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点专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点专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点专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点专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点专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选择题1.(2024·浙江“七彩阳光”联盟)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封建王朝时期,确实并不同义。符合前后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典型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和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和清末新政2.(2024·浙江A9协作体联考)下面是某著作的部分目录,下列各项中,最不可能在第一章出现的是()第一章建党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第一节民主联合战线的提出第二节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第三节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第四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A.东征陈炯明B.“打倒列强,除军阀”C.宁汉合流D.在瑞金建立政权3.(2023·浙江金华十校二模)下图是陈独秀在某次运动中起草、发放的一份传单。据此可知,陈独秀旨在()北京市民宣言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下:一、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七年两次密约。二、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责、王怀庆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三、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四、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五、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D.支持一二·九运动4.(2021·湖南卷,9)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5.(2021·全国甲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6.1921年,《新青年》刊登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这一观点,在当时()A.旨在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B.助长了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争论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2023·河北保定高三上开学考试)1921年7月,中共一大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该纲领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中共一大纲领的通过()A.推动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任务的完成C.说明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8.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B.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C.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9.(2021·江苏卷,9)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他从孙中山逝世谈起,讲到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对当时反动、卖国的北洋政府,号召青年奋起救国。”此类演讲有利于()A.国民革命的发展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土地革命的开展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0.(2023·浙江临海、新昌适应性考试)1927年初,湖南工会、农会会员分别有32多万、200万左右;湖北工会、农会会员分别是40多万、30万人左右;江西工会、农会会员分别为20多万、30多万。这反映了()A.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C.土地革命的逐步开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1.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通过《战士》周报动员和组织工农群众投身战争,推动农民协会等各种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组织建立,团结教育了国民党左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省农村大革命,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知,该刊的发行()A.配合了北伐战争的开展B.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C.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促使苏维埃政权力量壮大12.1925年,中共四大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以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运动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A.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性13.(2023·浙江杭州一模)《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在无产阶级未能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该主张正式确立于()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4.(2023·浙江湖州、衢州、丽水三市二模)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提出:本党一年以来号召的“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之国民革命运动,不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这次会议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洛川会议15.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和杂志集中刊载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估计逐渐提高,1922年底称至少占全国人口60%,至1925年初,此数字提高为全国人口的80%。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建立工农联盟的愿望日趋强烈B.开始萌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初步意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D.清醒地认识到农民运动的价值二、非选择题16.(2023·6月浙江选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以达尔文、斯宾塞的学说阐述国家盛衰治乱之理。文中以“群”对应英语中的society,并首揭“群学”一语。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萌生“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维新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群与学、群与强、群与治、群与变、群与会的关系,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作为联结同志、开通风气的一种有效方式,组织学会自然是“合群”的题中之意。因此,学会便作为康、梁等人“合群立国”的主要举措之一,应运而生。——摘编自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材料二1900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会、学校,建立各种组织,结社非常普遍,“社会”极为普遍地成为其总称。从1902年起,报刊中“社会”的使用次数开始增加,逐渐取代更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群”。1903年,革命刊物《浙江潮》发表的《新社会之理论》一文,广泛使用近代意义的“社会”概念;革命党人陈天华在《苏报》上撰文,强调学生与“各级社会”不同,是“祖国存亡之关键”。1904年后,“社会”一词高度普及。伴随“社会”一词的风行,时人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造。部分革命党员意识到自己是“中等社会”的代表,必须以“下等社会”为依托,为根据地,并自信有能力领导“下等社会”进行“有秩序之革命”。尽管“中等社会”并没有真正把“下等社会”发动起来,但他们领导的革命则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历史环节。——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材料三“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高达685次。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其中指出在《共产党宣言》后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写出康、梁等人“群学”思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概括维新派传播“群学”思想的根本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社会”一词逐渐取代“群”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11年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领导“有秩序之革命”的重要举措。(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1919—1922年《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一词使用次数激增的国内动因。从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简析“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缘由。17.(浙江高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约18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约11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据《上海通史》等整理材料三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2)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1.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宣传民主与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义和团运动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包括反对近代科技等,具有落后性,是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封建王朝时期,故选B项。2.D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该目录第一章的起止时间是1921年到1927年,而在瑞金建立政权是1931年,故D项不属于第一章内容,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东征陈炯明时间是在1925年,在第一章起止时间范围之内,故A项不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出现在1926年所开始的北伐战争期间,也在第一章起止时间范围之内,故B项不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宁汉合流时间是在1927年,也在第一章起止时间范围之内,故C项不符合题意。3.B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起草、发放这份传单的目的在于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与“山东省”无关,排除A项;“济南惨案”是日本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而在济南杀害1万余名中国人,这与传单内容不一致,排除C项;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与传单内容不一致,排除D项。4.B1919年11月是五四运动以后和新文化运动后期,此时出版物中的“?”动摇了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和外来的思想信仰,说明这一状况冲击了传统的思想基础,从而有利于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这一状况是对传统思想信仰的冲击,不是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仅根据一个“?”不能说明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排除D项。5.C由材料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选C项。6.D根据材料可知,这一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是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或助长了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A、B两项;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开始于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7.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规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类似,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故选D项;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1919年五四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明确了反帝反封建任务是在中共二大,排除C项。8.B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二大提出现阶段的目标为反帝反军阀,这是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说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故选B项;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排除A项;国民党一大确立国共合作,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于土地革命时期,排除D项。9.A根据材料可知,此类演讲宣传反帝反封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国民革命的发展,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土地革命的开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排除D项。10.A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中,北伐顺利进军,所到之处,军阀统治被推翻,工农运动如火如荼,规模空前,进一步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故选A项;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土地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排除D项。11.A根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反帝反封建,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配合了北伐战争的开展,故选A项;当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还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是国民革命的内容,不是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排除C项;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12.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5年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中保持党的独立性的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而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问题,故C项错误;1925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13.B由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工作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主政治,这一主张是在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的,故选B项;中共一大尚未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无产阶级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是反帝反封建,排除A项;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