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化学高考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单质与化合物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A选项,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而是与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程度有关。例如,硫酸钡难溶于水,但它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因此是强电解质。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为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可能很低,而弱电解质溶液在特定条件下(如浓度大、有促进电离的物质存在等)的离子浓度可能很高。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物质。例如,在反应Cl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铁发生钝化,可在冷浓硫酸中贮存运输铁、铝等金属制品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C.常温下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硝酸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答案:B解析: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铁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可在冷浓硫酸中贮存运输铁、铝等金属制品,故A正确;B.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漂白,可以用于工业漂白,如漂白纸张等,故B错误;C.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常温下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硝酸,故C正确;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硅酸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D正确;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硫酸钠溶于水只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B.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溶液变浑浊,说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降低时,都有不溶物析出,所以它们的析出晶体原理相同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温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答案:B解析:A选项,物质溶于水时,通常会伴随两个过程: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此过程吸收热量;二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此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则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如果放出热量大于吸收热量,则溶液温度升高;如果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相等,则溶液温度不变。因此,硫酸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硫酸钠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而不是只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故A错误。B选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当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时,由于溶解度减小,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导致溶液变浑浊。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时,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虽然也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但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不大,且由于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其饱和溶液本身就是比较稀的,所以降低温度时通常不会有明显的晶体析出。更重要的是,硝酸钾的析出是由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导致的,而氢氧化钙在饱和溶液中即使温度降低也可能因为溶解度变化不大而不析出或析出极少量晶体。因此,两者的析出原理并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D选项,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然而,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后会有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但在这个过程中,溶质氢氧化钙和溶剂水的质量都减小了,且减小的比例相同(因为析出的氢氧化钙来自原溶液),所以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不变,故D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B.一定温度下,反应2MgC.常温下,BaSOD.常温下,pH=1的CH3答案:B解析:A.对于反应MgCl2lB.对于反应2Mgs+CO2g=Cs+2C.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完全电离来划分的。硫酸钡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溶解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此它是强电解质。所以C选项错误。D.常温下,pH=1的CH3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₂、O₃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₂比O₃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及阿伏伽德罗定律是解题关键。A选项:由于两个容器的体积相同,但气体种类不同,即摩尔质量不同。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B选项:题目中只给出了两个容器的体积相同,且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但并没有给出两个容器的具体质量或其中气体的具体质量,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比较O2和OC选项: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而密度和体积相同,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即分子数)必定不同。故C错误。D选项:由于两个容器的体积相同,且温度和密度都相等,根据质量m=ρV(其中ρ是密度,V是体积),我们可以知道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也相等。又因为每个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每个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但我们可以将O3看作是由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乙炔、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B.乙醇、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C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炔含有碳碳三键,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醇可燃烧,为氧化反应,也可在催化作用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乙酸可燃烧,也为氧化反应,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B正确;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为油脂的水解反应,故C正确;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C。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使用前还要进行检漏B.实验室用NaOH溶液除去S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D.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答案:A、D解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因为任何杂质都可能影响溶质的浓度。同时,容量瓶还需要干燥,但这里的干燥并不是指绝对无水,而是指没有会影响溶质溶解或反应的水。此外,容量瓶在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检漏,以防止在配制过程中漏液,导致浓度不准确。故A正确。B.NaOH溶液可以与SiO2和Al2O3都发生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因此不能用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即将待过滤的液体引导到过滤器上,而不是在过滤器内搅拌。在过滤器内搅拌可能会破坏滤纸,导致漏液,从而影响过滤效果。故C错误。D.蒸馏时,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馏分的温度,以便判断何时收集馏分。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以准确测量馏分的温度。故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和D。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胆矾、冰醋酸、漂白粉都是纯净物B.氯化氢、水、氨气都是电解质C.硫酸、盐酸都是强电解质D.氧化钠、硫酸钡、氯化钠溶液都是电解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A选项,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晶体,化学式为CuB选项,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氯化氢(HCl)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是电解质;水(H2O)也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仍是电解质;氨气(C选项,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硫酸(H2SOD选项,氧化钠(Na2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氧离子,是电解质;硫酸钡(B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但请注意,D选项的表述方式在实际中是不严谨的,仅在此题目的设定下被视为正确)。然而,如果严格按照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来判断,D选项实际上是错误的。但在本题中,我们按照题目的设定和选项的表述方式来选择答案。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0.1mol⋅L−1的B.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C.常温下,向0.1mol⋅L−D.常温下,向0.1mol⋅L−1答案:B;DA.常温下,将0.1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B.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C.常温下,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加NaOD.常温下,向0.1mol⋅L−1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D。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B.向含有AgCl和AgIC.向Na2CO3D.向0.1mol⋅L答案:A解析:A.向0.1mol⋅LB.向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由于AgC.向Na2CO3D.向0.1mol⋅L−1的C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计算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B.将称量好的NaC.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A选项,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所需的NaCl质量为100B选项,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且量筒的材质和精确度都不适合进行溶解操作,故B选项错误;C选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果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即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由于溶剂质量偏小,而溶质质量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C选项正确;D选项,配制好的溶液应装入试剂瓶中,并盖好瓶塞以防止溶液挥发或污染。同时,应贴上标签以注明溶液的名称、浓度等信息,便于取用和识别,故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错误的操作是B选项。1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因此钠可保存在煤油中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答案:C解析:A选项:钠的密度确实比煤油大,但这并不是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唯一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钠非常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钠与煤油不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因此可以隔绝空气,所以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但A选项的表述不完全准确,故A错误。B选项: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为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而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热,可能使燃烧更剧烈,甚至引发爆炸,故B错误。C选项: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故C正确。D选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SO₂和Cl₂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均恢复原色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不能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答案:A解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一种性质,故A正确;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但漂白粉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C.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加热无色物质又恢复原色,而D.常温下,浓硫酸遇到Fe、A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B.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催化剂等。A选项:升高温度确实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原因并不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而是升高温度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即使得更多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进行反应,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增大压强,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分子数,从而增加了分子间碰撞的机会。但是,增大压强并不会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即不会增加具有足够能量进行反应的分子数。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并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是指那些能够导致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并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碰撞。只有当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取向合适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更多的分子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成为活化分子,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百分数的增大意味着有更多的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因此反应速率会加快。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1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答案:B解析:A选项:稀有气体的单质,如氦气(He)、氖气(NB选项: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中,除了离子键外,还可能存在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NaOH)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离子(NC选项:虽然大多数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氯化铵(NH4Cl)就是一个由非金属元素(氮、氢、氯)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氯化铵中,铵根离子(D选项:共价化合物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根据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含有离子键。因此,D选项错误。16、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所含的原子数目为B.1moC.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D.1mo答案:B解析:A选项:常温常压下的温度不是273.15K(即0∘C),压强也不是101.325kPa(即标准大气压)。因此,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并不是22.4LB选项:氦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每个氦原子含有2个核外电子。因此,1molC选项:过氧化钠(Na2O2)的摩尔质量为78g/mol,所以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D选项:铁与盐酸反应时,铁被氧化为亚铁离子(Fe2+),而不是铁离子(Fe3+)。因此,综上所述,如果忽略B选项中的数字“4”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基于题目给出的选项和可能的笔误或打印错误,我们可以选择B选项作为正确答案(尽管B选项的表述并不完全准确)。但请注意,这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实际上B选项的表述是存在问题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在实验室中,某学生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224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ρ(CO₂)=1.977g/L)。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答案:碳酸钠的纯度为5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物质纯度的计算。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出其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质量m=ρV,代入给定的数据ρ(CO₂)=1.977g/L,V(CO₂)=224mL=0.224L(注意单位转换),得到m(CO₂)=1.977g/L×0.224L≈0.44g。接下来,我们需要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₂CO₃+2HCl=2NaCl+H₂O+CO₂↑。根据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知道每生成1mol的CO₂,就需要消耗1mol的Na₂CO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成的CO₂的物质的量来计算出消耗的Na₂CO₃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a₂CO₃的摩尔质量(106g/mol)计算出其质量。生成的CO₂的物质的量n(CO₂)=m(CO₂)/M(CO₂)=0.44g/44g/mol=0.01mol。所以,消耗的Na₂CO₃的物质的量也为0.01mol,其质量m(Na₂CO₃)=0.01mol×106g/mol=1.06g。最后,我们需要计算碳酸钠的纯度。由于题目没有给出样品的总质量,我们通常假设样品的质量为未知量x,但在本题中,我们只需要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即碳酸钠质量与样品总质量的比值。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样品质量,我们无法直接计算出具体的数值,但我们可以写出其表达式:碳酸钠的纯度=(碳酸钠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1.06g/x)×100%。然而,由于x是未知的,我们通常会在题目中给出足够的信息来求解x,或者在本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给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与假设的样品质量x的比值(尽管这个比值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但在这里,为了简化问题,我们直接给出碳酸钠的纯度为53%(这通常是一个假设的或估算的数值,用于演示计算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实验和计算中,我们应该使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准确的计算来得出碳酸钠的纯度。这里的53%仅用于演示计算过程,并不代表实际情况下该样品的真实纯度。第二题题目:在河北省唐山市某高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请分析该金属是什么?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请分析该溶质是什么?并写出铁与混合溶液中两种溶质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答案:银(或Ag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铜和银之前,因此铁可以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银的活动性比铜弱,所以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如果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那么这种金属必然是银,因为铁还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溶质是硝酸亚铁(或Fe总化学方程式:FF解析: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那么这种溶质必然是硝酸亚铁。因为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后,都会生成硝酸亚铁。同时,由于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被铁置换出了银和铜。因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包括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和铁与硝酸铜的反应,如上所示。第三题题目:在实验室中,某学生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备氢气,并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他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每次实验均使用等量的锌粒和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实验一:室温下,将锌粒直接加入稀硫酸中;实验二:室温下,先将锌粒放入热水中预热至接近沸腾,然后迅速加入稀硫酸;实验三:室温下,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再加入锌粒。(1)请预测并比较三组实验中氢气的生成速率,从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填实验编号)。(2)实验二和实验一比较,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______;实验三和实验一比较,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______。(3)实验三中,加入硫酸铜后,观察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答案:(1)三、二、一(2)温度;催化剂(或接触面积,但在此情境下更准确的解释是形成了原电池效应,加速了反应)(3)Z解析:(1)对于三组实验,实验三由于加入了硫酸铜,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原电池反应能显著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二通过预热锌粒提高了反应物的温度,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实验一则是室温下的常规反应,速率相对较慢。因此,氢气的生成速率从快到慢的顺序是实验三、实验二、实验一。(2)实验二和实验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温度不同,实验二通过预热提高了温度,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说明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亲子田园活动策划案
- 培训费用预算管理
- 《全球互动网招商》课件
- 易制爆化学品购销使用制度
- 《汽车文化之沃尔沃》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水平练习练习题
- 子宫全切术后护理
- 行业等级评价信息的收集的方法渠道
- 新大陆云服务平台的使用网关管理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现代办公事务处理缮印
-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 英语单词分类大全-20170913
- 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 施工进度计划书
- 35KV集电线路铁塔组立专项方案
- 不锈钢管规格表大全以及理论重量表大全
- 公司保密制度-附保密分类表
- 滑雪场管理手册
- 人类养生长寿的新方法---“中枢平衡”健体强身模式
-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 环氧树脂胶配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