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训练_第1页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_第2页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_第3页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_第4页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他们对中国古代立法有如下见地。据此,可推知先秦立法()A.取向公平公正B.强调因势制宜C.追求礼法结合D.重视社会和谐2.孔子认为,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仁,则难以言礼;孟子在论述如何“求仁”时,认为还要以外部之礼作为君子内圣修养的有效补充;荀子的思想中已很少见到有关“仁”的论述,他不但重视礼,还强调和肯定法治思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先秦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B.儒家思想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成熟体系D.孟子、荀子强调外在约束的作用3.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以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这可以用来说明()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4.班固在《汉书》中提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这说明班固()A.主张废除严刑峻法B.立足儒家视角评判法家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D.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5.唐律规定:官员必须做到“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否则触犯刑法。除皇帝有临时处分的权力外,一切定刑量罪只能依据法典律条。这些规定表明唐代()A.司法公正观念备受重视B.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C.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D.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6.宋明时期,民间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导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定的《南赣乡约》。这说明当时()A.社会风气日益败坏B.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C.儒家伦理逐渐普及D.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7.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逐渐强化血缘关系B.法律与公德融为一体C.儒家伦理观法律化D.封建等级秩序日趋固化8.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防止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9.下表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部分宪法性文件。据此可知,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教会的权力高于王权C.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D.逐步确立了议会主权10.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内容涉及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和平时期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进入民房,不得无理搜查与扣押人或物;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等等。这些修正案旨在()A.理清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关系B.完善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扩大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D.保障个人私权免受公权的侵害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2.由下表可推断,下述中外的法律()A.严厉惩罚报复侵权行为B.利用同态复仇打击侵权行为C.尊重人权,主张量刑审判D.明确界定人的正当防卫权利13.1982年,邓小平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的局面指出:“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所以,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邓小平发表该论断的目的是()A.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中心工作B.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司法执行和法律效力14.下面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A.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B.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C.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健全完善D.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15.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闪亮的部分。这里的“它”最可能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非常重视子女训诫,唐朝诗歌家训别具一格,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等,还出现了大量专著。唐宋家训提倡忠君报国,强调修身守礼。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读书做官论充斥其中。唐朝前期,贵族妇女骄奢问题突出,《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宋朝文人家庭重视女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对女子德行的规范已经深深带上了封建纲常等级思想的烙印。——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女子家训、家法惩戒、婚丧嫁娶规范等内容愈见增多。——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家训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家训文化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背景。(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10分)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法治。依据表格中的“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法不阿贵”“法之功,莫大于使私不行”“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几位思想家均主张立法追求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重视时势对立法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礼”,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先秦立法取向公平公正,而非重视社会和谐,故D项排除。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材料信息表明孔子重视“仁”,孟子主张“求仁”的过程中要重视外部“礼”的作用,而荀子主张“礼”“法”并重,这说明在儒家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上,孟子、荀子认为不能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追求,必须从外在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孟子、荀子的思想与孔子思想有明显的区别,A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没有强调对其他学派主张的吸收,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说明儒家思想是否成熟,C项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法治。政治道德是指调节、调整人们的政治关系及政治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在汉代,多位皇帝的谥号(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第一个字都用“孝”字,表明“孝”已经逐渐成为政治评价中的一个准则,所以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故C项正确;独尊儒术是从汉武帝开始,而谥号第一个字都用“孝”字是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世俗化,故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君主的权力,故D项排除。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朝的法律。材料反映了班固认为法家学说是用来辅助礼制的,单纯的严刑峻法会破坏宗法伦理,由此可见,班固是站在儒家视角对法家进行的评判,故B项正确;材料中班固认为法家可以辅助礼制,并不主张废除严刑峻法,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班固对法家的评判,并未对儒家伦理道德重新阐述,故C项排除;材料只涉及班固对法家的评判,不能体现班固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的观点,故D项排除。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法律。材料中唐律的这些规定有利于统一法律解释的适用及保障司法官作出公正的判决,这表明司法公正观念备受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唐代“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故B项排除;唐律规定“皇帝有临时处分的权力”并不能说明“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故C项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唐代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故D项排除。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明时期的乡约制度。根据“旨在劝导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重视道德教化。“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定的《南赣乡约》”,王守仁是宋明理学的代表,这进一步说明儒家伦理逐渐普及,C项正确;乡约出现并不代表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排除A项;材料说明王守仁制定的《南赣乡约》具有代表性,但不能得出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和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排除B、D两项。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材料列举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条文中一些关于禁止亲属之间相互检举、告发等,否则将会判以重刑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伦理重视血缘亲情与等级秩序,材料的法律条文中融入了这一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法律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和法律的融合,而非血缘关系的强化,故A项排除;材料中列举的是有关血缘亲情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公德,故B项排除;材料表明的是禁止亲属之间相互告发等儒家伦理融入法律条文之中,并非强调封建等级秩序日益固化,故D项排除。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征。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规定在履行契约时必须保障卖方的合理利益要求,说明其注重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防止了”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仅从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足以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排除B项;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法律传统。据材料“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税金”“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可知,《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三年法案》一脉相承,均对王权有所限制,故选C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限制王权及教会自由不受侵犯,不能说明教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法律制度。材料中“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中“和平时期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进入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体现了宪法保护民众个人私权免于公权的侵害,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权力分配问题,故B项排除;民主的基础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排除。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法律建设成就。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表明中国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属于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一个法治构想,排除A项;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基层民主建设的组成部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古今法律。根据材料可知,中外法律清晰地界定了被侵害者正当防卫的权利,即明确界定人的正当防卫权利,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严厉惩罚报复侵权行为”,排除A项;正当防卫不是“同态复仇”,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尊重人权,主张量刑审判,C项排除。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强调经济建设,与材料中“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的局面”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B项与材料中“针对社会法治涣散”不符,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与材料中“1982年”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中“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相符,故D项正确。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根据表格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法律的文件越来越多,体现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故C正确;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在表格中无从体现,故A排除;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是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内容,不能完全体现表格主旨,故排除。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据材料“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闪亮的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之一,故选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制度,排除A、B、C三项。16.答案:(1)特点:统治阶层重视;形式灵活多样;渗透儒家思想;功利色彩浓厚;教育对象扩大。(5分)(2)变化:扩展到社会各阶层;朝廷直接指导民间家训;强化封建礼教;教化内容增多。(4分)背景: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