的控制下,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完成物料的转
运,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视觉配合完成任意位置
物料的检测与抓取,按照任务订单要求,完成
生产单元
定制产品的组装与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放置
数字化改
到指定仓位。生产任务执行过程中,实时采集20
造验证与
仓位、智能机器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
评估
视觉、RFID等相关数据,数字孪生实现虚实结
合,完成产品生产
考查选手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设备、工具仪器使用情况;卫生清洁情况;穿
戴规范;工作纪律,文明礼貌等
(六)竞赛样题
根据客户联接器生产任务定制需求,在MES系统中下发任务订单,
由机器人完成订单指定物料的取料,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将物料运送
至智能装配区,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视觉配合完成物料的检测与抓取,
按照任务订单要求,完成定制产品的组装与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放
置到指定仓位。生产任务执行过程中,实时采集仓位、智能机器人、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视觉等相关数据,通过数字孪生实现虚实
结合,完成联接器装配。竞赛样题结构见表2,详见具体样题。
表2竞赛样题结构
任务分值子任务
任务1.1生产单元功能规划及仿真验证
任务一:生产单元数字化
20分任务1.2生产数据采集方案规划设计
改造方案设计
任务1.3网络部署方案设计
任务2.1智能装配单元安装调试
任务2.2生产单元网络搭建
任务二:生产单元智能化
35分任务2.3生产单元网络通讯测试
集成
任务2.4智能网关参数配置与数据采集
任务2.5智能仓储数据采集
4
任务2.6构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地图
任务2.7防火墙配置与安全策略设置
任务三:生产单元功能开任务3.1智能仓储功能开发与测试
25分
发与信息化技术集成任务3.2智能组装功能开发与测试
任务四:生产单元运行生产
10分任务4.1基于MES系统的生产与管控
(15%)
考查选手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设备、工具仪器使用
任务五:职业素养5分
情况;卫生清洁情况;穿戴规范;工作纪律,文明礼貌等
五、竞赛方式
(一)竞赛形式
本赛项采用团体赛的方式,采用线下比赛的形式,多场次进行。
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流程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参
赛队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
地。按照抽取的赛位号进场,然后在对应的赛位上完成竞赛规定
的赛项任务。
(二)组队方式
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性别不限,其中1名选手须为职业
院校(专科、本科)在职教师,另外2名选手为本年度高职院校全日制
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四至五年级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
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往届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
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赛项同一组别的比赛。教师和
学生必须为同一院校。
本赛项诚挚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欢迎本科及中职院校、行业、
企业观摩。
六、竞赛流程
5
具体的竞赛日期,由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
统一规定,本赛项竞赛3天,选手第一天上午报到,下午召开领队会议
和场次抽签活动并安排选手熟悉赛场;第二、三天进行正式比赛。竞
赛流程如图1所示。竞赛日程见表3。
图1竞赛流程
表3竞赛日程表(具体时间以竞赛指南为准)
6
9:00-14:00参赛队报到住宿酒店参赛队
领队、专家组长、裁判长、
15:00-16:30领队会会议室
第一天监督长、仲裁长
16:30-17:00熟悉赛场竞赛场地裁判长、参赛队
17:00封闭赛场竞赛场地裁判长、监督长、仲裁长
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
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6:00-6:30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竞赛场地
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6:30-7:00赛前准备竞赛场地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7:00-10:00正式比赛(第1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参赛队退场、午餐及裁判评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10:00-11:30竞赛场地
分裁判、监督、仲裁
11:30-12:3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第二天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
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
12:30-13:00竞赛场地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13:00-13:30竞赛场地
赛前准备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13:30-16:30正式比赛(第2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16:30-17:00参赛队退场、晚餐裁判评分竞赛场地
裁判、监督、仲裁
17:00-18:0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7
18:30-19:00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竞赛场地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19:00-19:30竞赛场地
赛前准备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19:30-22:30正式比赛(第3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22:30-23:00参赛队退场、晚餐裁判评分竞赛场地
裁判、监督、仲裁
23:00-24:0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
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6:00-6:30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竞赛场地
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6:30-7:00赛前准备竞赛场地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7:00-10:00正式比赛(第4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参赛队退场、午餐及裁判评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10:00-11:30竞赛场地
分裁判、监督、仲裁
第三天
11:30-12:3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
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
12:30-13:00竞赛场地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13:00-13:30竞赛场地
赛前准备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13:30-16:30正式比赛(第5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16:30-17:00参赛队退场、晚餐裁判评分竞赛场地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8
裁判、监督、仲裁
17:00-18:0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竞赛相关人员到达竞赛场
一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地并完成参赛队检录
18:30-19:00竞赛场地员、监督
(一次加密)
竞赛队伍抽签(二次加密)二次加密裁判、工作人
19:00-19:30竞赛场地
赛前准备员、监督
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
19:30-22:30正式比赛(第6场)竞赛场地
人员、监督、仲裁
裁判长、功能裁判、工艺
22:30-23:00参赛队退场、晚餐裁判评分竞赛场地
裁判、监督、仲裁
23:00-24:00竞赛设备恢复竞赛场地技术人员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1.参赛选手(学生)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其
中,五年制高职参赛选手须为四、五年级的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
全日制在籍学生也可参加。参赛选手(学生)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
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30日。
2.参赛选手(教师)须为高等职业院校(专科、本科)同校教龄
2年以上(含)的在职专兼职教师。
3.各选手资格审查工作由参赛院校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大
赛执委会办公室行使抽查的权利。
(二)报名要求
1.各院校按照省教育厅确定的报名时间和名额,将回执和参赛选
手名单报相应承办院校,由承办院校汇总后上报大赛组委会。各代表
队按比赛项目派出教师带队参赛,原则上各队统一着装。
9
2.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不得跨校组队。
3.参赛院校确定赛项领队1人,主要负责传达赛前相关会议精神、
组织本地区参赛队参加各项赛事活动、协调本地区参赛队与赛项组织
机构及承办校的对接,处理参赛队的投诉申请等事宜。
(三)赛前准备
1.熟悉场地:比赛前一天下午,各参赛队及指导教师可根据赛项
组委会的安排,在赛项承办单位与裁判长的组织下有序参观赛场,熟
悉场地。
2.领队会议:比赛前一天下午召开领队会议,会议将对赛项规程
中的变更事项和其他注意事项加以说明。
3.场次顺序:比赛前一天下午,参赛选手抽签选择场次顺序。
4.赛位抽签: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场次顺序的参赛选手按照大赛
组委会规定时间依次到达指定地点,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
证齐全)进入检录室,由参赛选手或队长随机抽取赛位。
5.参赛队入场:参赛选手应提前30分钟到达赛场检录,接受工
作人员对选手身份、资格和有关证件的核验(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
证,三证必须齐全);经二次加密确定各参赛队赛位,不得擅自变更、
调整;参赛选手在比赛前10分钟进入比赛工位,确认现场条件无误,
比赛时间开始方可操作;迟到15分钟以上将取消竞赛资格;参赛选
手不得携带手机、移动存储设备等与竞赛无关的物品和其他未经允许
的资料进入大赛场地;各队领队、指导老师及未经允许的工作人员不
得进入竞赛场地。
(四)正式比赛
1.选手进入赛场后,必须听从现场裁判的统一指挥。
10
2.比赛过程中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等问题时,
可向裁判员示意。
3.比赛过程中,应对数据实时保存,避免意外情况造成数据丢失。
4.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
示,以确保赛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设备操作规程以设备厂商提
供的说明书为准)。
比赛过程中,对严重违反设备操作规程,不听劝告,造成较重人
身伤害或设备故障或有意损坏赛场设备或设施者,现场裁判有权决定
终止比赛,并报告裁判长,经赛区执委会主任同意后,由裁判长宣布
取消其比赛资格。
5.对于非选手个人因素出现的设备故障,无法正常进行比赛的,
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由技术支持人员排除故障,或调换到
备用赛位),可将该参赛队比赛时间酌情后延。
6.竞赛过程中,不得任意修改竞赛内容及要求;不得违规操作、
损坏竞赛设备;损坏竞赛设备的选手需按竞赛组委会核算的相应设备
价值进行赔偿。
7.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后,不得擅自中途退场;比赛过程中,因故
终止比赛或提前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离场,应向现场裁判示意,现场裁
判报告赛场裁判长同意后,在赛场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填写离场时间、
离场原因并由现场裁判签名和参赛选手签赛位号确认后,方可离开赛
场并在赛场工作人员指引下到达指定地点。
8.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干扰其他赛位上的选手,如出现大
声喧哗等严重违反赛场纪律影响他人比赛或者其他较严重的违规、违
11
纪、舞弊现象,经现场裁判报告裁判长,经赛区执委会主任同意后,
由裁判长宣布取消其比赛资格。
9.竞赛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比赛结束信号给出,
由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
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时,选手(除需要补时的选手)应立即停止操
作,现场裁判组织、监督选手退出赛位,按裁判长指令,统一离开赛
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竞赛时间,否则取消本场比赛成绩。
(五)成绩评定与公布
1.评分裁判叫到赛位号的选手,进入赛场,与评分裁判一起评定
任务完成情况,依据评分标准对参赛队做出成绩评定,并在相应评分
表格上签字。每份赛卷需由2名评分裁判独立评分,取平均值作为最
终成绩;完成成绩评定的选手,应整理赛位环境,将工具等摆放整齐,
符合职业规范,经现场裁判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2.记分员负责在监督人员监督下完成统分工作,统分表须由记分
员、裁判长、监督仲裁组成员共同签字确认。在正式公布比赛成绩前,
任何人不得泄露评分结果。
3.裁判长正式提交赛位号评分结果后,加密裁判在监督人员监督
下对加密结果进行逐一层层解密。解密后形成最终成绩单。
4.比赛成绩接受监督仲裁组的抽检复核,监督仲裁组对总成绩排
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
抽检覆盖率不低于15%,监督仲裁组将复检中发现的错误以书面方式
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须会同相关评分裁判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如果抽检复核错误率超过5%,则认定为非小概率事件,裁判长必须
组织裁判组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12
5.成绩经抽查复核无误后解密,记分员将解密后的各参赛队成绩
汇总后,经裁判长、监督仲裁组签字后,在赛项执委会指定的地点,
以纸质形式向全体参赛队进行公布。公布2小时无异议后,经裁判长、
监督仲裁组长和仲裁长在系统导出成绩单上审核签字后,在闭赛式上
宣布并颁发证书。
6.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领队会向参赛队做详细说明。
八、竞赛环境
(一)竞赛环境
1.竞赛场地平整、明亮、通风良好,场地采光良好,四周无太阳
直射,照明条件优良,可保证赛位在比赛期间稳定的光源环境。
2.赛场规划独立参观通道,不得影响竞赛正常进行。
3.赛项设置合理数量监控,保证无死角全覆盖所有赛位和人员活
动范围。
4.赛场设置裁判室、保密室、统分室、医疗站等工作场所。
5.赛场放置灭火器。
6.单个赛位标明竞赛赛位号码,有明显区域划分,准备若干备用
赛位。赛场面积应不低于300m2。
7.每个竞赛赛位配备竞赛平台1套,电脑3台,桌椅3套,安全
帽3个,文具及清扫工具1套。
8.赛场设置备用电源,每个竞赛赛位分2路独立电源供电,一路
是提供竞赛设备供电口1个(220V-10kW),另一路是提供电脑用供
电口3个(220V-1kW,提供UPS)。
(二)技术平台
13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竞赛平台是以数字化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
智能仓储、智能机器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视觉、SCADA系
统监控、WMS系统、MES系统、数字孪生的综合应用单元。
主要模块参数如下:
1.智能机器人:六自由度,末端加持力不小于3Kg,支持
MODBUS-TCP或TCP/IP等通讯。
2.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具有激光导航,自主规划路径导航等功
能。
3.智能仓储:三轴堆垛机械手,不少于25个仓位。
4.SCADA系统:支持Modbus(RTU/ASCII)、ModbusTcp、TCP/IP、
OPC等通讯。
5.MES系统:具有生产调度、控制、数据监控、分析等功能。
6.智能视觉:支持MODBUS-TCP通信和TCP/IP通讯。
7.PLC:支持PROFINET、TCP/IP、Modbus-TCP、Modbus-RTU等
通信。
8.触摸屏:具有输入/输出字段、图形、趋势曲线、柱状图、文
本和位图等要素,支持Modbus-TCP、或Ethernet/IP、或PROFINET
等协议。
9.伺服控制系统:支持Modbus-TCP、或Ethernet/IP、或PROFINET
等协议。
10.数字孪生系统:支持OPC、或TCP/IP、或PROFINET、或
Modbus-TCP等多种常用工业通信协议,可将传感器数据与外部控制
数据实现实时通信。支持与PLC、单片机、机器人控制器等多种真实
控制设备的通信与联调。
14
11.WMS系统:具有产品入库、产品出库、库存管理、特殊品库、
调拨管理、盘点管理等功能。
九、技术规范
(一)技术标准
1.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8832.1-2001
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GB/T
30976.1-2014
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2部分:验收规范GB/T
30976.2-2014
4.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T5465.2-2008
5.基于PROFIBUSDP和PROFINETIO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规
-PROFIsafeGB/T20830-2015
6.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
定义GB/T16657.2-2008
7.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IO规范第
3部分:PROFINETIO通信行规GB/T25105.3-2014
8.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术语GB/T18725-2008
9.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总则GB21746-2008
10.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仪器和零部件的基本要求GB
21748-2008
1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技术条
件GB/T5226.7-2020
12.制造执行系统(MES)规范第4部分:接口与信息交换SJ/T
11666.4-2016
15
(二)职业标准
1.机械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6-23-10-01)
2.电气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6-23-10-02)
3.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4-04-05-01)
4.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6-31-01-10)
5.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07-13)
6.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10-13)
7.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10-10)
8.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10-11)
9.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10-12)
10.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
2-02-38-10)
(三)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
1.系统集成方案制定与数字化改造
依照实际工艺及工作流程,结合现有资源设计生产单元布局,规
划网络拓扑结构,利用数字孪生实现虚实结合,完成生产单元数字化
改造方案。
2.机电安装
16
参照机械及电气操作规范,完成设备安装和电路、气路、通讯线
路的接线及调试。
3.PLC应用
结合现有资源完成HMI界面设计和PLC编程,实现动作要求。
4.智能机器人应用
结合现有资源完成智能机器人程序编制,实现动作要求。
5.智能视觉应用
利用适当的检测模板和条件完成视觉系统设置和调试,实现对目
标产品不同特征的检测反馈。
6.工业网络技术应用
利用工业网络通讯协议,结合现有资源实现PLC、智能机器人、
智能视觉系统和分布式IO等的实时通讯。
7.MES系统应用
利用工业软件,结合现有资源实现对不同控制器、执行设备、传
感器的运行状态监控和工艺流程控制。
8.SCADA系统应用
9.WMS系统应用
10.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应用
11.RFID应用
12.数字孪生应用
13.工业智能网关应用
14.工业互联网应用
十、评分办法
17
依据参赛选手完成的情况实施综合评定,采取裁判组与参赛选手
在竞赛结束后面对面的公开评分方式。评定依据结合国家及行业的相
关标准和规范,全面评价参赛选手职业能力的要求,本着“科学严谨、
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评分标准。
(一)评分标准
根据赛题的竞赛内容设置评分标准,主要考察选手的基本知识,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评分细则以最终的赛题评分表为准。
(二)评分方式
1.裁判组成
具有装备制造类相关专业背景的副高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
等级的裁判员7名,其中裁判长1名,加密裁判2名,现场裁判2名,
评分裁判2名。(备注:实际裁判数量依据具体参赛队伍确定)。
(三)成绩审核
1.录入。由赛场工作人员将裁判长提交的赛项总成绩的最终结果
统计保存。
2.审核。由赛场工作人员对成绩数据审核后,将竞赛成绩导出打
印,经裁判长、仲裁组、监督组和大赛执委会审核无误后签字。
3.复核。由监督组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的成
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查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监督组需将复检中发现的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
组织评分裁判重新评定成绩并签字确认;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
的,则认定为非小概率事件,裁判组需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18
4.报送。由赛场工作人员将确认的赛项成绩信息扫描电子版保存。
同时将裁判长、仲裁组及监督组签字的纸质打印成绩单报送大赛执委
会办公室公布成绩。
(四)评分细则
本赛项采用结果评分和现场评分两种方式,满分100分,具体参
考赛题评分表。
十一、奖项设定
(一)排名方式
按比赛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参赛队的名次。如竞赛成绩相同时,
则生产单元运行生产任务成绩高的名次在前;如果生产单元运行生产
任务的成绩相同,则生产单元信息化技术集成任务成绩高的名次在前;
如果以上两项均相同时,则生产单元改造方案自评估任务成绩高的名
次在前;如果以上三项均相同时,比赛完成用时少的名次在前。
(二)参赛选手奖励
本赛项设置团体一、二、三等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
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二)指导教师奖励
赛项获得一等奖参赛队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其他
其他情况按照竞赛规程总则执行
十二、申诉与仲裁
1.各参赛队对不符合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
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
19
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组提出申诉,
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
2.申诉启动时,参赛队向赛项仲裁组递交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
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
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3.提出申诉的时间应在比赛结束后(选手赛场比赛内容全部完
成)2小时内。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4.赛项仲裁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
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
领队向比赛监督员提出申诉,由监督员传达最终仲裁结果。
5.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
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
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6.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三、安全预案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
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
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一)竞赛平台
1.竞赛前1周,竞赛平台按照赛项专家组要求进入赛场,并进行
满负荷动作测试连续24小时,确保零故障。
2.竞赛现场提供2台备用设备,在竞赛设备出现故障无法短时间
恢复时,由裁判长确认启动备用设备。
20
3.竞赛现场为电脑提供专用UPS电源,保证意外断电情况下电脑
可正常工作15min以上。
4.赛位电脑配置统一,并在竞赛现场提供足够数量的备机。
5.竞赛现场确保提供充足技术人员,辅助裁判确认竞赛设备和电
脑状态,保障竞赛顺利进行。
(二)比赛环境
1.执委会须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
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
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如有必要,也可进行赛场仿真模拟
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承办单位赛前须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
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必须凭执委会印发
的有效证件进入场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现场内
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
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
高空作业、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
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4.严格控制与参赛无关的易燃易爆以及各类危险品进入比赛场
地,不许随便携带书包进入赛场。
5.配备先进的仪器,防止有人利用电磁波干扰比赛秩序。大赛现
场需对赛场进行网络安全控制,以免场内外信息交互,充分体现大赛
的严肃、公平和公正性。
21
6.执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
案。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
的指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7.大赛期间,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
立安全管理日志。
8.进入竞赛区域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目安全、健康规定,做
好安全防护。
9.赛场应按规定预留赛场安全疏散通道,配备灭火设备,并置于
显著位置,张贴各项目安全健康规定、图示等,并事先制定应急处理
预案,安排专人负责赛场紧急疏导等工作;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
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
(三)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承办单位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
安排好少数民族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以学
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执委会
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大赛期间有组织的参观和观摩活动的交通安全由执委会负责。
执委会和承办单位须保证比赛期间选手、指导教师和裁判员、工作人
员的交通安全。
4.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四)组队责任
22
1.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
意外伤害保险。
2.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选手、
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对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
全管理的对接。
(五)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执委会,同时采
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执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报告组委会。
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执委会决定。事后,执
委会应向组委会报告详细情况。
(六)处罚措施
1.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2.参赛队伍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
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3.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情节恶劣并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十四、其他规定
(一)竞赛须知
1.参赛队须知
(1)统一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队名称。
(2)本赛项为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盟连锁项目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小区搬迁合同范本
- 中学食堂承包团队合同范本
- 人力股分红合同范例
- 个人技术投资合同范本
- 制造模具合同范本
- 中建施工员合同范本
- 中药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不需交社保员工合同范本
- 传媒公司培训合同范例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16章 刑法各论概述
- GPIB控制VP-8194D收音信号发生器指令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员工预支现金与费用报销流程
- 唐诗三百首(楷书)
- (新版)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排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 01-第一章运动学绪论PPT课件
-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论文
- 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及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