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选择题题组一十月革命1.(2023·江苏连云港模拟)列宁认为,德国战时计划经济中蕴含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容克贵族能做到,那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这表明列宁意在()A.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谋划“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D.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2.(2023·江苏苏州中学模拟)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系统分析了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再生产情况,详尽描述了地主经济演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这可以用来说明()A.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具有的历史必然性B.经济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条件C.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D.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3.(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649名代表参加,其中代表农民群体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有193名。大会通过《土地法令》,内含一份由社会革命党人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将布尔什维克的“土地国有化”改为“土地社会化”。这一做法意在()A.建立工农联盟政权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4.(2023·江苏宜兴中学期末)下表为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下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7月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C.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D.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5.(2023·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模拟)十月革命后,针对《土地法令》中包含的“平分土地”的方针,列宁解释道:土地平均使用不过是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办法。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在选择过渡办法的时候,必须向被剥削劳动农民让步,只要这些办法不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据此可知,列宁()A.意在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B.欲瓦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C.试图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6.(2023·江苏镇江中学期中)19世纪,某书里描述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工人制造产品,产品本身独立之后成为商品,被老板贩卖,赚钱让老板发财,工人却只得到基本工资。工人工作之后的成果不但没有变成他所掌握的东西,反而分化出来,与他之间形成距离,并且造成各种社会差异及不义的情况。以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之道的是()A.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联合国的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欧洲联盟诞生7.(2023·江苏南京联考)下表是苏联/俄罗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十月革命评价的变化,这说明()教材名称与出版时间评价概况九年级历史教科书1982年(苏联时期)伟大的十月革命宣告了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崭新纪元中学历史教科书1995年(俄罗斯时期叶利钦执政)称十月革命是一次“政变”,“中断了俄国民主化和近代化历程”俄罗斯十年级历史教科书2016年(俄罗斯时期普京执政)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国内矛盾激化带来的结果,与二月革命共同改变了俄国历史进程A.对重要事件的评价存在巨大争议B.历史评价受不同时代环境的影响C.史学研究中的新观点往往更可信D.历史研究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8.(2023·湖北模拟)1920年,列宁认为,在必须坚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的同时,还必须实行“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使西欧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与东方各殖民地以至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革命运动结成尽可能密切的联盟”。列宁意在号召()A.各国无产阶级要与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B.国际无产阶级应联合起来支持苏俄革命C.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D.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题组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9.(2023·江苏南通统考)在某一阶段,列宁认为苏俄执行的粮食政策是“真正社会主义的收购粮食的道路”,这一政策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同维护商品生产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各种企图进行的斗争”。由此可见()A.苏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B.列宁认识到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的必要性C.苏俄尝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D.列宁将商品生产与交换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10.(2023·江苏常熟中学模拟)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省粮食委员会事先告知农民向国家缴纳的粮食数量,并许诺不向他们多收。该省的征粮工作一个月就完成任务,而其他省份通常要忙活―整年才能完成任务。9月,列宁得到汇报说,在斯摩棱斯克省“最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明显好转,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政策的改变”。斯摩棱斯克省的粮食政策()A.属于余粮收集制的调整B.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C.促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D.服务于农业集体化运动11.(2024·江苏T8联考)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12.(2024·江苏扬州期末)1929—1940年间,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而同样的过程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花费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这种优势给西方领导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材料主要反映了()A.苏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得以延续C.制度保障助推苏联快速崛起D.苏联经济优势引发美苏争霸13.(2023·江苏常州统考)斯大林在1926年提出,苏联建设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像英国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也不能像德国靠在普法战争后索取赔偿,更不能走沙皇俄国靠接受奴役性条件获得外国贷款,而是要靠苏联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因此,苏维埃当局()A.挫伤了工人生产积极性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C.牺牲了农村和农民利益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14.(2023·山东滨州期末)假设下面是斯大林与丘吉尔会谈的一个片段。据此可知,当时两人谈论的是()丘吉尔:我想这对你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们没有数万个贵族或者大地主,只有百万小农。斯大林:是的,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为了摆脱周期性的饥荒,俄国必须用拖拉机耕土地。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B.新经济政策的取消C.反法西斯战场上的艰难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15.(2023·江苏淮安中学模拟)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上所处的位次。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年份192819321937工业生产总值532机器制造业422联合收割机无21电力1073煤644石油322钢553A.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B.斯大林体制弊端初露端倪C.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D.计划经济具有一定优越性二、非选择题16.(2023·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2)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1.C【解析】根据材料“既然这一点容克贵族能做到,那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表明列宁希望借鉴德国的经验,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C项正确;根据材料“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可知强调计划经济的优点,并不是为了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这些方面,排除B项;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2.C【解析】列宁重点是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个可以用来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揭示俄国社会的矛盾,证明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推导出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具有的历史必然性,排除A项;“唯一”一词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层面,与阶级斗争无关,排除D项。3.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土地国有化”是指将土地收归国有,“土地社会化”是指将土地分给农民,《土地法令》使农民获得土地,苏维埃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目的是建立工农联盟政权,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B项;不论是“土地国有化”还是“土地社会化”,都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从1929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4.A【解析】根据表格中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到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可知当时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不能说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逐渐成熟,排除B项;外国势力干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群众基础壮大,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平分土地”的方针是为了社会主义胜利而向农民让步的过渡办法,不会危害社会主义胜利,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造成的政治经济危机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原因,排除A项;十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打败国内外敌人,苏俄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6.C【解析】19世纪以来,面对资本家剥削工人造成的各种社会差异和不义,兴起了社会主义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的是民族压迫,而非工人受剥削的状况,排除A项;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为发展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建立的欧洲联盟,与材料问题的解决无关,排除D项。7.B【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不同时期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一样,表明历史评价受不同时代环境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重要事件的评价存在巨大争议,排除A项;“史学研究中的新观点往往更可信”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历史研究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8.C【解析】据“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使西欧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与东方各殖民地以至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革命运动结成尽可能密切的联盟”可知,列宁主张共产主义运动应该和民族解放联合起来,C项正确;列宁强调是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的结合,并不是号召无产阶级与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和支持苏俄革命,排除A、B两项;“必须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说法过于绝对,也无法体现,排除D项。9.D【解析】根据材料“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同维护商品生产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各种企图进行的斗争”可知,列宁认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就必须同“维护商品生产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即列宁将商品生产与交换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D项正确;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列宁是将商品与生产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不是认识到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的必要性,排除B项;根据列宁的言论可知列宁此时并未认识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排除C项。10.A【解析】根据“最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明显好转,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政策的改变”并结合1920年的时间,可得出当时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进行了调整,减少粮食收集,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A项正确;B、C两项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影响,排除;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排除D项。11.B【解析】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苏俄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战争结束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美国工业未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排除A项;苏联利用了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的机遇,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排除C、D两项。12.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9—1940年间,苏联工业建设速度远高于西方,结合苏联模式的史实可知,这是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助推苏联快速崛起,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苏联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对比的信息,不能得出苏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29年苏联已然放弃新经济政策,建立苏联模式,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3.C【解析】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区别于其他国家,通过国内积累来实现,对农业农民索取多而给予少,以此积累资金,也即牺牲了农村和农民利益,C项正确;国内积累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非工人的积极性,排除A项;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时就已经废除,排除D项。14.D【解析】英国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粮食及肉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俄国在工业化建设初期,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为了摆脱周期性的饥荒,俄国必须用拖拉机耕土地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为了推广机器,就必须把小农经济改造成集体农庄,也就是开展农业集体化,D项正确;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制残余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被彻底消灭,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的取消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反法西斯战争与材料无关,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沙发布料的创新设计与制作工艺
- 老年人居住的小户型公寓设计要点
- DB35T 2240-2024公共数据清洗技术要求
- 二手房转让合同样本大全
- 中外双向投资合同
- 专业派遣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上海市设备采购合同模版
- 不动产附条件赠与合同协议书
- 个人借款延期还款合同模板
- 个人房产互换合同
-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单词表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 安全阀校验标准
- 耳穴压豆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2024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物业安全开工第一课课件
- 化工设计自动控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