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培训课件_第1页
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培训课件_第2页
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培训课件_第3页
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培训课件_第4页
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第一节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信用规模的方针、措施的总称。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一)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工具(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四)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三、货币政策的特征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是微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整社会总供给的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而非直接的控制措施。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四、货币政策的任务避免使货币的供给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从而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对来自其他方面的经济干扰因素发挥抵消作用,即通常所讲的逆经济风向而行的作用。五、货币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1930年以前,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即“稳定金融”或“稳定币值及汇价”。1930年——1950年以前,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目标由单一转向双重既由单一的稳定金融转向“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1950年——1976年以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由双重目标发展到了多重目标阶段,既增加了“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

定义和内容

(一)定义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二)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金融稳定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即抑制通货膨胀,保持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剧烈的波动。衡量物价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补充:稳定物价、稳定币值、稳定货币三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稳定币值与稳定物价币值:原意是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币值的含义已基本不存在了。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衡量货币稳定与否的标准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与物价指数成反比,即物价指数上升、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指数下降、单位货币购买力上升。因此,稳定币值和稳定物价都是要求货币稳定,只是在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提法不一样。另外货币过量可以表现物价指数的上涨,也可以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涨;物价指数是针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而言,如果货币不是买商品和服务,而是去买资产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膨胀。因此,货币的过量供应通过贷款的增加进而导致投资的猛涨也会给经济带来危险。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即有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找到合适的工作。衡量充分就业的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社会失业人数/愿意就业的劳动力造成失业的原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社会劳动力的增加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社会积累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其广泛运用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而引起的全部货币收支。国际收支平衡:即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衡量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一般是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自主性交易的结果来判断。及主要是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均衡,是否需要调节性交易加以补充。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及其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经常帐户的失衡;单方面转移收支的变动;资本流动的变化;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减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利率的波动;物价的波动;汇率的变化;国民收入的变化;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等。国际收支状况

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金融稳定

保持金融稳定是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前提。货币危机是由货币严重贬值带来的货币信用危机。金融危机主要是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从而威胁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失业过多扩大信用规模就业增加物价上涨(二)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长期来看,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短期来看,不一定具有一致性。(三)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国内经济的增长会造成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逆差。一国的国民所得增加有可能导致贸易的逆差。当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当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的同时又会带来国内经济的衰退。(四)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若本国物价稳定,但其它有关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若本国出现通货膨胀,其它国家物价稳定: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寻找四大目标的均衡。结合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在这四大目标之间相机抉择。结论图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与搭配组合国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排列秩序美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制止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英国充分就业,实际收入的合理增长,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日本稳定物价,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资源合理配置加拿大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反通货膨胀四、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一)关于我国中央银行应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应以稳定货币或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即单一目标论。第二种观点是双重目标论,即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第三种观点:就业优先、兼顾物价稳定或发展优先、兼顾物价稳定。第四种观点是“轻度的通货膨胀论”。(二)货币目标的确定1995年3月18日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三)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并重更注重物价稳定以稳定为主,兼顾增长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和操作指标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中介目标充当着政策作用传导的中介或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介目标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致体现政策效果是某些短期内易于掌握的金融指标二、选择中介目标的主要原则相关性: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它的变动必须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可测性:要求中介目标具有中央银行能迅速获得准确数字,同时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便于观察、分析和研究。可控性:必须是中央银行能够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限控制的金融指标。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远期指标(一)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用作购买商品劳务的货币总额。西方国家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银行的储蓄存款+银行的定期存款M3=M2+政府部门存款和其它部门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英国)

=M2+非银行储蓄机构的存款平均数(美国)

=M2+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信贷机构定期储蓄存款(德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M0=准备货币(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与货币意图联系紧密不易将政策效果与非政策效果相混淆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不是绝对的。存在一定的时滞现象(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市场利率。优点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政策工具加以较为有效的控制可测性: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相关性:能够反映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作用力大,影响面广。缺点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对实际利率很难控制。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市场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动的敏感性。四、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近期指标定义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一)存款准备金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组成。优点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任何时候都是满足可测性要求。可控性而言,存款准备金也是容易满足要求的。就存款准备金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而言,也是可以成立的。缺点

对于存款准备金总额中的超额准备金部分,中央银行较难以准确控制。(二)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优点基础货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存款组成,能够满足可测性的要求。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的负债控制和决定的,能够满足可控性要求的。基础货币是“源”,货币供应量是“流”,因此,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就能直接影响货币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