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4/wKhkGWbHcvaAfL55AAJWM2T-Ipg135.jpg)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4/wKhkGWbHcvaAfL55AAJWM2T-Ipg1352.jpg)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4/wKhkGWbHcvaAfL55AAJWM2T-Ipg1353.jpg)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4/wKhkGWbHcvaAfL55AAJWM2T-Ipg1354.jpg)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4/wKhkGWbHcvaAfL55AAJWM2T-Ipg1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的吲哚乙酸具有生长素效应,则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B.1935年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赤霉素,则赤霉素是植物激素C.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使用的乙烯利是植物激素D.植物体内还有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着生长发育过程,这些天然物质是植物激素2.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3.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B.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C.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D.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4.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B.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C.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D.可用(NH4)235SO4、(NH4)232SO4分别代替15NH4C1、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5.如图表示某一区域甲乙两个物种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则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A.捕食 B.竞争C.寄生 D.互利共生6.下列有关HIV病毒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HIV病毒含有2条RNA分子B.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C.HIV侵入人体后可以识别并结合脑细胞表面的受体D.没有感染过HIV的人,体内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受体7.研究人员利用玉米胚芽鞘和图l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甲、乙、丙、丁四个琼脂块中MBOA(一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该实验能够证明的是()A.单侧光能促进玉米胚芽鞘产生MBOAB.MBOA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C.MBOA在胚芽鞘尖端能发生极性运输D.MBOA在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8.(10分)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二、非选择题9.(10分)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2)如图为该牧场的长爪沙鼠数量调查结果①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的天敌来降低该鼠群的K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实践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认为也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牧场的物种丰富度,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HHHhhhTTTttt127160549749(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_____分裂过程中表达,而P2在_____细胞中表达。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11.(14分)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__________________。(2)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3)现已确定假设一正确,欲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简单快速的培育出白花植株,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12.以下为I型超敏反应的基本过程:过敏原初次进人机体后,诱导机体产生的某类抗体在不结合过敏原的情况下,就可以结合到肥大细胞等细胞上,使之成为致敏肥大细胞。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人机体,使致敏肥大细胞合成及释放组织胺等物质。组织胺等物质与平滑肌等效应器官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而引发过敏类疾病。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的某细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某细胞B.T细胞C.B细胞D.浆细胞(3)由图可知,过敏反应中抗体的存在部位不同于正常体液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4)简略分析防治过敏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植物激素:指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対织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A、吲哚乙酸是人尿中的化学物质,不能说明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体内产生的吲哚乙酸才是植物激素,A错误;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C、乙烯利不属于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其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D正确。故选D。2、B【解析】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详解】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3、C【解析】由于离体的蛙心需要保证其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给蛙心灌注的任氏液相当于蛙心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正确;两个离体的蛙心在实验刺激之前,生理功能基本相同,所以它们的收缩频率应是基本一致的,B正确;由于连接两个蛙心的是导管,所以蛙心1的电信号不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C错误;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通过测频仪器得到的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对比,蛙心2的收缩频率跟随变慢,说明蛙心1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仅自身受到产生某种抑制性化学物质使其收缩强度变慢,还随任氏液流到蛙心2,引起蛙心2的收缩强度也变慢,D正确。4、C【解析】
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分析实验的原理可知,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若是DNA分子的复制是分散复制,不论复制几次,离心后的条带只有一条,然后根据实验出现的条带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液中独立生活和繁殖,因而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A错误;B、试管自中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B错误;C、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有可能是全保留复制或半保留复制,C正确。D、DNA分子中不含S元素,因此不能用(NH4)235SO4、(NH4)232SO4分别代替15NH4C1、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D错误;故选C。5、B【解析】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据此答题。【详解】由图可知: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B正确。故选B。6、D【解析】
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因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而患病死亡。【详解】A、HIV体内含有2条RNA,A正确;B、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破坏,更易感染其他病原体,B正确;C、HIV可以攻击脑细胞,因此HIV可以识别并结合脑细胞表面的受体,C正确;D、没有感染过HIV的人体内仍然存在对抗HIV的免疫应答,故体内存在与之相匹配的受体,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HIV病毒和艾滋病,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要求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7、A【解析】
题图分析:玉米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甲、乙琼脂块中MBOA的含量先逐渐增加,而有所减少,且甲琼脂块中MBOA的含量多于乙琼脂块;由于胚芽鞘没有光照,丙、丁琼脂块中MBOA的含量几乎没有增加,说明MBOA的合成与光照有关。【详解】A、对甲、乙琼脂块与丙、丁琼脂块进行比较,由分析可知:单侧光能促进玉米胚芽鞘产生MBOA,A正确;B、甲琼脂块中MBOA的含量多于乙琼脂块,说明MBOA没有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B错误;C、该实验说明MBOA从胚芽鞘尖端经过扩散向下运输至琼脂块,但不能说明发生了极性运输(其本质是主动运输),C错误;D、该实验无法证明MBOA在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与内源激素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学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还要求学生熟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部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8、B【解析】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C正确;
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D正确。二、非选择题9、不能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的全部生物逐渐增加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或“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最后统计所有样方的物种数作为该牧场的物种丰富度【解析】
样方法的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详解】(1)所有这些牧草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因为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①据图分析,牧场的长爪沙鼠种群中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种群数量逐渐增加。②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的天敌来降低该鼠群的K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实践意义是: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的物种丰富度时,应在被调查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最后统计所有样方的物种数,作为该草原的物种丰富度。【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理解群落的概念,了解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10、基因分离F2中TT、Tt、tt的比例为1:2:1(F2耐缺氮:不耐缺氮=3:1)不符合以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1;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5减数精细胞(花粉)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子一代自交后代T_∶tt≈3∶1,因此遵循分离定律。(2)由表格信息可知,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如果按照基因分离定律,正常的分离比是1∶2∶1,因此不是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如果基因型偏离是由于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造成的,假设成活率是X,则具有活力的花粉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H∶h=X∶1,H花粉的比例是X/(1+X),子二代HH比例是1/2X/(1+X)=1/12,解得X=1/5,父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H∶h=1∶5,为验证上述假设,设计测交实验,以子一代为父本,以品种乙(hh)为母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5,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或者以子一代为母本,以品种乙(hh)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1,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3)①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花粉是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因此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因而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而P2在精细胞或花粉细胞中表达。②由题意知,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使含有H的精子的成活率低,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意义是使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更多地传递给子代。【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是否遵循分离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自交后代的性状偏离比现象推测性状偏离比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学会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预期结果、获取结论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1、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应信使RNA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取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取F1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代表现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子代表现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AaXBXb、AaXbY1/8【解析】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干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可知控制颜色的基因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1)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雌株均为紫色,说明控制红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B,那么控制蓝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A。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B基因相比,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而b基因碱基数较少,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相应信使RNA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2)依据题干可知该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又根据其杂交情况可知,有一对为与X染色体上。则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取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取F1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表现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子代表现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则假设二正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制药设备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综合菜市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燃气公司加气站CNG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液压吊车配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抓钢机项目投资立项报告
- 硬脂酸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消防安全麻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95031
- 幼儿园中班学期末工作总结报告
- 生物材料创新应用-深度研究
- HPV感染与宫颈癌风险-深度研究
- 服装厂安全生产培训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血小板及其功能》课件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程》
- 初中物理22-23人大附中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