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共6套)(共167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下列关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法,错误的是A、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B、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人要发展,教育是决定性条件C、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D、这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这句话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句话反映了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理论看,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答案为B。2、下列关于《学记》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B、从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专门而言,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当首推《学记》C、《学记》的作者是颜氏D、《学记》全文1200多字,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部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在毛礼锐编著的《中国教育史简编》中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可以具体说是孟轲学生乐正克。因此,C项中认为《学记》的作者是颜氏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答案为C。3、下列选项不是唐朝科举考试的类型是A、常科B、制科C、武举D、玄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的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除常科和制科外,科举考试还包括武举,主要内容有马射、布射、马枪、负重等。因此,答案为D。4、顾炎武曾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的《________》”。这部著作是A、《急就篇》B、《发蒙记》C、《三字经》D、《百家姓》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古代一直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早在周秦时代,就已经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蒙学教材。西汉时,以史游的《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顾炎武曾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5、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中主张“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的教育机构是A、慈幼院B、小学院C、中学院D、大学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母亲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婴儿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康有为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认为胎儿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物之原”,对人的教育必须在其“未成形质之前”就应开始。婴儿断乳之后,即送入育婴院抚养,3岁后进入慈幼院。也可以两院合并,不设慈幼院。幼儿的保育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6一11岁入小学院。小学教育应该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原则。儿童11~15岁入中学院。中学院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16岁以后进入大学院,学习至20岁。大学院教育是专门之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于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因此,答案为C。6、蔡元培所独创的教育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的是A、实利主义教育B、美感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我们可以经验到的,它和时间、空间不可分离,受因果律的制约,其存在形式是相对的,隶属于政治的。实体世界超越于经验之外,可直观感悟,没有时间空间可言,不受因果律制约,它的存在形式是绝对的,超越政治的。现象世界中的人,由于存在人我差别的意识,追求幸福的意识,而纠缠于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在实体世界中,人们摆脱了现象世界的种种矛盾,泯营求而化人我,能实现意志的完全自由和人性的最大发展,思想和言论也不受某一门哲学某一宗之教义的束缚。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进于领悟”。因此,答案为D。7、在我国学制历史上,仿照美国学制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成学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922年的“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从它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是经过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并经许多省市认真执行,最终集思广益的结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它是“应时而生的制度”,是“颇有独到之处的”。因此,答案为D。8、晏阳初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对实施乡村教育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其中对四大教育表述有误的是A、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B、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C、以体育攻弱,培养强健力D、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有:(1)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2)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3)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4)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并不是以体育攻弱,而是以卫生教育攻弱。因此,答案为C。9、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A、体育、德育、智育B、体育、智育、美育C、体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因此,答案为A。10、城市学校是在城市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下列学校不属于城市学校的是A、城市拉丁语学校B、写作和算学学校C、歌祷堂学校D、职业学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行会教育和城市教育是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的产物。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市民阶层形成的结果,而教育是市民阶层争取独立、维护自身的利益、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手段。其中,行会学校包括艺徒制、学校学习和学徒训练相结合、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城市学校包括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因此,答案为D。11、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是A、弗基里奥B、维多利诺C、彼特拉克D、格里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先导,并迅速影响到教育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弗基里奥、维多利诺、格里诺。其中彼特拉克被称为“文艺复兴之父”;弗基里奥是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创办的“快乐之家”成为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格里诺是西塞罗文体形式化的奠基者。因此,答案为A。12、下列表述是拉夏洛泰的主张的是A、倡导无神论B、国家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法的法国国民C、教育能启发人的理性D、教育的作用是弃恶扬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拉夏洛泰是18世纪法国法学家,在《国民教育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首先,主张创办国家主义教育制度的首要任务是要清除耶稣会教育的毒害;其次,国家主义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法国国民;再次,国家主义教育必须靠国家政府;最后,拉夏洛泰指出,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学校教育的规模、程度和内容。因此,答案为B。13、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还包括A、师范教育B、高等教育C、职业教育D、幼儿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贺拉斯.曼主张建立免费学校来实施普及教育,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师范教育。贺拉斯.曼提倡设立“师范学校”培训未来教师,并于1839年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因此,答案为A。14、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是A、要素教育论B、体育C、德育D、智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中心。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些要素是作为儿童天赋能力的表现形式存在于儿童身上的,它们是进行各种教育的依据。要素教育论体现在其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等。因此,答案为A。15、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是所有致力于推动民众初等教育的天主教教团中规模最为庞大、影响最为广泛的贫民教育团体,其创设者是A、拉萨尔神父B、加尔文C、路德D、诺亚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主教教派的教育活动。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是所有致力于推动民众初等教育的天主教教团中规模最为庞大的、影响最为广泛的贫民教育团体,由法国人拉萨尔神父创设。为指导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办学,拉萨尔撰写了《学校管理》一书。此书初稿著成于1695年,后经反复修改,于1702年,即拉萨尔去世后一年才正式出版。《学校管理》实际上是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学手册”,对学校的课程、教学及纪律等都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因此,答案为A。16、被公认为是杜威理论的主要解释者和推广者,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结合,创造出一种教学法。这个人物是A、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B、克伯屈.设计教学法C、华虚朋.文纳特卡制D、拉格.社会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设计教学法。克伯屈是杜威的弟子,被公认是杜威的理论的主要解释者和推广者。克伯屈继承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并使之通俗化;同时吸收了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在两者的基础上,克伯屈提出了独特的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废除了班级授课制,打破了学科体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由此来设计学习单元和组织学校的工作。因此,答案为B。17、对德国全国普通教育的学校制作了全面规划,要求将基础学校四年级后第五、六年级定为观察期,在这两个年级中,由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兴趣,进行定向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育后,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高一级学校。这个计划是A、魏玛宪法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C、高等学校总纲法D、汉堡协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959年,联邦德国提出《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对全国普通教育的学制作了全面的规划。它要求将基础学校四年级后第五、六年级定为观察期,在这两个年级中,由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兴趣,进行定向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育后,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高一级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极少数优秀学生可以不经观察期直接升入文科中学。这个计划标志着联邦德国全面教育改革的开始。因此,答案为B。18、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教育理论不包括A、集体教育理论B、纪律教育理论C、劳动教育理论D、发展教学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的代表作有《教育诗篇》《塔上旗》。其教育理论有:集体教育理论、纪律教育理论和劳动教育理论。因此,答案为D。19、1982年,美国教育家阿德勒等人共同提出了“派迪亚计划”,对美国当时的12年制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改革主张,企图实施更适合人性需要的教育。这一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是A、新行为主义教育B、分析教育哲学C、终身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影响。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基于对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反思,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沿袭了存在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现象学的认识方法论,主张教育的目标是自我实现,课程设置要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教育要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该思潮拥有广泛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情意教育”“整合教育”“自我科学”“心理教育”“价值教育”以及阿德勒的“派迪亚计划”等。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弗洛姆、阿尔伯特、凯利等。因此,答案为D。二、辨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0、《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说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后行。标准答案:正确。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此段论述中包含了人口、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从孔子的论述看,人口、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人口、经济发展良好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教育。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三种,即先行、并行、后行。“庶、富、教”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人口、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育,这是国家安定的前提。因此,在三者关系中,教育在人口、经济发展之后,是教育后行。因此,命题正确。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庶富教的思想反映了孔子对人口、经济和教育关系的认识。孔子认为,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育,这是国家安定的前提。因此,在三者关系中,教育在人口、经济发展之后。是教育后行。21、《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标准答案:正确。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被称为《哈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儿童在ll岁以前所受到的教育被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被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设立四种类型的学校: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当在11岁时进行选择性考试。《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哈多报告》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2、简述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理论。标准答案:全人生指导是对青年进行全面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要给予正确的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成长。具体包括:(1)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2)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3)不仅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也要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杨贤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杨贤江认为青年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年期极其关键,所以,要对青年进行全面的关心、教育、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成的人”。23、简述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形成与发展。标准答案: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与工业社会的联系强化了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这个方面美国高等教育发挥了示范的作用。(1)莫雷尔法案。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第二年经林肯总统批准生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土地,以资助各州建立至少一所用以发展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实施,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2)康奈尔大学创建于1868年,采取“公私合营”的办学模式,坚持开放性、实用性、适用性的新型大学办学理念,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教育著称的“人民的大学”。“康奈尔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开设通用课程:所有学科、科目与课程同等重要;加强学科研究工作;加强商业、市政管理及人际关系事务的研究,向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学校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招收新生无种族和性别限制。(3)“康奈尔计划”得到了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的高度认同。他认为,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思想。大学的基本职能应包括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文化和新知识;传播知识,使广大民众能够应用知识解决社会各方面问题。经过范?海斯的不懈努力,威斯康星大学将康奈尔大学倡导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推向了高潮,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大学要参与州的各项事务,大学与州政府密切合作,学术自由;其核心思想就是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将大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播与社会;让大学中的专家、学生直接参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实现大学与社区和学校的一体化。威斯康星大学在全美高等教育领域率先扩展了大学的社会职能,从而使大学由开展教学、从事科学研究,走向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阶段。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学服务职能的产生与发展。在回答本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三部曲,即“莫雷尔法案”“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三者缺一不可。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4、有观点认为书院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请依据实例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标准答案:(1)书院的特点: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构。清代以前的书院活动是讲学、供祀、藏书三方面。到清代以后,书院对藏书和刊印书籍尤为重要。教学、研究、出版三者的结合,对推动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②盛行“讲会”制度,促进了百家争鸣。“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官学教育体制中是没有的。开讲会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鹅湖之会开了不同宗派宗师一起辩论讲学、共办“讲会”风气的先河。此后,许多南宋时期著名学者经常登门论战,使江南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明后,随着《东林会约》的制定,讲会之风大盛。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也推动了学术的发展。③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派别的师生互相讲学和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如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如明代的湛若水和王守仁的讲学。④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如朱熹为了指导学生读书,专门制定了读书法。⑤师生关系融洽。(2)书院中的“讲会”制度、教学上的门户开放的措施都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所以说,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对我国今天的大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书院产生的原因、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最初属于私学的性质,无论在教育管理形式上,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方面都具有和官学不同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学术的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25、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标准答案:(1)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初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①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②实利主义教育。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③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旨在富国强兵,但即使国富兵强,也会出现以智欺愚,以强凌弱的现象,因此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④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影响,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⑤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感教育可以陶;台、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宗派之见,为此,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在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但同时他又指出,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2)启示。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的关键在于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且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比并没有偏颇,关键在于当今的教育实践,出现了各种以偏概全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当时流行的是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影响深远,如1927年担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要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同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该宗旨包含了五育。虽一年后被“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取代,但在学术界、教育界影响深远。其“五育并举”的思想之于今日,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26、论述美国1918年《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我国1922年新学制的影响。标准答案:(1)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重新研究中等教育的职能和目的的问题,以提高中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该委员会于1918年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当是民主的原则,应当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①健康:②掌握基本的方法;③高尚的家庭成员;④职业;⑤公民资格;⑥适宜地闲暇;⑦道德品格。《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之思想。这一时期,美国中学的改革对美国教育乃至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新学制提出以下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重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新学制的学制体系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四二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三三分段;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新学制”的特点:仿照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中学实行选课制,在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兼顾到了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共同点:①背景相似。②学制体系相似:六三三。③都照顾到升学与就业。④都采用了学分制、选课制。⑤影响相似:都对其所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1922年新学制,我国现行学制基本框架仍采用1922年学制的基本框架。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1918年《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的是考生的比较的思维能力。除阐述《中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1922年学制的各自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二者的比较。关于二者的比较,考生可以从背景、学制体系、影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的角度进行回答。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A、成均和虞庠B、辟雍和泮宫C、官学和私学D、成均和瞽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A、孟轲、墨翟、荀况B、墨翟、荀况、孟轲C、墨翟、孟轲、荀况D、孟轲、荀况、墨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A、五经课试法B、科考法C、贤良对策D、设科射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是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选士制度。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察举制D、贡士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明初国子监实行(),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A、吏事制B、历事制C、三舍法D、积分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A、张之洞B、郑观应C、林则徐D、魏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大同书》中设计的“小学院”的学习年限是()。A、3~6岁B、6~11岁C、11~15岁D、15岁以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是()。A、蔡元培B、吴稚晖C、范源濂D、傅增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的建议,仿照()的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A、李石曾;英国B、梁漱溟;日本C、陈鹤琴;美国D、蔡元培;法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点的提出者是()。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文士学校是在古代()出现的一种学校;古儒学校是在古代()出现的一种学校。A、中国;巴比伦B、埃及;印度C、希腊;印度D、埃及;巴比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墨子B、孔子C、洛克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A、寺庙B、修道院C、耶稣会D、宫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是()。A、古典主义B、人文主义C、世俗性D、贵族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两次颁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确定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大原则。A、《学制令》B、《基佐法案》C、《莫雷尔法》D、《费里法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于()在波士顿创立。A、1867年B、1821年C、1876年D、1852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围绕()进行的。A、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B、人道主义和民主化C、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辨析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8、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标准答案:正确。符合西周教育体制的正确表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设置地方教育行政长官“提举学事司”是元代官学制度有别于宋代的特点之一。标准答案:错误。崇宁二年,宋代在诸路即设置提举学事司,管理地方官学。它的设置时间虽不长,却是中国古代地方教育专门行政管理机构之始,在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万能的。标准答案:错误。亚里士多德对教育有着高度的评价,认为教育能使人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但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开始了教育的普及化历程。标准答案: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贵族性,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诸如君主、侍臣、绅士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马卡连柯认为“独生子女”家庭也是不健全的家庭。标准答案:正确。家庭中的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完整和团结一致”的家庭集体。与“完整和团结一致”对应的便是不健全的家庭。在马卡连柯看来不健全的家庭,一是指父母不和甚至离异,二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标准答案: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求虚务实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标准答案:(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4)厘订教育宗旨;(5)倡导出国留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要评述国民政府对中等教育阶段的整顿。标准答案:(1)取消中等教育的分科制,改变了1922年的综合中学制,并以年级制代替选科制。(2)在取消分科制的前提下,规定普通中学由原来升学与就业兼顾的培养目标,改为以升学为主的单一培养目的。(3)在课程设置上,改革后的普通高级中学和1922年的分科制高中的普通科相比,基础知识得到大幅度的加强,职业准备的课程基本上被删去。(4)增加“党义”科目。初中增加“党童子军”训练,高中增加“军事训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西塞罗有关雄辩家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西塞罗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2)要成为合格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他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其中伦理学的知识最重要,因为伦理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③雄辩家还应当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3)雄辩家的培养应把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常用的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写作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列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主张和拿破仑的教育改革内容。标准答案:(1)法国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其基本内容是:①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②主张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义务教育;③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主张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④法案还在男女平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2)拿破仑的教育改革1799年,拿破仑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其特点是:①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教育行政机构——帝国大学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②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规划管理;③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④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拿破仑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一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8、试述颜之推关于早期教育的思想。标准答案:我国古代家教理论中,颜之推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早期教育的主张。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因为:(1)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早期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说:“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候,思想单纯,精神专一,感觉敏锐,容易教育;长大以后,思想复杂,感受迟钝,就难以教育。应该抓紧进行早期教育,不可坐失大好的教育时机。这种理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2)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颜之推认为,抓紧早期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他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有很强的可塑性。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他认为早期教育和训练养成的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那样稳固。他指出,不抓紧早期教育,“骄慢已习,方复制止,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成败德”。是说等到儿童已经养成恶习,再去纠正,就是打死他也没有用,还会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辈子都难以改正,最终成为无德无用之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试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无产阶级开始兴起并壮大,无产阶级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教育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努力,成为指导无产阶级争取教育权和自身地位的有力思想武器。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形成影响最大的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观点。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蓝图。马克思、恩格斯既批判了其中的空想性质,又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和有价值的思想成分,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批判资本主义教育违反儿童的本性,方法单一,压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理论脱离实际,使儿童成为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这种批判,并深入地揭示了这种批判背后的社会根源和资产阶级本质,为解决教育问题指明了方向。第二,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先天决定论,强调人的发展的社会制约性,重视教育的作用,但有教育万能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改进了这一观点。第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扬弃了其中人性论的观念,而从现代工业生产的本性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及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的彻底解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论述。第四,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对马克思、恩格斯有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在前人的基础上,真正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2)教育基本主张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受社会和社会关系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的,资本主义教育的实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②教育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学校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场所。③人的发展受教育影响,同时人又是活动的主体,对教育产生重要作用。人不只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高度统一的,人的本性是人在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关系中形成的社会性:在个性形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科学地解决了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辩证关系。④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式分工是造成人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和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同时,又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趋势。大工业生产技术的经常变革,不但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机器大工业及其资本主义应用的劳动过程考察人的发展,而且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彻底解放展示人的全面发展。⑤强调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由于大工业的本性需要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工人,于是客观上先是要求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工人尽可能受到适应劳动职能变更的教育;再是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能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这就为通过科学这一中介,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提供了基础。综合技术教育,这一使儿童和青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的现代的教育内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3)影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批判和继承了历史上进步的教育思想遗产,科学地阐述了一系列重大教育问题,形成了不同以往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独特教育观;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正确地进行教育方面的斗争和取得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试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实验及其主要内容。标准答案:(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主要特征:①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②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③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④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2)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认为“教育即自然发展的一个实验室”。①“有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包括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②其教育方法是“有机的”。③主张以一般的发展而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分量来调整学生的分班。④课程以活动为主。⑤强迫的作业,指定的课文和通常的考试都被取消。⑥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⑦反对放纵儿童。(3)沃特的格雷制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为依据,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教学中采用二重编制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和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4)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是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个别教学制度。①学校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教室改为作业室或实验室;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进度。该制度原则:自由、合作。评价:道尔顿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教师的要求过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并且,将教室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太实际。(5)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在道尔顿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样重视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分为共同知识和创造性作业,前者按学科进行,后者分小组开展。(6)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克伯屈是“设计教学法之父”,以培养品格为最终目的。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取消课程制、取消分科教学和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在西周教育制度中,王侯太子入小学和大学的年龄分别是()。A、6岁和13岁B、7岁和12岁C、8岁和15岁D、10岁和14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在先秦诸子中,提出绝对“性恶论”的学派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A、董仲舒B、王充C、贾谊D、郑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A、柳宗元B、刘禹锡C、韩愈D、孔颖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主要有()。A、《劝学》、《百家姓》、《发蒙记》B、《启蒙记》、《兔园策》、《幼学琼林》C、《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D、《三字经》、《太公家教》、《开蒙要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其作者是()。A、李鸿章B、魏源C、张之洞D、龚自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科举考试废除的时间是()。A、1906年B、1902年C、1904年D、1905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革命军》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严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严格的教科书审查制度,并于1932年设立了(),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的审查甄别。A、教材审查委员会B、国立编译馆C、编审委员会D、教材审查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四大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人是()。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在苏美尔时期,学校往往被称为()。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泥板书舍D、僧侣学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是()。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的培养。A、骑士精神和技能B、“七艺”C、封建官吏D、宗教信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的《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A、伊拉斯谟B、林纳克C、拉伯雷D、维夫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拿破仑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后,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是()。A、教育部B、教育署C、教育委员会D、帝国大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美国最早的中等学校是1635年在波士顿设立的()。A、实科中学B、公立中学C、拉丁文法学校D、文实中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的教育学被认:勾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刚要。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赫尔巴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A、《史密斯一体斯法》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高等学校总纲法》D、《国防教育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辨析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9、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标准答案:错误。西周时期设在王都以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标准答案:正确。符合积分法的正确表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的失调,从而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标准答案:正确。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自始至终走着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表现为遇事安分、知足、寡欲、摄生,取一种向自身内求“调和持中”的有理智、有意识的态度。所以,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从而否认阶级斗争,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但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可取之处在于认识到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对农村有一定的贡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标准答案:正确。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以其心理学为依据,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1918年《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教育立法。标准答案:正确。1918年《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第一,把一切学校(除高校)都改称为“统一学校”;第二,取消一切教学制度、教学计划;第三,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第四,宣称生产劳动是学校生活的基础。它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但它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教育立法,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批判了学校的形式主义,强调劳教结合、尊重儿童个性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4、简述汉代私学次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标准答案:次相授受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标准答案:(1)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延续;(2)学制延续时间长,传统的课程设置占有很大的比重;(3)传统的办学体制、封建等级制体现得较为明显,未能割断与旧教育体制的瓜葛;(4)学校管理中的封建制度;(5)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标准答案:公元前30年,罗马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适应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点:(1)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2)改变教育目的,小学培养忠于帝国的顺民,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培养国家官吏;(3)加强宗教教育,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日趋形式主义;(4)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略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标准答案:(1)针对古典主义者对古典学科价值的辩解,斯宾塞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这个比较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识价值论,即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地排列成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2)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第一类是生理学和解剖学,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类是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第三类是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履行父母责任必须的知识;第四类是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第五类是文学、艺术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8、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标准答案:(1)“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2)“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试述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理论。标准答案:(1)幼儿园地位(工作意义与任务)幼儿园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幼儿园丁作任务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社会性和道德,使之认识自然和人类,发展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2)幼儿园教育方法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他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作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游戏不等于儿童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是福禄培尔的重要教育原理和他对教育的不朽贡献。他的有关主张成为后来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3)幼儿园课程福禄培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歌唱、表演和讲故事。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又能表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的恩物;第三,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整体。(4)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在离开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前应有所准备。这中间的“中间学校”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试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1)论幼儿的发展首先,就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其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敏感期。在某一个敏感时期,儿童对某一练习或物体特别感兴趣,能够毫无困难的应付和学会当时敏感的事物,敏感期一旦过去,相应的兴趣随之消失。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称为创造期。该阶段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3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3~6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第二阶段,从6岁到12岁,是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又一重大变化时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2)蒙台梭利的自由纪律观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她强调儿童的自由活动,但并不排斥纪律。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获得,纪律与自由是不矛盾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泼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有可能被儿童从学校带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成为儿童可以享受的自由的一部分。同时,儿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即在维护集体利益的范围之内并按规定的程序使用教具。对有益于儿童发展的任何行为,不管其表现方式如何,教师都应允许而且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引导儿童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工作不仅是人类的天职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工作使儿童的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还能磨练其意志,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是通过“工作”来解决自由和纪律这一对矛盾的。(3)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应处于主动地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因此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自然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的观察还包括对儿童家庭及他的生活环境的观察。教师要把观察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根据,不断提高指导儿童的水平,成为儿童活动的自觉的指导者。教师要尊重、了解、相信、热爱儿童,要耐心等待儿童的成长,不要急于干涉儿童,不要拔苗助长。(4)感官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练习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幼儿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为“儿童之家"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她把感官训练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这些感官联系练习还可以校正儿童早期出现的一些感官上的缺陷。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强化感官训练的同时,非常重视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既能促进儿童体力和各种动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手段。(5)蒙台梭利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教育家的思想,运用当时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她的方法强调儿童和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在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鼎盛时期是()。A、西周B、秦代C、战国D、春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豫时孙摩”是()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A、《中庸》B、《大学》C、《学记》D、《论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王充的主要著作是(),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A、《政务》;文人B、《养性》;雅儒C、《论衡》;鸿儒D、《讥俗》;儒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殿试制度作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型于()。A、明代B、元代C、唐代D、宋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响亮地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追求的思想家是()。A、周敦颐B、程颐C、张载D、朱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A、万木草堂B、湖南时务学堂C、南洋公学D、经正女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间接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加以否定,而倡导“体用一致”思想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B、严复C、王国维D、蔡元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1933年8月苏区成立的培养各类干部的综合性大学是()。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苏维埃大学C、红军大学D、延安大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是(),主张不强迫孩子们学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以及系统的教学法著作是()。A、《理想国》B、《雄辩术原理》C、《论雄辩家》D、《政治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侍从教育”是()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A、骑士教育B、宫廷学校C、教会学校D、城市学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耶稣会学校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一切以1559年的《耶稣会章程》和1559年的()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尺度。A、《学校章程》B、《教学大全》C、《教学法案》D、《教学章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18世纪后半叶,俄国颁布了(),此法奠定了近代俄国国民教育的基础。A、《莫雷尔法》B、《国民学校章程》C、《基佐法案》D、《关于公共教育的基本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卢梭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A、《忏悔录》B、《社会契约论》C、《世界图解》D、《爱弥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它是由()创立的。A、帕克B、帕克赫斯特C、约翰逊D、科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的是()。A、要素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辨析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8、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标准答案:错误。“博乎道术”指通晓治国的道理,要求不仅掌握墨家的基本思想,而且还要掌握实用技术。它是墨子对“兼士”提出的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要求,而非仅限于文史知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讲求“真学、实学”,强调“习行”,是阮元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标准答案:错误。讲求“真学、实学”,强调“习行”,是颜元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而非阮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康有为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标准答案:错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严复,而非康有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教会学校对欧洲中世纪的教育无任何积极意义可言。标准答案:错误。中世纪时期,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人员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群众服从教会和封建统治。但是,在中世纪世俗学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况下,教会教育在保持、传播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赞成卢梭的人性本善和“自然人”学说。标准答案:错误。与卢梭一样,康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所以他更强调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性的“文明人”,并不推重卢梭的“自然人”思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3、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标准答案: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1)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2)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3)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人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标准答案:(1)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2)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4)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谈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标准答案:(1)经验、兴趣与课程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与儿童日常经验保持联系,不可脱离他们的经验内容,与儿童经验联系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兴趣分为两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思辨和审美,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社会和宗教的兴趣。不同的兴趣对应不同的课程:与经验对应的是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课程,与思辨对应的是数学、逻辑、文法等课程,与审美对应的是文学、绘画等课程;与同情对应的是外国语、本国语等课程,与社会对应的是历史、法律、政治等课程,与宗教对应的是神学。(2)统觉与课程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是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意识域中;如果它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起意识域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是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为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域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根据赫尔巴特统觉理论,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理智背景下产生的,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课程的安排必须使得儿童能够从熟悉的材料过渡到密切相关但不熟悉的材料。兴趣是统觉的重要条件。根据统觉,赫尔巴特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相关: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3)儿童发展与课程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程的基础。儿童发展被赫尔巴特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每个时期对应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每个时期应该进行不同的课程。婴儿期进行身体的养护,发展感官训练,培养儿童的感受性;幼儿期教授《荷马史诗》等具有想象性的材料;童年期和青年期教授数学、历史等,培养理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新教育运动中新学校的共同特点。标准答案:(1)“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2)新学校大多设立在乡村或大城市的郊区,采用家庭式的教育管理方式,重视体育、手工、文艺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独创精神;教育内容上重视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上反对体罚,重视儿童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道德上灌输资产阶级民主、协作的观念,从而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7、试述“三舍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1)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将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人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2)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评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教育纲领。其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积分商城积分购物合同模板
- 补充合同的条款解说
- 正规权威严谨委托检测服务合同
- 招标启示政府服装采购
- 香烟酒水紧急购销合同
-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重要通知
- 购销合同中英文版合同争议解决
- 印花税购销合同的合同纠纷执行和解
- 工艺品购销合同范本电子版
- 供应商合同中的供应商信用政策
- 专题13 原电池 化学电源-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TGDNAS 056-2024 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护理
- 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英雄雨来》读书分享会
- 《智能建造导论》 课件全套 刘占省 第1-12章 智能建造的兴起-中国智能建造之路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 钻井作业指导书
- 《诗意中国》朗诵稿
- 1765号文具体计价范围和计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